关系型作文“浓与淡”导写(整理精校版)

关系型作文“浓与淡”导写

作文辅导

0928 15:13 ::

关系型作文“浓与淡”导写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此类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间的特定关系。

其关系大致有:

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大”);

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

并非绝对关系(如“名师与高徒”);

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有的话题的构成要素解读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

有的话题则较为复杂,即使同一话题,从不同层面去解读,其关系类型也会随之变化。

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

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接物的热情以及有些人的“外冷内

热”上看,其关系就是“相容并存关系”。

那么,“浓与淡”怎么理解、辨析呢?也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

从艺术原理角度,“浓与淡”与“雅与俗”一样,是相容并存关系,如油画浓烈,国画幽然,各有千秋;

从生活角度,浓与淡也因各人个性不同有所区别,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相容并存。

但从学习兴趣的角度,学习当然应有浓厚的兴趣,不能淡而化之,那就是“是非取舍关系”。

从某种角度讲,“浓与淡”又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与感情热烈的豪放词相对应的是让人心境平静的婉约词,相比较前者的“浓”,后者就是“淡”了,看似对立;但婉约词柔美中的“情”又不可不谓“浓”,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浩叹,有“寻寻觅觅冷冷静静凄凄惨惨”的悲切,字字句句皆血泪而成,情可谓不是一般的浓。可见,婉约词是“浓与淡”的对立统一。

2、文体写作须知

这里只谈“浓与淡”这一题目。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意以细节传情。 假如你要写议论类文章,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般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如果写散文,就要注意形散神不散,注意两者兼顾,不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

3、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误区

①顾此失彼,只谈一面。

如04年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却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严重失分。

②态度暖昧,中心不明。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位考生结尾抛出一句:“到底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呢?请你评定。”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左右为难。

③缺乏材料,内容空洞。这是不少考生的通病,需要增加阅读量。更要善于挖掘自己储备的材料。

附:范文两篇

浓 与 淡

庆幸自己出生在九月底那样一个有着柔和的阳光和细细的微风的日子,太阳总是发出淡淡的光,不刺眼、不灼热,没有夏季骄纵的跋扈,也没有春天撩人的妩媚,淡蓝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缕缕的白云,一切都是温润的,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深秋中那份霜染红枫的悲凉,也没有北风呼啸的严冬那份万物萧条的凄然,这个时节,是个让人心淡如水的季节。

大自然的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让人有着或浓或淡的心情和意绪。读书也是如此。读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那华美的辞藻下面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字里行间仿佛跳动着诗人那颗热烈的心。可当你翻开陶渊明的诗集,看到的却是平淡自然的陈述,是“铅华落尽见真淳”的质朴。

也许与性格有关,有人天生热情洋溢,也有人天生沉默寡言,正如有的情书如喷发的火山,有的却含蓄蕴藉,如镜中花、水中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大多主张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多半是要让诗歌有空灵之美,给人留下言外之意的想象空间,而其诗中情感的浓淡,并不会影响诗的好坏。所以我们可以喜欢浓情之作,也可以欣赏平淡之文。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历代中国文人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

界。朋友间相处有的亲密无间,却在患难时互相倾轧;有的相交如水,却能于要紧处相互提携。情感的浓淡,已被精神品性的高下所替代,因而把一切都看淡的人,往往才会更加超逸更加豁达。

记得弘一法师为广安法师写过一幅字曰:“入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这里,浓与淡成了一种哲学,一种处理人生世事、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和心境。

青年人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有着无限要做一番事业的憧憬,那种急迫的心情,那种欲出人头地显身扬名的入世之意,又怎能有所微辞呢?对生活浓浓的期待和激情,正是青年才有的青春幻梦,只不过多了几份浮躁和功利。朱光潜先生曾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种心态和境界,非是把世事名利看淡的人才可做到的。

浓与淡,出世与入世,看似玄妙如佛家的顿悟禅偈,实则是岁月之流冲淡过的岩石,少了尖刻偏激,多了圆融平和,从刻意地追求到怀着乐趣和淡然,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路上长亭更短亭,我们一时驻足,一时迈步,淡然之处绝不是口头的宣言,它非是要经过投入浓情的磨砺后方可能见出的质朴。“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那时的淡,绝不是冷淡甚或冷漠,淡的背后依然藏着炽热的情感,浓郁的对生活的感悟,正如苏轼论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而实腴。”淡的背后是浓,似淡而实美。

苏东坡写西湖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许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于此时的我,则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淡 之 美

放下所有的繁杂,思绪在简单中摸索,心平气和的时候最容易悟到和感知生命的真谛,从容地生活,恰如溪水静静流过,淡定地工作,宛如微风柔柔抚摸,也许只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从容和淡定,生活和工作也才有了那种激情和快乐。从来都自以为是的觉得,也只有问心无愧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然后,抛却世事的华丽与浮躁,冷眼旁观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才能在柔软的内心深处,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本真纯洁的自我。

热爱美丽,但却崇尚自然,寻找快乐,却依然守望简单,也即如此,云卷云舒的怡然,才觉出最真,花开花落的洒脱,才品到最美。

抛却很多的繁杂,做回简单的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一片云,就悠闲地飘游在高高的蓝天,卷起和舒张都那么顺其自然;

是一滴水,就畅快地流动在江河湖海,哪怕是小溪和山泉,也能体味到快乐和开怀;

是一条鱼儿,就安心地在水中游弋,从不羡慕鸟儿的飞翔;

是一只鸟儿,就自由地在天空翱翔,从不探询水底鱼儿的去向。

这,实在需要一种淡泊的境界和气度。

但愿,这淡泊成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被我们追求着;

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被我们演绎着;

成为一种宽广的胸怀,被我们保持着??也许我们不能完全

地拥有这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拥有这态度,但我们一定要把这态度发挥到极限??

因为,有了这种月白风清的淡定,也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因为,有了这种天高云远的潇洒,也才有了流水潺潺的心情。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

做事要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依然随意。

不刻意,不虚伪,没有万卷诗书的熏陶,我们有的是简单岁月的朴素; 没有历练沧桑后的成熟,我们有的是宠辱不惊的坦然.

走过之后才知道,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淡是人生最浓的色彩。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宁静,在浓郁中,默念一份平淡,正如花开花落的悠闲,正如春去冬来的自然,因为我们知道,花落还开,因为我们知道,春去还来??

风,将最后一片枯叶带离了枝头,叶子,静静的来回的旋转飘落在地。 淡淡的看着,享受着这片刻的闲适,想起了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喜欢这样的随意,喜欢这样的简单,也喜欢这样的心境。

做个淡然的人,微笑着,面对一切。

 

第二篇:材料作文“我贴在地面步行……”导写(整理精校版)

材料作文“我贴在地面步行??”导写

作文辅导

0505 17:14 ::

材料作文“我贴在地面步行??”导写

【文题要求】

西哲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诗意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读者诸多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本次属于新材料,审题主要集中在“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上,既然出题者已经界定了这句话是名言,那么考生就该要在这句话的内涵上狠下功夫,仔细琢磨。因为,有些材料,特别是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故此,下面的立意可以推荐:其一,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其二,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其三,没有脚踏实地,何来人生成功?其四,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那么,本次能不能反向立意呢?有学生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进行辩证思考反向求新,沿着这个思路不断追问:凭什么只能在地面上步行,而不能在云端舞蹈呢?然后拟制出这样的题目《既要贴地而行,更要云端舞蹈》《云端的舞步》等,笔者认为,这样的立意也是可以的,这些立意比正向立意更具新意,更能彰显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在立意时,已然跳出了材料的桎梏,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俯视材料,然后得出不俗的立意。

但是,下面的立意肯定是不得要领的,属于脱题范畴。其一,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一个人生的选择问题,然后把话题确定为“选择”,拟出《心灵的选

择》的题目。其二,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人生的旅程问题,先在地面上步行,再才有空中的舞蹈,拟出《旅程》的题目。其三,把“贴在地面步行”界定为安于平凡的人生态度,把“在云端跳舞”界定为追求伟大的人生目标,拟制出《平凡与伟大》的题目。

【写作导引】

材料是一句名言,语言形象,表意含蓄。要求根据这句名言自选角度立意,那么,准确理解名言的含义就至关重要。“贴在地面步行”,就是要脚踏实地往前走,要实实在在干事情;“不在云端跳舞”,就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虚浮、空想。可以顺向立意,赞同名言的观点;也可以反弹琵琶而出新——人生就应该有高远的追求,就应该富于幻想。其实,“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这是有道理的;“有高飞的欲望时,就不会满足在地上爬行”,这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也可以这样立意:要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远大的理想。如果写议论文,关键在于要言之成理。

【素材积累】

◎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便索然无味。([英]艾略特《丹尼尔?德龙达》)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走路的本领时,它就授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从那时起,人便开始不自觉地,本能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目标越来越高!([前苏联]高尔基《时钟》)

◎应为理想去奋斗,别相信那些荒唐的梦。([俄]普希金)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辟。(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初学备忘(上)》)

◎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东汉有个名叫陈蕃的少年,他把屋子弄得又脏又乱却不知打扫。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他却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年轻时的司马迁,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后来历经艰辛,发愤著述,历时18年终于写成50多万字的《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历来备受推崇,鲁迅赞之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一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在成千上万的答卷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画。”他的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个。

◎达尔文9岁时对他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后来果然搭上海军勘察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来终于成了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震动当时学术界。

【习作展示】

踏踏实实 从容生活

在云端翩翩起舞固然令人向往,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又如何做得到?倒不如脚踏实地行走于地面。如我般凡夫俗子何必好高骛远?不如把握现在,脚踏实地的生活。

人有理想有志向本来是不易的。但要做到脚踏实地有时更不容易。实现理想志向向来就是要有实在而又普通的生活做基础的。你不能饿着肚子抬头仰望,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一定是你的无奈,而和你的理想一定没有关系。“空谈”就是说我们放弃了最基础的条件而在大谈着不可能的事。我们谈的往往就是我们仰望的星空,而没有那块实地,则就是“空”了。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才对。

目标,依实力而定。

远大的人生目标的确可以催人奋进,但倘若这是一个不切实际、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却只能让人在旅途中屡遭失败。现实一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让自己付出努力后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不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拼搏,依体力而行。

人生的旅途漫长,它需要我们有强健的体魄去穿过几十载的光阴,去劈波斩浪,奋力前行。有时面对汹涌波涛,在你勇敢挑战之前,请冷静地思考一下:我能够战胜吗?倘若有几成把握,的确该放手一搏;如果心中根本没底或明知自己不行,就不妨激流勇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时,倒不如像刘备一样巧妙脱逃,以谋求日后更大的发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量力而行,而不是呈一时之勇,以免落得头破血流的下场。

结果,要欣然接受。

很多时候,总听见身边的人抱怨:“我如果??就可以??”只可惜上天不会让时间倒流,面对成功亦或失败,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假想如何如何,只会徒增悔恨。坦然接受现实,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面对半杯水,与其哀叹“只有半杯了”,不如欣喜“还有半杯呢”。

哲学家维特根思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成为世界首富,获得诺贝尔奖,或载入史册万古流芳,非我所能达到。于我,有切实的目标,尽可能拼搏进取,淡然看花开花落,脚踏实地,从从容容生活。

【简评】

开头扣住名言引出观点,旗帜鲜明。结尾引用名言,深化主旨。“目标,依实力而定。”“拼搏,依体力而行。”“结果,要欣然接受。”3个分论点,语句整饬,分别独立成段,醒目;分别引出一段论证,结构匀称,说理较为充分。

脚踏实地奔向远方

我们常常会习惯了仰望,而支撑我们的实地我们却常常会忘却的。这原本不奇怪的。因为脚踏实地很平凡,我们往往就因为平凡而略过不计了。

即将离开高中步入大学,我们怀着理想抱负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但我们在进入人生新里程之前还要经受人生重大的考验——高考,我们还要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因为脚踏实地才能奔向目标。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实现理想的过程却充满艰辛。

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延续千年,如今终于实现,那一瞬间的辉煌是无数航天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没有在一个个平凡的日日夜夜里的努力,怎能将美好的梦想变成现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有远大目标而不前行,那么,就正如诗人所说:“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

在 钱钟书先生去世后不久,曾有人撰文纪念他 “寂静”、“勤于钻研”的一生,的确,钱钟书先生可谓是脚踏实地的典范,终生专注于学术研究,从不以口舌争名求利,从不为交游虚掷光阴,览古籍,做学问,写专著,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将他对于学问的苛求付诸实践,刻苦、勤奋,造就了这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试想,若没有脚踏实地的孜孜以求,钱钟书先生又如何能成为玩转中西文化的大师?

理想的实现需要持之以恒的实干。成功不能一蹴而就,通向成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三分钟的热情敲不开成功的大门,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而要持之以恒。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发誓报仇雪耻,他忍辱负重,三年休养生息,三年平复国力,三年统一江南,经过十年坚苦卓绝的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

理想的实现须有宁静致远的心境。大千世界,诱惑很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文澜凭借“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忍受寂寞,潜心治学,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诸葛亮躬耕南阳,潜心修炼,赢得刘备三顾茅庐,隆中一对而定天下大计,大展才华终成千古一相。

人生不能没有远大的理想,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将远大的理想变为现实,需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奋斗和宁静致远的心境。

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

【简评】

开头结合自身实际,引出中心论点“脚踏实地才能奔向目标”,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接着从3个方面展开论证——“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理想的实现需要持之以恒的实干”;“理想的实现须有宁静致远的心境”。第三个分论点也是紧扣材料和中心论点的,宁静致远的心境就是不虚浮,不焦躁,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才能脚踏实地。结尾总括全文并扣题显旨,结构圆合,思路清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