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铁科院1#楼等8项工程

电气专业质量整改方案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公司第一项目部

20xx年7月28日

电气质量整改方案

一、存在质量问题

从七月二日开始至今,在施工现场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有:线盒进墙、线盒出墙、线盒变形、线盒标高不一、电管被堵、电管出墙、电管未扫管及管口有毛刺、线盒位置在下水管包封里。

二、原因分析

线盒、电管进出墙主要有施工时尺寸未放准,二次结构砌墙时工人搬动;线盒变形主要有结构做盒时电盒固定不牢,合模时大模板碰撞及振捣棒振捣所至;电管被堵主要有管未躲开大模板眼,套管焊接不严密,管口封堵未做到位所造成。

三、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1)线盒进墙:线盒陷进墙超过25mm的必须补加盒套,并与原线盒用点焊连接固定,并补刷防锈漆,后由土建施工配合修好盒口四周墙面;

(2)线盒出墙:线盒出墙的用磨光机抹平,有耳朵抹掉的用电钻打好孔重新固定好耳朵,达到线盒口与墙面齐;

(3)线盒变形:在电盒四周剔凿一个方正的槽口,后加一盒套以找正线盒口。

(4)线盒标高不一:同一面墙上几个电盒高度差超过10mm时,将盒四周剔凿2—3公分宽3公分深的槽出来,后加一盒套把标高调至同一水平线上来,并补刷防锈漆,后由土建施工配合修好盒口四周墙面;

(5)电管被堵处理:需剔凿时报于土建,先用钢丝从管两头试穿,当能找到管堵位置处时,在堵点剔出15CM洞口,锯掉局部被堵的电管并打磨管口,加装管口打磨后的套管并满焊,重新穿上带丝;当无法找到被堵点时剔凿出5公分见方槽,重敷一根电管(注意剔槽时不可断筋),完活后由土建施工配合修好墙面或板。

(6)电管出墙:沿着出墙电管剔出一个6公分见方的槽,后拿一木块垫在管上用铁锤敲打木块至管入墙1.5公分左右为止,完活后由土建施工配合修好墙面或板。

(7)电管扫管及管口毛刺处理:用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吹入已敷管路中,除去残留的灰尘和水分;再将布条两端牢固地帮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的杂物清除干净。扫完管后,用铁钳或圆锉在管口四周来回旋转几圈直到清除管内毛刺为止,后用管堵堵严管口,用废弃聚笨板或纸壳封闭盒口。

三、成品保护

整改完后应注意成品保护,管口及时用管堵堵上,线盒清理干净后用聚笨板或纸壳封上,以免二次污染。

四、验收标准

以上问题整改完后必须达到:

(1)同一墙面上的插座高差在10mm以内;

(2)线盒倾斜度不超过5mm;

(3)电管进墙深度不超过25mm;

(4)线盒出墙的抹到与墙面齐;

(5)线盒干净整洁刷漆均匀。

五、施工步骤

以上整改顺序从顶层开始一层一层往下整改,具体施工部位在每天下发的任务单上明确。

 

第二篇:主体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3#、5#楼主体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一、柱身弯曲、剪力墙端柱弯曲侧扭

现象:柱上下端位置正确而柱身偏离轴线。

原因:主要原因是模板刚度不够,斜向支撑不对称、不牢固、松紧不一致,在浇灌砼过程中模板受力大小不一,造成弯曲变形。

预防措施:柱子要有支模支撑设计方案,按照柱高和截面尺寸设计模板,柱箍间距应适当,沿柱设1.5m左右双向加水平拉杆或斜撑支撑牢固。

二、 柱、剪力墙截面扭曲、鼓肚、窜角

柱中心线位置不变,但柱截面发生平面扭转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独立柱上。

原因:

1、放线误差,支模未按照轴线施工,上下端固定不牢、支撑不稳水平杆牵拉不良、上部模板位置不正确和在浇筑砼时碰撞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柱身扭转

2、鼓肚窜角的原因是:强度或刚度不足或柱箍间距太大时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浇筑砼时振捣不当、振捣器紧靠模板砼产生过大侧压力,引起模板变形(包括剪力墙)。

3、预防措施

注意柱模上下端的固定材料,柱箍间距与柱子断面大小及模板厚度有关,一般间距为50cm左右。对于截面尺寸大于50cm的柱子,柱箍中部应加穿Ф6钢筋或螺栓撑架不宜用8号铅丝拉结,以防止柱箍受弯变形;浇筑砼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分层浇筑施工振捣器不得碰撞模板。注意柱模上下端的固定材料

三、 柱子板墙烂根

1、 现象

柱子角板墙底部有空洞

2、 原因分析

柱下脚及板墙底部在支模前未彻底清干净,楼板面不平模板下部有空隙砼漏浆;抗震墙下部钢筋网片位置摆放不当,妨碍模板落实造成下部空隙;砼和易性差浇灌高度偏差过大发生离析现象,漏振或者漏捣过度形成跑浆

3、 预防措施

柱子立模前,做好模板定位线,底部支撑点固定,柱脚砼四周清理干净,如模板下口仍有间隙,应用胶条(双面胶条)堵严,然后模板外侧采用砂浆堵缝。

开盘前先浇灌与所采用砼成分的水泥砂浆结合层,厚度控制在5mm左右。

4、治理方法

在柱子和板墙浇灌过程中,如发现跑浆现象,应在灰浆凝

固前及时铲除干净,拆模后存在烂根也应及时处理。

修理方法是:先将烂根部位松散砼剔除,经充分冲洗湿润

后,支模浇灌,提高一级标号的砼,浇筑比原部位高出

50mm,待强度提高后再二次剔凿,若只有表面局部烂皮,可用1:2水泥砂浆补平。

柱子位移错台现象:

多层框架的上下层柱,在楼板处容易发生位移错台,尤其

是边跨柱和角柱更易发生位移。

原因分析:

放线不准确,使轴线与柱边线出现过大偏差。对于柱距大,轴线尺寸变化多和轴线偏移中的柱子,容易出现放线不准

确而形成错台。

下层柱模板安装不垂直,支撑不牢固和模板收到侧面撞动

(如砼料斗冲撞模板等)均易造成住上端位移。

预防措施:

首先要有精确是轴线引桩。作为放线依据。放线时应从

一头起,宜分段控制。分间尺寸应以中间控制点上量测,

尽量减少测量累计误差。

柱端下端应牢固地固定在楼板上。可按柱子准确位置在楼

板上做出截面略小于主界面(每边缩小1~2毫米),高度5厘米的细石砼台,固定柱模下端,防止发生模板位移,支模过程中随时吊直校正,纵横两个方向用拉杆和斜撑固

定好。对于边柱和角柱也可采用;用钢筋缆绳将柱模与楼

板预埋的拉环拉结,以防柱模外倾

柱砼分层浇筑,不行采用一次浇筑到顶。

4、 治理方法

柱子出现错台移位超过偏差时应进行纠正。在征得设计单

位同意时,可采取加大柱子断面的方法处理。a、截面加

大部分小于厚度〈5cm时,可用抗裂砂浆分层抹平,方法

是:将砼表面人工剔毛浇水湿润,钉牢钢筋网片(与剪力

墙或柱钉牢)分多层抹平。b、截面加大部分厚度大于等

于5cm时,制作钢筋网片,应支模浇灌高标号细石砼。

四、 柱子漏筋位移

1、 现象

柱子主筋位移,在框架结构施工中。可分为基础插筋位

移和楼层柱钢筋位移。位移严重影响结构。

2、原因分析

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主筋被梁钢筋挤歪,造成柱上端外伸主筋位移;柱子箍筋绑扎不牢固,模板上口刚度差,浇灌柱子砼时主筋未固定位移;基础或柱的插筋不正确

3、预防措施

在浇筑砼前,检查柱子插筋或外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基础插筋应绑扎牢固并吊直,插筋应有足够的箍筋保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底端定位应牢固,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侧应加设垫块;或

加设定位撑,焊在主筋上固定撑住模板,保持钢筋与模板的相对位置,钢筋多时可适当的增加撑筋,保证钢筋位置不变形,不位移。

5、 治理方法

a、 如果基础插筋偏移尺寸在允许范围以内时,插筋可

按1:6斜度调整至设计位置并在此段范围加密或加

粗箍筋,以资补救;

b、 楼层柱钢筋在柱截面范围偏移较小尺寸时,一般允

许以1:6斜度调直。也可采用植筋加固处理。

五、 砼表面损伤露钢筋

治理方法

将外漏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用钢刷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加抗裂剂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砼剔除,冲洗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做好养护

六、 蜂窝

治理方法

对砼孔洞处理,应根据批准的补强方案,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梁底蜂窝部位用支撑支劳,然后将孔洞不密实的砼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剔成斜形避免有死角以便浇筑砼,浇筑时加抗裂剂,砼比原部位高出50mm待强度提高再剔凿泵坪。

为使新旧砼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清水冲洗或用钢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湿润保持湿润72小时后,浇筑比原来砼标号高一级的细石砼。砼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加水泥用量

万分之一的铝粉,采用小振动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养护。

有孔洞在浇筑砼之前支劳模板,在浇筑砼。

七、 缺棱掉角

1、 现象

梁、柱、板墙和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2、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刷干净湿透,然后用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并认真养护。

八、 歪斜凹凸

1、 现象

柱墙梁砼表面平整度、竖向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值。

2、 治理方法

表面平整度、竖向偏差超过允许偏差较小,不影响结构施工质量时,一般可不做处理,如需做少量剔凿,就应满足装饰施工质量的要求,一般可视在装饰前实际需要进行处理。 竖向偏差值超过允许值较多,影响结构工程质量要求时,应在拆模检查后,根据具体情况把偏差值较大的砼剔除,返工重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