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初二年级 崔江峰

《语文八论》读 书 心 得

乌市第四十一中学 初中语文组 崔江峰

《语文八论》这本书是从实践出发,在纵观百年语文教育得失的前提下,以课程论、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对语文本质、语文课程编制、语文教学理念等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剖析,指出其中的弊端症结所在,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方向,给我们语文教师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

读过郭开平老师的《语文八论》很有感触,也解释了心中许多疑惑如:“死记硬背”在很多人印象中是个贬义词,觉得某人不够创新,只会墨守陈规。所以现在有些现代学校语文教育反对“死记硬背”,自以为这是讲究心理科学,其实不然。郭老师认为这是一种“本本主义”,是清末民初先进知识分子的常见错误。我国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就十分倡导背诵,他的主张就是记忆在前,理解在后,乃熟读精思是也,也就是先不解其意的“死记硬背”,而后再去深思,理解文章。

疑惑一:小孩子要不要背诵

要:因为,语言的学习属于习得学习,小学生的记忆规律并不适合理解记忆,先将要背诵下来的内容记住,有一天会突然醒悟(我的学习经历中有同感)。另外,背诵经典押韵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将语言、诗歌结合起来,有音乐的感受又收到语言的效果。第三,要背诵经典,较浅显的内容,比如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内容多是按识字的顺序进行的,没有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但对于认识常用字很有好处。

于是我想到,像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在离开学校后也不会经常地对课堂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思考。虽然我每上一篇新课文,都会相对应地出一些基础题(生字新词、解释),根据课文内容简答等,希望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兴趣,但是每次预习作业的情况不甚理想。优秀生的作业本总是干干净净,非常认真,即使不会但也总是让老师看到他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则是马马虎虎,一副敷衍的态度,能做则做,不会做的就空在那儿,甚至有些同学不交作业本。事后,我也曾反思,是不是我的题目出的太多了,太难了?我也曾相对应地改变作业的量和难易度,设计些认真读都能从课文中找到,可原文回答也可自己概括回答。但是情况跟之前差别不是很大。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根本不会在家中读课文,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允许,但是我想一个真正爱学习的人会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大人做事希望一步到位,在很多时候都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导致我们的后代也有这样的想法,只要交差就好。这又让我想到我们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有一部分是连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没读清楚之前就急于动笔回答,有时候连题目还没读全就开始答题,导致失分。

儿童在学习语文方面,其记忆储存的最佳期是在四、五岁至十三四岁,那么初中时期就是记忆的黄金时段。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唐诗宋词倒背如流,比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背的好,那么试问他们背下来的东西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呢?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就是证明小孩子“死记硬背”能力的有力证据。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十三四岁的年龄阶段,既然他们的理解力有限,为何不充分利用他们的记忆力呢?事实也证明,一节课两首古诗,学生是完全能够背下来的。再说这一节课中有大半节课是老师在讲解,“帮助理解”,所谓的“帮助理解”是否真能让学生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八十的理解呢?我想很少。在第二天的课堂提问中,有五分之四的学生对于前天的两首古诗能够背诵下来,五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将两首古诗准确无误的默写下来。究其默写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理解古诗,那么又回到原来的问题老师的讲解似乎并没有帮助理解。所以我觉得“熟读”还是相当地重要,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的

过程,再从学习作文的角度来看, “先模仿,后创造”的教学原则确实很适合我们的学生。就好比是我们初三毕业生,我记得听过乾宇老师的一堂讲座,内容是中考中阅读理解与写作的答题技巧。其中乾老师就给学生总结了几类题目的答题方法以及中考考场作文方法指导,在那节课中,学生和老师共同来归纳,再根据归纳回到实践中自己去答题,再和老师的总结归纳做比较,这种过程不就是“先模仿,后创造”吗?

疑惑二:怎么将语文生活化

1.对对子练习 从音节开始,不要讲究“实词、虚词、半实词”等语法,家长只要在平时里与孩子交流时,对就可以。比如说,我对“牛”,孩子对个“马”、猪、羊等等都可以,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要启发孩子动脑筋。单音节熟悉后,再对双音节,再增加,在平时里积累就可以了,好玩不累,学得快。

2.要孩子说一句话 只要说明白一句话就够了,千万不要贪多、要质量等,因为句子是构成文章的较小的单元,一句句的说好了,自然给写文章打好基础。但要注意,小孩子说的话不能直接定下来写成作文,因为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是很大的,口语中有一个自然的语境,在口语中不会产生歧义的话,在书面语中很可以是病句,所以家长不能“所说即所文”。

3.要从孩子喜欢的书开始,投其所好 读书是人选书,但实质上更是书选人。成人也不爱看不喜欢看的书,如果强迫孩子看不喜欢看的书,很快孩子就会放弃读书,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办了。先看字少的图大的书,再看漫画书,再看注音读物,先养成读书的习惯再引导读什么书。

4.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 比如说过春节了,要求孩子有意识地读一下春联,讲一下春联的故事;遇到一个说法,比如说“给力”这是一个新词,要怎么对待它;小孩子说了一句好听的话,就鼓励他,让他明白刚才说的话很通顺,等等。

疑惑三:家长怎么配合老师

老师要教小孩“听、说、读、写”多种语文素质。家长要清楚的是,大多数孩子不会成为文学家,我们要的是能够说清楚事,基本的文章能写(应用文),有能力强的阅读能力,写得比较漂亮的汉字就可以。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疑惑四:我们要了解一些语文教学的常识

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以讲读分析为主,就是说,老师针对一篇文章讲解字词,分析段落、讲文章结构。这基本上是一条主线,当然这样不好,但是作为语文老师也没有办法,孩子要考试呀,又不能留太多作业。家长配合老师要做这样几件事,其一,帮助孩子疏导课文中的背景,因为这一部分,不见得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的到,课堂教学又是一个指向大多数学生的过程,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其二,课文的延伸部分,要孩子能够接触到相关的读物最好了,但是这很难做到;其三,针对文章后面隐藏的价值观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不要被考试迷惑,不能被不正常的价值观念左右。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是求同教育,所以要特别小心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他首先谈到语文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这本书里有对百年语文教育历史的回溯,有对语文教育的本质、理念误区、教材及评价等很详实的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找来读。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读书笔记

小学二年级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药》。下面我为大家摘抄一段。

摘录: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作品的主题是:

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鲁迅先生自己的说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又符合当时他的思想,是对《药》的主题的精当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