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内蒙古科技大学

题目名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gutou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 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 号: 1066115203

指导教师: 甄金智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从近年来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就业率下降。而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参与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是中国社会转型与高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一个显现。

长期失业可能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既浪费今天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增加了长期社会成本。

因此,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工作幸福感,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未来的显性标识,同时它还将长期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塑造、社会文化思潮取舍、社会行为内化与凝固,甚至它还潜移默化地生成与改变国家的民族性。综合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因素、个人因素、教育结构、供求关系、相关政策。如何让大学生了解现在面临的就业问题, 如何来面对就业,以及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积极应对就业,本文给于了详细的解说,希望能对广大的毕业大学生能在找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专业结构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

近年来高校的大量扩招,提高了大学入学率,在选拔人才的水平标准上大大的降低了,致使大学生的“质量”下降了。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在不断的增加,而上一年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还在拼命的找工作,甚至几届毕业的学生都互相成了竞争对手。大学生在社会已经是相当地普遍了。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对其安排的就业岗位也必定要求增加,但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能与之相适应,所以在满足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以外,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未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造成了人才过剩的局面,这是一个大大的人才资源浪费。一部分的大学生仍然抱着“我是天之骄子”的心态去找工作,这主要是受到“精英教育”的影响,在应聘时,往往“左挑右拣”,并且提出一些为用人单位所不能接受的条件,例如薪酬的最低标准是多少、福利要好、假期要多等等。这些都是应聘工作时的禁区,最为

用人单位所反感的,这种结果往往是应聘失败,除非他有非一般的才能,才会为用人单位所挽留,否则必定遭到用人单位的当面拒接,因为大学生实在太多了,他们可以大量地细细地挑选,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加注意,人才是影响一个公司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方面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那些抱着“天之骄子”想法的人,他们不会看好的,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一定要摆正,在应聘工作时迎合用人单位的“口味”,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会增加应聘工作的成功率。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这大大的偏差,在他们看来,去一家大公司当个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是小小的领导那才算真正的就业,而在一些实在不怎么强的名不经传的企业就不算就业,甚至觉得羞耻,这个就业的偏差往往影响着他们在应聘时把目标投在一些大公司的招聘管理人员上,而对那些对自己有好的“用武之地”但现况不是很强的小公司不屑一顾。孰不知,那些大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多少年的经验以上,对刚走出校门的学子,从哪里来的工作经验,这也导致了他们应聘的失败,但是还是不能掉开那择业的偏差错误,抛不开自己是某某名牌高校的毕业生的架子,降低目标要求去选择小公司或者去大公司的基层当个普通的职员。就是因为就业期望值过高,使不少大学生错过了就业机会。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到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单位就业,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就有些不切实际了。很多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时期,在他们的头脑里,金领白领才是自己的就业期望,而去工厂当个技术人员,摆弄机械这样的辛苦的工作就不算入流的职业,就是因为这种的就业观念,结果学机械的不愿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跑市场等。但是现在普遍缺的是技术型的人才,偏偏学技术的又不愿意到工厂工作,

他们期望去公司当个白领,坐在办公室享受舒适的生活,结果是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两难局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供需差别大:岗位增36%学生增130% 。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xx年至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

2.选材要求高: 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认为,对于近年来盲目上马、目前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

4.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1700元/月,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骗子,假招聘铺天盖地: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 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

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6.缺乏工作经验:教授多“教练”少 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臵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7.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8.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就业

1.专业解读:本专业具有二大特色:其一,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微电子化工等诸多领域.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化学工业这个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服务对象遍及化工、石油、医药、能源、轻工、材料、生工,食品、环保等各部门.其二,工程特色显著,知识的可迁移性强.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为知识结构的两大支撑点,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化学工程主要研究化工过程及设备的开发、设计、优化和管理.化学工艺则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气、矿物、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分离加工技术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这些工程放大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产品开发技术,不仅在化

工领域,而且在医药,材料,食品,生工等众多相关领域均大有用武之地.因而,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

2.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3.就业形势:几乎全国所有的工科院校都有这个专业.实事求是地说,这个专业的报酬不是挺高,但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地理位臵较好的重点名牌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经济发达地带,化工容器制造业较多,可能由于薪资方面的原因,该专业转行的人较多,所以不少企业一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建议毕业生可到这些地区寻找工作.

4.薪资状况: 该专业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一般在2000元/月左右,3~5年后,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所处行业的性质,3000~5000元/月的工资是很正常的,高薪可达10000元/月左右。

(一)化学工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①煤化工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应紧紧把握国内外煤化工发展的有利时机,优先发展煤制甲醇产业,适时开发以甲醇为原料的二甲醚、低碳烯烃等碳一化工产品,逐步形成以甲醇为龙头的下游产品产业链,实现甲醇产品的转化增值;规划建设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业,建设大型化肥企业;积极推进煤液化产业的发展。

②化肥工业

充分利用本地煤和俄罗斯的化肥原料资源,重点发展以合成氨为中间原料的氮肥产业和以俄罗斯钾矿为原料的钾肥产业。 ③石油化工

充分依托俄罗斯的石油资源,规划年加工原油200万吨的石油化工项目,重点发展乙烯及聚氯乙烯(PVC)产品。

三.我们应当如何让自己尽快实现就业

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要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先就业后择业。要认真做好个人就业推荐材料的准备。

(一)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到基层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公、检、法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奉献!

(二)毕业生就业要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以及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人才需要量很大。

(三)毕业生要充实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到国外就学,就业,参加“专升本”继续学习,鼓励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

(四)毕业生就业找工作方法:①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供需见面会”②参加网上招聘会活动 ③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争取实习结束后为单位所聘用。④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所以,作为我们大二的即将毕业,我们更要面对现实,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强烈的社会中找到我们自己发展的空间.

四.参考文献

1. 张敏强、朱国华、陈大尧.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广东:广

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2. 曹分田、曹勃亚.大学生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北京:时事报告

杂志社.20xx年第六期.

3. 上海证券报

4. 张相乐.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

5. 范泽瑛,陈俊松.扩招条件下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

论丛.

6. 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

大学生就业,2006.13.

7. 马晓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

学报,2006.12.

8. 彭秋发,戴军.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江西社会

科学.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是天子骄子。然而,时过境迁,“毕业即失业”不仅是曾为“天之骄子”的悲愤,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痛疾。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像“狼来了”似的,成为人们忧心忡忡、望而生畏的一个话题。如何处理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总体就业率:据20xx年的5月一项报告中,大学生的各专业的就业率为: 农学78.38% 管理学58.02% 工学55.44% 法学37.85% 教育学33.33% 医学31.0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 2,薪酬要求。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供求状况

第一,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xx年有145万,20xx年达212万,20xx年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20xx年达到了490多万。但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相对的却是就业岗位增长的缓慢。这就使得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

第二,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生,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其本身沉积着大量的冗员,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每年需向社会排放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

第三,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一方面,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另一方面,却又戏剧性地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我国国情来看,现阶段大学生仅占同龄人的5%左右,北京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也仅有13%,这与发达国家的30%到50%的比例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中下等收入国

家8.8%的比例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校毕业生仍将是一种稀缺的高层次人力资源。因此,供求失衡,及一定程度上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定和结构性失衡与个人偏好失衡有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自身都有对此加以反思的必要。

(二)有关政府行为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有着特殊的权威作用。当政府行为和毕业生行为协调一致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会进行得平稳顺利,反之就会出现矛盾。两者行为协调一致的前提是对就业目标认识上的一致,通常情况下,当政府决定了某种政治经济体制以后,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目标的认识也就随之确定。问题是毕业生个人有时并不一定认同政府的这一目标。此时,政府为贯彻这一目标通常有三种手段:一是思想宣传、鼓动或政治动员,二是行政强制,三是经济调控。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个人行为目标与政府行为目标不一致时采用的多是前两种手段。其中尤以第一种手段作用为大,行政强制手段只是对前者的补充。思想宣传鼓动和政治动员对毕业生产生的政治压力及社会规范压力足以使毕业生放弃其个人的价值目标。这种做法在80年代以前收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高层次人力资源对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的配置,保证了国家经

济建设的需要。但这一做法过分地强调了政府的意志,忽略了毕业生的自我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政府较多地运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毕业生在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市场规则自主择业,但却忽视了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有关用人单位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面对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他们已经意识到人才素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已不再盲目被动地接受毕业生,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挑选。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干部梯队已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人更慎重,要求也更高。他们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而且要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挑专业和学历层次,而且要挑学校,甚至挑性别。这就客观上使一些“名不见经传”学校的毕业生及长线专业、女大学生、学历层次低和综合素质较差者过剩,出现就业难。用人单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问题,由于新进一个大学生,其效益要在几年工作以后才能发挥出来,多进人意味着企业人力成本的提高与职工平均收益的降低,这就导致了企业领导在用人策略上

的短期行为;二是在大城市中,由于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与个人偏好失衡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提高进人规格。如原来只需录用专科生的职业岗位,现在却上升到录用本科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等等,从而造成人才浪费与专科生人才资源的相对过剩。这和六、七十年代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文凭疾病”十分类似。在我国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的情况下,这种人才使用上的浪费,应该引起政府与用人单位的足够重视。

(四)高等教育改革滞后

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加之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这就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结果使学校培养脱离了社会的需求。

(五)大学生的素质与就业观念

目前,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这些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的。另一方面,就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人的人才感觉特别强。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那么就不应该到那些虽然很能发挥作用,但是人不多、钱又少的“小”单位去;或者不应该到第一线去,而应该到大单位、到指挥或领导岗位上去;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就应该有相应的待遇,所以在择业时,首先关心的是“收入如何”、“住房条件如何”,让用人单位着实对这样的人才不敢恭维;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个人才,那么就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去也不愿去做默默无闻的工作。毕业生的这种错误感觉,恰恰断了自己的就业之路,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二.对策及建议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就业环境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从政府角度讲,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在目前仍属稀缺资源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

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因此,真正有效的机制是一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混合机制,那种认为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无为”即“有为”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众所周知,按照经济学原理,稀缺资源的市场一定是卖方市场。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是一种稀缺资源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结构性失衡和个人偏好性失衡的存在,多数人集中在热门专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优厚的行业。这本也无可厚非,因为人具有经济动物的特性,在择业上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这一特性的体现。但是,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热门专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好的行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稀缺资源不再稀缺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大城市的一些用人单位则不断地提高用人规格,造成人才上的浪费。而一些地处偏远、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则苦于得不到人才,以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除了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如对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强度的优惠,除免交学费和免还贷款等措施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适当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

约。

(二)企业:树立人才观,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尽管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实是,19xx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的第28位,劳动力素质低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职位、技术职位和非技术职位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2:2:6演化为90年代的2:6:2。对我国企业来讲,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学校: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

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学生就业难,但转变观念并不难,尽管不利因素有很多,但并非没有亮点。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城镇化道路将会加快,农村也就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的巨大市场;而且为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央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树立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理念,主动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结束语:作为一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原因与解决策略,以此与大学生们共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