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产业化发展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产业化发展项目

二、项目承担单位

湖南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三、项目负责人

袁森林

四、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湖南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湖南供销合作社持股22%的湖南华淳庄园酒业有限公司与农民联合组建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9月,注册资金300万元,注册地点为长沙县果园镇。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尤其是在原省物价局“菜篮子工程”项目的精心引导下,本社已初步实现了400亩果蔬种植园的标准化建设,夏收葡萄,冬种油菜、萝卜、白菜、包菜、香菜、菠菜、冬苋菜等绿色蔬菜,订立合同农业2000亩,解决就业人数254人,为当地农民发展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

由于农业种植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普通大众对物质消费要求的不断提高,本合作社在绿色食品无公害种植、新特奇产品引进驯化推广上要有所突破,还需继续投入大量资金。20xx年,

本社计划投资200万元,进行50亩新品种改良,200亩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等基地改造,以确保果蔬品质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为此,特向贵委申请,请求贵委给予本社果蔬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

五、项目立项背景

(一)必要性分析

1、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农产品果蔬产业发展迅速,给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很多机遇和巨大挑战。由于单位劳动力成本高、商品性较差等原因,造成华淳果蔬产品在销售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必须利用长沙县的资源优势和自然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扩大农产品竞争力。

2、是发挥资源有时,开拓市场的需要

长沙县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自然条件利于果蔬生长。因此建设果蔬产业化发展基地是提高农业生产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把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3、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果蔬产业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的朝阳产业。建设果蔬产业化发展基地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质量和效益,保证果蔬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有效措施。同时,引进优良

品种,扩大栽植面积,该项目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生态型农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是提高果蔬品质,优化果蔬结构的需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各地农副产品产品和品种不断增多,使原来销售不畅的问题更为突出。同时,外国优质果蔬的进口,挤占了部分市场。因此,提高华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果蔬的品质,调整品种结构是与市场接轨的前提条件。

5、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合作社的需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合作社员的收入水平。为发展壮大合作社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6、是提高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葡萄和油菜、萝卜、白菜、包菜、菠菜、香菜、冬苋菜的产量和质量将大幅提升。从消费市场看,绿色果蔬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发展前景越广阔。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果蔬,将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优势分析

1、技术优势

合作社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走“产学研”发展道路,采取不定期培训的方式,传授相关技术,使果蔬种植技术有保障。

2、资源优势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项目的交通优势明显,位于长沙县北部偏东,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的经济核心区的东北部,位于长沙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四环”以内,规划中的京珠高速外环线穿境而过。

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葡萄、蔬菜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生态质量好,污染度低。同时,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价格优势明显。

三是种植基础条件好。华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多年种植果蔬,积累了一定的丰富经验,推动了果蔬栽培的发展。同时,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种植户搭建了技术服务平台。

3、政策优势

一直以来,华淳专业种植合作社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总结经验。本项目以合作社为纽带,通过标准化果蔬种植园的建设,实现“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模式的产业政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精心引导下,通过集约化经营,带动农民发展果蔬种植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市场分析

1、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一是产业化经营优势。本项目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夏收葡萄冬种蔬菜,产品达到绿色果蔬标准,产业链完整,有利资源的

整合与综合利用。

二是市场网络优势。合作社与客户、销售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络。每当我社葡萄采摘及蔬菜上市季节,吸引众多消费者。产品品质优良,运输距离短,具有显著优势。

2、项目风险分析

一是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果蔬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总的来说,果蔬市场风险小。

二是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将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市场领域。通过建立联网销售、直销等多种方式,使产品渗入全省市场。及时掌握生产量与市场需求间的差距,调整生产计划,发展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

六、项目建设目标

本合作社已初步实现了400亩果蔬种植园的标准化建设,夏收葡萄,冬种油菜、萝卜、白菜、包菜、香菜、菠菜、冬苋菜等绿色蔬菜,订立合同农业2000亩,解决就业人数254人,实现农民年增收80万元,为当地农民发展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20xx年,本社计划投资200万元,进行50亩新品种改良,400亩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等基地改造,力求在绿色食品无公害种植、新特奇产品引进驯化推广上有所突破,以确保果蔬品质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七、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内容

本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建立服务制度,进行果蔬的设施化、规模化生产,发挥效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依合作社章程进行盈余分配。该项目占地面积400亩,合理建园、选择优质壮苗,完善农艺措施及流程,做到无病毒、品种纯,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及节能减排和经济适用原则,提升果蔬产品品质,有利于项目区向观光农业的模式发展,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效益。 根据实际,结合果蔬生产周期性,计划进度安排如下:申报项目备案等手续;购买设备;完成土地平整改育和技术培训;引进品种和种植苗籽;完成其他设施建设;进入生产管理。

(二)项目涉及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种植基地位于非工业区的农田区,其环境状况基本是自然状态,环境质量良好,适宜于葡萄及白菜、包菜、菠菜、香菜、冬苋菜的种植生产,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项目的种植基地基本是无污染的农业生产,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实施节水灌溉,不存在“三废”污染问题。种植基地建设中,重点做好了果蔬的整地、定植、挖坑、搭架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并保证果蔬采摘期内不施叶面肥和农药。

(三)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小组宏观指导、规划、对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实行设立专帐,专款专用的财务制度,保证资金的落实,

并对项目工程进行质量监控。

八、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该项目投资总额46万元,申请财政资金补助20万元,华淳种植合作社自筹26万元。自筹资金从合作社注册资金结余中列支,与财政资金合并统一使用,项目建设期间接受社员的全程监督。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良种引进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使用具体包括:购买菜籽费用,1.2万元;翻土费用,8.4万元;有机肥料费用,10.5万元;人工费用,15.9万元;销售渠道建立费用,8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

九、项目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将订立合同农业2000亩,解决就业人数254人,形成良好产业链条,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充实菜农的“钱袋子”,为果蔬加工企业和消费市场提供优质葡萄和绿色蔬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和产业知名度,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农产品的产值提升将直接带动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其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的农业企业、合作社效仿,推动农业生产设施的完善,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合作社将进一步通过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菜农开展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销一体化运作

效果,积极开展蔬菜直销等,延长蔬菜产业链,实现合作社与生产农户共同发展的目标,也将进一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的保障供应与质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合作社将通过实现农产品品牌销售,满足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

(三)生态效益

无公害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入产出比高,符合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向。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原有粗放式种植模式,改善农业条件,标准化生产有效地杜绝了农药残留污染,积极改善了周边的水和环境。

十、结论

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产业化发展建设项目对土地进行综合经营开发,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生态效益佳,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建议立项。

湖南华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20xx年8月14日

 

第二篇:菜篮子

“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自19xx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菜篮子”建设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为适应形势变化、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调控保障机制,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主要目标。重点抓好肉、蛋、奶、鱼、菜、果等产品生产。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农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流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产区和销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市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供应保障、应急调控、质量监管能力明显增强。  (三)基本原则。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以地方为主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菜篮子”稳定发展和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产区与销区统筹发展。在不放松优势产区生产的同时,加强销区自给能力建设。密切产区与销区协作的利益关系,发挥好两方面的积极性,既保障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注重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基地,稳定提高产量,确保质量。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菜篮子”长期稳定发展。  ——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既重视生产能力提高,又重视农业生态

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夯实稳定发展基础  (四)建设一批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基地。在大中城市郊区和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优势产区,支持建设一批设施化、集约化“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加强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  (五)建设一批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及环境保护要求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继续完善和落实养殖大县扶持政策,支持建设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加强养殖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畜禽粪便、尸体等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以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  (六)建设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快对现有老化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步伐,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支持养殖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机械设备、环境保护设施、水生动物防疫设施、循环水利用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建设。围绕保障大中城市水产品供应,重点发展城市周边和沿江、沿湖、沿海水产养殖,扩大设施养殖面积。搞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支持发展远洋渔业。  (七)建设一批“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中心。支持主产区建设园艺产品集约化育苗场、畜禽水产原良种场和遗传资源保种场,重点加强良种繁育中心(场)的水、电、路和良种繁育设施、实验检验用房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培育一批“菜篮子”原产地保护产品,加大对国内优质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做好进口动植物优良品种检疫把关与服务。  三、以现代物流和信息化为重点,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八)建设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支持“菜篮子”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根据需要统筹规划新建产地批发市场,推进现有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改善批发市场场地、道路、交易厅(棚)、水电、信息服务、质量检测、采后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鼓励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实现采后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上市旺季入库冷藏保鲜。  (九)改造一批城市销地批发和零售市场、集贸市场。支持大中城市改造销地批发市场,加强市场信息、质量安全检测、电子统一结算、冷藏保鲜、加工配送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销地批发市场在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等方面升级改造,建立灵敏、安全、规范、高效的“菜篮子”

产品物流和信息平台。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规划引导,防止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支持城市菜市场在场地环境、设施设备、追溯平台、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  (十)强化产销衔接功能。大中城市要根据本地消费需求,主动与优势产区加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保障基地;优势产区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设服务全国或区域的“菜篮子”规模化基地,与各大中城市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合作的产销关系。鼓励农贸市场与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和生产基地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支持在重点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地建设中继性冷藏物流中心,与城区冷藏配送中心形成对接。  (十一)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支持建立覆盖主产区和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的“菜篮子”产品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健全信息工作机制,加强采集点、信息通道、网络中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定期收集发布“菜篮子”产品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建立“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增强信息处理技术手段,壮大分析预警队伍。  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十二)推进标准化生产。选择蔬菜、水果、茶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肉鸡、蛋鸡、水产品等十种产品,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园艺产品、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制定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宣传培训,推动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指导建立生产档案。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十三)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加强政府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充分利用社会检测资源,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质检站,形成标准统一、职能明确、运行高效、上下贯通、检测参数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检验检测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检测,禁止乱收费。  (十四)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支持建立国家级“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处理平台,并在“菜篮子”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

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十五)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菜篮子”产品检验检疫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安全事件,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完善调控保障体系,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十六)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中城市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保有数量、“菜篮子”重点产品自给率和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标,并作为大中城市市长负责制的内容;将确保“菜篮子”产品质量、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产销衔接顺畅、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突发事件处置及时、风险控制迅速有力、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等纳入各地“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十七)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大中城市要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制定郊区“菜篮子”建设发展规划,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菜篮子”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相协调。各大中城市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消费习惯、主要“菜篮子”产品供求变化规律和市场缺口保障难易程度等,确定重点发展品种。  (十八)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级政府要将“菜篮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已建的“菜篮子”项目,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尚未安排建设的“菜篮子”项目,要按照规划抓紧研究立项,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要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农户多、有竞争力、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倡导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支持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提高“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融资能力。  (十九)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在继续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扩大品种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对“菜篮子”产品初加工和流通企业,简化增值税抵扣手续,取消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菜篮子”产品出口,按照有关规定减免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继续落实整车合法

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通行费政策。支持环保节能和放心食品绿色市场建设,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连锁超市供应链对接工作。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征占补偿水平,加强城市郊区现有菜田和养殖区域保护。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贴政策,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渔政、渔港、渔船安全设施等建设投入。严格执行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用地管理政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规划使用本集体土地从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保障供应,落实批发市场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政策。对批发市场、畜禽水产养殖用水用电价格,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政策。逐步加大对“菜篮子”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认证的支持力度。扶持发展“菜篮子”产品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与流通组织化程度。  (二十)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供应平衡调节机制,用信息引导生产,避免总量供求失衡和价格大幅波动。出现局部性供过于求时,支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入市收购,异地远销;局部供不应求时,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调运并促进生产恢复。继续完善重要“菜篮子”产品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制度。根据生产发展和消费需要,适时调整中央储备规模,完善收储投放机制。各地应根据本地生产消费特点,完善地方“菜篮子”产品储备体系,统筹产销平衡,维护市场稳定。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市场,搞好进出口调节,平衡国内“菜篮子”产品供求。参照粮油等农作物政策性保险的做法,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险制度,扩大重要“菜篮子”产品保险在大中城市郊区和主产区的覆盖面,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全覆盖。研究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对冲风险的功能化解“菜篮子”的发展风险,稳妥推进“菜篮子”产品开展期货交易。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完善“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参加,尽快研究制定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协调解决“菜篮子”发展重大政策问题,加强对各地“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的检查督导。各地要切实重视和加强领导,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