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察报告

优化指导,核心突破,切实做好文综历史备考工作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张忠锋

20xx年9月17日,在校领导和年级部领导的带领下,我作为历史科的一员,有幸参加了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这次活动历时5天,走过了三所学校——华亭一中、静宁一中和银川一中,近距离的感受了名校风采,领略了他们的教育风格和文化沉积,让我的秋日之行有了春的感受。

[标语文化]

知识在于应用,梦想在于行动

若遇穷途莫禳星,正逢年少需追梦

数日拼搏,志在必得,青春无悔,花开不败

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

透过标语,我们看到这些学校的师生怀揣共同的激情和梦想,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汗水、眼泪刷新着旧的记录,谱写着新的传奇。

[总体感受]

设施现代,底蕴深厚,办学规范,理念先行,班额不大,却见精英,整体推进,成果辉煌,这是三所学校的共同特征,业已印证着名校的示范性。

华亭一中,气势恢宏,建筑新颖,有先声夺人之感。室内布置却淡雅简约,朴实无华,内外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充分体现着甘肃煤都的新潮与时尚。走进华亭,接连听了三节历史课,各有特色。赵强老师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角度,挖掘出了“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专集,然后学生讨论,整理出古代人口迁移的线索,师生共同交流修正。这堂课的亮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既不越俎代庖,又不置身事外,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效果较好,其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中蕴含着专集复习,没有割裂一二轮复习的界限。罗文旭老师讲解的是“建国以来经济的转型”,教者引导学生绘制建国以来到19xx年经济发展曲线图。这堂课的特色,就是教者思路清新,知识落得实,过程做得细,主体在“导”,总体在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机智幽默的引导下领略获得知识的欢快和愉悦。俞振卿老师代的是复习班,以鸦片战争为引子,导出了对五大史学范式的教授。对同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从不同的史观去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又提升了课堂水平。他们的复习资料,是由世界图书出版社李志春主编的《优化指导》,它由“主干梳理、考点聚焦、命题趋向、当堂训练”四大板块构成,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总之,华亭一中历史学科的备考过程细密而又科学,紧实而又快乐,计划详尽,落实同步。有这样严实的过程,相信他们必将辉煌。

静宁一中,校园恢宏,高端大气,古典庄严。校园的中间保留了文庙建筑群,周围是现代化的建筑群,融古典和现代于一体,诠释着这所古老而文明的学校的高端内涵。静宁的课堂,就像他们的苹果和烧鸡一样,既朴实又有着让人震撼的品牌。第一节政治课,上课前,学生已经在黑板上写好了要分析的试题。上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概括,整个环节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静宁学生扎实的学风和良好的素质。正课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者的课堂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学生回忆阅读教材,查看笔记,熟悉主干知识,构建原理体系。之后,学

生思考设计好的问题,交流归纳。整堂课的优点在于,线条流畅,干净利落,就像教者一样,一个十分干练而又幽默的富有朝气和男人魅力的中年人。这节课,学生的主动性得到真正高扬,使他们有所思而有所得。另一堂课,是侯建兵老师的历史课。观其人,听其言,察其行,侯老师真的是表里如一。个子不高,形体偏胖,却又着研究生的光环,一个真正代表着静宁人的朴实憨厚的小伙子。他温和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了一百二十年前的那个甲午年——甲午战争。整堂课讲练结合,突出基础,兼顾能力,是一堂很清真的好课。不用润色,不用装扮,其魅力自在。他们的资料,是辽宁大学出版社杨阡陌主编的《师说》,其体例是“说考纲——说基础——说考点——说正误——说考卷”,以“说”为主,传道解惑,适合静宁,宁静而致远嘛。《师说》如是说:惑而从师终得解。终得解,战前布阵,胜前谋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蓄势待发,破茧成蝶。祝福静宁!

银川一中,建于19xx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体现出现代化和民族性气息。他们最值得引人注目的是,20xx年高考,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达到38人,其中的唐徕回民中学文综平均分达到209分,何其震撼!他们的复习资料是宁夏黄河出版社主编的《高考档案》,其体例以通史形式编排知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历史而去学习历史。期间,听取了银川一中高英姿老师和唐徕回民中学杨凤麟老师的报告。报告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冗长而又精悍,大众化而又理性化,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收获反思]

这次学习活动,收获多多。让人开阔了视野,调整了思考的角度,体验了名校的文化,领略了为师者的坚守和感动。

1、历史一轮复习,关键在于抓双基,构体系,勤指点,细过程。华亭、静宁和宁夏的实践告诉我们,一轮的真正要义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动权教给学生,回归和还原课堂,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整理笔记,作为一轮二轮三轮复习的“活字典”。让学生记起来,写起来,课堂动起来,活起来,那么,备考就成功了一半。

2、走进历史,整合历史,让鲜活的历史带给人以新的触动。一是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五大板块为总揽,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二是学会多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尽量贯穿使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去分析问题,这样可以得到高分。三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尽量多元化,凸显开放性或多层次性。四是选修和必修教材要尽量从交集出发,融汇其中,不要割裂二者的联系。五是多关注史料或补充史料,与老教材或岳麓版教材及大学教材相互衔接,看重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高考史料大多出于这两部史学巨著当中。六是引导学生掌握SOLO评价法,从目前高考趋势来看,这种评价法已经有前移倾向(从42题前移到41题第二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取得了以上的收获,给我们的备考无疑带来了全新的方向,我们将在年级部和备课组的指引下,优化指导,核心突破,全力做好20xx年文综历史的备考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