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是毛主席其中一本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著作,本书写于19xx年,当时中国共 产 党已经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感于之前的王明“左”倾和陈独秀“右”倾主义曾给党带来极大的危害,故毛主席在抗战时期写下这本《实践论》,力求纠正党内的两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在《实践论》一书,毛主席用简洁明白的文字阐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论中的“认识论”,深刻地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同时也总结了中国共 产 党革命斗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实践论》中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阐述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即物质、实践在前,精神、认识在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毛主席在书中特别强调是“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

同时毛主席指出,在马克思之前并没有真正的唯物论,因为在马克思之前所谓的唯物论,类似于那一句著名的“你看不看花,花都在那里”,虽然也认为先有物质,后有精神,但他们理念中的“物质”仅仅包括自然界中的物质,一旦回到人类社会的问题时,又会退化到唯心主义的观点上,主张精神认识在前,物质实践在后,例如当时一部分人认为的“先有阶级认识,后有阶级存在”。但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对社会的认识都反映了其阶级的特性,因此,阶级认识,其实就是阶级存在的反映。

唯物论者如此,更不用说唯心论者了,他们颠倒和歪曲了客观事实,不可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既然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那么,脱离了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认识——真理,更不可能正确的指导革命。“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物的全体,也触不到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的发号施令起来,这种主观主义的人,其结果是没有不跌交子的。”——如同毛主席在文中指出,脱离实际的空谈幻想,犹如闭门造车,是不可能成事的。

二,关于认识的过程问题: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认识的过程问题”,即为“人类的思想如何反映外界事物及其规律的问题,也就是认识的发展问题。”

毛主席在《实践论》一书中指出,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外界事物及其规律,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也就是说,人对外界的认识首先是在实践中的感性认识阶段,然后进一步为理性认识阶段,然后再把这种从感性认识升级得到的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去检验,然后通过实践结果进一步发展认识。

毛主席指出,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它们都是来源于实践活动。而理性认识基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为基础的理性认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靠不住脚的。这就是教条主义所犯的错误,他们盲目地强调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一味从书本出发,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死记硬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硬是变成了无用的空洞理论,变为死的教条主义。

但《实践论》同时指出,人对外界的认识不能长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必须通过进一步对事物的观察,洞穿其本质,将感性认识升级为理性认识。若只凭个人一点狭隘的感觉与经验出发,而忽略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就很容易沦为主观的经验主义,眼光就不能长远,难以做到运筹帷幄。

在认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否则很容易绝对片面地看问题,成为一个主观主义者。

三,关于真理的问题:

根据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真理的问题,“就是关于人类对于外界事物及其规律能否认识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思想反映的外界事物及其规律性是否可靠的问题。”而毛主席在书中指出,“真理是客观的,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只有正确反映外界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所以,真理具有客观性,并不是靠个人主观臆想出来的,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这个角度出发,真理是绝对的。 而真理的相对性则有可以这么去理解,因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加之外界事物本身在慢慢地发展,所以人类需要“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每一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

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类不可能短时间发现绝对的真理,例如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宇宙是不是就是最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集合体,每一阶段所发掘的认识,只要能符合当时外界客观规律,那这样的的真理就能算是相对的真理,而“所有相对的真理加起来就是绝对的真理”。 譬如说,18世纪达尔文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在当时是一个真理,但只是“相对的”真理。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继续补充了达尔文的学说,增加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进化的实质”,当时“相对的”真理又向“绝对的”真理迈向一步。

以上便是对毛主席在《实践论》这一著作中阐述的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几个基本点,也就是《实践论》的中心思想的简要介绍。

通过阅读《实践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联系的问题。

 

第二篇:《实践论》读书心得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心得

19xx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践论》。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同时,《矛盾论》又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一方面,中国共 产 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另一方面,中国共 产 党内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战士根据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以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说明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条化和经验主义。

在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时,毛泽东首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承认生产活动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 1

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样的一种观点纠正了一些人狭隘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也为迷惑中的人们指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向。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xx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 “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 2

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吃一鉴,长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在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一个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邓小平上台后的一系列实践也证明了毛泽东当时的诠释是正确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实践出真知。《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生活也是实 3

践。人们是在学车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体会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将自己推向前方的;人们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试验后将卫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为“泛90”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