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调查报告

毛概调查报告

小组社会调查报告

——西安市未央区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实践地:西安市未央区

090512129张 乜

090512130张艺琼

090512132周 鹤

090513110陈美芳

090513111陈赵丹

080514111冯小娟

西安市未央区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摘要

“幸福感”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李秉记说:幸福是民生的热切期盼,我们亟需补上发展的短板。网友也点评说:幸福是今年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词汇。因此,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是必要也是极其有意义的。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即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为了全面了解西安市未央区居民幸福指数,我们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开展了对西安市未央区部分居民《西安市未央区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我们从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未央区居民的幸福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了解了对于他们什么才是最重要最关心的,什么又是最亟待解决的;根据问卷统计得出了未央区居民幸福指数达81%的结论;我们的调查对区委、区政府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谐未央区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幸福感 幸福指数 满意程度 生活质量 情感范畴 影响因素

不同时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幸福感,当前百姓所说的幸福感包含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和谐、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等;我们所设计的问卷也是从这些居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尽可能的覆盖所有大方面。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指数编制方法的设计中,分别设计了直接问题、间接问题的调查项目和相对应的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编制方法,包括收入就业、住房条件、生活环境、身体健康、教育、休闲娱乐、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

问卷调查人群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职业划分。从多个阶层较为全面的对居民的情况做出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

1. 被访问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走访调查、问卷、参考资料调查方式进行。以抽取未央区主要人群聚集地、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设计样本总量为100个,按照不同地点比例,对样本量进行了分配,实际有效问卷92份。对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得出被访问者基本分类情况如下:

1.1性别分类

被访问者中,从性别看,男性居民占52%,女性居民占48%。

1.2年龄分类

从被访问者的年龄分布看,18-25岁的占31%,26-35岁的占32%,36-45岁的占18%,46-55岁的占10%,56-65岁的占3%,65岁以上的占6%。

毛概调查报告

(见图一)

1.3学历分类

从被访问者的学历状况看,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占17%,高中及中专占44%,大专及本占38%,研究生以上占1%。(见图二)

毛概调查报告

1.4职业分类

从被访问者的职业分布状况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4.6%,国有企业人员占13.6%,集体企业人员1.8%,私营企业人员占18.2%,个体经营者占23.9%,农民占13.2%,离退休人员占1.8%,学生占7.9%,失业人员占3.2%,外资或港台企业人员占0%,其他人员占11.8%。(见图三)

毛概调查报告

2.居民幸福指数

2.1幸福率

从幸福率看,超过八成被访者感觉生活幸福

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

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92份有效问卷中分别有23%和59%的居民表示生活的很幸福和比较幸福,13%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仅5%的居民觉得自己不幸福。我省居民总体幸福率高达81%。(见图四)

毛概调查报告

2.2幸福度

从幸福度看,我省居民幸福度达到77.01

幸福度是通过评价分值的加权计算,得到测量满意程度(深度)的一种指数概念,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测评标准即为CSI(用户满意度指数),问卷中以“假设把所有因素全部加起来,很幸福是100分,您认为您的幸福分值是多少?”提问,由被访者打出相应分值,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居民幸福度达到77.01。

2.3幸福感

从客观幸福感看,我省居民间接幸福指数高达80.84(约为81)

在本次调查中分别通过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间接幸福指数)综合加以论述,由于主观幸福感因人而异,没有具体的固定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颇为严重,为保证调查结果更加科学客观,我们以各要素对幸福感影响程度为权数,计算加权综合指数得到总体幸福指数80.84,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我省居民对自己的生活基本处于相对较为满意的状况。

数据显示,主、客观幸福感虽然计算方法有异,但所得结果较为相近,说明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均具综合主、客观幸福感,我省居民综合幸福指数78.93%。

主观幸福感表现形式有幸福度和幸福率两种形式,而在反应总体幸福水平时,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果把公众的评价比做一潭湖水,则“率”代表着湖面的广度面积,而“度”则代表着湖水的深度,,宽广的湖面是否利于航行,主要取决于湖水的深度。满意程度足够深厚,才有可能扬帆远行。可见幸福度比幸福率更加科学实用,因此,在综合指数的合成中,我们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幸福度,即77.01%。

客观幸福感其实就是社会物质因素,是幸福指数的基础和起点,是影响幸福指数的表层因素;而主观幸福感则是非物质因素(主观情感因素),是幸福指数的深层因素,是幸福指数高低的内涵所在。究其幸福指数,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通过对主观幸福感(77.01)和客观幸福感(80.84)赋予权重,加权平均合成我省居民综合幸福指数达78.93。该数据说明我省大部份居民感到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

3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

男性居民幸福指数略高于女性。男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2.6%,不幸福的占17.4%;女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9%,不幸福的占21%。

年轻居民幸福指数高于中、高年龄居民。18-35岁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最高为85%,不幸福的为15%;36-55岁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0%,不幸福的占20%。

高学历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其他学历居民。学历越高幸福指数越高。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8%;高中以下学历为76%。

居住环境好的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居住环境差的居民。居民对目前住房满意率为79.3%,不满意的为10.6%。他们的住房环境、房屋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压力和负担也相对少了许多。

由于本次调查针对了受者调查的个人基本情况、生活环境、情感和工作方面等内容,主要调查目的是研究人们幸福指数的高低及其影响较大的原因,我们再对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一个概括性的分析。

3.1生活状况

从基本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对收入状况基本满意的占到了68.4%。大部分人表示自己有父母或小孩要赡养。各种生活压力使现在城市人群感到压力极大。近年来房价的飞涨也是使幸福指数下降的主力推手。

从年龄看,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居民,都比较重视身心健康,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越高。在受访者中,至少有64.5%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并注重锻炼身体,参加社区文娱活动。

从社会保障方面看,有近30%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保障很不好,亦有10%的人对此并不熟悉,但是也有20%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保障还是很不错的。最近国家正在普及医保政策,所以有很多人积极的参加了医保,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会中对医保政策的看法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医保所提供的优惠幅度很小,有钱人根本不需要这钱,而穷人真正有病时这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用处。但是赞同者也占到了59%左右,他们认为新的医疗体制是一种保障,是一种安慰。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与人们追求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

从人们生活环境的基本状况我们大致得出了这些结论:一、工作者对自己的理想工资状况与现有工资情况并不满意。二、社会高房价高物价使人们心里渐渐的失去了平衡,什么都在涨价,就是工资难涨,涨工资降房价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大众不了解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持有怀疑态度,是这也是人们幸福感不高的原因之一。

3.2个人情感和人际关系

情感生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而人际关系在情感中也起了很

大决定作用。统计显示70%的人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开支。所以在工作中压力大了有一半的人选择像亲人或朋友倾诉,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亲人之间互相支持扶持体现了家庭的和睦。就从中国目前的离婚率和西方比较中国是很低的,这一点中国明显优于西方国家。不仅如此本次调查还发现极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家庭和睦、伴侣是自己忠实的依靠,自己的子女听话孝顺。

而在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中,94.2%的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满意,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说自己有知心朋友,可以陪自己分担困难分享快乐,说明大家越来越重视人际交往。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总是感觉有点孤单,而我们发现在这一类人中绝大多数是不乐观的,有一点忧郁,对自己的未来不抱有充分肯定的态度,总是有一点忧虑;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自己去努力,虽不是人人都可以大富大贵,但是幸福快乐总是可以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你内在好,上帝多咬了一口,虽然缺陷多了一点,但是你的优点也比别人多一点。

从整体看来,在情感这方面受调查者的得分是比较高的,仅仅是在工作和其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普遍的生活压力,这不仅仅是个人原因,也是目前我们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导致的。我们的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这个问题在不久将来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4对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居民幸福指数。

西安市未央区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很好,但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反映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收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家庭、物价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也是可以推动西安市经济的发展,但这方面需要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的政府。根据我们调查统计的结果,就如何提高西安市未央区居民幸福指数提几点建议:

4.1增加居民收入

这主要要靠政府,加快推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居民充分就业。结合未央区现实的产业基础和土地资源状况,在推动现有一些企业增资扩产、提升水平的

同时,扩大就业机会和空间。加快社区商业布局发展,扩大居民就业渠道。也可以激励群众自主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比如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4.2重视和正确引导经济发展

经济感知对工作幸福感和政治和谐感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制定和调整政策时,依然要倍加重视发展经济。目前在经济方面居民变现最不满的是物价和房价,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正确引导经济发展,政府还要充分了解居民生活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应对的措施也不同。

4.3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为了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首先应该引导人们的心态向乐观积极的方面发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也能调整和化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另外还要增加公共绿地,健身场所及设施,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都说健康是福,很多因素影响居民健康,比如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工作压力等。居民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压力小了,居民区的医疗条件好了,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的幸福指数也会有所提高。

4.4提高政治和谐感

政治和谐感是最需要强化提高的国民幸福指数的部分,它与工作满意感、生活舒适感的相互影响比较小。但这不意味着政治和谐感对主观幸福总体水平没有影响。因此,要提高政治和谐感,就要更多地从体察民情民意、顺应民心民愿、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简化行政办事程序等方面抓落实。同时政府也要自查自律,树立公正廉洁好行象,这样才能增加政府机制的公信力。

4.5提高居民文化水平

根据这次调查可以发现,居民的文化水平也会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文化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精神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收入、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5调查总结

正如任志强所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极度贫困,但是幸福指数却是奇高,而如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要比改革开放前强,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却是逐年下降,那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欲望,尤其是改变了未经历过改革之前的痛苦的一代的欲望。新的一代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精神追求的预期过度的提高了,当人心理失去平衡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个人的幸福感。尽管在20xx年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当中中国名列第20,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环境分数占到了很大的分量。这仅仅是前人研究的结果,这一次研究发现人们觉得不幸福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房价上涨的太快,一夜间无数的人发现自己变成了房奴;更加火上浇油的是媒体的大肆报道,对个别的特例进行传播,导致了更多的人心里极大的不平衡,为什么房地厂开发商可以一夜暴富,而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住所要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在这种极大的心理失衡状态下,世界也变的失衡了。在这现实压力下,幸福感下降也是情有可原的。更多的还需要人们素养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健全完善。

从另一个方面看,幸福指数下降也有人们的内在因素。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生活中的不安定减少了人们的归属感。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增长,紧紧的温饱亦不能使人们感到满足,感情、思想、生活方式等严重制约着人们的幸福。人们的意识水平普遍上升,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也不断增加,物质化的社会幸福感大大降低是必然的。想想8090的新一代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赶上了这个烦躁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步伐太快,是他们过于物质化,还是社会过于急速化,他们在为今天无钱消费而抱怨时,是市场经济让他们在竞争中无法提高收入而失去了消费的自由,还是有钱无证而寸步难行失去了就业的自由。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是没法比的,但是那时候的人绝对比现在年轻一代幸福感强烈,不是为别的,是因为有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相比现在快速便捷的文化显得是那样得磕磕绊绊。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金钱不是唯一能够带给人们快乐的东西,但信仰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上的支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怎样求得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尺度吧。

通过这次调查不难发现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是不幸福的,这不仅仅表现在

各种物价上涨,还来源于各自的生活压力和外界不同的权利威胁。人是有需求的,满足需求的同时自然会会激起欲望,就像山里和尚讲故事的故事一样,回环往复,永无止境,真正关键的是能够珍重身边小小的幸福,学会生活。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感悟生活,寻找幸福。

“幸福指数”广受关注是中国社会急需转型的表现,是人民与时代的要求。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政府的施政首要目标是追求GDP经济总量的增长,这已经阶段性地获得成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由中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但是,过于强调GDP的发展模式积累了过多的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贫富差距拉大、生存环境恶化以及通货膨胀、楼价过高、社会保障缺失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焦虑,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以收入为例,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城乡差距和居民内部的贫富差距仍趋于扩大,通货膨胀加剧了这一趋势。在民生领域,读书贵、看病难、房价高已成社会顽疾,食品安全、环境恶化、贪污腐败等问题也仍然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增进人民福利,恢复社会公正,要求政府工作以人为本而不再是GDP增量成为时代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与“GDP至上”一样,现在也有一种将GDP与幸福指数对立的倾向,似乎只有GDP增速下降才会有更多的幸福,这种观点也是不理性的。并非GDP增速降低了,幸福就上升了。人们渴望“幸福”是因为政府在社会分配、环境保护、物价稳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职能缺失,这些目标与经济增长应该在政府施政中居于同等的位置,而不是忽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社会调查者的身份对这一话题的调查,我们从局外人这一角度可以看得更加的清晰。现在就我们将要面临的情况是相当严峻的。不仅仅是幸福与否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社会的负面,我们这一代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多多的时代,至少我们知道这个社会是在发展和进步的!

6参考文献

中华网论坛相关论文

腾讯·大秦网相关论文

附录一:

人员分工

毛概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