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天然气管道工程(20xx.10)

附件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规定

二〇〇七年十月

目 录

一 总 则 .................................................. 1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 ................................. 2 1 总论 ......................................................2 2 资源 ......................................................3 3 市场 ......................................................4 4 输气线路 ..................................................5 5 输气工艺 .................................................11 6 线路用管 .................................................12 7 输气站场 .................................................13 8 自动控制 .................................................13 9 通信 .....................................................14 10 伴行路 ..................................................15 11 公用设施 ................................................15 12 节能分析 ................................................19 13 环境保护 ................................................20 14 劳动安全卫生 ............................................21 15 组织机构和定员 ..........................................22 16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3 1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3 18 财务评价 ................................................24

19 风险分析 ................................................26 20 研究结论及建议 ..........................................26 21 附录 ....................................................26

一 总 则

1.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特制订《天然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陆上天然气管道工程或分项工程的可研阶段设计。

3.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研究论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4.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5.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

6.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1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

1 总论

1.1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2)资源报告及批复文件;

3)可行性研究委托书及合同;

4)市场调查及销售分配报告;

5)法人及出资文件;

6)有关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书。

1.2研究目的

简要说明项目的背景,项目建设的理由,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目的。从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要求、资源情况、市场的供求现况、建设条件、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研究范围及分工

1)说明项目的研究范围,工程范围的界定,主体工程和外部配套工程的内容。对不属于本项目范围,但需由本项目分摊投资的工程量要加以说明。

2)说明项目的研究责任主体和协作关系,明确各有关内容的研究分工情况。

1.4编制原则

说明所依据的国家、行业和地区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所遵循的

2

技术、经济、生产建设等方面的原则。

1.5遵循的标准规范

列出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的名称、标准号及年号。

1.6技术路线

说明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并说明各系统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及其在节能、环保、安全、提高管输效率、降低投资等方面产生的效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说明在特殊条件下需采用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从工艺优化、自控和通信、大型穿跨越、管理体制等方面说明工程总体技术水平。

1.7研究结论

包括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引进设备材料及技术应注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简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观点和对项目综合评价等结论性意见。

1.8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和推荐方案,说明工程建设条件、技术、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2 资源

2.1气源概括

2.2说明气源的地理位置和外输交接点位置。

2.3根据天然气储量报告,开发方案及其审批文件,扼要说明天然气勘探情况,储量、试采或开发方案。

3

2.4说明规划提供的外输天然气量,供气压力、温度及天然气组成、相对密度、低热值、水露点、烃露点等。

2.5简介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情况。

3 市场

3.1市场调研

简介各地区用气市场的调查概括;说明各地区各类用户现有和规划使用用气情况,包括用途、用量、用气压力、用气时间和供气位置。

大型输气管道工程应有市场调研专题报告。

3.2市场分析

根据各地区用户的调研情况,结合各地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对近、远期各类用户的天然气需求量及价格承受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用气量分地区按工业原料、工业燃料和民用燃料分别计算。

3.3分配和流向

1)供需气量平衡

当已有气量分配计划时应按分配气量进行供需气量平衡。 当无分配计划时,应根据可供外输气量和各地各类用户预测的用气量(含自用气量),结合工程建设进度情况,经综合分析,进行供需气量平衡。

2)流量分配

根据气量供需平衡确定的天然气流量和流向,编制供给量参数

4

表,其中包括近、远期供气流量、供气压力及用途。

3)签订供气协议情况。

3.4市场竞争力分析

通过项目所涉及的市场以及该市场其它能源利用的情况,进行市场竞争力分析,说明项目在建设区域中的可实施性。

4 输气线路

4.1线路走向方案选择

4.1.1线路走向方案选择原则

根据管道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交通、人文、经济等条件,从沿途资源和用户、节约钢材和投资、方便施工、生产管理和职工生活、穿跨越位置、通过不良地质地段、通过城镇规划区、工矿区、自然保护区等方面说明线路走向方案的选择原则。

4.1.2线路走向方案

1)说明线路的起点,中间各进出点及终点以及支线的位置。

2)结合管道工程所经区域的情况,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线路宏观走向方案。对各宏观走向方案,还应选择局部走向方案进行比较。

3)在行政区划图或地形图上绘制各线路走向方案图。

4)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概况

简介各线路走向途经的主要行政区,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地震、活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条件。

5

5)简介管道沿线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建材供应条件。

6)简介工程难点地段。

7)说明管道沿线所经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区、大型工矿区、工程建设规划区和重点工程建设设施、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地下隐蔽物等。说明与有关单位签订的线路走向协议。

8)列出线路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表,其中应包括支干线按地貌划分的管道长度、分铁路、干线公路及河流大中型穿跨越、沿公路、铁路及新建、改扩建公路的交通条件、困难段长度、通过活动断裂带、可比投资等。

9)简介管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依托条件。

4.1.3线路走向方案比选

应对各线路走向方案的宏观走向和局部走向方案进行全面比较。

在对各方案的所列工程量以及工程建成后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方案,并说明推荐理由。

4.2推荐线路走向方案描述

4.2.1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条件

详细说明推荐线路方案的走向,沿线所经行政区划、人文、经济状况、地形、地貌、植被、交通、施工、管理条件,并绘制线路纵面图以及行政区划长度、地表植被、地貌区划、地区等级划分、困难段长度、石方段长度等统计表。

6

4.2.2线路沿线气象

说明线路所经地区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最大冻土深度、管道敷设深度处的地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大风速等。

4.2.3线路沿线水文

说明线路所经区域的河流概括及所属水域系统,河流的水量来源,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流量变化情况,最大洪峰流量及推移质的粒径等情况。

4.2.4线路沿线地震

说明线路沿线地震资料的来源;说明线路所经地区各段的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活动断裂带分布及对管道的影响,提出管道该区域的敷设方式及防护措施。

4.2.5工程地质

说明线路所经地区的地质区段划分,各地质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其对管道敷设的影响。

4.3管道穿跨越

4.3.1河流(冲沟)穿跨越

1)穿跨越位置的选择

根据线路总走向,选择可供穿跨越的的河段位置,取得穿越处的水文地质、河床水面宽度、水深、流速、流量、河床及两岸工程地质、地形、地貌、穿越处交通条件等资料。大型穿跨越位置应征得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并签订意向性协议。

7

2)穿跨越方案的选择

综合以上情况,进行穿跨越方案的选择,其中跨越方案应结合工程的情况,选择多个跨越结构形式,论证其对跨越位置的适应性,地基基础方案、抗震设防及新技术、新材料选用情况。

3)穿跨越方案比选

管道穿跨越方案的比选包括穿跨越位置和结构方案组成的综合方案的比较。从穿跨越位置与线路走向关系、自然条件、施工、管理条件、主要工程量和投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说明推荐理由。

4.3.2陆上隧道穿越

1)陆上隧道穿越方案的设置原则

根据管道走向、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情况确定路上隧道穿越方案的设置原则。

2)陆上隧道穿越方案与管道开挖敷设的比选

根据管道走向、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情况、施工、管理条件、主要工程量和投资进行陆上隧道穿越方案与管道开挖敷设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说明推荐理由。

3)陆上隧道方案的确定

说明隧道净空尺寸、断面尺寸、衬砌结构支护类型以及洞门类型、结构形式和洞门尺寸;并说明隧道内河进出口处管道安装方案及支座、管墩、管架布置和管道补偿器设置等管道安装方案。

4.3.3公路、铁路穿越

8

说明管道所经地区穿越公路、铁路的情况,并经技术论证确定穿越的方式;高速公路、铁路穿越应与相关部门结合后选择穿越位置和穿越方式,并取得意向性协议。

4.3.4穿跨越工程量

列表说明管道全线穿跨越的工程量。其中包括河流大中型穿跨越、隧道、河流小型穿越及公路、铁路穿越统计次数和长度。

4.4线路截断阀室

说明线路截断阀室设置原则、设置种类和作用、数量,并说明线路截断阀选用的型号及控制机构。

4.5管道敷设

说明管道敷设的原则及方式,并说明管道通过沼泽、冰冻层、沙漠、活动断层、地震区、泥石流、滑坡及其它不良工程地质地段的长度、处理方法和工程量,尚应说明管道通过自然保护区、林区、工矿区、城镇规划区的处理情况。

4.6水工保护

4.6.1水工保护设计原则

说明管道所经地带水工保护设计原则。

4.6.2技术方案

根据管道沿线所经地貌的分类说明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包括河谷川台地带、山地单元、水网密集单元、河流单元以及穿越田埂、果园、陡坎及乡镇机耕道路的路堤、路的水工保护。

4.6.3主要工程量

9

列出水工保护的主要工程量。

4.7管道防腐

4.7.1基础资料

说明管道工程的设置情况、输送介质的性质、沿线自然条件、地质地貌、土壤腐蚀性以及潜在的杂散电流干扰区域等与设计相关的主要因素。

4.7.2外防腐层的选择

说明外防腐层的选择原则,进行外防腐层的技术经济论证并推荐选用方案,其中包括对不同区段如石方段、水网段的防腐层结构,还应说明补口、补伤、热煨弯头、锚固法兰及管件等防腐方案。

4.7.3管道内涂层的选择

说明内涂层选择的必要性,进行内涂层的技术经济论证并推荐内涂层设置方案。

4.7.4阴极保护

通过经济比较确定阴极保护方式。当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案时,需计算阴极保护半径,结合工艺站场的布置确定阴极保护站分布及数量,说明阴极保护站的电源方案;当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时,应进行保护管段的电流计算,论述阳极材料的选用和数量。

4.7.5杂散电流防护

说明杂散电流干扰源的性质、类型及工作状况,排流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的选择。

4.7.6站场工程防腐及保温

10

说明管道、设备防腐及保温的原则以及设置方案。

4.7.7主要工程量

列出防腐主要工程量。

4.8线路主要工程量

列出管道线路、防腐、穿跨越主要工程量。

5 输气工艺

5.1主要工艺参数

说明设计规模包括年输气量和日输气量以及日输气量确定的依据和理由;说明与输气工艺分析有关的基础数据包括天然气组成、相对密度、低热值、基准状态、管道长度、进管道的压力及温度、沿途进出气量、管道沿线埋深处的平均地温和最低地温、埋地管道总传热系数等。

5.2输送工艺计算

1)介绍采用工艺计算软件,说明软件的编制公司。

2)进行输送管道的水力、热力、压缩机功率、管道储气量计算。 输气工艺计算应包括不同季节的稳态运行工况,当供用气不均衡时,还应对典型的动态工况进行计算、调峰、压缩机失效、调压、能耗等。

如果设置内涂层,应进行提高管道输气效率的计算及与未设置内涂层两者的方案技术经济对比。

5.3输气工艺方案选择

11

1)说明输气工艺方案选择的原则,经济比较采用的方法。

2)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管径、输气压力、年输气量、日输气量、输气站、压缩比、压气站总计算功率、压气站总装机功率、压气站燃料气或电总耗量、年总耗电量、年总耗水量、站场占地面积、站场建筑面积、管道储气能力、管材用量、线路工程投资、站场工程投资、年经营成本、费用净现值等。

输气管道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压气站的布站方案比较,确定布站方案。

3)主要优缺点比较

比较各方案对近远期输气量、稳态和动态输气工况的适应性;安全可靠性、事故自救能力;施工、管理的方便程度;投资和运行费用等。

4)推荐方案

通过以上优缺点对比,提出推荐方案,说明推荐的理由。

5.4管道储气能力分析

计算各种工况条件下管道的储气量,说明管道末段的储气能力。 6 线路用管

6.1钢管选择

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钢管类型选择的理由,根据推荐的管型进行多种钢种等级的壁厚计算,比较各钢种等级的钢管性能、质量、用量和投资,提出推荐选用的钢种等级,并确定各种钢管的用量。

12

6.2管道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进行管道及弯管的强度校核,分析管道所受荷载的种类,计算并说明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进行管道稳定性校核并说明校核结果。

需要时应进行管道抗震校核。

7 输气站场

7.1站场设置

根据线路和输气工艺推荐方案,说明所设置站场的类别、数量、位置。

7.2站场工艺

按照不同类别的站场说明功能、规模、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工艺流程、操作原理以及安全保障措施。

7.3主要设备选型

按照不同设备说明选型、数量,当需要引进设备时应说明理由。

7.4主要工程量

列出站场的主要工程量。

8 自动控制

8.1自动控制水平

说明自动控制水平确定的依据及自动控制水平。

8.2自动控制方案

13

说明自动控制方案选择的原则及自动控制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自动控制推荐方案。

8.3自动控制仪表选型

说明自动控制仪表选择的原则及主要仪表的选型,并说明仪表的防爆等级、自控系统的选型及特点、在线分析仪表的选型及对产品质量、设备安全、环保的作用,对需引进的技术及设备应提出引进理由。

8.4计量

说明各种介质计量及计量仪表的选型,对需引进的计量技术及仪表应提出引进理由。

9 通信

9.1通信业务需求

说明编制依据和原则,通信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通信业务量预测和通信业务要求。

9.2技术方案

说明通信系统的构成和规模,结合工程情况提出多方案进行比选,并说明推荐方案及推荐理由。

9.3主要工程量及设备材料

列表说明推荐方案各通信方式通信站数量、站型、规模、传输系统的长度、方式、通信容量以及主要设备和材料,对需引进的设备和材料应提出引进理由。

14

9.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推荐的通信方案和通信方式,说明主要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

10 伴行路

10.1概述

简要介绍管道沿线自然地理条件、气象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当地公路的接线关系,说明沿线需要建设伴行路的区段。

10.2道路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

说明伴行路的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

10.3伴行路设计方案

说明伴行路的选线原则,进行伴行路的分段描述,说明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及沿线设施,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桥涵设置。

列出伴行路主要工程量。

10.4伴行路建设采取的环保措施

说明伴行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及采取的对策,说明在路线布置、路基、路面、桥废弃土方处理等中已考虑的环保措施。 11 公用设施

11.1供电

1)根据工程用电负荷资料,对各负荷点进行预测统计,确定用

15

电负荷和年用电量及各负荷点的负荷等级。

2)根据所在地区的电源和电网情况及与当地电业部门的原则性协议,进行供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推荐供电方案,并说明推荐方案的可靠性。

3)确定供配电网络的电压等级,推荐供电网络的结构形式。

4)进行场区爆炸危险性分区划分,说明变配电及动力、照明设置,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

11.2给排水及消防

1)给水

说明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设施、生活、消防等用水量和水质要求,根据水源种类、位置、社会依托情况、可靠性、水质及变化情况确定取水规模和方式,提出给水方案,并列出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材料。

2)排水

说明各排水点的排水量和水质、排水处置工艺方案,并列出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材料。

3)消防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说明所采用的消防体制,所在地区消防协作力量及装备情况,确定消防用水定额、用水量、储备水量及消防设备及器材等的配置及数量。

11.3供热和暖通

1)供热

16

说明生产装置的热负荷和用热参数,进行供热方案比选并提出推荐方案。

2)暖通

确定采暖负荷及空调负荷,说明采暖、空调、通风方案,并并提出推荐方案。

3)主要设备及消耗指标

说明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型号和数量及主要消耗指标。 11.4总图运输

1)站场选址

说明选址原则及选址方案,通过方案对比提出推荐方案。

2)站址地理位置

说明相邻城镇与站址相对关系,道路交通状况,社会依托条件,拆迁情况。

3)总平面布置

说明布置原则,竖向布置方式及土石方量、买土量及弃土量,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及工程内容。

4)道路及运输

说明管道沿线的道路现状及发展规划,进站道路,运输设备。

5)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量

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量。

11.5建筑与结构

1)建筑

17

说明建筑物种类、建筑面积,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卫生及消防标准,建筑装修标准,节能措施,建筑物的防腐、防爆、隔音、隔振等特殊要求。

2)结构

说明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抗震设防要求,特殊地区的地基处理方案,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采用情况。

3)生产建筑

说明直接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建筑面积。

4)生产管理设施

说明调度及办公用房、值班宿舍、职工浴室、汽车库以及门卫、公厕、行政、库房等,并测算面积。

5)生活设施

说明住宅、单身宿舍、生活服务设施等,并测算面积。

6)主要工程量及三材耗量

说明建构筑物主要工程量及钢材、水泥、木材消耗量。

11.6维修和抢修

1)管道维修和抢修

说明管道维修和抢修的内容,分析依托行业及社会的可能性,进行维、抢修机构的设置,确定维、抢修的主要机具、设备、车辆及建筑的配置。

2)仪表维护及修理

说明所在地区协作条件及依托情况,确定仪表维修机构的体制,

18

仪表维修机构设置及设备配置的原则,列出仪表维修设备,根据仪表维修设施,说明对供电、空调、接地、建筑等的要求。 12 节能分析

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进行编制。 12.1列出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12.1 综合能耗分析

1)说明项目能源消耗包括燃料气(油)、水、电种类和数量分析;折算成标准能耗并计算单位能耗。

2)与国内同类工程进行单位能耗比较,并分析差异的原因。

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12.2 节能措施

节能措施从利用天然气的压力能输气,采用清管工艺减少输气压损而提高管输效率,采用密闭清管减少放空损耗,简化站内流程、增设清管站越站旁通、减少站场压损,设置自动检漏报警系统及时发现漏气点以减少损失,合理选配压缩机组及其动力设备以充分利用燃气轮机余热,选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材料和密封性能好的阀门,设耗能工质计量以及用能设备设监控设施等方面论述合理的节能措施。

12.3节能效果分析

从采取的节能措施分析减少天然气漏失、损耗及消耗等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9

13 环境保护

13.1 管道沿线的环境现状

1)环境现状的主要内容

说明包括管道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环境现状。

2)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管道沿线两侧各1km以河流水系、土壤植被、野生动物、水土保持等为重点的环境现状,资料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各有关部门。

3)当地政府对环境现状的要求。

13.2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控制

1)污染源和污染物

确定主要污染源,对土壤、水土保持、植被、及野生动物的影响和破坏一并加以分析;说明主要污染物的名称、种类、数排放方式及噪声污染,以及对土壤、生态的污染与破坏。

2)污染控制

说明各类污染物的处理工艺、处置方法以及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3)主要环保设施和费用

说明包括管道工程中产生的各种“三废”及噪声的治理设施;恢复地貌、植被及场站绿化设施;“三废”的清运、填埋及处理设施;配置设备等。列出环保设施的投资,计算出占工程投资的比例。 13.3管道建设引起的环境变化

20

根据线路所经地区的环境特点、线路走向及输送工艺,结合施工过程进行定性描述可能改变当地环境现状情况。

13.4环境影响分析

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14 劳动安全卫生

14.1职业危害分析

1)自然与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说明管线沿线各站场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对工程职业安全卫生的影响。

2)建设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说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安全卫生的影响。

3)生产运行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说明工程生产运行中火灾危险性,分析生产和检修时可能存在的有害物的数量,涉及场所和危害程度,分析设备产生的噪声对站场区域职业卫生的影响,说明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4)重大危险源

根据20xx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规定,对工程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析。 14.2职业危害防护

1)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21

说明管线、站场与周围环境安全关系,防止自然灾害危害、饮用水源卫生、防止地方病等的措施;说明设备、阀门防泄漏、防火、防噪声的措施;说明防超压、防爆炸、防静电、防雷击、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2)建设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从工艺操作规程、巡检、紧急事故处理等方面说明对防爆炸着火、防中毒采取的措施,说明各种职业安全卫生保健设施。

3)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从工艺操作规程、巡检、紧急事故处理等方面说明对防爆炸着火、防中毒采取的措施,说明各种职业安全卫生保健设施。

4)职业安全卫生费用

列出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的投资费用。

5)防护措施的说明

说明安全卫生方面采取的措施与有关规定的符合性。

14.3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效果分析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效果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15 组织机构和定员

15.1 组织机构

说明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绘制组织机构体系图,说明工程对社会和本系统相关单位的依托条件。

15.2 定员

22

列出定员编制的文件依据,按确定的组织形式、企业劳动定员分类,严格控制定员比例,列出各机构的各类定员人数。 15.3对职工素质的要求

对职工分不同工种提出文化程度、专业等要求。

15.4人员培训

说明培训目的、培训专业与人数、培训计划。

16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6.1 实施阶段

按照建立项目筹建机构、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审批与设备材料定货、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准备和试运转、竣工验收等进行实施阶段安排。

需引进设备、技术的工程应增加相应的实施阶段。

16.2 实施进度

按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编制进度表。

1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7.1 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文件组成

包括工程项目概述、编制依据、估算结果、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在内的编制说明,列出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2)总投资的构成与估算

23

管道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应由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及流动资金组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17.2 资金筹措

1)说明项目法人组建方案,明确投资者出资比例并出具有关文件。

2)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的来源渠道、落实程度、资金提供的条件,并根据有关规定和可能的资金来源进行方案比选。

3)资金筹措

说明资本金的筹措、资本金基数、资本金来源、流动资金的筹措、借贷资金的筹措。

4)投资使用计划

根据设计的工程建设进度及筹资来源编制投资使用计划及资金筹措表。

18 财务评价

18.1依据和基础数据

1)说明财务评价的依据。

2)列出财务评价采用的基础数据。

18.2成本和费用估算

1)说明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及估算方法。

2)列出估算的总成本费用表。

24

3)列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4)计算运营成本费用。

18.3财务分析

1)计算年运营收入,说明采用的输油收费标准或油品销售价格、天然气管输收费标准。

2)运营税金及附加

说明管道输送应纳税金及附加的计征方法和税率。

3)利税和所得税

计算利税总额、所得税,进行税后利润分配,列出损益表。

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按全部投资和自有资金分别进行现金流量计算,通过财务现金流量表及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各项动态和静态指标。

5)清偿能力分析

应进行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金平衡的计算,列出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资产负债表和财务外汇平衡表。

18.4不确定性分析

应作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其他风险分析。 18.5经济评价结论及建议

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后,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阐明确切的评价结论,具体内容包括:列出经济评价指标汇总表;以国家和行业的各种基准指标,衡量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判断项目的

25

可行性;综述项目的财务评价结论;综述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说明项目抗风险能力;综述多方案及同类项目评价指标比较分析的结果以及推荐方案的特点和可行性;综述项目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19 风险分析

从资源、市场、工程、环境、投资等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并说明降低风险的措施。

20 研究结论及建议

20.1研究结论

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观点和对项目综合评价等结论性意见。

20.2问题及建议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和推荐方案,说明工程建设条件、技术、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21 附录

包括各类附表、附图、各类批件和前期研究报告等其它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附图,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图纸数量和内容。

1)线路走向图

26

2)站场平面布置图

3)站场工艺流程图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