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1]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目的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项强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说要用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达到富民强国之目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因而农村教育更应改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更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乡的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我选择了实地调查和二手资料收集的调查方式。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重点采用实地访问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了解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三、调查时间:20xx年7-8月

四、调查结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不足的,20xx年教育投入仅占GDP3.32%的比例,20xx年为3.28%,20xx年是2.79%,20xx年是2.16%。而绝大部分的经费主要投入到到高等教育上,从扩招、学校扩建、广招名师教授、“争创一流高校”等等;此外城市中小学教育也是投入的重点,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等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在城里兴办“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将大部分的财政投入到已经很好的学校里。经过层层克扣,最后才轮得到农村的中小学受蝇利的恩惠,到达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拨款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受教育情况的基础

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都是农村学校师生所不敢想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学校还需要在教育设施上支出一笔巨大的费用,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辍学回家。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教设陈旧、师资匮乏、教学设备陈旧。而城镇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可以说是配备完善。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距呢?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学校总会希望学生尽量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不得不花费一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来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本就贫困的学校就更加贫困。

现状三:师资力量薄弱,优秀资源的流失

农村的中小学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好一点以外,其他村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民转公”的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且教师整体素养不高,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学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停滞不前,沿用长时间来逐渐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思想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其次,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课程单一。由于部分学科教师不足,许多老师不得不身兼数科教学。语文老师教数学,数学老师兼劳卫,非英语专业的老师在参加短期培训或“自我钻研”后就走上了英语教学讲台。另外像体、音、美等“副科”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不得不由“主科”教师兼代。农村许多学校的体音美老师都是如此半路出家的。而且这些“副课”往往流于形式,有时上,有时不上,有时“理所当然”地被挪用来上主课。另外身兼数科教学的老师往往会因超负荷工作而影响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致使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在起跑线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区小学。

乡村居住、交通等诸方面条件不如城区,另外在教学上缺少外出学习、交流和晋升的机会,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下乡工作,勉强去的也不安于现状,随时想调入城区。“教而优则入城”,在乡村小学中教学上取得成绩的骨干教师更纷纷要调入城区学校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学校成了培养老师的地方,成为向上走的踏脚石。高素质人才不愿下乡,乡下也无法长期留住人才。这是一直阻碍和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实质性难题。骨干教师流失使本来已处于弱势的农村学校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距离。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可谓是举步艰难。

农村教师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困难,这一系列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会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如何使农村教师跟上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

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孩子对优秀教师的需要迫在眉睫。

现状四: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无法走出应试教育,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区、县、镇级教育管理部门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进行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本来就没有师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方面优势的农村中小学面临更大的压力,师生都是苦不堪言。

同时很多中小学以升学为由,强迫学生寒暑假以及双休日补课,在加重农村父母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现状五: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智育方面都成问题的农村学校怎还顾得重视德育的教育,因而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学校缺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使得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

据调查,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因而需要政府重视农村人口的教育,解决农村学校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修建教学需求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广大的师范毕业生下乡服务农村基层,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鼓励大专学历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五:有力实施减负控辍措施。

针对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工程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六、调查体会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为基础和庞大的部分,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薄弱现状,应引起国家、社会及每个人的积极关注。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国家需要对农村教育加大重视程度、投入资金建设、推进切实可行的措施。办好农村教育这件大实事,必须每个人携手努力,让我们期待农村教育取得很好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农村教育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不仅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还增强了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为报效祖国、促进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以尖峰小学、九树小学和新民小学为例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现状调研报告 ——以新民镇九树、五马、尖峰和新民小学为例

作者:叶宏宾

单位:九树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信息设备相对落后,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教育技术”可能还是个新概念。那么,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技术持何种态度呢?对教育技术有怎样的认知呢?他们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情况,笔者专门对奉节县农村小学进行一次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研。奉节县新民片区的绝大部分小学地处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里的很多教师都有过教村小的经历,他们对教育技术的态度与掌握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本次调查,充分了解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发现农村小学教育技术工作的缺点和不足,分析形成原因,结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1. 引言

1.1. 调研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运用,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我国党和政府也一贯高度重视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为了提高广大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部20xx年12月25日颁布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我国将依据《标准》研究建立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促进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这是我国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随着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农远”工程、“班班通”等工程的分步完成,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都己基本到位,应用环境建设正逐步完善。但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还有扩大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如不加紧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训练,更新观念,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便会造成新的课程理念得不到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推广,教育均衡发展也将成为空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地迅速提高,成为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迫切需求。

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条件,信息技术教育要在这些学校落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对于农村学校教师而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这些词汇还是些新概念,至少还存有一点陌生感。但另一方面,无论农村学校教师对这些词汇有多陌生,但他们对这些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因而,信息技术教育对于这些教师来说就不仅是个技术性问题,而且还是个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适应性和动机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了一次摸底性调研。

1.2. 调研基本情况

1.2.1. 选题标准

(1)必要性: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技术建设,小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传播者,因此首先自身要有较强的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对教师自身而言,他们又是学习与运用教育技术的主体,是教育技术的学习者。那么,如何较强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呢?目前,在对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上还缺少可供参考的经验模式,因此,对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就成为必要。

(2)创造性:农村小学教育技术建设正方兴未艾,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刚起步不久。但是,如何更好地加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训练还没有形成一个效果明显的培训模式,而对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尤其是对本地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研还比较缺乏。因此,本调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3)可行性:主要是调研对象的可行性。本次调研对象为当地四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他们在对教育技术的态度、能力和培训动机等各方面在农村小学中均具有较高代表性。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以此四所小学的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能确保较高的问卷回收率,操作简便易行。

1.2.2. 核心概念

教育技术:19xx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学技术(教育技术)下的第二个定义内核是传统视听传播技术,即在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AECT19xx年为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定义,这就是著名的、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AECT94定义"。这个定义权威的译意是: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本文中所述教育技术均以此为基本概念。

1.2.3. 调查方案

(1)调查维度及问卷设计

问卷依照《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tandardy of Educat ional Technologx of China)中的有关教学人员的标准进行设计,从学校与教师基本情况、意识态度、知识技能等三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学校电教媒体的现状;②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情况和实际效果;③学科教师运用与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④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认知程度。

(2)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方法为随机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新民小学、九树小学、五马和尖峰小学的教师作为本次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在年龄分布上,年龄45—59岁之间的发放问卷30份,占总数的25%;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发放问卷40份,约占总数的33%;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发放问卷30份,占总数的25%。在学校分布上,九树小学发放问卷30份,占总数的25%;五马小学30份,占总数的25%;新民小学40份,约占总数的33.3%;尖峰小学20,约占总数16.7%。

(3)调查方法

经过仔细分析,针对当地小学教师的特点,自编《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问卷调查表》,该问卷共设有20题,包括性别、学校、年龄等三个项目,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及

问答题共三种题型,录入电脑,用SPSS17.0系统,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调研数据分析

2.1. 意识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维度表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以尖峰小学九树小学和新民小学为例

2.1.1. 意识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情况统计表(%)

每次教学中

都使用

年轻教师

中老年教师 27.3 22.6 经常使用,但有时不用 12.7 10.0 18.2 11.6 21.8 20 20.0 35.8 一般 偶尔使用 从不使用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年轻还是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教师所占比重并不高,都在30%—39%之间。其中,年轻教师所占比重高于中老年教师,说明年轻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教育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环节统计表(%)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教学

资料

中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27.3 75.8 源 12.7 68.7 育 57.0 23.2 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资参与网络学习或远程教

表中数据表明,大部分中老年教师都有过参与网络学习或远程教育的经历,但在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方面仍然落后于年轻教师,说明他们对现代信息的敏感性还不强。年轻教师虽然在远程教育方面所占比重低于中老年教师,但在平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学习资源方面却强于中老年教师。说明年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倾向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应该和他们的知识构成有密切关系。

将新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倾向统计表(%)

非常关注

8.0 比较关注 23.2 一般 56.2 无所谓 12.6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对新技术运用于教学态度比较淡漠的占了较大比重,约占68.8%。可见,农村小学对新技术的运用意识尚待提高。

小结: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表面,农村小学教师在对教育

技术的运用意识上尚有所欠缺。他们对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教育技术整合学习资源。但是,与中老年教师相比,年轻教师更善于运用新型教育技术,他们对教育技术的运用保持了更多的关注。这说明,农村小学教师要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应该首先提高自身在教学中运用新技术的意识。尤其是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他们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的知识构成特点,都对运用教学技术不利。因此,他们不仅要向年轻教师学习,而且更要转变自身观念。

2.1.2. 重要性认识分析

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非常熟悉 1.8 22.6 比较熟悉 12.7 70.6 一般 18.2 5.0 比较陌生 27.3 1.6 完全不理解 40.0 0.2

从表中数据看,大多数老年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不了解,约占67.3%。年轻教师稍微好一点,熟悉或比较熟悉的约占53.2%,说明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新型教育理念,更重视教育技术的运用。这和年轻教师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他们更新教育理念,也更倾向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老年教师中,也有少部分(约占14.5%)教师熟悉教育技术,说明在中老年教师中普及新型教育技术具有较大可能性。

教育技术理论层面定义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非常熟悉

1.8 1.7

比较熟悉

2.7 8.3

一般

8.2 9.0

比较陌生

77.3 75.8

完全不理解

10.0 5.2

从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年轻教师熟悉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均只占少数(分别占4.5%和10.0%)。可见绝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还是比较生疏的。

教师能力素质与教育技术研究统计表(%)

是否发表相关论文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经常发表

1.8 5.8

偶尔发表

2.7 0

很少发表

28.2 21.6

尚未发表

27.3 22.6

无所谓

40.0 50.0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关论文的撰写方面,发表相关论文的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分别占总数的71.7%和67.4%,均占多数。说明无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注重相关论文的发表。这一点似乎和上面调查结果有矛盾,但经过调查发现,其实很多教师发表论文的动机是出于评职称的考虑。因此,虽然教师普遍比较重视相关论文的发表,或者都有过发表相关论文的经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非常重视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即无论教师发表有关教育技术的论文是出于何种动机,至少他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重视程度肯定会有所增加的。

小结:在对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的调查中

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由于以前的条件局限,再加上自身教龄比较长,受长期的惯性影响,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非常陌生,如不加快转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就有落后与时代潮流,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特点的危险。

2.1.3. 评价反思

常用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传统教学资源

20.8 15.8

网络教学资源

2.7 10.0

多媒体教学资源

28.2 21.6

其他信息资源

7.3 2.6

从表中数据得知,多数教师主要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教学资源,对诸如网络、多媒体和各种新型办公软件使用的比较少。其中,年轻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资源时要优于中老年教师。

对教育技术运用效果与效率评价反思情况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传统教学资源

1.8 5.8

网络教学资源

2.7 0

多媒体教学资源

28.2 21.6

其他信息资源

27.3 22.6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无论是对传统教学资源还是多诸如网络信息、多媒体和常用办公软件等新型教学资源都缺乏足够评价与反思。说明,农村小学教师对现代新型教育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

2.2. 知识技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维度表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以尖峰小学九树小学和新民小学为例

2.2.1. 基本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的了解程度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非常了解 5.7 12.6

比较了解 6.8 50.6

一般 40.0 35.0

比较陌生 27.3 1.6

完全不理解 20.2 0.2

由表中数据得知,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缺乏足够的了解,其中中老年教师对新教育理念还比较了解的只占总数的12.5%,年轻教师稍微好一点约占总数的63.2%,但仍低于国家有关要求。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理解的缺失与他们对现代新型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他们基本上就处于一种

固步自封的状态,不熟悉外部教育世界的变化。最终对新教育理念感到陌生。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理解程度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非常熟悉

1.3 12.2

比较熟悉

2.7 29.6

一般

38.2 45.0

比较陌生

37.8 11.6

完全不了解

20.0 1.6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运用范畴缺乏足够的理解。其中中老年教师比较理解这一基本概念的仅占4.0%,年轻教师也只有41.8%。可见,他们对教育技术尚有待提高。

2.2.2. 对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原理与应用的了解程

度分析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应用频率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经常使用

11.3 23.2

比较常用

22.7 29.6

一般

48.2 35.6

比较少用

17.8 11.6

完全不用

0 0

从表中的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不存在完全不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的教师,但是,频率在比较常用以上的却未占多数,其中中老年教师约占34.0%,年轻教师约占52.8%。可见,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对现代信息技术都有所使用,但运用意识仍有待提高。

2.2.3. 基本技能调查结果分析

教学媒体设计开发情况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以设计或开发

0.2 1.2

未设计或开发

99.8 98.8

从表中数据得知,许多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均限于表层方面。其中,只要0.2%和1.2%的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能够自主进行少量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由于不能根据教学需要主动设计和开发教学软件,他们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处于被动状态。

教学媒体维护管理情况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经常进行

11.3 23.2

比较频繁

22.7 29.6

一般

48.2 35.6

较少进行

17.8 11.6

未有过

0 0

2.2.4. 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分析

掌握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数量情况统计表(%)

老年教师 年轻教师

一种

11.3 23.2

两种

22.7 29.6

三种

48.2 35.6

四种

17.8 11.6

五种以上

0 0

表中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使用几种信息检索工具,其中使用两到三种信息检索工具的教师居多(中老年教师约占总数的60.9%,年轻教师约占总数的65.2%)。但是,这些教师对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只停留在简单搜索方面,缺乏进一步加工

利用和分析的能力。

小结:通过对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认识肤浅,应用意识淡薄。首先,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在调查中,仅有31%的教师能够正确回答教育技术的本质含义,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绝大部教师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其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有4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发展是有影响的。在深层的问题上,只有17.03%的农村小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教师没有把教育技术作为开展教学不可缺少的技能来对待,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方法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比率极低。再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缺乏。在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将应试教育作为指导教学的主要思想,把分数追求放在教学第一位,教学方法、思想简章陈旧,应用教育技术的意思淡薄,水平较低,特别是文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这一差异表明,教师这种看似积极的态度实际上缺乏稳固的认识基础。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是模糊的,仍停留在表面层次。

3. 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缺乏环境支持,基础建设薄弱

首先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人文环境较差。调查发现,受现行政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学校对教师评聘考核、评估评先等方面仅依据单一的学生成绩,没有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缺乏必要人文保障,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不能营造积极开拓创新、大力提倡教改的上进氛围。其次是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得不到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学校只能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上。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上的投入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虽然多数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室、多媒教室等信息化装备,但由于观念、技术人员等因素,学校购买的计算机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学校信息化装备过时,长期得不到维护,老化严重,更谈不上“班班通”和信息化办公的实现了。由此可见,硬件建设的严重滞后,是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发展的瓶颈。

3.2. 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肤浅,应用意识淡薄

首先,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在调查中,仅有31%的教师能够正确回答教育技术的本质含义,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

绝大部教师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其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有4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

对于教育发展是有影响的。在深层的问题上,只有17.03%的农村小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教师没有把教育技术作为开展教学不可缺少的技能来对待,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方法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比率极低。再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缺乏。在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将应试教育作为指导教学的主要思想,把分数追求放在教学第一位,教学方法、思想简章陈旧,应用教育技术的意思淡薄,水平较低,特别是文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这一差异表明,教师这种看似积极的态度实际上缺乏稳固的认识基础。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是模糊的,仍停留在表面层次。

3.3.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层次较低,学科整合乏力

调查显示,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陈旧。现代化教学手段、资源还没有真正走入课堂。在对教师教学软件应用调查时发现,通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基本能够被教师掌握。而常用于教学设计及资源制作的软件,如F1ash、Photoshop、Authorware、Frontpage、Dreanweaver等,却极少被教师们掌握。以上数据表明,教师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仍以第二代媒体技术为主,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装备及资源应用欠缺。其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差。在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由于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作指导,没有先进的技术技能

作支撑,教师很难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很难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综合统计结果显示,仅有26%的教师能坚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仅15%的教师能够自己制作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差。

4. 应对策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4.1.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通过这次调研发现,许多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教育技术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破口,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技术中的专业人员,肩负着教育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的主力军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提高技术人员的认识水平,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加强学习,先行一步,在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4.2. 逐步树立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新观念

教育技术对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新型教育理念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教育观的实现创造了便利条件,新教育观的确立又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

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舞台。而广大教师也必须在新型的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开展教育教学。要在观念普遍落后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明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二是要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感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优势。三是要改进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要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在学习的成长,在教学中提高。五是要建立教育技术应用激励机制,把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4.3. 构建相对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的建设。既要发展经济适用的常规教育技术媒体,也要争取多建设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从而使二者优势互补。首先软硬建设要并重。在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由于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很容易出现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软件建设有时虽然无形,价值不可考,但学校,应清楚认识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同等重要性。没有软件的硬件只是摆设,毫无用处。其次硬件建设要科学。硬件投入因需要大量资金,一直是令农村小学头痛的问

题。因此,要保证硬件建设的真正到位,各级政府及学校都要积极想办法,开源节流,筹措资金,保证用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建设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科学,要充分考虑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本着实用、够用、可升级及兼容性原则,不求高档和豪华来进行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与实践研究.刘水军.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任重道远.陕西安康学院学报.杨哲、钟生海

【3】教育技术实验示范中心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郑琳琳、叶海松

【4】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平台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学报.李慧

附件

作者联系方式表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以尖峰小学九树小学和新民小学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