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 实践目的:通过对浏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

出浏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

浏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经验。并为将来浏阳的发展

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二.实践安排:

1.实践途径:大部分自己调查出来

2.实践时间: 20xx年07月21月

3.实践地点: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及相关部门

三.实践调查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近几年来由于县,镇委、县政府采取措施得力,使全县特色经济傲视群雄,县镇建设独步三湘,财政收入、外贸出口跃居全国百强,其主要"奥秘"在于温宿县委、县政府"建整到村、扶贫到户"。

四.实践调查内容:

1.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的变化:一曲悠扬动听的《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地钟灵而生曲,曲因地而扬名。浏阳,是一个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地方。

浏阳这几年飞速发展,得益于“三个一”。一是修筑了一条高等级公路,贷款筹资2.7亿元,架桥36座,打通隧道4000米,将长沙到浏阳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1个小时,而且离机场只有30多分钟的路程。二是得益于建了一个五星级的“神龙”宾馆,长沙的市民休闲可以到浏阳,吃住方便。三是人民银行促进、帮助浏阳市建设了一个金融安全区,当地的商业银行和辖外的金融机构可以放心向浏阳投放资金,有力撬动了经济的腾飞,实现了“经济活,金融活;金融活,经济活”的良性循环。

2.近年来,浏阳坚持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的创安工作,创安工作给当地经济、金融、企业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讲信用,打造“诚信浏阳”,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正在深深扎根于浏阳大地。 政府赢,企业赢,银行赢,一个多赢的“蓝海战略”得到实施并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浏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讲信用,逢会必讲诚信的重要性,并举办乡镇干部金融知识学习班、讲座等。围绕打造“诚信浏阳”,有关部门积极宣传金融法律法规,组织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演出100多场,通过媒体举办“诚信大家谈”征文,加大打击逃废债行为的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培育诚信意识。

对于浏阳的“三赢”甚至多赢,人行浏阳市支行行长彭敦良向记者作了详细介

绍???

政府赢:经济快速发展,浏阳19xx年GDP为61.26亿元,到20xx年增加到253.35亿元,年均增长19.42%;政府的钱袋子鼓了,市财政收入19xx年为

4.68亿元,20xx年达到22.04亿元,年均增长21.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128元和6348元,浏阳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的第八十五位。

企业赢:浏阳企业改制比较早,由于较好地落实了债权债务,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20xx年,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到了20xx年达到25家,效益显著增加。

银行赢:浏阳的所有金融机构家家盈利,20xx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

2.5亿元,是19xx年的19.8倍。浏阳金融机构不但全部盈利,而且大多数在全省县市级机构各项指标排名中位居前列。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xx年为30.7亿元,到20xx年2月底为122.57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率19xx年为5.7亿元、26.4%,到20xx年2月降为4.14亿元、4.7%。浏阳市农村合作银行由于各项经营指标良好,成为全省首先挂牌的农合行。 讲诚信的品牌效应带来无形资产,凸显出资金"洼地"优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优劣,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状况,常常会主宰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浏阳创建金融安全区,突出信用建设的品牌效应,带来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域外金融机构或到浏阳设立分支机构或把资金投向浏阳,形成了资金的"洼地"效应。长沙市商业银行20xx年底进驻浏阳,成为埠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到目前,短短5年多时间,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存款达到9.2亿元,贷款4.8亿元,无不良贷款;国家开发银行把浏阳作为湖南惟一一个支持县域经济试点市,几年来支持浏阳重点项目建设及辖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6亿元;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到浏阳寻找优质客户,几年来贷款投放达到2亿多元;辖内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安全区的信用品牌,争取上级资金倾斜,到20xx年末,辖内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83.1%,远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州市、县40%至60%的存贷比。中行浏阳支行上报了86个拟支持项目,上级行批了80个。

浏阳创金融安全区9年,优化了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辖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被省政府称之为"浏阳金融现象",并取得多项"创建金融安全区示范单位"称号,20xx年,湖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湖南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方案》,全省创安工作全面启动,浏阳经验在全省推广,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浏阳创建金融安全区暨建设金融生态的经验,正在三湘四水生根、开花、结果。

3. 根据调查浏阳以“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的总目标的统领下,浏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如下:

花炮产业继续释放经济增长潜能,生物医药园和制造产业基地成为财税增长新极,新型工业财源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企业发展到599家,比去年增加100家,亿元企业预计可达30家;工业格局初步形成鞭炮烟花、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三足鼎立。全市可完成工业总产值2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38%。 招商引资的强劲推动有力地培植了税源,2006年共引进项目298个,到位资金45.8亿元,其中外资4136万美元。投资拉动的大突破,也是我市实现预期财政收入目标的重要动力,

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比去年增长21%。三产活市也使得财源质量不断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全年共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

五.实践调查:

查阅以往的浏阳风光的照片和现在的浏阳风光做比较:

以前的浏阳小镇:

六.调查报告总结:

近年来,浏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国民经济步入快车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朝阳这个小小的城市在党领导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楼大厦,黑白电视变彩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解温饱问题,还注重精神生活。

浏阳取得辉煌成就: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3、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重点产业贡献突出。4、固定资产投资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5、流通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6、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信贷日益活跃。此外,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卫生医疗条件显著改善,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我们武平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一个美好的新生活。

七:调查报告体会:

作为一名大大学生,这是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而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社会,靠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第一次尝试在去有意识的完成一个课题;第一次去做一些调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第一次体会大家一起用心,劲往一处使,努力完成调查。总之,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对于自身,不仅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浏阳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第二篇:关于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我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麻城市,作为黄冈市区的一个县级区域,如今其规模已经为地市级,从其名字而言,我的家乡是麻城市,而非麻城县,近几年来,它作为“古老麻城,魅力麻城”的形象展现在父老乡亲面前,展现在大众面前,它是鄂东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显示之一。

麻城市城乡人口已经超过120万,它本是一个集老区、山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农业大市,但近几年以来,在家乡人民的努力下,这里的区域经济正沿着又好又快的目标稳步进入快车道。

截止20xx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三年了。三十三年以来,作为湖北省重要城市安庆市有了前所未有过的积极发展。经济、文化、思想解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工业:“聚变”与“裂变”中壮大

45个厂房气派、环境优美、经营火爆的现代化企业扎堆成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个二级站组成的铁路运输枢纽,三纵六横共40公里的街道框架,五通一平的配套工程,功能齐全的各项社会事业项目,4个社区联手营造着和谐的社会氛围,组合成35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在形成麻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了麻城强市富民的希望区。

麻城开发区经历了16个年头的开发建设,总共花了1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28亿元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配件、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六大工业体系和汽配等三个产业群。20xx年,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9.85亿元,利税5740万元,在麻城经济总量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和25%。今年一季度,产值、税收两项主要指标同比分别增长60.6%和39%。

麻城的工业,基本形成了以开发区和三个工业园区为主,以乡镇为补充的区域发展格局。这种发展格局的形成,从一般意义上讲,靠的是麻城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总体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实行了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部门,一名责任人,一名民警的“六个一”领导举措,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一系列奖励政策。然而,说起麻城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聚变与裂变合作引发的能量” 。

所谓裂变,指的是国企改革;聚变则是指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

麻城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起步较早,力度较大。到20xx年,完成民营化改制的国有企业达106家,占应改制国有企业的79%。加上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全市企业改制面达90%以上。共卖断资产10.56亿元,卖断职工身份19954人,置换职工身份15560人。 国企改革改制,爆发出一股强劲的裂变能量,麻城人把这种能量称之为“一个企业倒下去,一大批同类企业崛起来”。所以他们对国企改革改制的体会很深,深切感受到“国企改革改制的过程,就是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发展壮大的过程”。

三环汽门公司,曾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麻城工业的支柱。后来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化和国内同行业的冲击,一度步履维艰。改为民营后,活力来了,奇迹也产生了。20xx年,他们采取由外方控股的办法,与德国勒马公司合资,并引入西方管理机制。德方追加投资5000万元,装备一个全自动化车间,新建一栋6000平方米厂房,新上三条自动化轿车汽门生产线,并计划5年内共扩大投资6亿元,把三环建成全球第一家规模最大、汽门品种最齐全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三环的发展,使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频频诞生。

湖北力美公司系麻城第一家由台商全资收购的汽配企业。几年来,这个企业的卖断,不仅发展壮大了自身,其产品全部与国内的一汽、二汽等重点汽车制造公司配套,10多种产品获省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的电磁排气制动阀系列产品获国家实用型专利;而且分化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原老厂的一批能人纷纷自立门户,三年中办起了诚悦机械、宇成汽配、奥申

汽配、纳福传动等20家民营企业。这些中小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与那些通过改制后获得壮大的大企业一起,使麻城的汽配产业堂堂正正地进入全省50个重点产业集群。

就这样,麻城市在汽车配件、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电力能源等产业和商贸领域大刀阔斧地改革改制,强力推动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兴起。原企业中的技术、销售、管理人员在卖断和置换身份后,成批成批地自立门户。他们充分自主地发挥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练就的能力和所掌握的市场等优势,围绕从事过的产业,或按同类产品扩展,或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或另辟蹊径新开门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仅20xx年一年中,麻城就新发展私营企业180余家,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

体现聚变效应的招商引资,也给麻城的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到20xx年底,麻城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26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11.8亿元,其中,当年新引进的项目80个,实际到位资金7.59亿元。华新水泥落户麻城,实现了麻城引进国内500强企业零的突破。

20xx年引进河南老板周迎春先生兴建的兴业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武钢、鄂钢、冶钢等大型钢铁集团在华中地区唯一的冶炼原材料配送中心。其占地面积411亩,总投资11000万元,分两期建成。一期于20xx年初建成投产后,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上缴税收3800万元。今年二期建成投产后,成为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大企业,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税收过亿元。与之配套的相关企业,构成了麻城第一个冶金机械产业年产值跨20亿元的主业集群。

裂变与聚变同时爆发出的能量,体现出的效应是麻城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70.34%;完成工业增加值9.05亿元,增长22.8%;产销率达101.36%;规模工业企业达102家,同比净增24家,是十年来增加户数最多的一年。

(二).城市:投入与产出的互动

麻城的城市变化给人“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麻城在黄冈率先实现了主要街道刷黑,率先提出了建设宜居、宜商、宜游的省级园林城市目标。20xx年,麻城市委、市政府请来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城建专家、教授,按照“山水园林城市”、“大别山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格局定位,花了130万元对麻城市的城市规划进行修编。紧接着,一个放开胆量,放开手脚,放开大步经营城市这样一个体现空前思想大解放的设想从规划中走向了实践。他们经营城市是全方位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一起拿出来经营。

近年来,麻城转变观念,不是单纯抓城市建设,而是把城市当作经济实体来经营,向城市要产出,从经营城市中得到建设城市的资金。 政府每年直接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仅400万元,连供城建城管人员的工资和一般开销也不够。然而,这六七年中整个新老城区建设和改造的投入却达5亿元,其中有2.7亿元来自于经营城市。 麻城市“四大家”办公的新大楼是黄冈10县市中最好的,但新大楼并不是政府投钱建造,而是通过置换,由开发商还建。老城区内原25个部门的办公楼,全都面向社会公开挂牌拍卖,由开发商进入,采取还建或变现后自建的办法,实现了搬迁,既为老城区腾出商贸空间,也加快了新城区发展,还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无形资产经营也走出妙棋。陵园路中段冠名权拍卖后改名融辉路,所得470万元用于道路刷黑。步行街因电费问题,每天晚上10点关闭路灯,全街一片漆黑。后将沿街路灯改建成灯箱广告位出租,由商家付电费,政府不再花一分钱电费,每年还可收取租金48万元。 麻城城市建设规划好,思路开,基础实,机制活,得到国家开发银行肯定,成为我省继武汉、仙桃、大冶后,第四个获得开行城建贷款支持的城市。20xx年,麻城城建投入达到3.2亿元,创历史新高。

经营城市的结果是使城市建设资金出现了良性滚动的态势。鄂东最大的建材市场、两条步行街和一片连一片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在老城区相继耸立起来;以行政、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新城区,25个部门的高层办公大楼,竞相竖起。如此一来,整个麻城市区的城市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同步扩展,市区面积由原来约10平方公里发展到23.66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33%,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经营城市,实现了由投入向产出的转化。

此前的麻城市,每年的房地产建安税收、集贸税收和政府调控的土地出让金三项收入各为100万元。现在,房地产建安和契税5000多万元;集贸市场税4800万元,且每年还在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政府调控土地出让金收入达5100万元。这三项收入合计突破了15000万元,形成了麻城城市建设资金新的来源。

近7年来,麻城市用于整个城市建设的资金达5亿元,除靠经营城市所得27000万元外,还有向上、向外争取项目这一大块,其所占城建投资的比例不足50%。20xx年,他们在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中,共完成各项建设投入3亿余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十大市政工程”和“九大绿化工程”完成投资6405万元;城区5条主街道刷黑7.3公里、12.2万平方米;金桥广场、烈士陵园、将军广场、护城河一期整治等工程如期完工;垃圾场迁建、金通湾新区启动、神光花园建设、京广大道硬化等重点工程均按计划推进;新增城区绿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提高1.5个百分点。一年中在城市建设方面办了这么多实事,如果没有经营城市这一招儿,那是很难想象的。

麻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过程,也是给市区内22万居民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过程。项目引进,直接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房地产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拉动了市区的商贸业。二者不仅帮助3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而且还新增4500多名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带动近5000名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进入医保;101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补贴金;推进了农村危房“福彩安居工程”的实施,解决了3100人的住房困难。

(三).旅游:“绿色”、“红色”与“古色”异彩纷呈

“人间四月天, 麻城看杜鹃”。

麻城有十分丰富且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

巍巍大别山绵延其境内约3000平方公里,群峰耸立,集雄、奇、险、秀于一体。特别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龟”的龟峰山风景区内,不仅有能代表麻城山景的奇山险谷,而且还有成万亩一片的天然古杜鹃花海,堪称“中国第一杜鹃山”;加上被称为“百鸟家园”的道教圣地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传说“九龙缠顶”的九龙山地质公园等,构成了麻城的山中乐园。境内的巴水、举水两大河流和253座大中小型水库,如条条玉带和颗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形成了麻城的水上胜景。

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黄麻起义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革命时期起,麻城共有13.7万人参加革命,在册烈士12532人,诞生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王宏坤等28位将军。境内现保存着的烈士陵园、乘马岗会馆、王树声故居、苏维埃政府旧址等数十处革命遗址,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构成了麻城具有传奇鲜红色彩的旅游景观。

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麻城旅游资源的又一组成部分。这里有吴楚柏举之战古战场遗址,有麻秋和麻姑的传奇故事,有魏晋一代文豪曹操亲临龟峰题写的对联、唐太宗李世民登龟峰留下的“能仁寺”御笔、唐杜牧和宋苏轼曾饮酒赋诗的遗址杏花村、明李贽著书讲学的遗址钓鱼台,还有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赋诗,江泽民、李鹏视察麻城时签名及留下的故事等等,加上移民文化、村名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构成了麻城旅游的古色古香。

“绿色”、“红色”、“古色”,“三色旅游”,异彩纷呈。

麻城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把旅游资源当成经济资源开发。共投入资金1.2亿元,开发出“三山”(龟峰、五脑、九龙)、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旅游线)七大旅游板块,打造生态观光游、人文游、红色旅游、休闲避暑游、寻根游、乡村体验游等六大旅游产品。同时完成了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杏花村等四大景区的规划评审;进一步完善龟峰山风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杏花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推进五脑山森林公园开发,重点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龟峰山创建为国家AAA景区,五脑山创建为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旅游发展新突破。特别是投资2600多万元改造、扩建烈士陵园、乘马会馆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出台优惠政策促景区农民搞“农家乐”,这一切明晰的思路,有力的举措,打造着麻城经济发展的新热点。

“借交通线,打旅游牌,唱经济戏,富老百姓”。这是麻城市委、市政府抓旅游业的一大宗旨。

20xx年,全国人民迎奥运,中华民族添喜庆。20xx年,也是麻城人民的喜庆年、吉祥年:沪汉蓉快速铁路建成通车、大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武麻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大京九的电气化改造,麻城将成为中国境内又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城市;同时大别山电厂并网发电。

开发旅游,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就是抢抓这一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促进麻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选择杜鹃花作为麻城文化旅游节的品牌,是因为杜鹃花浓缩了麻城文化之精华,寄托着麻城人民无限的精神向往。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公益性城市形象代言人,开全国县市先河;以杜鹃为节会标志,叫响麻城品牌。一方面以节造势,提升麻城文化、旅游知名度;一方面以节会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借助办节会契机,麻城全市正掀起招商引资大比武热潮。今年一季度已新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达6 . 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8个,创历史同期之最。

(四).农村:特色产业与劳务经济比翼齐飞

作为有12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市和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如何破解?麻城市委、市政府重点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抓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麻城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经过近10年努力,打造出九大特色农业板块。粮食生产方面,麻城成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林开发,打造出盐田河“全国板栗第一乡”,全市板栗总面积达75万多亩,年产量1.28万吨;蚕桑板块总面积8.5万亩,被商务部定为“东桑西移”项目试点地区;畜牧板块总产值6.5亿元,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全省畜牧生产大县(市)”;药材板块总面积2.5万亩,福田河镇种植菊花2万亩,被誉为“全国菊花第一镇”;传统的老米酒得到深度开发,成为亿元大产业,已发展配套优质糯稻生产基地3万多亩。据统计,特色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九成。 20xx年,麻城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大关,达到3062元,同比增收381元,增幅为14.2%。农民收入增长快,得益于劳务经济。全市50万农村劳动力已有30万从事非农产业,打工年收入达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了65%。

具有本地特色的8大农业板块和30万农民工形成的“打工经济”,成为麻城农村经济的两大亮点,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麻城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打工经济”为带动力,

有力地把农村经济引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1亿元,同比增长

8.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062元,同比增收340元,增幅为12.7%。 农村经济从特色产业起步,围绕扶贫开发做文章,在麻城已坚持走过了10年的历程。现在形成的8大板块,连成了5条产业带,总面积达66万多亩。其中优质稻板块25万亩,年产量达46万多吨,优质小麦板块10万亩,年产量30000多吨。此两个板块总产量近50万吨,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蔬菜板块12.7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0000亩,年蔬菜总产量达60万吨;板栗板块集中打造了盐田河“全国板栗第一乡”,以盐田河为主板,向四周发展,总面积达50000亩,年产量达1.28万吨,系列收入7000万元;蚕桑板块总面积为8.5万亩,50000多农户从事桑蚕业,蚕茧年产量为40.5万公斤,产业系列产值达1亿多元,被国家商务部定为“东桑西移”项目试点地区,其中“万亩生态桑园基地项目”被正式立项;畜牧板块已初步形成了麻中的猪、麻东的牛、麻北的黑山羊、城郊的家禽各具规模的养殖格局,总产值达6.5亿元,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全省畜牧生产大县市”;药材板块总面积达2 . 5万亩。“菊花之乡”福田河镇被誉为“全国菊花第一镇”,面积为20000亩,年产量达2200吨以上;老米酒板块集中在木子店、张家畈、三河口等乡镇,酿造老米酒的农户达40000余户,已发展老米酒原料优质糯稻生产基地30000多亩,年产老米酒10000多吨,产值突破亿元。麻城可耕用土地为81.65万亩,8大板块占其8成以上,占农业总收入41.1亿元的90%以上。

麻城农村经济收入的另一大来源是劳务收入。

89万农村人口的麻城市,拥有50万劳动力。其中外出打工的人数达25万人,加上在本地从事非农业的50000人,合计有30万劳动力从事劳务经济,年收入达22亿元,与农业总收入之比为53.5%,人均突破2000元,占年人均纯收3021元的66%以上。

如此收入规模,理所当然地成了麻城市委、市政府紧抓不放的重点。他们把“劳务经济”与工业强市、产业固本一起,当作麻城摘掉贫困帽子,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又好又快地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渠道之一。其能够体现实效的举措就是抓住农村劳力的培训和转移。

近些年来,他们抓住上级组织实施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计划”、“巾帼家政培训”等机遇,办起了10个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坚持走自主创新培训、转移农民工的路子,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温暖工程”,共培训农民工10万多人次,仅20xx年就新增培训、转移劳力12000人,同比增长5.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麻城海员”已成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现在,麻城成立了专门培训海员的“海员培训中心”,采取学、训、送、管四位一体的经营办法,被中远集团作为海员培、送基地。麻城现有农民海员1321人,今年又有300名农民即将通过培训从事海洋运输劳务。 农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去年,麻城贫困人口减少

4.3万;与通乡镇、通村公路建设相配套的建设资金得以保证,新建县乡道22公里,硬化通村公路550公里,使总里程达到1200公里;已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100口沼气池建设;完成基本农田土地整理9万亩;完成德援项目新造林1.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2万亩;完成185个新农村村庄规划;新建和改造村级组织办公场所370个。新增“万村千乡”农家店121家;1.4万户、3.2万人农村特困对象享受低保,并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4.3%,共兑付补偿资金3200余万元。

(五).六大特色农业带:

蔬菜、板栗、蚕桑、畜牧、老米酒、菊花

麻城围绕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努力打造“一乡一特”、“一乡一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特色产业协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探索订单农业。目前,全市“六大特色农业产

业带”规模不断壮大,特色日趋突出,优势不断凸现,农特经济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火车头”。

(1)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已将麻城列为武汉城市圈蔬菜基地。全市蔬菜产业经济带范围包括:106国道南段的歧亭、宋埠、中馆驿、南湖、龙池、鼓楼、白果、夫子河、铁门岗等乡镇办。该产业带种植面积达到12.7万亩,其中大棚菜5万亩。全年蔬菜总产量80万吨,系列产值5亿元。麻城蔬菜大批外销麻城周边的武汉、黄石、鄂州、黄州、孝感、大悟、红安、罗田、新洲,以及河南新县、光山,安徽金寨等20多个城市。全市成立32个蔬菜专业协会,发展200多个营销大户,200多台车辆专门从事蔬菜运输,1000多名菜商专门从事蔬菜营销。已建成鄂东地区面向武汉地区辐射力最强、市场覆盖率最高的大别山蔬菜市场,蔬菜产品的储藏保鲜、保值增值具有较高保障。

麻城大棚蔬菜生产第一村:宋埠镇彭店村。彭店村是全市依靠蔬菜致富的第一村。该村有669户,耕地面积1871亩。19xx年起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大棚蔬菜基地从零起步,发展到1240亩,另有露天菜400亩,亩均收入由1000元增长到10000元,年产量近3000万斤,总收入达1100万元。彭店村实现了“三个90%”,即90%的耕地种蔬菜、90%的劳力种蔬菜、90%的收入来自蔬菜。

(2)

板栗产业经济带范围以盐田河为重点,向周边乡镇辐射,包括麻东的张家畈、龟山、三河口、木子店等乡镇。麻城发展板栗生产历史悠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板栗面积80万亩,年产量1万吨,系列产值7000万元。20xx年,麻城市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板栗之乡”。板栗品种主要有“浅刺大”板栗、“大果中迟栗”、“中果中迟栗”、“羊毛栗”、“六月曝”、“红光油栗”、“乌壳栗”、“九月寒”、“薄壳大油栗”、“中果早栗”、“桂花香”等13个品种。

麻城板栗生产第一村:盐田河镇雨头山村。雨头山村共601户,板栗园面积共4200亩,年产量突破80万斤,全村人均板栗收入750元以上。该村板栗嫁接技术精湛,板栗品种优良,色泽明亮,营养丰富,味道甜美,易于储藏,远销上海、山东、广东、湖南等地。板栗产业成为全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全村家庭存款10万元以上的230户,建楼房500栋。20xx年,该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3)

蚕桑产业经济带范围以龟山为重点,包括龟山、盐田河、木子店、张家畈、三河口、阎家河及麻北、麻中南地区部分乡镇。该产业带有桑园面积85000余亩,共14个乡镇、246个村、5万农户从事蚕桑生产。20xx年,蚕茧总产410万公斤,实现茧丝绸系列产值1.2亿元,农民综合收入5600万元。20xx年,麻城被纳入“湖北优质蚕桑板块基地建设”项目。20xx年,麻城市“万亩生态桑园基地项目”作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复立项。麻城蚕桑生产第一村:三河口镇河铺村。河铺村现有耕地面积1948亩,高产桑园1500亩,年养籽量4200张,年产值达400万元。该村涌现出一大批养蚕年收入过5000元的蚕桑生产大户。

(4)

畜牧产业经济带范围包括全市20个乡镇办(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麻中南的猪、麻东的牛、麻北的黑山羊、城郊的家禽等规模养殖格局,兴建了福田河黑山羊生产基地、乘马岗肉牛生产基地、盐田河母猪仔猪生产基地、铁门岗优种牛羊繁育基地等特色养殖基地,全市畜牧业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畜牧业服务中介组织达22个,畜禽产品流通经纪人1000余人,专业畜禽交易市场27个。年出栏黄牛12万头,生猪62万头,羊10万只,禽320万只,畜牧业系列产值12.6亿元。“麻城绿壳蛋鸡”、“麻城黑山羊”入选《中国畜牧产品志》,成为国家保护的地方优良品种。

湖北麻城大别山良种牛羊繁育场。该场经省政府批准,由省农业厅、麻城市政府、市畜牧局共同出资兴建,是国家科技部重点支持的“大别山科技致富工程农业科技园区”,20xx年又被列为“湖北武汉国家农业高新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科研基地”和“湖北省种草养畜示范基地”。该场占地面积2100亩,20xx年10月投入生产。

麻城生猪生产第一村:鼓楼办事处高山咀村。该村共有316户。19xx年代开始发展科技养猪。19xx年,被评为“黄冈市生猪生产十强村”,19xx年接受了省政府组织的国外考察团来村学习取经,越南、老挝等国家至今仍沿用该村养猪模式。全村有养猪大户40余个,年出栏肥猪4000头以上。20xx年,出栏肥猪7500余头,生猪产业收入占村民总收入六成以上。

附:麻城特色畜禽产品:澳洲矮脚牛,麻城黑山羊,麻城绿壳蛋

(5) 老米酒产业经济带:千年佳酿,地方一绝

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自唐朝黄州刺史杜牧过麻城歧亭,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至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高歌“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这些诗句都证实老米酒的悠久历史和醇美品质。苏东坡在黄州府任职三年,多次来到麻城,与友人陈季常品酒、吟诗。苏东坡诗句中的“酸酒”、“甜酒”,指的就是麻城老米酒。麻城老米酒,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麻城人自酿自饮,自得其乐。千百年来,麻城山民以烤篼子火、饮老米酒为新年习俗,昭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在民间,流传着“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

老米酒产业带范围以木子店镇为重点,包括长三线边际公路沿线的木子店、张家畈、龟山、三河口等乡镇。该产业带年种植优质糯稻3万亩以上,酿造老米酒农户达4万户,年产老米酒1万吨以上。产品销售到武汉、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广东、湖南等省市。有老米酒加工生产企业三家,即东义洲酒厂、东木酒厂、粮食酒厂。

老米酒生产第一村:木子店镇楠竹园村。该村共345户,有耕地2790亩。全村户户酿酒,20xx年产老米酒25万斤,创产值200万元。楠竹园村酿制老米酒历史悠久,技术精湛,采用优质糯米,辅以金银花、酒曲及巴水之泉,精心酿造。酒色泽菊黄,口味纯正。主要产品“菊花春”堪称精品。

(6)菊花产业经济带:全国三大菊花生产基地之一

菊花产业经济带范围以福田河为重点,包括麻北的黄土岗等乡镇 。现有1.7万户、5.7万花农种植菊花,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2750吨以上。麻城福白菊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其品质超过杭白菊、黄山贡菊、滁菊等名菊。麻城福白菊基地已成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我祝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