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调研
------教学主楼前片的绿化配置及特点 调研地点:地球仪后面,校园轴线上的四块绿地
调研时间:2014.5.20
调研要求:调查其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植物种植形式及观赏特性,每人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正文:
作为校园绿化,教学主楼前的小游园具有视线通透的总体特点。这几片尺度宜人的林荫小园像是天然美人,不需多加修饰就可以凭借其周围列植的10米以上的大树让人忽略其他的细节。这些大树的迷人之处只有身历其境才能感受,不过这次调研让我认识到林下和大树之间的空间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在这些片区中,硬质的地面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植物设计的重要作用,这块场地的空间营造几乎完全是依靠不同尺度不同特点的植物来完成的。
教学主楼前的绿地有着教学休憩区,校园道路绿化,和大门前的复杂特质。三边列植的大树(两排鹅掌楸和一排喜树一排龙柏)创造了舒适而宁静的林下空间(如图1),在三个入口中有两个种植了大棵的海桐,作为视线阻挡的植物,而面向教学主楼的入口则没有遮挡视线,在列植的龙柏之后则是大片的地被植物和散植的小乔木,如紫薇,石楠,在夏日的阳光下,透过大乔木散射的光线照射在空旷的地被和小乔木上,而行人站在大乔木的树荫下,同时享受着夏日的阳光。
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等。由于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应因地制宜。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不应只是用植物改善环境、而是应利用植物创造环境,挖掘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应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学性是指
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艺术性是指运用美学原理,对树木花草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杜绝苗圃化、造林化的种植方法。
一、门前区 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人流、车辆的集散,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城市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门前瞬间人流量大,与城市道路绿化联系密切及在校园内处于重要位置等特点,植物配植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突出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门前设有广场的校园,应设重要景点作为门前区的主景,避免一览无余。这种形式的植物配植应注意竖相与横向的对比,植物要低矮、整齐,可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两侧行道树可选用树形较好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总的原则是开阔、大方,烘托主题。另—种布置方法是从校门口到教学楼中央大道上用行道树构成宽阔的绿色通道,使环境显得安静、严肃。
二、教学科研区 教学科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也是校园绿化的精华所在,许多重要景点都集中于此。此区的植物功能上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在校园平视或在楼上俯视,都能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由于此区是师生休息、游乐的中心,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等,各园林小品之间用树木与花草结合在一起。水池中可种水生植物,岸边可种植扶芳藤、蔷薇等藤本植物,使水面自然入画。面积较大的空间可布置成自然式的起伏地形,以草坪为基调,点缀法桐、雪松、合欢等树姿优美
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绿地内的花架旁应种植紫藤、葡萄、凌霄等攀援植物,形成绿茵花廊。亭榭四周可布置白皮松等常绿树。配置蜡梅、紫薇、丁香等。使季相变化明显,丰富空间内容。适当种植合欢、三角槭、栾树等,用以遮阴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也可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常绿灌木,围成半封闭的空间,宜于学生学习、乘凉。此外,绿地内应广植花灌木,花开不断。该区与校园大道、运动场地相邻部分可用桧柏、大叶女贞等构成高篱,起到防尘、防噪的隔离作用。
三、学生生活区
该区的绿化功能是创造安静、卫生的环境,便于学习休息。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及学校运动场普遍紧张的状况,留部分活动区。植物配置的原则应简单、实用、抗破坏,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如沿宿舍四周砌筑花池,种植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如金钟、丝兰、珍珠梅、龙柏球等,既不影响室内通风透光,又具有美化效果。楼前有较大场地的宿舍区,可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既便于学生在大树下活动,还可遮阴、纳凉。在楼墙适当位置可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增加立体绿化面积,也可起到防晒、降温的作用。由于宿舍区人流集中,活动频繁,管理不便,不宜种植草坪及珍稀植物。
四、校园道路的植物配置
校园的道路通常分为主干道、支路和绿地小径。主干道绿化应以遮阴为主,支路、小径以美化为主。主干道行道树可选用水杉、银杏、白蜡、合欢、栾树、楝树等落叶乔木,短距离的重要路段也可选用雪松、
白皮松、华山松等常绿乔木。道路外侧应留有带状绿地,配置草坪、酢浆草等地被植物或花灌木,以打破干道的规则平直。支路及小径的路旁绿化应活泼有变化,根据路段不同可分段种植不同品种,组成的不同景区。一般选用常绿树与花灌木,也可用常绿树与花灌木间植,如桧柏与红叶李,龙柏与蔷薇等。绿地中的植物种植多为自然式,也可孤植、对植、群植,既具有观赏性也有引导、分隔的作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植物造景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公园植物景观
调查地点:湖南南郊公园
调查人员:郑剑波 (20081065) 指导老师:唐丽
调查时间:2011.06
一 、调查准备
1 、植物造景的概念:
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
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2 、 遵循造景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做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如果所选用的植物种
类不能与种植环境、生态环境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如西山公园的部分色块景观,原先栽种的是八角金盘,但由于八角金盘为喜阴植物,不适宜色块种植,生长很差,到了第二年春天,将近三分之二的八角金盘死亡;通过采取以麦冬代替八角金盘,并将八角金盘移至塔山公园树荫下种植,结果两种植物均生长的非常好。 3 、 遵循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1)、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在显示其多样性的同时,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迎宾大道绿化带的苗木设计,采用每40米配以相同的色块穿插花灌木的反复手法,形成了浦江东大门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2)、均衡的原则。根据设计环境,植物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如门前两旁栽植对称的两株桂花;陵园主路两侧栽植对称的松柏等。自然式均衡常用于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环境中,如公园内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路右侧种植了一株高大的香樟,则临近的左侧则植以成丛的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等花灌木,以求平衡。
3)、调和原则:植物造景景观设计是要注意相互的联系和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愉快的美感。
4)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置 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4 影响植物造景的因素
① 温度对景观的影响
② 水分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③ 光照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④ 空气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⑤ 土壤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二 、调查对像——————南郊公园
目前南郊公园十分重视园林建设,大力实行科技兴园,每年公园都生产出大量的园艺花卉,各节假日期间,都进行了独特的造型活动,尤其是菊花的摆放和植物扎景已上了一定的规模和档次。现在公园又将开辟秀峰景区,桃花林,梅化林等园林景区。 公园开辟了“梅亭”、“翠竹坡”、“长寿林”、“临江口”、“双亭”等10多个景点,以自然风光、植物造景为特色,充满野趣。另外,楼台亭阁、花坛水榭点缀其间,成为别具风格的山林公园。占地约公顷。园内林木花草有
香樟、杜鹃、银柏、黑松、山茶、紫竹、粉丹竹等名贵花木220余种。
三 、调查目的
① 建筑与园林植物的组合方式
② 园林植物对水体的造景作用
③ 园林植物对道路的造景作用
四 、调查方式——————观察法
通过对南郊公园实地的观察,了解其植物造景的造景规划、造景组合、造景方式等来对植物造景知识的学习。
五 、调查内容:
(1)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植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茶、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出一
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一种动态的均衡构图,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憎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园林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除了搞好公园中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自己植夕卜,提高宾馆、办公大楼、超级市场、机场、车站、民居等处绿化水平,用多变的建筑空间留出庭院、夭井、走廊。
① 建筑配以松树、苏铁、矮小常青树以及藤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观赏植物。
② 将植物配植其间,使其融成一体,成为一完整的景观给原本规则式的绿地景观平添了几分生动。
(2)在公园,风景点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广泛栽种地被植物,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园路两穷,根据路面宽度与周围环境,选种一
些与立地环境相适应、花色鲜艳又常绿的葱兰、韭兰,鸢尾等地被植物,成片群植或小丛栽种,组成花径或花境,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径或花境,使之与周围景物协调地衔接起来。花港公园的园路两旁栽种金针菜、鸢尾、沿阶草;植物园百草园内小径两旁,浓荫蔽天、选用耐荫的苍竹镶边,终年保持油绿、茸茸可爱。
(3)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大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
功能。
(4)公共绿地:游憩活动的草坪和体育草坪应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植物,如狗牙根、马尼拉、早熟禾等; 观赏草坪则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如天鹅绒、早熟禾、马尼拉等。
六 、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对南郊公园的造景调查了解了在绿地的整体景观中,需要运用乔灌花草的高度差异,创造出层次有致的绿地空间,使建筑物、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过渡自然。
以及以让我学会了下知识:
1 注意色彩的搭配
由于树种分为有常绿树种、落叶树种;观花树种、观叶树种等,为保证绿地景观色彩的丰富度,使得四季有花,常年有绿,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从而使得该园地的色彩丰富,具有层次感。
2 花灌木的选择:
① 绿篱的选择可以考虑有刺花灌木:
首先可以避免因设置人工护栏影响整体造景,其次可以有效防止人群进入所保护绿地,最重要的是绿篱的色彩丰富、层次多样,很好的为整体景观增光添色。
② 垂直绿化时可采用花灌木:
在坡岸、围栏、花架、围墙等处配植常绿开花型花灌木作为垂直绿化时,使原本灰暗的建筑变得生机盎然,特别是在一些不雅的建筑周围,如厕所、仓库等,景致丰富、生动的花灌木不仅仅起到了很好的遮蔽作用,而且创造出一个层次有致的私密空间。
③ 分割绿地空间采用花灌木
在小型游园或者小区的集中绿地中利用花灌木可以很好的分割空间,或开阔、或封闭、半封闭,满足各类人群对游憩、私聊、晨练等不同的需求,达到明快、幽雅、清秀等景观效果
3 水体的设计
水体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山和水的关系关系密切,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一般来说,有山必有水,“筑山”和“理水”相辅相成。
20xx0827AO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园招聘情况汇报一时间11月22日下午1430二地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园路校区文体中心三楼招聘…
20xx年大学春季校园招聘会调研报告调研对象部分参展企业及部分应聘大学生调研时间20xx年3月20日下午调研地点大学招聘现场调研小…
20xx年810月份招聘情况分析人力资源部在20xx年下半年到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中的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招聘本情况分析的目的一…
20xx年招聘渠道分析报告目录一基于渠道类别分析2二基于渠道成本分析3三基于岗位分析4四总结及建议71渠道使用建议72渠道改进建议…
校园植被调查总结报告【摘要】校园的绿化建设也已初具规模,为了使大家能了解学校现有的植物资源,我们进行了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通过这样…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校园植物对校园环境的影响认识植物对净化校园净化空气的重要性保护校园美好的环境调查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
河北工程大学校园园林环境分析调查报告学校河北工程大学学院专业班级调查人学号指导老师调查时间河北工程大学校园园林环境分析调查报告摘要…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一、校园植物的作用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
一校园植物名录1种名雪松CedrusdeodaraRoxbGDon科属松科雪松属特性常绿乔木用途庭院绿化2种名圆柏Sabin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