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绿化的情况,辨认校园的植物并对各种植物从形态、特征、习性、生长繁殖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了解校园植物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合理栽培植物,达到改善和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

2、发挥出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整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周围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

二、调查意义

探究生物学的奥秘、拓展并延伸生物学知识,为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交流与合作等探索活动的能力;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调查工具

调查表、记录本、笔、小铁铲、采集桶、挂牌、果剪、塑料袋、数码相机、电脑(带网络)

四、调查范围及内容

调查范围:校园

调查内容:以班级为集体,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合作进行探究。将学 1

生分组,选定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到校园进行调查观察校园内各绿化区植物种类,并有拍摄有花、果的照片,采集并制作植物标本,最后整理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五、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六、调查过程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学生的调查过程,分享学生的收获。

七、调查预期结果

1、通过本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认识常见的校园绿化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主要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用途等。

2

2、了解植物分类的目的、方法和分类单位,能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 3、了解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的一般方法、目的和意义 4、尝试采集和制作制作植物标本。 八、调查结论及建议 九、调查反思

附: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表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3

 

第二篇: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1、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能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了解校园内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特征等2、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调查意义1、让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重视对校园绿化的建设,努力构建一个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同学们的情操,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激发学生保护生物、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有效地保护校园绿化植物(特别是名木古树),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方面的特色。

三、调查工具笔、记录本、放大镜、照相机、标本夹等

四、调查范围及内容校园内所有植物的名称、用途和分布特点

五、调查方法 观察法、调查记录法 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六、调查过程

1、课前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2、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3、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的名称、数量及生活环境的特点。特别注意墙上、树干上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绿色植物。

4、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5、撰写报告:

讨论调查分析的方法、手段、结果。集思广益,形成本组课题结题报告。

七、调查预期

1、通过本次调查使学生能认识常见的校园生物;知道他们的名称;了解他们的主要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用途等

2、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标本的一般制作方法。

3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养成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4、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协调意识增强

八、调查结论及建议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绿色植物归类。建议要各组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根据综合表现评出优胜组。

九、调查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