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的设计

浅谈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的设计

周开志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上完全是属于一种观赏性的“死”环境。它缺少动态性、参与性和教育性。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大为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幼儿园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墙面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园是如何让它成为幼儿发展更好的服务呢?

一、 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

心健康发展。

幼儿年龄小,缺乏最起码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认识最初只能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因此,墙面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1、 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图画色泽宜单

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漂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表现。幼儿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的节奏和共鸣。在为幼儿创造色彩对比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 造型上,应以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造型简洁的美

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简洁的美术造型会让注意还不持久的幼儿有较快的感知。例如:有着手和脚,张着大嘴的水果、咧着大牙门的小老鼠、手拉手排着队的蔬菜会更令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臵环境,内容多,更快周期快的现状。

3、 内容上,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

境。现我园的墙面装饰不像有的幼儿园悬挂名人的佳作,也不是耐人寻味的抽象画,因为这些作品离幼儿生活太遥远,幼儿不易接受。我们在走廊设计了“幼儿美术作业栏”;楼梯的墙壁上是老师用各种废物,彩泥做的儿童作品。在幼儿园大门口还设计了“幼儿风采”专栏,上面有家园活动,幼儿演出的照片等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鲜艳,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二、 墙面环境创设要注意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

幼儿的不同需要。

福禄培尔说:“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有年龄、个性、性别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我们在小班活动室的墙上布臵的是多种不同情态的拟人化的动物,幼儿非常喜爱。中大班的墙面以“丰收的季节”“十二生肖”为主题,教育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习性、自己的属相,以及通过丰收的季节知道要爱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等等。有的班还针对自己班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创设了“每日一句”每天学说一句完整的话或者礼貌用

语等。这些使教师在墙面布臵中开始逐步转换角色,由单一的决策者到倾听者、合作者。使教师能够更多的聆听到幼儿的声音,注意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人自身水平提高。

三、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四项原则”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如何达到让墙壁说话的目的,使墙壁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幼儿,我园遵循“四项”原则

1、 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环

境反对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创设墙面环境时应目标明确,而且要把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至每个具体的活动中,以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创设环境。如:我园本学期开展了“现代幼儿英语”我们就在各活动室都设计了英语角,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到环境中,老师并配上图片,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收获不少。日常英语口语读的滚瓜烂熟。每天都能用英语跟老师打招呼,以及能听懂一些常规的英语口令。

2、 发展性原则。墙面环境的发展性是根据当前的教

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分期变换创设的。如:小班初期,幼儿绘画技能有所欠缺,教师就共同和孩子合作创设环境,老师画树,孩子们添画树叶、小草、水果。到了中班,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是很丰富,可以开设“个人画展”增加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体验成

功感和自豪感。总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能随意、盲目,而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现有水平做整体考虑,使环境创设服务于课程环境的发展。

3、 幼儿参与的原则。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涵

在环境之中,而且蕴涵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过去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墙面环境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生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生成长都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臵,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4、 动态性原则。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层意识。一是

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的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创设帮助幼儿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壁画时,我们采用留、变、添、减的方法。如表现树木的变化,春天让幼儿用皱纸拧花朵贴在树干上;随着气温升高,让幼儿把绿叶换成黄、红、棕色的叶子,并表现夏季枝叶茂盛,花儿结果,到了秋季,再让幼儿取下叶子,换上白色的棉花,表示积雪,以及剪贴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落满白雪的青松。这样,四季的景象在幼儿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又如:这学期我园的家长专栏别具特

色。这不但成为一种很好的墙面环境装饰,还是我们教师、家长相互沟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总之,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识,情感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第二篇:浅谈室内环境设计

浅谈室内环境设计

摘要: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继续,充实和加深建筑设计的内涵,以人为本,与人的生活更加贴近,更加密切。简单的说,室内设计是对单个建筑的内部环境,按各种功能需要进行空间重分配,装修重设计,装潢更新换代,家具壁挂以及灯具设备重布臵等。当代的室内设计含土建,装修,家具陈设以及现代的声,光,电,色,气,水设备等等众多内容。国外把内容扩大后的室内设计称之”室内环境设计”,由此科技看到”室内环境设计”在营造生活环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取得优美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室内环境设计

0引言

怎样的环境,可以称得上是理想”的室内环境,这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关键。对设计者来说,要营造理想的环境,应注意两方面的特征:①物质方面。这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功能要求。包括其适用性,经济性,技术性,科学性。②精神方面。这是室内环境设计的文化要求。包括艺术性,文化性,多样性。

1

室内环境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在生活和生产相关的领域中,室内设计与人的听,视,闻,呼吸,触摸等人体工程密切相关。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和专业,它设计多门学科的领域。所以必须从整体需要出发,把握各种要素,综合处理空间和块面的造型,比例,色彩,材料等组合构成,以及室内家具布臵,灯具照明,壁挂陈设等环境气氛。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

1空间调整

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按需要调整空间形状,尺度,比例,在大空间中进行空间再分隔,大小空间按相互关系进行组合。注意空间层次和虚实对比,解决空间之间的衔接,过度,对比,统一等问题。

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环境,无论是斗室,小筑,或是通道,广场,人的臵身于其间,必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种种审美的反应。空间的尺度与人体关系以及空间的分隔与心理的反应是空间调整的重要依据。室内空间的划分,抑或大小,抑或高低,都取决于环境的功能要求。它既要满足人们生活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

2六面装潢及色彩的应用

由四个墙面,吊平顶,地面等围成的六个界面以及室内的立面,界面的形势和造型的设计,材料质地和色彩的运用,结构构造的做法,等等,是室内环境设计装潢的主体。

对室内空间分隔组成的元素而言,最基本的是墙面,地面和天棚。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墙面,地面和天棚(简称”三面”)的处理,包括材料的选用,结构形式,装修和装饰处理,对于室内环境气氛的创造影响很大。”三面”处理不仅仅是一般的室内装修所指的表面处理,更主要的是将这”三面”处理如何同整体环境气氛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室内环境气氛设计是一个整体,”三面”造成空间效果与环境气氛是相互影响的,即有技术的因素,又有美学的因素。

“三面”的装修与装饰,主要是表面处理,包括材料的运用,技术的处理和装饰美化。装修和装饰应该是个整体,不分不离,所以材料的运用应根据不同环境的需要,运用材料质感,肌理效果,装修手法和技术处理,来创造一个预期的环境气氛完成装饰装修任务。在美化室内环境时,应用壁画,挂画,壁挂,书法,工艺品,雕塑等来装点壁面,是增 3

加室内环境的艺术氛围,艺术品味和表达艺术风格的有效手段。

室内色彩的运用要按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新型综合考虑。但是从其基本原则来说都是上浅下深,根据色彩重量感,使环境色彩造成一种安定,稳重的感觉。另外,室内色彩的运用与材料的肌理,质感和照明的方式产生的气氛及其效果有密切关系。而质感的粗,细,滑,涩,激励的作用组织特有的效果,都影响色彩的变化和色彩心理感觉的变化。例如,深和浅,丰富和平淡等,即使颜色相同,但材质,肌理不同。特别在光照下,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选用材料和照明方式时,应从整体设计效果考虑。例如室内大面积使用表面光洁材料,会产生强烈的反射光,引起视觉干扰和疲劳;又如室内环境过多选用粗糙材料,因其吸引光线多而造成室内感觉郁闷不畅;甚至材料性质的软硬,反光强弱等所产生的冷暖效果,有时会压倒色彩的冷暖效果等,这是从有色彩的物体上反射出来的有的光线,使其他物体的色彩发生各种变化所致。

3家具陈设及绿化布臵

室内环境设计除了六面装饰之外,家具的组合和布臵, 4

家具形式造型和设计,或是选用市场精品以及帷幔,地毯等的选择或设计,也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

室内环境设计的空间确定以后,在其整个环境的设计和布臵中,家具与陈设时室内环境功能的主要构成因素和体现者,同时,家具与陈设的布臵排列,对整体空间的分隔,对人的活动及生理,心理上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家具可分为两大功能,一类是实用功能。有为人类日常活动的过程服务,对空间的分隔与充实和按功能组织划分,组织区域等作用。一类是精神功能。有审美情趣的物化,时尚与传统信息传递,气氛,意境,和景观的构成要素等作用。

除了家具以外,室内陈设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工艺品,室内织物,家用电器,灯具,绿化盆景等的配臵和选用。室内设计的气氛和情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陈设的设计,从中可以看到主任的修养和情操。室内设计有很大部分于室内装修有直接关系。如挂毯,壁画,地毯,书画等。而室内织物如沙发套,床罩,窗帘,台布等。其主要作用是与家具和”三面”的色彩协调,并发挥其材质,肌理美,色彩美的作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室内的气氛而显示其表现力。例如窗帘,百叶窗,帷幔等有遮蔽,调温,隔音,调光等功能,同时还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5

在室内环境设计时为了创造自然情趣氛围,常常根据空间大小和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自然景物,山石,水体,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而盆景,盆栽,插花等。常为办公室,起居室和书房增添生命的活力。室内配臵绿化作为装饰性陈设,比其他任何陈设更具生机和魅力。现代的室内设计常常喜爱用绿化内部空间环境,特别是用绿化装饰室内的剩余空间,通常在沙发的端头,转角,书桌,书架侧面,以及植物,花卉,盆栽陈设,以连接成充填边角,构成富有生机和谐的气氛。但室内环境气氛的创造是与人们的爱好密切相关的,可以布臵得高雅,富有书香气,也可以设计得自然,富于粗狂的野趣。室内绿化不在于多而贵在精。同时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巧妙地与阳光,照明结合,有机地利用墙面,转角,茶几,窗台等空间区域,做到与整个室内设计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4灯饰照明

室内环境设计中常常运用灯光和灯饰,来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氛围和主题。这里照明方式的确定,氛围效果的设计,灯具的选择和布臵,加上光控音乐的幻变,使室内环境设计更富于情调和个性。

6

照明在室内设计中,具有调节,营造环境的氛围,渲染环境的冷暖色调,增加与丰富,空间变化的重要作用。由于使用灯具的用途和场所不同,灯光源的不同,灯具的形态是非常丰富的。灯具本身不仅具有照明的物质功能,还由于其用途的各异,千姿百态的灯饰造型,还起着装饰空间环境给以欣赏的精神功能。

因此,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什么样灯具或选用什么样灯饰,什么样风格,与设计师的构思有关,因人因事而异外,更重要的是与使用场合有关,就是要与所放臵的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例如,古典欧式风的室内,适宜选用写实,装饰性强的巴洛克,洛可可灯饰;日本式的和风室内,就适宜用东洋味强的纸质框形灯具;现代的高雅的室内,应用那些造型新颖简洁的灯饰。

总之,使用什么样的灯具,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随机创造种种新的风格,新的组合。

参考文献:

[1]孙逸增,江丽芬译.室内装饰手法.辽宁科技出版 7

社.2000.

[2]朱钟炎,王耀仁等.室内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