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发展规划草案

研发部发展规划草案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研发部以及与之相关的部门工作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 缺乏有效的产品规划,产品立项过于随意和笼统,缺乏清晰的

方向和明确的定位;产品研发容易流于形式,往往立的项目多,但有效开发成功的很少,容易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

(2) 项目管理能力薄弱(包括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

1)、缺乏清晰目标完成时间,时间节点不明确,总体进度计划缺乏完整性;

2)、职能部门计划衔接性差,对已安排计划或是承诺难以如期实现,主观意识和随意性太强,造成实际工作经常脱节;

3)、进展情况得不到汇报,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手段; 这主要表现在采购样件上,采购的物料经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复,发出去的资料、图纸如果没有反复多次跟催,根本就无法反馈进度情况。

4)、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和价值工程理念,从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生产布局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3) 没有规范的产品开发流程、研发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不清、

不够规范、不具体、不细化、操作性不强。

(4) 研发人员的职业化素质不高,缺乏独立工作能力,缺乏有效的

培训机制;未建立清晰任职资格和发展通道,缺乏周边部门的锻炼及轮换机制,难以培养出合格的项目经理为公司服务。

(5) 缺乏有效的研发绩效管理薪酬体系激励机制,薪酬与绩效不挂

钩调动不起员工的积极性。

针对研发部目前的状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研发部门的整改和发展规划,具体如下:

(1) 协调促成公司建立完善的产品立项机制:新产品立项,必须在进

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确认通过后,由公司高层确认正式立项开发。

(2) 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定期召

集相关项目小组成员进行项目讨论、评审并及时将相关的信息反馈到公司高层。

(3) 建立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包括开发流程的编制、培训等;开

发流程需要结合公司实际,可操作性强,尽可能做到低成本高效能。

(4) 针对部门员工职业化水平不足,因人而异制定相关的部门轮回

实习,目前为止部分人员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在生产部的实习,8月1日开始到工程部进行第二阶段继续实习,整个实习过程计划在20xx年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

(5) 针对本部门员工建立一个长期学习和培训的计划:包括产品知

识内部培训、机械设计类的专业培训、委外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讲座、相关的展会等等。

(6) 提高本部门人力资源利用率:部门工程师目前基本上是以两个

人一组的方式进行项目合作,这种工作方式容易造成工作重叠、工作效率不高,个别员工存在“两个和尚抬水喝”得过且过的懒惰心理,长此下去,导致项目延缓或是中途停顿!为消除这种隐患,一方面需要加强工程师的实习培训,对于能力不达标者适当进行调换。另一方面,部门员工实习完成以后,项目全部实行个人负责制,取消现有的集体负责的方式,每位员工都可以独立开展各自的项目,消除依赖思想,部门的工作效率较现有提升一倍。

(7) 争取设立研发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对取得研发成果的项目确立

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大胆积极创新,营造一个充满朝气、活力、蓬勃向上的竞争氛围。

(8) 研发成果文件化:测试、研发项目结果全部表格化、文件化,

系统条理地记录、使相关的知识、经验在研发部得到沉淀,积累和传承,壮大公司的技术底蕴。

以上所提及到的是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证。

 

第二篇: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20xx20xx)发展规划(草案)

1

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2010—2014)发展规划(草案)

我校是吴中区唯一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了对全区聋哑、弱智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学校自19xx年创办以来,在历经二十多年之久的艰苦创业之后,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条件日趋完善。如今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不仅拥有了现代化教育设施,还拥有了一支思想素质高、聋教育业务能力强、事业心重的专业师资队伍。但随着聋生生源的减少和培智学生的逐年增多。四年以后,学校将自然过渡成培智学校。为适应这一重大转型,这是学校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经过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制定如下整体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九个教学班(其中培智班三个),89名学生(其中培智生47名)。在编教职工27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8名,初级职称7名;本科15人,大专8人,中专3人;区级5名;党员教师8名。这是一支年龄状况较好,有一定潜力,但还待发展的教师队伍。

学校地处郭巷尹山,校园环境安静优雅。学校占地面积11517.8平米,教学专用室规范,配有区教育局的校园局域网,自然实验室和音、体、美、劳专用教室,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学校拥有电脑76台电脑,各科室配备电脑,宽带终端通到了每个办公室和教室,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达到了教师每人每班一台电脑,学校多媒体投影、摄像等数码辅助设施完备。

学校教职工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每一个残疾学生,做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中以“三爱、三关心”(即爱祖国、爱生活、爱劳动、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环境)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全校每一个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本校六项办学的理性要素

办学格言:有教无类、爱满天下。

办学宗旨: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化残为才。

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努力构建平安特校、和谐特校、绿色特校。

办学目标:创建全国绿色特校,使学校成为残疾孩子健康成长的生命绿洲,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通道。

办学策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办学特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抓手、以教育质量为根本。

办学思路:培养学生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能自食其力、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校训:自强不息。

校风求和:和谐发展、团结奋进。

教风求严:严谨治学、求实创新。

学风求勤:勤奋求真、积极进取。

领导作风求公:公正民主、严于律己、与时俱进。

三、目标分解及阶段主要措施:

(一)干部队伍建设

1、第一阶段:(2010.9---2012.8)

1

2

目标: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按学识、能力、德行,进行高标准、严要求充实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措施:

(1)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加强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工作。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

(2)优化班子结构,选拔既能做行政工作又能做学科带头人、既有较高的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青年教师组成学校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进行大胆提拔使用。

(3)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他们培养、跟踪、考察,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把德才兼备的年轻后备干部纳入视野,为他们创造良好氛围。做到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上形成合理的梯次,并明确1-2名经得起考验的青年后备干部。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

措施:

(1)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思想修养,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管理知识水平。

(2)领导干部要有活力。要善于学习,善于钻研,随时吸收时代精髓,追求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工作上要有创新力。管理上要有凝聚力。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情感。

(3)领导干部要树立“五个意识”,即: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争一流意识和能上能下意识。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培养1-2名过硬的青年干部。

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干部良好形象,形成一支公正民主、严于律己、与时俱进的优秀干部队伍。

措施:

(1)深化改革,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加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监督的力度。

(2)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力。实行干部试用期制,轮岗交流制度,与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建立主管领导与青年干部谈话制度。

(3)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的集体意识、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责权分明的职能意识。既职责分明又团结合作,提高管理效益。要“以德建威,以信立威,以情树威”,增强服务意识,并为区教育局输送1—2名特教人才。

(二)教师队伍建设

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完善考评制度,强化管理,努力形成一支既和谐、奉献的教师队伍。

2

3

措施:

(1)认真贯彻《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关注学生成长、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大力推动我校师德建设。

(2)建立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开始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工程,无违法犯罪行为;年度考核全部合格以上;与学校发展步伐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初步建立。

(3)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优秀创新人才的支持体系。培养1-2名中学高级教师。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培养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思想先进、形成实施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

措施:

(1)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使特殊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拜师学艺,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学校以典型引路等方式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机会和环境,搭建锻炼成长的舞台,营造人人追求业务提高的氛围。

(3)发挥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课改的力度。进一步引领教师对培智教学课改理念的学习和研究,牢牢把握课改的实质和关键,深化研究。培养1-2名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创造机会,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思想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措施:

(1)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班;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活动扩大教师视野,开阔教师眼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深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办法,形成重业绩、讲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强化教师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3)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实施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方案,力争培养出1-2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教学工作

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建立学校新的各项教学管理及奖励制度,重点研究培智班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智慧保健教育,情绪管理教育。

措施:

(1)学校将继续创造条件保证培智教学的业务培训与学习,教研组要有计

3

4

划的组织好培智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和解读,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实践研讨、资料积累、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师对培智课程的把握能力。

(2)要认真抓好教师教学六认真,严格各项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大课堂教学检查的力度,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3)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落实培优辅差措施,达到面向全体、共同进步的目的。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重点完善教职工培养和发展制度,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教学绩效稳步上升,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建立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将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加强资源库建设,使教育信息化真正为新课程改革搭建崭新的教育平台。不断丰富学校的网页,扩大学校主页的信息容量和更新速度,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窗口,全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加强校际间的相互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到优秀学校参观、考察和学习。聘请专家和优秀教师来校指导帮助,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实践理论水平和改革意识。

2、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观念,办学目标明确,形成“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良好教风。教育教学水平全区认可。

措施:

(1)树立“教、学、研”合一的思想,从教中学,从学中研,从研中教。以教研为先导,安排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的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各种教研活动。撰写论文,参与教学交流,促使成果生成成效。

(2)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和检查,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反馈各科任的教学情况,并把教学常规的各项内容纳入考核评价教师的机制。

(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全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教学氛围,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培养一批有特长的自食其力一代新人。

(四)德育工作

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开展意志品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爱的教育。

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奉献精神、理论素养、德育工作专业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4

5

(2)出台一系列住宿生管理措施。建立评比机制,实行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一期一总评,制定相应的评比奖励制度。

(3)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初步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一代新人。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初步形成“意志品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的教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潜能开发,形成一套符合本校特色的新校本德育。

措施:

(1)对全校教职工加强师德教育,强化“教书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2)制定和完善检查、监督、评估机制。重点抓好共青团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组织的教育功能,切实增强每一位团员的组织意识。

(3)重视班级的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争创文明班的活动,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团结友爱。建设健康、丰富、文明的校园文化,营造高雅、和谐、丰厚的人文环境。使校园成为培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德育教育特色及绩效明显,良好的德育新格局已经形成。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全面规划启动新一轮学校德育教育自主发展规划。

措施:

(1)加强德育制度建设,使德育管理规范化;形成德育教育系列化。

(2)加强德育教科研 ,增强全员德育教育意识,形成一支德育科研队伍,突出“爱的”主题研究,并形成一批较好的典型案例。造就和培养1-2名有影响、有特色的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

(3)根据学生行为和心理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关心成长困难学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初步形成“学校—家庭联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格局。培养一批自强不息的一代新人。

(五)教科研工作

1、第一阶段:(2010.9—2012.8)

目标:按照区教科研室安排,申报《十一五》区级科研课题。

措施:

(1)通过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们的业务素质。

(2)通过科研课题研究,逐渐完成我校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3)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刊《塑造学刊》。

2、第二阶段:(2012.9—2013.8)

目标:

(1)申报校级科研课题:《培智教学教法研究》,经批准后开始研究。

(2)在区教科所和校教科研室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开展区级课题研究。 措施:

(1)通过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并鼓励教师向自己的特色性教学上发展。

(2)通过区级课题的研究,广纳科研经验,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

6

(3)通过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和岗位培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区的行列中稳中有升。出刊《塑造学刊》。

3、第三阶段:(2013.9—2014.8)

目标:深入细致地做好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工作。

措施:

(1)在全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也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上更进一步研究,使教育教学工作更能得到人民的满意。

(2)通过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教师要认真总结出自己在科研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收获和体会,写出水平较高的论文。

(3)学校收集编辑出版“十一五”期间教师《论文集》。

(六)总务工作

目标:经过努力,使我校教学楼和教学设施、设备及校园环境达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一流水平。

措施:

一、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加强经费的管理使用,加强财产管理。做到帐表相符、帐实相符,以防止学校财产流失。要有勤俭办教育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

2、办好师生食堂。食堂是学校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做到“服务规范,操作有序,营养可口,卫生达标”的前提下,努力从营养学角度,精心配菜,精心烹调,确保大多数就餐人员满意。

3、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校舍安全事故、饮食饮水安全事故、校内及学校组织活动中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门卫责任制,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重要情况要立即请示汇报,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二、优化校园环境,搞好重点建设。

五年内,将按有关规划,按学校的实际,实施校园环境的全面改善和硬件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校园的“数字化、园林化、人文化”。

第一阶段:(2010.9—2012.8)

1、拆除危房(启智楼、启健房),新建135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以适应聋教学向培智教学的全面转型。

2、加固启思楼和启明厅。

第二阶段:(2012.9—2013.8)

加固教育楼(启聪楼),翻新屋面。教育楼走廊贴墙砖,教室内铺软质地面。

第三阶段:(2013.9—2014.8)

后花园全面改造,成为亮点。

总之,有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有学校上下的精诚团结和共同努力,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一定会早日成为苏州市特殊教育一流学校!

2010-03-15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