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一、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检验与总结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

我们将把所学理论知识系统运用到实践中

我们可以实施性全面了解投标文件编制的全过程

明白投标报价的计算程序

并将两者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相结合

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对工程概预算知识的掌握

能具体对一工程项目编制出一个施工预算

并根据施工预算及招投标策略

能编制完整的招投标文件;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并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或单项工程作出施工组织设计;了解施工方案的确定、进度计划的编制、机械人工的配备、施工现场的布置等具体的操作与安排;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悉各种相关工程软件的使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同时发现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与此同时

锻炼我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平台

使我们在进入工作单位以后很快的融入新的环境

二、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20xx年

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转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式发布实施

时隔五年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也正式发布实施

这无疑标志着我国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在进一步的改革中

而改革又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能是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重点突破

与过渡时期相适应的"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所接受

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

仅就投标而言

我国就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我国的工程招投标的起点较高

随着公开招标和《招标投标法》的深入实施

建设市场必将形成政府依法监督

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依据法定程序进行交易活动

各中介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市场运行新格局

在我国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不久便会与国际接轨

目前

在国内的工程建设中已经出现了诸多含有向与国际接轨方向前进的举措

如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工程索赔制度等等

而从国外的施工组织设计从编制的特点看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个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的

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

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

使工程的实施

得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随着各种规范与规程以及各种专业法规的不断地成熟与完善

现在的公路建设已基本踏入规范化建设阶段

总之

招投标和施工组织设计今后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编制方式或编制内容

都将会有显著的变化

在编制方式上趋于组合化

在编制内容上趋于竞争特色的规范化和编制手段上趋于快速化

而这三方面的变化则是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和缺一不可的

三、研究重点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确定资源、工期、资金的使用计划以及合理配置;

(2)做出总体施工布置平面图

确定项目部、机械设备、材料的安置;

(3)准确套用定额以编制本合同段的投标报价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 交通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3] 崔新媛、周直编著.《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4] 沈其明、刘燕编

《公路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5] 全国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6]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公司编 《公路施工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7] 姚玉玲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意见

负责人:

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

是对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整理和系统运用

也是从大学生活

到工作岗位一个重要过渡

这个过程是我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也是帮助我不断培养专业素养的过程

在此期间

我阅读了跟毕业设计所要求的知识有关的书籍及部分专业规范

我不仅从中汲取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还对之前的知识进行了深化与延伸

从而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在这次的遂宁至蓬溪快速一级公路C3(K2+000~K8+822.5)合同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

我在自身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主要查阅了以下文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公路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公路施工手册》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学》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这些参考文献为我完成遂宁至蓬溪快速一级公路C3(K2+000~K8+822.5)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文件编制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如《公路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

该书主要阐述公路工程造价原理及其工程造价的编制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造价及管理的基本概念

定额概论

工时消耗的研究

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

概算定额

工、料、机预算价格的确定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费用组成

施工图预算

设计概算及修正概算

投资估算

工程招标标底

投标标价的编制与确定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计算机辨证工程造价文件等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是交通部颁布的相关定额及编制办法

是我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应该需要查阅的

通过定额的查找

我们了解了各分项工程的材料组成及其用量

还有各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

使我对投标报价有了总体的了解

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编制工程量清单时

我参考《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列项

它对指导、规范招投标工作、控制工程质量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施编制过程中

我对该范本清单的列制作了稍微的调整

删去了多余部分

并添加了缺少的项目

清单中的工程数量是根据遂宁至蓬溪快速一级公路C3(K2+000~K8+822.5)合同段的设计文件

经确认、复核后而算出的

在我做投标文件时

我首先参阅了《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

这本书也是我们学校周直老师和崔新媛老师编写的.是人民交通出版20xx年9月出版的.全书包括工程项目招投标概述

工程咨询招标与投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与投标、工程施工监理招标与投标、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及招标文件的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投标、投标策略、签订合同及合同履约等内容 本书以公路工程为工程技术背景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方法.这本书使我熟悉了施工招标投标的各个程序以及一些投标技巧

其后我还翻阅了《工程项目招投标实务》

这本书是由刘尔烈老师编写的

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于20xx年12月出版

这本书主要阐述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的招标和投标;工程建设材料、设备采购的招标与投标;国际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特许权项目(BOT)

此外

这本书还对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密切相关的内容

如工程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工程施工索赔

工程项目融资、保险等进行了阐述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手册》该书系统阐述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理论、方法和程序

并应运了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介绍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有: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成本的关系;施工方案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近几年来采用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工艺流程、配备的主要机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投标时以标书为依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中标后以合同书为依据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的要求及特点

使我的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完成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系统地介绍了公路路基、路面及桥梁、涵洞工程的施工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土质路基与石质路基施工

稳定土路面、碎(砾)石路面、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桥涵的基础、墩台施工

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拱桥及涵洞的施工等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

让我对我段的施工分项内容中的施工方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涵洞的施工工艺 从管涵的预制

运输、装卸、安装到其施工注意事项

还有涵洞基础和沉降缝、防水层的施工

都作了详细的讲解

为我组织涵洞施工时

应该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与此同时

我还参阅了姚玉玲教授编著的《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学》

该书着重讲述了要从工程的全局出发

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

统筹考虑施工活动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主要因素后

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

通过网络优化

分别对成本和资源进行优化

使工程达到最优

通过对该书的学习

对我画网络图

横道图、垂直图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我还参看了其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在这里就不一一进行阐述了

毋庸置疑的是

这些书籍、资料和老师的指导帮助我我完成这次的毕业设计

同时有效的帮助我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整合

也完善了自身知识体系

不过由于能力有限

使这次的毕业设计难免有不足之处

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 交通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3] 沈其明、刘燕编

《公路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4] 崔新媛、周直编著.《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 公路工程造价师培训教材《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与费用监理》 交通部公路工程定额站

[6] 全国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7] 王洪江、符长青主编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8]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公司编 《公路施工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9] 姚玉玲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1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

[11]Road & Bridge[P]

Issue 35.2006

 

第二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电磁炉设计 学院(系):里仁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常规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考虑,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开发新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国际油价急速飚升,使中国各行各业的燃料消耗成本越来越大,国家节能减排、综合管理整治工作也深入开展,绿色、节能、环保型产品将逐渐成为大势所趋,而电磁炉的优点最为突出:

1、清洁:无烟、无明火、不产生废气、结构简单。

2、使用方便:体积小,移动方便,便于携带。

3、多功能性:功能齐全,蒸、煮、煎、炸、炖、涮、定时保温全有。

4、经济: 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整机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

5、安全:全塑外封, 非接触式加热,无漏电,防水性,安全可靠。

6、适用各种场所:特别是禁火场所,因为通电时不产生明火,无高温。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主要分成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以逆变为中心,研究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在感应加热电源系统中应用的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另一方面重点则是放在加热线圈及加热工件间能量转移与功率消耗,这部分主要是以有限元分析法建模来探讨;另外也一直在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的感应加热电源系统中做更近一步的研究。由于使用中、高频电流来做金属热处理或其他材料加工呈现急剧的增加,其应用范围如:表面硬化、铜钎焊接及熔化等。

一般家用电磁炉采用传统的单管自激式电路,在额定工作电压为220V,当输出功率达到2000W以上时就会遇到困难。这是由于IGBT在高输出功率时受能效问题,及电磁辐射问题所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采用两只IGBT并联,以达到目的。

而基于半桥串联谐振电容设计的电磁炉,主要缺点是功率因数低、稳定性差。逆变主回路上的功率因素低,大量电能损耗在电容和电感上,同时由于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会电网产生较严重的影响,产生谐波污染。逆变电路的大电流和多次谐波极大地影响了IGBT的正常运行,大电流导

致其发热严重,多次谐波的影响容易导致其短路。

通常,电磁炉的输出功率是可以调节的,最常见的是采用PWM方式来调低输出功率。但这样存在难以实现IGBT工作电流过零关断的目标。所以,关断损耗就成了产品技术的主要矛盾。与单管自激式电路一样,在低功率工作时的电磁炉,其能效值会急剧下降。为了妥善地解决这问题,通常可考虑采用PAM方式来调节功率大小,实现IGBT在导通和关断时均于零电流状态。当然,这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同时会增加成本。

本设计采用并联谐振电路能够在同频率下实现大功率输出(如

20kHz/40kW),运用PI调节闭环控制实现PWM直流斩波功率调节电路,能够实现无级调功,通过锁相频率跟踪,使得逆变器工作在容性谐振状态,从而降低开关损耗并保证逆变器的运行安全。

并联谐振电路图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串、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区别;

2、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调功方法;

4、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频率跟踪;

5、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设计;

6、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电路仿真;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 第1-4周——查阅资料,阅读文献

根据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求,阅读并联谐振型逆变器方面的文献,对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有一个大体了解。针对其研究方向进一步查阅资料,确定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完成开题报告。 ? 第5-8周——建立模型,设计电路

鉴于前四周的准备工作,熟悉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电路基本原理、工作步骤,分析比较其优点和不足,并学习参数计算方法。设计硬件电路图与软件流程图,归纳解决主要问题等。

? 第9-12周——算法研究,仿真实验

结合相关知识,对联谐振型逆变器进一步分析研究,运用相关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模拟仿真,进行电路优化。

? 第13-16周——软件设计,电路调试

学习计算机软件及编程语言,将理论上的功能换成能够识别的语言代码,实现电气化控制,从而能够更为明了测试设计电路,以对其不足提出改进。

? 第17-18周——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总结前十六周所做的工作,按照规范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四、研究工作进度:

第一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以及电磁炉。 第二周:阅读并联谐振型逆变器原理及应用的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及方法,重点掌握电磁炉原理及设计方法。

第三周:翻译英文资料。学习相关应用软件。

第四周:初步构建硬件电路。

从下周起,开始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整理思路,设计硬件电路绘制原理图,进行仿真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立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l版 科学出版社 1992

4.刘胜利现代高频开关电源实用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l

5. 李杭军 串并联谐振逆变器的设计 扬州大学学报2007

6. 周艳琼 电磁炉工作原理 家电检修技术2001

7. 黄采伦IGBT驱动模块及其应用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9

8. 易映萍IGBT的驱动与保护 仪表技术 1999

9.伍炎军对中国电磁炉产业发展的思考 电器制造商 2003

10.康明并联谐振感应加热逆变器控制方法的设计现代电子技术

2006

11.胡雪峰 IGBT 集成驱动保护模块的分析比较与选用机床电器

2004

12.杨永辉并联谐振感应加热逆变器控制方法的设计 现代电子技

术 2006

13.曲学基IGBT及其集成控制器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的应用电子工业

出版社2010

14.Richard BonertSimple Staning Scheme for a Parallel

Resonance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IEEE

TR 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1994

15.GeorgeChryssis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Theory and Desogn New York: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84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七、系级教学单位审核意见:

审查结果: □ 通过 □ 完善后通过 □ 未通过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日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基于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的电磁炉设计 学院(系):里仁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主要分成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以逆变为中心,研究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在感应加热电源系统中应用的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另一方面重点则是放在加热线圈及加热工件间能量转移与功率消耗,这部分主要是以有限元分析法建模来探讨;另外也一直在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的感应加热电源系统中做更近一步的研究。由于使用中、高频电流来做金属热处理或其他材料加工呈现急剧的增加,其应用范围如:表面硬化、铜钎焊接及熔化等。

和国外情况相比,国内还有不少差距。在控制技术手段上,国外大量采用集成电路,数字显示,微机控制,国内则大部分是分立元件和继电器控制,只有少部分采用集成电路控制,采用微机控制的则更少。在工作频率上,国外基本没有空白,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而国内10kHz-100kHz基本属于空白,100kHz以上以电子管式为主。在生产手段上,国外一般采取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国内仍处于手工业作坊阶段,工艺落后,外观质量差。

感应加热技术是20世纪初才开始应用于工业部门的,由于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物料内部发热和热效率高、加热均匀且具有选择性、产品质量好、几乎无环境污染、可控性好及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以来,感应加热技术在民用家电领域更是得到惊人的发展,其代表产品电磁炉已进入市场快速增长。

二、研究主要成果

感应加热电源频率可分为三个等级:500Hz以下为低频,1—10kHz为中频,20~100kHz为超音频,100kHz以上为高频。中频多用晶闸管但也有用IGBT,迄今国外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最大容量己达上兆瓦级别,而国内也有200Hz到8kHz、功率为100到3000kW的生产能力;

19xx年西班牙报道了30~600kW/50-100kW的感应加热电源,19xx年日本采用IGBT研制了1200kW/50kHz的并联型感应加热电源,从90年代初国内开始采用IGBT研制超音频电源,浙江大学研制开发的50kW/50kHz的IGBT超音频电源已经通过浙江省技术鉴定,20xx年浙江

大学三伊公司研制成功了100kW/100kHz的IGBT固体电源;日本公司在80年代末还采用SIT研制的电源水平达到100kW/200kHz,400kW/400kHz,国内19xx年天津高频设备厂和天津大学联合研制开发出75kW/200kHz的SIT感应加热电源,比利时公司生产的电流型MOSFET感应加热电源可达1000kW/15~600kHz,美国、西班牙和德国采用MOSFET的电流型感应加热电源制造水平分别达600kW/400kHz,480kW/50~200kHz,目前国外最大容量已达几十兆瓦,国内浙江大学在90年代研制成功了20kw/300kHz的MOSFET高频电源。国内目前MOSFET电源制造水平为400kW/500kHz。

三、发展趋势:

今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功率、高频率。随着半导体功率器件MOSFET、IGBT、MCT、IGCT等的发展,将来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必将朝着大功率和高频率相统一的方向发展。

第二:低损耗、高功率因数。随着功率器件的发展,再加上驱动电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使得整个装置的损耗明显降低。随着对电网无功要求的提高,具有高功率因数的电源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三:智能化、复合化。随着感应加热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程度及对电源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正向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具有计算机智能接口的全数字化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成为下一代发展目标。

第四:大容量化。从电路的角度来考虑感应加热电源的大容量化,可将大容量化技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器件的串、并联,另一类是多台电源的串、并联:在器件的串、并联方式中,必须认真处理串联器件的均压问题和并联器件的均流问题,由于器件制造工艺和参数的离散性、限制了器件的串、并联数目,且串、并联数越多,装置的可靠性越差:多台电源的串、并联技术是在器件串、并联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大容量化的有效手段,借助于可靠的电源串、并联技术,在单机容量适当的情况下,可简单地通过串、并联运行方式得到大容量装置,每台单机只是装置的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

四、存在问题

(1)电路方案、参数设计及控制软件设计·

分析电磁炉工作原理,选用的逆变电路形式,根据电路形式设计电路中各参数,包括IGBT的选型,谐振电感、电容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IGBT硬件重叠区电路和智能保护电路,保护开关器件。设计控制软件,功率控制模块软件。

(2)IGBT驱动模块设计

研究IGBT特性及功耗计算,一般驱动电路中应注意的参数和栅极电阻的选取,重点设计优化的驱动电路,并通过仿真验证可行性。

(3)动态负载模型的研究

分析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研究基于变压器的负载模型,基于网络阻抗的动态的负载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和软件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刘胜利 现代高频开关电源实用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l

2.周艳琼 电磁炉工作原理 家电检修技术2001

3.易映萍IGBT的驱动与保护 仪表技术 1999

4.黄采伦IGBT驱动模块及其应用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9

5.曲学基IGBT及其集成控制器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的应用 电子工

业出版社2010

6.周艳琼 电磁炉工作原理 家电检修技术2001

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年 月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