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书

地点:-----------------学院校内

时间:20##年10月8日 ~ 20##年11月10日

班级: 06工程测量班

组号:第二组

姓名:

学号:13号

指导老师:

概述

本次实习是在系里的安排下各位老师的精心组织领导下进行的。

从20##年10月8日开始到20##年11月10日结束,前后经1个月多长。

实习的主要内容有:水准仪高程控制测量,GPS控制测量,经纬仪钢尺导线测量,经纬仪图版白纸测图,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这五部分。

实习主要范围和任务有:东岗桥头GPS-12到和平镇的公路SH01之间的高差;学校内GPS控制网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校门口XN03到操场后面的XN09点之间的经纬仪钢尺导线测量;一号教学楼至餐厅区的白纸测图和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实习的目的:毕业实习是我们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其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测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加熟练的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的操作。

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任务

用往返测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使它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二.实习目的:

1.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

2学会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3学会在记录本上对数据进行正确的记录和计算

三.实习的具体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用“ 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限差如下:1.前后最大距离<100m。2.前后视距差≤3m。3.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4.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5.黑红面高差只差≤6mm。6.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7.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mm。8.环线闭喝差限差<±25 mm。*表中公式的K是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3)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4)工作过程:①验收仪器②室外测段施测。③手簿管理(路线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方)往返测高差验收。④内业解算。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

2.1 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否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置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2.2  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

2.3  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即把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2.4  精平与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采用倒像望远镜,因此读数时应从小往大,即从上往下读。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读数。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四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借仪器是要检查仪器是否合适,我们在第一天测量时就没有仔细检查,结果到达后开始测量时才发现仪器误差太大,在一个测站上就白白浪费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只能从那么远的地方把仪器拿到学校另换仪器再测,应此每天首先把准备工作要做好,避免应忘了东西或一仪器不合适而影响工作进度

   我们在测量过程中有时观测者刚把前后尺读完,记录者还没有算完,就把仪器搬到下一站去了,等记录者算完发现超限了,尺垫也已经动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将仪器架回到大概的位置再重测,这样下来最后高差闭合差就肯定达不到要求,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观测者把数读完后,只有等到记录者把数据算完,发现各项没有超过限差后才能让观测者迁往下站。

水准测量时,将仪器放在距前、后视距离相等处的目的、在于消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的影响和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残余误差的影响,应此在测量时要竟量使前后视距相等。

在观测过程中,有时观测者刚把后尺读完准备读前尺,结果立后尺的人就把尺垫和尺子拿上往下一站立去了,这样如果数据没有超限也就没事,一旦数据超限了,那就要全部重测 。因此立后尺的人必须要等到记录者说搬,才能走,否则就不能移动尺垫。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采用倒像望远镜,因此读数时应从小往大,即从上往下读。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读数。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在读中丝时一定要精平才能在读数,但在观测过程中,观测者有时在读中丝时就忘了精平而直接开始读中丝了,因此为了减少这些失误,记录员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读数的的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会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这样就会提高读数的精度。

五.测量成果

20##年10月9日返测

    h =66.655m

    L =1.659km

     F=20√L=25.760mm

20##年10月13日往测

     h=66.644m

   L=1.647KM

   f=20√L=25.732mm

△  H =h-h=11mm

闭合差=20√L+L=37mm

△  H<闭合差

11mm < 37mm

此次实习测量结果合格

六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作。还有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1 在这次水准测量中由于水准路线较长,测站数的增加使的累计误差越积越大,为了减小累计误差对水准测量的影响,我们在观测中应竟量使前后视距相等,以消除地球大气折光的影响,在读数时使目镜成像要十分的清晰,以消除视差的影响。在观测过程中立尺人要竟量把尺子立端,以提高读数误差。观测者在读取中丝时要一定要先严格精平在读数。在观测过程中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2、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3、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复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4、内业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四等水准测量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通过大家的团结努力,我们还是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测量。多天的合作下来,每个同学的脸都亲切了许多。当所有工作做完的时候,大家一起回顾最初的苦,才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坚持走过来了,成果拿出来了,大家的心里比什么都甜,但这几天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GPS测量实习报告

一 实习任务

通过已知控制点,用GPS来测定和解算校内控制网

二实习目的

1 了解和掌握GPS的基本操作

2 掌握GPS的基本原理

3掌握对GPS  的基本设置

三选点:


(1),选点要考虑所选点的网图应是一个好的三角形网图,有利于测量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基线处理和网图平差。


(2),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


(3),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200米以上;


(4),为避免多路径效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5),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四 GPS 测量的外业实施

 GPS 测量外业包括外业准备,数据观测和成果整理三个阶段。

1外业准备。   外业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设。技术设计首先应根据有关规程说明,测区范围,测量任务的目的及精度要求,测区要求,,测区已有测量资料的状况以及测区所采用的参考坐标系统,考虑GPS技术的 特点,在实施踏勘的基础上,优化设计GPS网布设方案。该技术设计应包括各点间连接方法,设站次数和观测时段等,还需要根据作业日期的卫星状态图表,制定作业进程安排计划。

GPS 网的各点之间一般不要求通视,但为了常规仪器观测的方便,一般成对布设且相互通视。GPS点的电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避开高压电线,变电站,电视台等大功率的无线电磁波发射设施,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同时,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2 数据观测 。GPS 外业施测是指用GPS接受机获取GPS 卫星信号,其主要工作包括天线设置,接受机操作和测站记薄等。

天线的对中,整平和定向应符合所使用仪器要求及相关规程要求,并应精确的 测量天线高。在作偏心观测时应精确测定偏心元素。

接受机操作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一般只需要按几个功能键就可以进行测量。

天线偏心元素和观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应正确记录在记录簿内。

为了保证GPS观测的质量,在施测前应对GPS进行检验,并且宜在GPS网中加测部分电磁波测距边。

3成果整理。外业成果整理包括GPS基线向量(一般是应用厂家提供在商用软件进行),并计算同步环闭合差及重复边较差,检验他们是否满足规定的限差。若超限分析其原应并进行重新解算。对于观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基线,应进行重测或补测。

五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观测前,要将GPS的截止角,采样间隔设置一致。

2:在观测过程中要同时开关机。

3:在测前测后要反复量取天线高。

4:在测量要对观测过程作好记录。

六:内业处理。

用中海达测量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

七: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GPS的操作及其原理有了一个跟加系统的了解,使我知道用GPS在观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首先应把GPS截止角,采样间隔设置一致,在观测过程中要同时开关机。同时在选点时也要避开一些高压电线和大功率发射塔等对GPS有影响的地物,但我门在这次实习中由于是第一次,结果有的小组应观测时间不够或因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开关机,结果导致在第一次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好多数据不合理,导致整个网图无法进行基线处理。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门在第二天的重新补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关机,使这次观测的数据在处理时达到了所要求的网图和平差精度,并达到了所要求的精度,但在这次实习中虽然学会了GPS的外业但是对内业还不是太懂,对GPS处理软件也不太会用,因此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对GPS的内业处理软件要多下功夫。GPS的原理现在虽然搞的不是太懂。但是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经过多次的操作,我会慢慢搞懂的。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J2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2  掌握钢尺量距的基本方法

3  学会导线测量数据的纪录和处理

二 实习任务

  用J2经纬仪测量一组符合导线,使她达到所要求的精度。

三、实习的仪器和工具

导线测量:J2经纬仪一台(带角架)

测钎两个

50m皮尺一把

方向观测记录板及记录表。

水准尺一个

四、实习的技术要求

 一、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二、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

 

 

五、实习的过程

一、仪器检验(J2的经纬仪)

 在一测区开始作业前应对光学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

①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②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的测定;

③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④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二、导线的布设

  我组导线采用附合导线,以高级控制点XN03点,XN11点,中XN11好点为起始点,以XN11-XN03’边的坐标方位角为起始坐标方位角,共9个点,附合到另外两个高级控制点XN07,XN09中的XN07点,并以XN07-XN09边的坐标方位角为终边坐标方位角。

三、测角

  导线采用J2经纬仪,按测回法来观测,测角时要么全部观测导线的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要么全部观测右角,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来操作。每个人进行两个测回进行测角(见表数据)

四、测边

测边采用钢尺里量边或用经纬仪来读取水准尺的上下丝,下丝减去上丝。(见表数据)

 

六、实习的数据处理

一、检查复核

  ①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

②绘制导线略图,把起算数据、观测数据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应对标注的数据进行复核。

③确定内业计算中的取一级导线位要求,本导线采用一级导线,角度取位至秒,边长和坐标取位至毫米

二、准备工作

  准备导线计算表(见表数据)

三、计算过程(见表数据)

①角度闭合差fβ的计算

  fβ=∑β测-∑β理

   ∑β测——为所有水平角观测角的总和

∑β理——为所有水平角的理论值的总和

②角度闭合差调整

  如果角度闭合差fβ不满足规范要求,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测水平角。若满足要求,则可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度中去。

③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αi+1=αi+βi-180???

  ④坐标增量的计算

     Δxij=   D ijcosαij  

     Δyij=D ijsinαij

  ⑤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x=∑Δx计算-∑Δx理论

       fy=∑Δy计算-∑Δy理论

    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

       fD=√f²x+ f²y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

     K= fD/∑D

     K是用分子为一的分式表示,是衡量导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的另一重要指标。

⑥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差值,则可对坐标增量闭合差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将fx 、fy按边长的大小成比例反符号分配到各边的

坐标增量中去。

⑦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算坐标及改正后的各边坐标增量,直接相加减得到各导线点的坐标

  角度测量注意事项

 1. 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测回法(适用于两个方向间角度)及全圆测回法(用于三个以上方向)。竖直角是在同一个竖直面内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测量竖直角与测量水平角不同,在测量水平角时,当望远镜随照准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而指标线随照准部转动,因而不同的方向就有不同的读数,两方向读数相减就求得水平角角值。然而在测量竖直角时,由于竖盘装置在望远镜旋转轴的一侧,当仪器整平时,竖盘就代表一个竖直面,竖盘上刻有分划(和水平度盘一样),当望远镜瞄准不同高度的目标上、下移动时,望远镜的旋转轴带动竖盘一齐旋转,这与水平度盘不同,而指标线是固定不变的,它与竖盘水准管相连,通过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的转动,指标可以作较小的移动。所以观测时,必须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其气泡居中后,方能读取读数。竖盘的注记形式不同,因此计算竖直角的公式也不相同。我们所说的L和R是在指标位置正确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指标位置不一定正确,它与正确位置读数的差,叫做竖盘指标差,通常用X表示。

  2.为了保证角度观测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要了解经纬仪各轴系之间的关系,要弄懂经纬仪检验和校正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角度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消除或减弱的方法,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按斗进行配置。

  3.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随时都要有限差的观念,用测回法测角时要注意规范中所规定的上、下半测回的角值差,各测回间以角度之差来衡量,全圆测回法中,除注意上述两项限差外,还需用半测回归零差来衡量是否合乎要求,若超出规定的限差范围,均需重测。对零工作随经纬仪类型不问而略有差异,注意掌握复测经纬仪和方向经纬仪的对零步骤的不同点.

八 量距方法

 (1)平坦地区的距离丈量

 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A、B用木桩(桩上钉一小钉)标志出来,然后在端点的外侧各立一标杆,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即可开始丈量。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后尺手持尺的零端位于A点,并在A点上插一测钎。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组测钎的其余5根(或10根),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处停下。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B点,当两人同时把钢尺拉紧、拉平和拉稳后,前尺手在尺的末端刻线处竖直地插下—测钎,得到点l,这样便量完了一个尺段。随之后尺手拔起A点上的测钎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同法量出第二尺段。如此继续丈量下去,直至最后不足一整尺段(n一B)时,前尺手将尺上某一整数分划线对准B点,由后尺手对准n点在尺上读出读数,两数相减,即可求得不足一尺段的余长,

 为了防止丈量中发生错误及提高量距精度,距离要往、返丈量。上述为往测,迟测时要重新进行定线,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式形式。

(2)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

沿倾斜地面丈量距离,当地势起伏不大时,可将钢尺拉平丈量,丈量由A向B进行,甲立于A点,指挥乙将尺拉在AB方向线上。甲将尺的零端对准A点,乙将尺子抬高,并且目估使尺子水平,然后用垂球尖将尺段的末端投于地面上,再插以插钎。若地面倾斜较大,将钢尺抬平有困难对,可将一尺段分成几段来平量,

2)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均匀时,可以沿着斜坡丈量出AB的斜距L,测出地面倾斜角,然后计算AB的水平距离D。 

九  距离测量注意事项

1.两点之间的距离指的是连成直线的水平距离,除了知道距离之外,还要知道直线的方向,所谓方向是相对的,它是相对于某一个标准方向而言,这个标准方向叫基本方向,因此直线定向是一条直线相对于基本方向而言的。

 2.丈量距离的方法很多,钢尺量距分一般方法和精密量距法。一般方法采用标杆目测定线,分平坦地面与倾斜地面的量距。测量读数至mm,一般采用往、返测量,求相对误差。精密既采用经纬仪定线经钢尺概量打下木桩。然后用经过检定的钢尺进行量距,每一尺段移动3次钢尺位置,得3个结果,3次较差合乎要求后,取平均值。读数均至mm。然后再进行返测,每条直线丈量次数,视不同要求按规范而定。

  十、实习的心得体会

  一、这次导线测量的收获体会:通过这次的测量实习,使我掌握了J2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并且学会了怎样纪录和处理数据,以前在书上看到导线测量的数据很多,计算起来很麻烦,而且公式也是一大堆,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学了一年多了,还是不会计算,但经过这次实习,虽然一天下来很辛苦,但看到自己亲手所劳动得到的成果,再累也感觉很高兴,再加上自己亲手把所测数据算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我感觉到数据的计算其时也不难,只要你自己认真去做同时也遇到了书本上不曾考虑到的问题。学会了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也更加了解实习的过程,培养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更不会对自身有什么提高,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二、实习中遇到的经验教训:实习中的每一个注意点都有其实际意义,忽视每一点都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导线点的布设的位置对实际测量时的进度有很大的影,比如在路口经常有车来往,避免布点;实验仪器的整平对中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平角观测需要检查闭合差,超过限差一定要重新测量,不然容易返工。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作业方法和内业成图的方法,学会使用数字测图系统软件CASS7.0

二、报告主要内容

1.全站仪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2.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内业成图;3. 个人总结。

三、仪器及工具

苏一光全站仪1套、棱镜及杆2套、、小卷尺、、

试验的主要过程:

1.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①置仪: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②创建文件: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JOB1,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③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文件名JOB1,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固定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检测。在进行后视定向要反复进行,使它的对中误差不能超过几个厘米。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将棱镜立到要测得点上,用望远镜精确照准,然后进入测量界面开始测量,并且把测量结果要保存下来。为了在内业成图时不搞错 ,在测量时应专门有一个人进行花草图,把所测的点所对应的地物地貌全都在草图上画出来,画草图的人应该和跑棱镜的人在意块,观测者应把每一次所测点号告知画草图的人。
2.内业数据传输:

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3、内业成图方法: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5.1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5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DAT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格式

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


4、注意事项

一>1. 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2. 采用数据编码时,数据编码要规范、合理。3. 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4 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二>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几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用以上方法,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草图绘制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员跑尺前确定好这一区域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为了节省时间要求要求两名草图绘制人员配合工作,即一名队员负责本测站的指挥协调,标记工作;另一名队员去规划下一侧站点的测量路线,和具体地物的草图速写。 另外全站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只要在能通视的范围内都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所以在一个测站我们应尽量多的完成通视地物的测量,这就要求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联络。

三、碎部点选择注意事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这就更要求草图绘制人员的事先观察,有些建筑物可能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

2.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3. 对于一些重要的无法通视的观测点,应通过一定的位移来替代观测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这样的点要在草图上详细注记。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实测,尽量避免用钢尺量取。因为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远非皮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会高些。

2. 实地数据采集时,配合要默契,不在测站可视范围,则通过使用对讲机来传递信息,跑棱镜的人要将自己所要采集的地形地物数据点信息及时报告给测站人员,以确保数据记录的真实性。

3. 由于数字测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所以如何加强检核是每个单位所必须解决的。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地点时,必须有一定的措施。

4 尽量在测站的可视氛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的时候,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5. 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一定要注意实地的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细记录,不要把疑问点带回到内业处理。

五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

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 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和大学时光的珍贵,在学校余下的时间里,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努力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技

经纬仪平板测图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2.掌握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作业方法。

3.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二、实习任务

各小组测绘一幅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图芯规格400mm×500mm)。图廓内地物、地形测量内容不得少于5个格网,

三、仪器工具

1.除控制测量实习部分使用的仪器外,还需“图板,花杆1根,皮尺(50m)1把,半圆仪1块,钢直尺1把。

2.自备4H或3H铅笔,橡皮,三角板,计算器。

3.图纸。

四、技术要求

(一)、一般规定

1.测图比例尺为1∶500,

(二)、图根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进行踏勘、设计、选点,宜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的地方。要方便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的地方。要避免选在道路中间。

图根点选定后,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划“+”作为标志;或用油漆在地上画“?”作为标志并编号。编号可用四位数,如2班3组选的8号点,编号可为2308。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 n为测站数。测距:单程观测1测回,读数较差≤10mm。测角:DJ2时,半测回互差限差为12秒;DJ6时,半测回互差限差为30秒。

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边长可单程观测1测回。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连测两个已知方向,观测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不应超过±40″;其它站水平角观测一测回。

图根导线计算时角值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

(三)、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

检测碎部测量将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将控制点、图根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抄录在成果表上,同时展绘在图纸上备用。

为了准确展绘控制点,要在图纸上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如下图,在图纸中心绘出交角约为60°两条线(线轻而细,0.1mm),从交点沿对角线量取等长线段得abcd,用直线连接4点得矩形。再从ab两点起,沿ad、bc每10cm定一点;从ad两点起,沿ab、dc方向每10cm定一点。连接相应点,并擦除多余线条,得坐标格网。坐标格网绘好后要进行格网检查:小格网边长差应小于0.1mm,大格网边长差小于0.2mm,长对角线边长差小于0.3mm。坐标格网在检查合格后,要在左侧和下端以“m”为单位,用3.5mm高的数字标注坐标值。

控制点展绘要根据其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再于方格内计算点距方格左下角的图上距离,并分别从方格两端同步量取应有之距离,作交线得控制点。最后量取各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作为检查,其距离与相应的实地距离的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3mm。图纸上的控制点要注记点名和高程,一般在控制点的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分子为点名,分母为高程(注记到mm)。

用全站仪施测时,应对输入的控制点成果数据进行显示检查。

2.数据采集和成图过程

实习采用两种测图方式:a)传统经纬仪加小平板白纸测图,

白纸测图的图纸展绘与外业碎部点测量同步进行,边测边绘,当天测,当天整饰。最终整饰完毕后的地图,既作为成果上交,同时也在数字成图过程中起到参考草图的作用。

地形碎部测量的一般要求:

Ø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仪器高和棱镜高应准确至毫米。

Ø  水平角、竖直角仅仪器盘左观测。每站测图过程中,每测50~100个碎部点,应进行一次水平角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应大于2′,否则两次归零检查之间所测的全部碎部点成果作废,要重新安置仪器进行碎部点测量。

Ø  碎部点的测量要将测区内的地形、地物特征点按一定的密度要求测出。要对各点作详细属性记录,便于内业手动勾绘地图或计算机制图。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图上间距为3c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高程注记至厘米。

Ø  手动记录数据时,角度读记至秒,光电测距的距离读记至毫米,光电测距最大长度为300m。如采用经纬仪视距测量,经纬仪中丝要尽可能照准水准尺黑面上等同仪器高的位置(可预先在尺面上进行标示),然后再读取上、下丝读数(估读至毫米)。在中丝不能照准水准尺上等仪器高的位置时,要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视距最大长度平地为100m,山地为50m。

“传统经纬仪加小平板白纸测图”成图过程:

Ø  碎部点坐标测量采用极坐标法(也可采用量距法和交会法等),碎部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碎部点测量和碎部点展绘同步进行。

Ø  在测区内选择通视良好的图根点A(图上位置a)作为测站,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在不影响经纬仪观测的附近安置小平板,量取仪器高。选择另一图根点B(图上位置b)作为起始零方向,经纬仪盘左照准B点并将水平度盘置零。

Ø  在小平板的图纸上,用针将半圆仪圆孔中心钉在a点,画出ab方向线(只需画出在半圆仪上读数的那一小段)

Ø  跑尺员按一定路线选择地形特征点,并竖立视距尺(水准尺),尺体尽量铅直。观测员瞄准尺面读出上、中、下三丝读数、水平度盘读数(水平角)和竖盘读数。

Ø  记录员按要求记录碎部测量手薄,清楚标记碎部点属性。然后算出水平距离、高程并报告给绘图员。

Ø  绘图员转动半圆仪(注意半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使零方向线ab对准半圆仪上读数等于水平角的刻度,再在半圆仪直尺端上按图上水平距离定出碎部点位置。

Ø  碎部点位置用点表示,在点的右侧标注其高程(注记字头朝北,字高2mm,图上标注高程的小数点可以借用碎部点点位以简化、清洁图面,单位:cm)。并非所有碎部点都要标注高程,但是,房屋和独立的人工建构筑物至少要有一个高程标注,道路、平坝和地形则要满足前面关于高程注记点分布的要求。

五体会

 通过这次经纬仪和平板测图的实习,使我对以前最早的画图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经纬仪的操作和钢尺量距更加熟练了,在实习过程中,有时绘出来的地物和实际当中的相比,差了很多,经检查发现主要是观测者把数读错,或是量距的人把距离量错,但有时仪器观测很多次后就不平了,因此观测者在同一站上测一段时间后就要进行一次定向,看仪器平不平。同时绘图的人也要细心,减少绘图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因为是在白纸上绘图,所以绘图者应注意保持图纸的清洁,美观。在测图过程中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学到东西还要配合默契,就要分工明确,每一项工作都有每一个人轮流来做,最后看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大家共同努力所得到的成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虽然实习了一天,但看到自己亲手绘制的图,完全感觉不到一点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