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特点及结构

调查报告的特点及结构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

一.较强的针对性。

只有某一情况、,某一社会问题、某一成功经验,引起了一定的程度的主意,为了进一步得到它的详情、真相,认识它的性质,才需要有人专门对它进行调查、研究,向有关机关提供报告。由此可知,调查报告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文体。

二.材料丰富翔实。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材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三.提供规律性认识。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一、社会调查的方法 1、普遍调查 2、重点调查 3、典型调查 4、抽样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庆市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

(二)导语:此为社会调查的开头部分,也称前言、导言。此部分需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查方法。

(三)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也称正文 1、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情况,应注重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2、分析部分:重点分析所调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条分析缕,有事这有依据,抓住问题的实质、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给人印象深刻,提醒世人或领导注意。 3、建

议部分: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提供参考。

(四)结语:总结全文、深化主体、警策世人,也可在建议部分结束。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方式

(一)纵式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如果是针对某一件事情,通常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某某贩卖毒品的犯罪调查》、《某某公司不正当广告炒作的调查》。

(二)横式结构:根据材料的内容、特点、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是针对某类社会现象,通常采用此种结构方式,如《关于中、小学实行强行补课的调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调查》,社会调查报告一般立足于某类社会现象,故这是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

(三)纵横式结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但应确定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另一种为辅。

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写作前目的明确,认真选择调查对象,认真选择调查对象,认真制定调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1、确定调查对象(范围、程度),选择公众关心、有调查价值、自己也有能力驾驭的社会现象。 2、确定调查目的、调查项目、调查方法。 3、准备调查需用的工具(如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经费,安排好调查日程。

(二)认真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典型性。

(三)整理分析调查到手的材料,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四)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1、确立自己的观点、看法,但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 2、实事求是,不夸张、不隐瞒实情,如实将调查到的情况写出来,注意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3、重点在于客观分析,在掌握的事实基础上分析,透过揭示其本质、规律。 4、讲求实效,贵在及时。

 

第二篇:商品结构调查报告

商品结构调查报告

1、便利店商品种类:

一是即时消费品,买了就能用,买了就能吃;

二是应季性商品,夏天有冷饮,冬天有热饮;

三是应急性商品,家里来客人所用商品,一时急需的商品,突然用完的商品; 四是小量商品,一次用不多,用不完可扔掉;

五是调剂性商品,感到寂寞时,想吃休闲食品,感到孤独时,想翻看休闲杂志。 2、

7-11的商品结构为:

酒类13.6%

食品46.7%

糖果12.1%

杂货11.9%

杂志、报纸6.5%

速食7.9%

其他1.3%。

便利店的商品配置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商品品种配置

便利店中商品配置的结构比例应该与消费者支出的商品投向比例相当。 要正确地确定商品品种的结构比例,必须对消费者的购买比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 便利店商品品种配置的步骤如下:

(1)根据历史资料或市场调查计算商品库存比例,确定商品库存结构,即资金分配比例。

(2)根据销售数据分析消费者购买取向,从而确定各商品类别中的品种数。

(3)商品品种配置比例的调整,根据消费者购买比例制定的商品品种配置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形势、消费者偏好、

流行趋势而改变的。因此,需要在连锁总部设置“商品配置自动统计分析信息系 1

统”,将各分店的每日销售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定期显示出变动曲线,并制定一定日期(一般为一个月)配置比例变动的上下限红线,及时提示相关部门对发生的变化做出反应。

(4)新品种的预留空间与旧品种的序列淘汰制。

2.商品选择策略

便利店的营业空间和规模不是很大,而且本着方便社区的经营宗旨,应该把 经营的重点放在20%高利润、高销售额的主营商品上。便利店的主营商品一般 是相对固定的。确定主营商品后,便利店需要实施的一项重要商品策略就是对商品的规格进行筛选。在一般超市的货架上,往往可以看到同一种商品有好几种不同的规格,以适应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但是,在便利店,由于陈列空间有限,要尽量把某种商品的销售量集中在2—3种规格上,而且这样还能够以较大规模的集中订货获得较低的进货价。 此外,便利店中同一种商品的品牌不必太多,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便利店应将某种商品确定在有限的几个知名品牌上,通过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量来保证利润额的实现。

3.商品陈列原则

便利店商品的陈列应遵循以下几点配置原则:

(1)牛奶、面包、蔬菜、水果、粮油制品等日配品,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顾客的购买频率较高,销售额和销售量较大,而且也是顾客进行价格比较的重点商品,是价格策略的主要商品,因此要配置在商店卖场的前端。

(2)在收银台通道附近陈列休闲类商品,如:书刊杂志、胶卷、电池、香烟、口香糖等,这些商品属于随意性较强的商品,往往是不在顾客的采购计划中的,通过这样的陈列,可以使顾客在等候收银时随手购买,从而增加商店的销售额。

(3)头货架是卖场中顾客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顾客无论进出都要经过端头货架,特别是其中一头又正对着入口,因此这里配置的商品要能够刺激顾客、留住顾客。如:特价商品、促销商品、新产品、换季商品、高利润商品等。

(4)通道货架的商品陈列,要重视商品系列的互补性,实行配套陈列,特别是不同货架通道的转换和食品区通道与百货区通道的转换,要注意商品的延续性。例如,调味品与粮油制品、儿童用品/文具与儿童食品、厨房用品与速食品等。

2

(5)便利店卖场的最后端的商品陈列,负有诱导顾客走向卖场最里面的责任。一般来讲,用保鲜柜来陈列新鲜食品最为合适,而且要采用倾斜陈列的方式,使顾客的视线能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商品。

从商品结构来分析,中国与日本较为相似,食品均占据了6 成以上的份额,食品以外,非食品的份额在3 成左右。但日本的日配和快餐所占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从最能体现便利店便利性的日配和快餐商品来看,日本便利店的便利性是很高的。 在美国,香烟以及其他烟草制品是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再加之部分汽车相关商品的销售,使得非食品合计占到4 成的销售额。从服务类的销售占比来看,由于日本的服务种类丰富,手续费的收取额度相对较高,使得服务类项目真正成为企业收益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公益性的行为。目前日本的服务类收益占比为4.6%,高出中国5 倍以上。 三国便利店的SKU 总数没有太大的差距,但平均到单位面积以后不难发现,中国的便利店的单位面积SKU 数大大高出了美国,也高出日本8 个SKU。更多的SKU,意味着更加复杂的商品管理和更加严格的陈列要求。 日本便利店在上世纪70 年代中期就在门店中引入了快餐,当时是放在收银台上的冷藏式设施。后来由于生产工厂的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在70 年代出现了以米饭厂家(饭团供应商)为中心的日本日配食品协同组织,便利店企业通过与该组织合作来管理所有快餐生产厂家。到2000 年的时候,加入该组织的便利店企业专用工厂就有223 家。该组织体系内的厂家主要向便利店、一般餐饮企业提供米饭、面包、蔬菜、面条、腌制食品等商品。与外部公司共同开发日配、快餐为日本便利店企业节省大量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其专业性。 同时,日本便利店企业的日配、快餐多由专属工厂来加工,这些专属工厂面向某个便利店企业单独供货,由于采取统购统销的模式,工厂不需要担心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工厂也不需要花大量精力在企业宣传和产品推广上,只需要专心开发商品和做好生产管理,保证质量和味道即可。日本先进的便利店企业的专属工厂达到100 多个,如此庞大的专属工厂体系支撑了日本便利店行业庞大的日配、快餐销售体系。大力发展日配、快餐同时也跟日本便利店的高密度开店有关系。为了节省物流成本,通常是在一个地区集中开店,但集中开店没有一定的客流支撑是很困难的,在客流不够的情况下,在商品搭配上就要下 3

功夫。日用商品和非食品不可以过多,因为顾客不需要每天都买,而日配和快餐由于顾客每天都需要,所以就算是集中开店也可以保证购买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日配和快餐食品是便利店企业能否经营成功的一个很大的关键点。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