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一、 实验题目

在一个驾驶执照分理处,司机的到达速率为每小时50人左右(到达间隔为均值1.2分钟的指数分布)。每个到达的司机必须先在两个工作人员中的一个那里进行登记,登记时间(分钟)服从三角分布(1.8,2,2.2)。完成登记后,有15%的司机需要参加一个笔试,笔试的时间(分钟)为三角分布(18,20,25)。所有的司机必须拍照,照相完成后1分钟即可领取执照离开;照相点的工作速度是每小时60个左右(服务时间均值为1分钟的指数分布)。

分理处的经理希望知道:当前情况下的顾客等待时间和照相点的利用率如何,采取哪种方法能够较为明显地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是在登记处增加一个照相点还是增加一个工作人员。

二、    第一个模型具体实验步骤

(1)  在这个模型之中,需要一个source,四个server,两个代表两个工作人员,一个代表考试的地点,最后一个代表拍照之处,最后是一个出口——sink。

(2)  打开Simio创建一个新的文件,放置一个source,再放置两个server代表两个工作人员,处理的时间服从三角分布(1.8,2.0,2.2),再将工作人员与开始点连接,再添加一个代表考试点的server,处理时间服从三角分布(18,20,25),两个工作人员的点与之相连接,添加最后一个代表照相店的server,服务的时间均值为1.2分钟,与考试点以及两个工作人员的点相连接,右侧最后于出口相连接。

(3)  设置在接受两个工作人员工作之后进入考试和照相地点的人员分配权重分别是0.15和0.85。

具体图示如下:

图1

(4)  在这个模型的背景之下的顾客等待时间和照相点的利用率如下:

工作人员处等待时间:

图2

图3

          由上可知在两个工作人员这边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为:0.1079小时、0.0753小时。

照相点的等待时间和利用率:

图4

          由图3可知在照相点的顾客平均等候时间是0.0054小时,照相点的利用率为0.7531。

三、    第二个模型具体步骤(增加一个工作人员)

(1)  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个工作人员,让此再分别于source和考试点、照相点相连接。

(2)  在分配人员的权重上,仍旧是与考试点连接处为0.15,与照相点相连接处的权重为0.85。

具体图示如下:

图5

(3)  在这个模型的背景之下的顾客等待时间和照相点的利用率如下:

工作人员处等待时间:

图6

图7

图8

由图6、图7、图8可知在两个工作人员这边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为:0.0182小时、0.0219小时、0.0001小时。

照相点的等待时间和利用率:

图9

由图9可知在照相点的顾客平均等候时间是0.0158小时,照相点的利用率为0.7344。

四、    第三个模型具体步骤(增加一个照相点)

(1)  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个照相点,两个工作人员点分别再与之相连接,考试点再与新增的照相点相连接。

(2)  两个工作人员与两个照相点的连接点的权重均调整为0.425。

(3)  在这个模型的背景之下的顾客等待时间和照相点的利用率如下:

工作人员处等待时间:

图10

图11

由图10、图11两个工作人员这边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为:0.1286小时、0.0710小时。

照相点的等待时间和利用率:

图12

图13

由图12、图13可知在照相点的顾客平均等候时间分别是0.0019小时、 0.0001小时;照相点的利用率为0.3778、0.0786。

五、    总结:

由以上后两个模型和原模型相对比的情况之下,在增加一个工作人员的情况之下,最大的等待时间0.2783小时;在增加一个照相点的情况之下的最大等待时间为0.5022小时(各处最大等待时间相加)。原模型的最大等待时间为0.5682小时,因此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增加一个工作人员之后,顾客的等待时间明显减少。所以选择增加一个工作人员的笑果更加好。

 

第二篇:信号与系统仿真实验报告5

上机实验5连续采样信号采样与重构

验证试验

1_1

clear all;clc;

t=0:0.0005:1;

f=13;

xa=cos(2*pi*f*t);

subplot(2,1,1);

plot(t,xa);grid;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_{a}(t)');

axis([0 1 -1.2 1.2]);

subplot(2,1,2);

T=0.1;

n=0:T:1;

xs=cos(2*pi*f*n);

k=0:length(n)-1;

stem(k,xs);grid;

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n]');

axis([0 (length(n)-1) -1.2 1.2]);

1_2

clear all;clc;

t=0:0.005:10;

xa=2*t.*exp(-t);

subplot(2,2,1);

plot(t,xa);grid;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_{a}(t)');

subplot(2,2,2);

wa=0:10/511:10;

ha=freqs(2,[1 2 1],wa);

plot(wa/(2*pi),abs(ha));grid;xlabel('频率,kHz');ylabel('幅值')

title('|X_{a}(j\Omega)|');axis([0 5/pi 0 2]);

subplot(2,2,3);

T=1;n=0:T:10;

xs=2*n.*exp(-n);

k=0:length(n)-1;

stem(k,xs);grid;

xlabel('时间n');ylabel('幅值');title('离散时间信号x[n]');

subplot(2,2,4);

wd=0:pi/255:pi;

hd=freqz(xs,1,wd);

plot(wd/(T*pi),T*abs(hd));grid;

xlabel('频率,kHz');ylabel('幅值')

title('|X(e^{j\Omega})|');axis([0 1/T 0 2]);

1_3

clear all;clc;

Fp=3500;Fs=4500;

Wp=2*pi*Fp;Ws=2*pi*Fs;

[N,Wn]=buttord(Wp,Ws,0.5,30,'s');

[b,a]=butter(N,Wn,'s');

wa=0:(3*Ws)/511:3*Ws;

h=freqs(b,a,wa);

plot(wa/(2*pi),20*log10(abs(h)));grid;

xlabel('Frequency,Hz');ylabel('Gain,dB');

title('gain response');

axis([0 3*Fs -60 5]);

1_4

%离散信号的时域过采样

n=0:50;

x=sin(2*pi*0.12*n);

y=zeros(1,3*length(x));

y([1:3:length(y)])=x;

subplot(2,1,1);stem(n,x);title('输入序列');

subplot(2,1,2);stem(n,y(1:length(x)));title('输出序列');

1_5

%离散信号的时域欠采样

clear all;clc;

n=0:49;

m=0:50*3-1;

x=sin(2*pi*0.042*m);

y=x([1:3:length(x)]);

subplot(2,1,1);stem(n,x(1:50));axis([0 50 -1.2 1.2]);title('输入序列');

subplot(2,1,2);stem(n,y);axis([0 50 -1.2 1.2]);title('输出序列');

1_6

clear all;clc;

freq=[0 0.45 0.5 1];

mag=[0 1 0 0];

x=fir2(99,freq,mag);

[Xz,w]=freqz(x,1,512);

subplot(2,1,1);plot(w/pi,abs(Xz));axis([0 1 0 1]);grid;title('输入谱');

subplot(2,1,2);

L=input('过采样因子=');

y=zeros(1,L*length(x));

y([1:L:length(y)])=x;

[Yz,w]=freqz(y,1,512);

plot(w/pi,abs(Yz));axis([0 1 0 1]);grid;

title('输出谱');

%%%%%%所存储的图形为过采样因子=5的波形

设计实验

1_1

clear all;clc;

t=0:0.0005:1;

f=150;

xa=3*sin(2*pi*f*t);

subplot(2,1,1);

plot(t,xa);grid;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_{a}(t)');

axis([0 0.04 -3.2 3.2]);

subplot(2,1,2);

T=1/5120;

n=0:T:1;

xs=3*sin(2*pi*f*n);

k=0:length(n)-1;

stem(k,xs);grid;

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n]');

axis([0 200 -3.2 3.2]);

1_2

clear all;clc;

t=0:0.00000005:1;

f=3000;

xa=3*sin(2*pi*f*t);

subplot(2,1,1);

plot(t,xa);grid;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_{a}(t)');

axis([0 0.004 -3.2 3.2]);

subplot(2,1,2);

T=1/5120;

n=0:T:1;

xs=3*sin(2*pi*f*n);

k=0:length(n)-1;

stem(k,xs);grid;

xlabel('时间,msec');ylabel('幅值');title('连续时间信号x[n]');

axis([0 20 -3.2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