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岭前镇峪口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发展“一村一品” 支柱产业,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平台,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会议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科学规划建设,特制订“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峪口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岭前镇镇南1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辖4个村民小组,312户,1105人。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苹果种植1800亩,人均1.3亩,苹果平均每亩收入5100元,当地苹果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利用水资源充足,加快发展养殖业,目前各类养殖户200户,猪羊存栏1800多头、养鸡3500只,规模养殖户5个,利用丰富有机肥源,建成沼气池300口,初步形成“果、畜、沼”良好生态园生产模式。现有果业专业合作社1个,果农协会1个,从事果业技术推广的持证农民技术员25名,果品销售经纪人26人,年销果品2000吨以上。广大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很高,果园管理技术规范,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探索,思路明确,为“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 1 -

近年来,我村依托苹果优生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苹果产业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以推广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强化果园管理,狠抓结构调整,建全服务体系,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产业”为指导, 按照“增优生、稳适生、减次生”的原则,坚持“大量发展早熟,适度发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苹果产业的开发步伐,使我村果业区域布局得到了优化,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0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仅果业一项收入50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90%。

我村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了岭前镇种家福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果农专业合作社在苗木提供、病虫防治、果品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深受果农欢迎。目前,电脑购置及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正在积极的筹备和协调之中,即将实现及时发布果业产销信息,在生产、销售关键时期,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供求信息服务,为果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果农协会作用,扩展带动全镇果业发展,同时积极加快中早熟新品种更新换代,尽大量地增加果农收入,使我村苹果产 - 2 -

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扶持力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二)组织化程度差,市场不规范;

(三)品种结构单一;

(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改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发挥两委会和果农协会作用,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进村入户做工作,通过算帐、对比,果农现场说教等办法,让果农打消思想顾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改良新品种。以品种结构调整为抓手,准备从20xx年起,分批对全村老果园进行示范改造,改良品种,提高授粉率。三年内发展早熟品种示范园150亩,中熟品种粉红女士100亩;改良树种450亩,新增种植面积110亩。

改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完善渠井双灌,计划新铺设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级抽水设施、配套渠系2600m,完成800亩节水灌溉,硬化果区田间道路1900m,配套绿化。建设450亩防雹网示范试验区,防御自然灾害,减少产业损失,总结完善防雹试验区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

提高无公害,打造绿色无公害苹果。力争三年苹果套袋 - 3 -

优袋率达到90%以上,果品商品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优果率从70%提高到85%,五年全部实现绿色果品生产。

2、加强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依托,邀请县果业局科技人员,省果树所的专家举办专题讲课和果园示范,购买光盘进行集中播放,达到每个生产季节和重点管理季节培训一次,以实现适时指导,提高果农种植水平。进一步协商签订与陕西省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设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借助西农苹果试验站的技术力量,依托镇苹果服务站,建立统防统治专业队。每年安排两次外出学习时间,学习技术,学习经验。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今后争取在推广防雹网、诱虫灯、反光膜等新技术的同时,90%的果园实施果园种草,新增家畜400头,建设沼气池80口,在现有“果、畜、沼”模式下积极推广“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生态果园果树下种草,草养猪,猪圈旁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作为叶面肥直接喷施果树,既节省肥料支出,又能确保果品绿色安全,大大提高优果率。

在所有果园中,大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特别是对老园,以彻底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并对品质不优的果园进行置换,对于果园大量盲目的施肥,进行全面指导,科学、合理 - 4 -

施肥,增加有机农家肥的使用,在病虫防治中,积极推广果袋套袋,针对虫病的生活习性,加强生物防治,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4、服务体系及产业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注册网站,完善产销信息传输系统。全方位宣传我村苹果优质各项指标和四季无公害管理,建立峪口村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在原有供销市场上积极开拓省市各级市场,积极参加全国各地苹果展销会,利用专业合作社优势与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对接,逐步探索“果农-专业合作社-超市”的供销模式,这样大大提高果农收入。申请注册苹果商标,进行初级包装,完善果品贮藏设施,提高果品贮藏科技含量,力争20xx年建成储量2000吨冷库一个,新建两座标准化苹果展销厅,推动产业链条的紧密和拉长。根据全镇乃至全县果树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导加工企业进行发展精深,加大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业层次。举办苹果文化相关活动,催生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观光示范园100亩。

5、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投入

我村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采取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业务部门扶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信用社贷款支持,群众自筹等多方渠道加大对“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的投入。

- 5 -

四、发展目标:

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提高我村的苹果产业化水平,加快形成苹果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实现我村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到20xx年,经过三年努力,力增新品种、新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示范园达到1000亩;果业产业覆盖率达到全村的90%,优果率达到90%以上,亩均产值达到8000元;建立中早熟苹果基地,注册苹果商标,修建2000吨冷藏库1个,300㎡果品展销厅2个,使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力争使峪口村苹果生产水平到20xx年基本实现全市果业科技展示第一村。到十二五末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1个,初步形成产业链,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真正使我村成为高标准“一村一品”苹果产业名牌村。

- 6 -

 

第二篇:农村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融入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形势,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农民收入增长已由主要依赖农产品产量增加开始向依靠调整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中国加入WTO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受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面临着产业结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全面认识和分析新形势下出现的环境条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切实解决新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研究确立新的发展思路与工作重点,制定并实施好南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对于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提升城市综合水平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九五”发展回顾

“九五”期间,围绕“开放开发、转轨转型、增速增效、富县富民”的主旋律和市委、市政府“一年初见成效,三年面貌大变”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开拓进取,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成为建国以来郊县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农民收入增加最多的一段时期,为“十五”期间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0xx年,郊县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2.4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0.6%,比“八五”期末(下同)增加138.0亿元,年均增长12.4%,人均GDP达到9986元,年均递增17.8%;实现财政收入30.3亿元,净增加19.2亿元,年均增长2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62元,净增1591元,年均递增10.4%,在全省位次由“八五”期末的第6位上升至第4位,农村居民非食物类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上升,居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全市提前两年实现乡乡镇镇达小康,农业进入初步现代化建设阶段。

(二)非农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20xx年,郊县共实现二产增加值159.4亿元,年均增长11.6%,其中乡镇工业112.3亿元,年均递增11.0%,建筑业17.1亿元,年均递增16.4%;实现三产增加值99.4亿元,年均递增22.2%。二、三产业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个和7个百分点,非农经济占郊县经济的比重由“八五”期末的75.6%提高到82.8%,经济结构由24.4:52.8:22.8调整为17.2:51.0:31.8,初步实现了由“二一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质的转变。

(三)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20xx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0不变价)53.2亿元,年均递增7.9%,多种经营快速发展,种养产值比由“八五”期末的53:47调整到51:49,压粮扩经成效明显,粮经种植面积比由68:32调整到46:54,打破了以粮食为主的传统种植结构,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

143万吨,油料和蔬菜产量分别达到22万吨和220万吨,肉类总产量24万吨、水产品产量11.9万吨、生奶产量6.7万吨,分别增长29.7%、59.6%和165.9%,牧草、花卉、特种杂小杂粮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优良品种得到广泛推广,生猪、家禽和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0%、80%和40%以上,特种水产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13%,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8%,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5.2%,分别提高了14个和26个百分点。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建成了八卦洲野生蔬菜、六合无公害蔬菜、溧水有机农业、江浦汤泉苗木等一大批规模化、特色化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了雨润公司、奶业集团、老山公司、桂花鸭集团等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奶制品、肉制品、蜂制品、水产品等农业产业链初步形成。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应天、白云亭、农贸中心、高淳水产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郊县“九五”累计利用外资11.2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2倍多,实现农业利用外资1.8亿美元、出口贸易3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期间的1.5倍和2倍,建成了旺旺食品、新东阳食品、东善农业园、正大牧业、达丰羽绒、金海苎麻等一批农业利用外资和出口重点企业、基地。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九五”期间,郊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用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田整治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2.3万亩,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639平方公里,兴建了城市防洪、江湖堤防达标、中小型水库整修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大江大湖堤防全面达标,大大增强了防洪抗灾能力,成功抵御了三次长江特大洪水和两湖超历史洪水。农村交通、邮电、通讯、医疗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村村通公路。完成村镇建设投入86亿多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亿元,乡镇面貌特别是县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市创建新型小城镇30个,其中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4个,五县(区)城镇化率达到38%,五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六)农村改革逐步深化,机制不断创新。

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市乡镇企业全面完成改制转制,其中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改制面达到99.3%,打破了乡镇企业发展所有制界限,实现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区县属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组合。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完成方案制定,开始启动。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个数由126个调整压缩为68个,16个镇改为街道办事处,乡镇平均规模进一步扩大。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郊县经济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郊县相比,与所处特大城市近郊的地位相比,与富民强市的总体要求相比,差距明显。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特别是“九五”后三年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继续拉大。

三是郊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县的差距由“八五”期末的1.99倍拉大到2.22倍。

四是城乡优势整合不够,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以及农村的资源等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城镇化水平与大城市地位不相适应。

五是郊县经济开放度不高,与苏州、无锡等市相比,无论在外资、出口还是劳务输出、“走出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二、“十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做大做强郊县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总揽工作全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科教兴农、外向带动、城乡一体、多元发展”的战略,调整优化农业,提升壮大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努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个翻番”。以产业化、城镇化为途径,以改革为动力,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把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具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郊县经济总量水平,确保郊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两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按照五年翻番的要求,力争达到15%左右的增速。

——进一步优化郊县经济结构,继续按照“二三一”的产业思路发展,突出发展二三产业,非农产业比重提高到90%以上。

——进一步增强郊县财力,财政收入在“九五”翻番的基础上,确保“十五”期间再翻一番,达到62亿元以上。

——进一步增加农村投入,郊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00亿元。

——进一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五县(区)城镇化率提高到45%以上。

——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4%左右。

——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6%左右。

三、“十五”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突出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提升壮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经济总量水平,做大做强郊县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调整优化第一产业,以九大产业为支柱,构筑都市型农业发展新体系。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坚持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本着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思路,发挥区域、资源和科技比较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的功能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和休闲农业。20xx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2000价),年均递增6%左右,力争实现种植业亩均增加值1500元,农业劳均农业增加值1.3万元,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60%以上,进一步按照市场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坚持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协调种植,种养业共同发展,着力培育壮大九大主导产业。

——粮食。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压缩普通小麦种植,向优质粮和特色粮、专用粮转变,加快建设规模化、特色化生产基地,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双低油菜。作为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压缩三麦后首选的主要替代品种,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高淳东坝和溧水和凤一片十万亩基地为中心,面积扩大到100万亩以上。

——蔬菜。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提高,播种面积扩大到180万亩以上,同时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力争使设施蔬菜、野生蔬菜、名特优蔬菜、有机蔬菜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

——茶果林。大力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亩以上,以无性系为发展重点,打响“雨花”名茶品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和中

药材,果树种植面积扩大到30万亩,重点引导发展青梅、黑莓、优质梨、桃、葡萄等应时鲜果;根据适生条件,在溧水南部、高淳发展一些规模较大的毛竹、笋用竹等经济林基地。

——畜牧业。从粮食型为主转到发展食草畜禽和粮食转化型畜禽并重上来。郊区和近郊县奶牛发展到2万头,重点提高牛奶质量和单产量;肉鹅、肉鸭发展到5000万羽;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出栏量稳定在200万头以上;杂交羊出栏量达到150万只,比重提高到50%。

——水产业。重点提高养殖水平,引导发展特种水产和集约化渔业、观赏渔业和休闲渔业,建成禄口现代化渔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和稻田生态养殖。到20xx年,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6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70%,稻田生态养殖达15万亩以上。 ——种苗业。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当前着力发展果树和绿化苗木,以满足全市发展果树、绿化城镇以及农田林网建设对种苗的需求,同时抓好蔬菜和畜禽、水产等种苗繁育,支撑和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农业。作为都市型农业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村旅游观光资源,适应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成农村春夏秋冬四季游示范区,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提升壮大第二产业,以乡镇工业跨越式发展为支撑,形成农村二产快速发展新局面。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乡镇工业

跨越式发展为重点,立足于优势行业和优势产品,主攻重大项目和高科技领域,全面提升郊县二产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巩固其支柱产业地位。“十五”期间,郊县二产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力争递增14%以上,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3%左右,力争递增15%。到20xx年,郊县二产增加值占郊县GDP总量和全市二产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0%和38%以上。

——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乡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围绕全市“三个基地”建设,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跟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南京科技优势,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加快新技术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缩小乡镇工业与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力争“十五”期末,全市乡镇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积极发挥乡镇工业产品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的优势,突出发展电子、化工、机械、纺织等主导产业,提高乡镇工业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培育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和重点乡镇企业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优势,抓好郊县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郊县工业的集中度,确保13个重点乡镇企业园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到20xx年,全市要培育形成15家以上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规模乡镇工业企业,其中超20亿元企业2家,培植形成20个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处于前五名的产品,努力保证重点乡镇、重点乡镇工业小区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速度4个百分点以上。同时继续抓好南京金蛙、红太阳集团等区县属重点企业的发展。

——突破体制障碍,放手发展郊县私营个体经济。进一步巩固改制成果,按照“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意见,积极创造有利于私营个体企业发展的环境,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同时引导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加快机制创新、装备更新、产品出新和扩大规模,确保占郊县工业的比重“十五”期末超过50%,力争超过60%。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高起点、大规模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鼓励它们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本地农业生产基地的衔接,逐步提高原料本地化的比重。“十五”期末,全市农业各主导产业均需建成2个以上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撑和带动产业发展。

——继续发展乡村建筑业。着力提高建安企业的设计、施工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合理调整组织结构,稳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桥梁、道路、园林建筑等特色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逐步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农村劳务输出,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十五”期间郊县建筑业增长超过郊县二产总体增长速度。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突出四大优势行业,培育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产业是郊县经济总量迅速提高的新增长点,必须按照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改革传统产业,开拓新兴领域,围绕区域特色,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一批行业和企业,突出发展商贸流通、运输仓储、房地产、乡村旅游等四大行业,适应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到20xx年,郊县三产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力争18%以上,郊县三产占郊县GDP和全市三产总量的比重分别提高到38%和26%以上。

——商贸流通业。突出资产重组,采取股份、买断、合作、合资、租赁等方式,加快国合商业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农村消费需求导向,适当发展综合型商贸市场或工业品、生产资料等专业性市场,同时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壮大一批规模较大、地方特色明显、带动作用强的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劳动力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引导城市或外地大型连锁超市等新型商业业态下乡。

——运输仓储业。发挥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优势,加快沿江、沿河港口码头建设,合理利用郊县沿江、沿河岸线,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巩固水陆联运,积极发展有特色的水上运输甚至近海运输,重点加快高淳、江浦等县水上运输业的发展。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鼓励农民参与短途客运和城乡客运。进一步提高仓储运转能力,加快集商流、物流于一体的货物流转中心建设。

——房地产业。抓住城市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机遇,加快主城边缘地区住宅小区和学生村建设,为城市发展配套。

抓住农村城镇化发展机遇,坚持集中开发与自主建设相结合,加强小城镇商品化住宅建设,繁荣小城镇经济,“十五”期间力争郊县乡镇镇区新建住宅900万平方米以上。

——乡村旅游业。发挥郊县资源优势,开发完善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功能完善、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旅游景点,突出发展旅游休闲农业,重点加快江心洲、汤山、牛首山、老山、金牛湖、东屏湖、高淳老街等景点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同时加快旅游产品开发,通过旅游把城市需求引向郊县,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扶持

农业和农村发展水平是关系到全市能否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各级领导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按照做大做强郊县经济,力争五年翻番的要求,开拓进取,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同时,建立健全农村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注意保持农村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并逐步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建立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手段,加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制定有效的农业保护政策,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对农业的保护。研究建立“反哺”农业的机制,鼓励和支持乡镇工业、城市企业以工补

农和以工建农。尽快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增强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认真贯彻实施与农业和农村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地方立法,就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加快农业与农村发展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适时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

(二)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变化,以九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按照“高、优、新、特、外”的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种植业要突出优质粮油、专用粮生产,加快粮改经、粮改特、粮改草、粮改果的步伐;畜牧业要重点发展食草畜禽和特种畜禽,把饲料、饲草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来抓,利用岗坡地、边隙地和部分耕地,积极发展饲草,促进奶牛、肉牛、羊、兔、鹅的发展;水产业要在稳定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和优质鱼,发展稻田生态养殖,并把开发利用大中型水面的生产与休闲功能结合起来,提高综合效益;林果园艺业要同时发挥出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积极抓好生态林、防护林工程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同时通过扩大茶叶、水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作物栽培,满足城市消费需求。

按照提升郊县经济总量的要求,突出发展非农产业。抓住乡镇企业改制的机遇,把加快农村工业的产业与产品升级和完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以形成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创造更多的知名品牌。进一步加快农村运输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把农民增收的途径由原来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增

加向依靠农业效益根本好转和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转变。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高效、灵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根据我市实际,适当对涉农部门的服务组织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加快建立以政府部门信息网络为主的农村经济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多渠道、多方位为农业部门和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销售和价格信息。按照行业特点,积极鼓励成立各类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其在保护农民利益、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使农民和企业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以各类区域性批发交易市场为骨干,以净菜超市、农村集贸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高标准、高档次、吞吐量大、辐射面广的集交易、仓储、加工和配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农贸中心、应天水产、白云亭等大型市场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并逐步试行并推广代理制和竞价拍卖等现代交易方式,实行电子报价、统一信息发布和统一结算,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农业九大主导产业、十三条产业链的发展要求,逐级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与扶持,到20xx年,全市各级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以上,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15家,

销售收入总量达到150亿元。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市级重点加工型龙头企业“十五”期间必须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卫岗”牛奶、“雨润”肉食品、“老山”冻干粉、“桂花”鸭、“雨花”茶、“八卦洲”野菜、“云溪”香鹅等品牌要进一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研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关系,真正带动农民致富。积极引导各利益主体更新观念,树立互惠互利、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利益取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民生产什么由公司下订单,公司把农村当作原料生产基地,让农民获得合理价格。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坚持把利益机制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鼓励以法律文本形式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明确。

(四)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增加农业投入

发展我市现代都市型农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必须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合理调整农业投资方向,改革农业投融资体制,解决好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按照《农业法》的要求,继续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在安排年度财政资金预算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继续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性

支农资金的投资方向,加大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重点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农户作为农业投资主体的作用,巩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果,使农民的合理负担规范化、法制化,确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生产积累,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采取措施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主要解决单个农户无法完成的水利工程、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引导非农经济组织,尤其是城市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金融和保险机构要加大服务,进一步增加农业贷款,减少农业风险,提高农业投资效益。

抓住加入WTO的契机,把“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灵活有效的招商引资机制,增加农业招商引资的渠道,扩大和提高我市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加强项目储备,通过组织专题活动、开展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外宣传,广泛吸引外商来宁投资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农业优良品种和农业生产新技术,改造加工设备,实施农业深度开发,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档次。鼓励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同时,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用于我市农业,扩大间接利用外资的渠道。

加强对农业投资的管理,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加大农业项目前期工作的力度,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库。改革农业投资方式,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政府农业投资运

行体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投资评价体系,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减少投资风险。农业项目也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财经制度,加强监督,严格审计,确保农业投资发挥效益。

(五)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升级

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的载体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多项办法、多元主体,加快各产业示范园区和科技园区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并作为示范推广、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基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园区创业,吸引一批高科技农业项目和农业科技企业落户园区。

抓住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三项更新工程。以品种引进、筛选繁育为主,从国外引进和示范推广一批适合市场需求和我市生态条件,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品种。要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普及农作物群体质量调控和轻型栽培技术、新型耕作与立体种植技术、名特优瓜果棚架设施栽培技术、农业无害化生产技术、设施渔业养殖技术、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等各项实用技术,积极应用高档花卉的组织培养、小白菜的转基因、波尔羊、奶牛胚胎移植等农业高新技术。要抓好技术培训,帮助农业劳动者、农业领导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素质。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动作方式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稳定和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深化农业科技体

制改革,推行基层农技站所企业化管理,调动科研和推广人员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和高校、科研单位,开展品种、技术、加工、信息、销售等一体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两江(长江、水阳江)、两河(秦淮河、滁河)和两湖(固城湖、石臼湖)治理为重点,积极开展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形成全市沿江内河防洪圈。改善灌排水功能,狠抓水闸、水库除险、泵站改造,提高全市抗御洪、涝、旱灾的综合能力。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推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点发展节水灌溉,改善和适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改革步伐,全面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供水体制改革,加快由供给水向商品水转变,推进水务综合管理。突出抓好长江南京河段的河道整治,长江及两湖干堤填塘固基、灌浆等防渗处理,滁河、秦淮河河道整治及堤防达标,通江、通湖河道整治,城市防洪保护圈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水利设施标准,基本形成现代化的水利设施体系。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前提,以改造中低产田,适度开发,保护生态平衡为主导方向,坚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工作思路,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设施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用机械配套,按照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

务实体企业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动力机械方面,稳定发展小型拖拉机,大力发展中型拖拉机,按照小拖1:2大中拖1:3的比例发展配套农机具。粮食作物机械方面,重点发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示范推广粮食烘干、加工机械和高性能植保机械。经济作物机械方面,以油菜和蔬菜为重点,引进、试验和推广油菜种植、收获和蔬菜播种、收获、保鲜等适用机械。林牧渔业机械方面,围绕规模基地建设,配套相应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20xx年,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5%以上。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按照“谁破坏、谁补偿,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污染、耕地和植被破坏的要给予来历查处。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产品使用安全检测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鼓励、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扶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不断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培育和保护绿色食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七)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

加快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城镇化步伐。充分考虑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特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重点抓好县城的现代化建设与管理,同时择优培育禄口、汤山、桠溪、东屏、汤泉、八百桥等15个重点中心镇和定埠、丹阳、乌江等边界小城镇,国家、省、市级新型小城镇比重分别达到3%、

20%和60%。

加快小城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确定合理的公用事业收费标准,引导公用事业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型方向转变。继续加大政府对重点小城镇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教育事业、环境整治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强其服务功能。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加快工业小区建设,加快培育主导产业,相对集中乡镇工业,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重点加快仓储、农林牧渔服务、交通运输、综合技术服务、农村房地产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做好城市工商企业到小城镇投资建厂的服务工作,扩大小城镇的经济功能,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推进小城镇经济发展。

深化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小城镇经济发展需要,逐步改革小城镇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财税制度,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降低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槛。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培育小城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设立独立的一级财税机构,明确事权、财权,合理划分收支范围,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xx年规划

前 言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九五”期间,南京市的水利建设在规模、投资和进度上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前程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效益。“十五”是南京市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南京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十五”期间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xx年,实现GDP比“九五”末再翻一番以上,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五至十年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水利建设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南京市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题规划。加强防洪除涝减灾工作,特别是城市和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搞好水利工程维护和配套设施建设及经营管理,加快现有灌区改造。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搞好江河湖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改革

水的管理体制,抓紧治理水污染源,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为南京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根据水利部和省、市关于“十五”规划的编制要求,结合南京市的水利条件和特点,编制南京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xx年规划,制定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以指导21世纪初的水利建设,促进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1 “九五”水利建设情况及现状评价

“九五”期间,南京市水利建设围绕经济建设大局,以“抗洪保安全、抗旱保水源、抗灾保发展、洪涝旱渍兼治”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增强保安能力、恢复提高已建工程效益为原则,从单纯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渐向为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水环境转变,加快发展步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城市抗御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1 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基本完成200公里长江主江堤、65公里三洲洲堤及69公里固城湖、石臼湖湖堤达标建设工程;完成浦口、下关10公里沉排加固工程;完成城市防洪保护圈防洪墙(堤)建设71公里;完成长江节点整治年度工程、句容河整治二期、板桥河闸、江宁河闸、湖西灌溉总渠等工程;实施了重点抗旱骨干翻水线改造以及众多的水毁涵闸、泵站修复、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九五”期间水利建

设总投入20.2亿元,完成总土方2.1亿立方米,其中加固圩堤土方0.9亿立方米。“九五”期间的总投入是“八五”期间总投入的2.6倍。 全市的防洪保安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成功抵御了19xx年长江大洪水和19xx年、19xx年连续两年的长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以及19xx年固城湖、石臼湖地区区域性超历史洪水,三年减灾效益达118.7亿元。南京市的农村水利也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较快发展,灌区重点设施正处于改造之中,乡镇供水有了起步,险病、老化工程的更新改造加快了步伐。“九五”期间,配套建筑物近1.1万座,完成泵站改造17.7%,建防渗渠1022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到20xx年末,全市2100公里圩堤中已建成标准堤1585公里;发展机电排灌站3435处,装机容量29.8万千瓦,完成泵站改造29.8%;改造中低产田43.14万亩,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25%;四县及江宁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9平方公里,占其总流失面积的38%。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298.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3.2%;旱涝保收农田面积为209.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5%;圩区排涝模数达每平方公里0.7秒立方米,基本达到日雨200毫米两天排出不成涝的标准;乡镇供水普及率达到61%。

1.2 水利建设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九五”期间,南京市水利建设十分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推广、运用科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防汛工作引进了抗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洪水预测数学模型等现代化的手段,增强了快速、准确反应的能力。

市县区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联网,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和办事效率。工程建设方面广泛应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堤防基础防渗技术、泵站节能改造技术、田间装配式建筑物、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水利土方施工机械,从最初的人海战术,到常见的人机结合,发展到以机械化为主,全市土方施工机械化比例逐年上升。通过人员培训、再教育工作,水利队伍在人才总量和结构上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水利系统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1.3 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

“九五”期间,南京市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

主要投入渠道有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劳务投资、区县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几大类。对大江大河的治理,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在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同时,市政府直至动用市长基金、城建贷款,增加政府投入。对区域受益的地方水利工程,所属各地政府出台适合当地情况的集资政策,乡镇群众也采取多种方式自筹,如义务工积累、以资代劳、集资筹办等。同时近年来,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鼓励群众自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九五”期间自筹资金和劳务投资所占比例明显提高,这些都表明,在水利建设投资中,国家财政资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渠道

投资的份额呈逐步上升趋势,具有多元化特征。

1.4 依法治水有所加强

“九五”期间,南京市加快了水利法规配套工作的进程,出台了《南京市防洪堤保护管理条例》、《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南京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南京市水土保持办法》等政策,加大了水利的执法力度,推动了水利建设,规范了水利管理。在水利建设中,注重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按规律、依法规行事,努力避免决策失误、重复浪费等不良后果的产生。贯彻推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水利工程基建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建立执法监督队伍,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 “十五”发展环境和面临的问题

2.1 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

“十五”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强“一个基础”(都市型农业)、建设“三个基地”(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车辆制造产业基地)、培养“三大中心”(商贸流动中心、科教研发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力争把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使人民更加富裕、城市功能更加突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十五”末,全市城市化水平达68%。“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预计到20xx年全市GDP达到1600亿元以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4:46: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500

亿元以上,年均递增9-10%。

“十五”至20xx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迈向新世纪的重要关头。在新的发展阶段,南京市将以发展高新技术为重点,推动产业升级;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中心,加快体制创新;以新技术发展为导向,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速向外开拓;以提升经济实力为目标,发展县城经济。依靠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品位城市建设;深化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较快增长。 南京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可靠的水保障体系。对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防洪除涝减灾免灾保障、水资源有效供给水平、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状况还不能满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部分地区水资源仍将成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南京市的实际出发,应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使之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适度超前。

2.2 南京市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洪水威胁依然是南京市的心腹之患

经过多年建设和治理,南京市已初步建成了防洪挡潮、抗旱、除涝、降渍四套水利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利事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工程本身也存在老化、效益衰减的问题,长江河势

更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洪水威胁依然是心腹之患。

⑴ 流域性、区域性防洪除涝能力不足

长江主江堤及江中三洲洲堤基本达到抗御“五四”年型洪水标准,约50年一遇。但水上防洪工程建设的力度大于水下防洪工程的建设力度,虽然实施了浦口、下关沉排加固工程、部分节点整治工程,但对整个南京河段的整治缺少总体安排,难以与陆上堤防形成同一标准的立体防线,崩岸时有发生。全市18条通江河堤身矮小单薄,长江大洪水时部分河堤靠子埝挡水,无法与主江堤形成保护圈。

水阳江流域治理规划尚未实施,洪水出路没有解决,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固城湖、石臼湖堤防近几年按19xx年前最高洪水位设防,达到20年一遇要求,但是19xx年两湖地区遭遇超历史洪水,穿堤建筑物及通湖河道在洪水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滁河流域、秦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仅部分实施,目前的防洪标准仅为10年一遇。

南京是国家级有重点防洪任务的31座城市之一,城市防洪标准为抗御“五四”年型洪水。根据省政府已批准的《南京城市防洪规划》,南京市主要防洪圈为下关地区、沙洲圩、浦口、大厂等。防洪圈总长202公里,到20xx年末累计完成89公里,下关地区、沙洲圩保护圈已形成,但还有113公里防洪墙、堤未达标准,穿堤建筑物配套和改造任务还很重。

⑵ 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增加

气候变化异常,洪水发生的几率加大。“八五”以前平均每5年有一

次较大的洪涝灾害,而在“八五”期间则5年3大灾:19xx年的大水、19xx年发生并延至19xx年的大旱和19xx年长江及两湖地区的大洪水。“九五”期间,长江于19xx年、19xx年、19xx年均发生大洪水,尤其是19xx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19xx年固城湖、石臼湖地区发生超历史的大洪水。

长江上中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蓄、滞洪能力减弱,加重了下游的洪水压力,特别是连年大水后,各地加大了江、河、湖堤防的建设力度,洪水归槽,抬高洪水位,长江南京段要承泄上游176万平方公里的来水,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⑶ 现状防洪工程防御能力衰退

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枢纽工程、涵闸、水库等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工程不配套,有些建筑物工程老化,年久失修,仅滁河、秦淮河干流堤防以及通江河道堤防的险病穿堤涵闸、泵站就有260多座,急需除险加固、更新改造。河道淤积严重,粗估总淤积量达3500万立方米,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槽蓄和行洪能力。经过连续两年大洪水的袭击,水毁工程增多,维修加固任务面广量大,需做长期努力。

⑷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防洪保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五”期间,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全面实现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进入初步富裕与较好生活质量的新阶段,人均GDP达到当时国际上中等收入国家下限,因此,要求有更高的防洪除涝标准,要求水利为南京市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

的发展提供安全、无洪水困扰的环境。

2.2.2水资源管理有待加强

南京市水资源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水源有湖、河提蓄水,有湖荡积蓄的回归水,有水利工程从长江引来的水。其供水范围既涉及到农村、农副业用水,又涉及到城镇各行各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既要保证区域内主要河道航运水位,又要加强环保、改善水质条件。南京市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清晰,部门职能交叉,造成供水管理与用水管理相脱节,水量与水质相脱节,地表水和地下水管理相脱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相脱节,加之管理手段滞后,缺乏有效的经济、法律措施,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水资源状况严重。南京市泉水资源出现过度开发的趋势。灌水方式主要是传统的地面灌溉,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很低,平均为0.4左右;节水工程缺乏统一规划,规模小。管理人才匮乏,制度不健全,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已成为南京市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2.2.3 水环境污染及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南京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除长江等少数河湖水源可供饮用外,大多数河湖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水污染控制能力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约70万吨/天,而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仅有30万吨/天,部分污水直排河道。在长江近岸水域,由于入江河流汇入或工厂企业排污,形成一定范围的超Ⅱ类水质标准的近岸污染带,严重影响长江沿岸水质。秦淮河水

污染严重,水质基本上属于V类水。

南京地区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在逐步下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铁、氨、氮、锰及总硬度,特别是铁的超标率高。 水环境监测站网地区分布不均,缺少敏感水域的监测体系,水污染跟踪监测网尚未形成,水环境信息实时传输网尚未建立,缺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动态监控系统。水环境监控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缺少先进的远程自动连续监控仪器等。

全市森林面积为609平方公里,占汇流区9.24%,面积偏低;荒地面积有261平方公里,占汇流区3.96%,未充分利用荒地植树、种草。根据19xx年省厅卫片影像解译结合调查,全市现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宁镇丘陵岗地和仪六浦地区。经过10多年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减少,年平均侵蚀模数由19xx年的1761吨/年·平方公里下降到19xx年的1270吨/年·平方公里。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较慢,治理力度仍不能完全控制水土流失状况。

2.2.4 水利投入依然不足

19xx年、19xx年全市水利建设投入分别为4.2和6.5亿元,分别占当年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11%和1.75%,均略低于全国同期水利建设投入1.63%、2.01%的平均水平。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很快,其水利投入的规模尚不能完全适应地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抗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尚待加强。水利基建投入占整个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例较低,也不如其他基

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水平,19xx年南京市邮电交通、水电气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1.72%、7.73%。由于受到投入总额的限制,导致水利建设投入结构不合理,各行业的发展相互之间不够协调。邮电、电力、公路、铁路具有较稳定的专项建设资金,自身效益比较好,容易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吸收民间资本投入,而水利尚未建立起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水利筹资难度较大。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市场融资能力偏低,使得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地结合。

2.2.5 水利法制体系建设任务艰巨

水利政策法规建设是水利非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南京市已制定了一些有关水利法规的配套政策,但水利政策法规和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任务仍艰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必须根据水利发展与改革的要求,加快政策配套的步伐,尤其要解决好水资源多头管理的问题,通过政策调整、明确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的有关规定,解决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在政策研究上要开展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公益性水利工程耗费补偿机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要认真研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严格依法办事的措施和途径,并通过加强水利执法监督,确保各项水行政执法有序有效进行,依法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促进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顺利进行。 3 “十五”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1 指导思想

针对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就21世纪的水利发展而言,在工程建设上要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农田水利到城市水利的转变,在治水方略上要注重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十五”是这一转变过程的重要时期,要处在更高的层次,逐渐建立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为指导思想的治水思路,继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标准,着力加强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强化依法行政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水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使其与之基本相协调并适度超前。

水利工程体系是资源水利的基础,在目前全市各类工程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十五”期间南京市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抗洪保安全、抗旱保水源、抗灾保发展、洪涝旱渍兼治为宗旨,以除害与兴利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防洪与抗旱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为原则,继续进行流域性江河治理。根据省市政府提出的“十五”期间和到20xx年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要求,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 规划原则

南京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xx年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及南京市的长远发展,必须适应国土开发和城市化的需要,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以前的那种自成体系的小水利格局业已打破,区域经济将进一步一体化,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将逐步融合,水利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国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也必须有利于改善加入世贸组织后南京市的投资环境。

(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确保防洪安全、水资源有效供给、水环境改善三大主要目标的同时,努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有机统一的原则。在科学、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治理水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

(4)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水利工程体系的建设及其配套,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科技、政策、法律、投入体系。

(5)坚持依法治水的原则。水利的发展规划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依靠法制加以保障。

4 “十五”发展目标及近期实施意见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九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五”水利发展总体目标:

继续保持强劲势头,进一步夯实基础,将南京市抗御洪、涝、旱、渍等灾害的综合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长江干堤、县城防洪达到50年一遇,水阳江、秦淮河、滁河、固城湖、石臼湖等区域、重点

城镇防洪达到20年一遇。形成全市沿江内河防洪圈,改善城市排水功能。

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初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达到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适度增长,确保生活用水、增加环境用水;通过扩大供水能力缓解干旱年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全市水资源有效供给保证率达到75%以上,城市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0%,农业用水达到70~100天无雨保灌溉的标准。

城市和乡镇水源地的水质达到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全市乡镇基本实现自来水化,其中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达到72%,主要湖泊、水库、供水河道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水生态环境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基本建立起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利发展体制,涉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初步走上集约化、社会化的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