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调研报告

                  

环境生

学调研报告        

 姓名:谢君

         班级:环艺一班

         学号:201102015125

         指导老师:曹灿景

对济南市小清河进行的调查:

近些年来,济南面临着许多的生态与环境的问题,比如植被覆盖度较低,城市人口膨胀,地下水资源持续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必须引起工业和商业区格局的转换,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一个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现代化建设城市中,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河道两岸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城市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没有达到水源的标准,造成河水的严重污染,河内鱼虾绝迹,水质降低,影响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小清河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济南市境内的中部,有黄河、小清河两大入海河流。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小清河是泉城的重要河流。小清河的形成,使得济南缘运而聚商,依商而成市,随市而显貌,并成了重镇。可以说,小清河承载着济南的历史,见证着济南的发展成长。小清河仍然是济南以东济水的延续,不仅延续着古济水的下游水源和流经故道,诉说着济水的历史沧桑,还记载着济水的文化精神等多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小清河承载着古城济南的历史,见证了济南的变迁与发展,也连接济南与各地的文化、政治交流。

小清河源于济南“趵突泉”等众泉群之水,上游延至济南西郊玉符河,自西向东穿过济南市区,经邹平、博兴、广饶等地,东流入海。是全国五条重要的国防战备河道之一,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排水河道,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
  

我市小清河河段位于北部城区,是我市唯一的防洪除涝和排污河道,泉城济南位于小清河源头流域,包括槐荫、市中、天桥、历下、历城5个区,是山东的经济文化中心。小清河是泉城济南的重要河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的季节性河道。小清河具有防洪、排水、灌溉、航运、养殖等多种功能,担负着排泄济南市区洪水的重大任务。小清河流域所辖地区工业发达,人口集中,是山东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50年代的教科书上就有着对小清河的美誉,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发展迅速,治污措施不力,是小清河受到了污染,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黑河,小臭河。尤其是济南的排水能力低,一遇暴雨,就蔓延成灾,并且污染严重,流域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降低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给周边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递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趋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小清河。小清河每年的枯水期达4个月以上,由于无清水补充,水质急剧下降,污染十分严重,常年黑臭,鱼虾绝迹。沿岸地下水系也受到污染侵袭,两岸土质逐年退化,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同时对莱州湾的水质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而,对小清河的生态治理已刻不容缓。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小清河是泉城的重要河流。针对山东小清河流域目前存在的水污染严重、水环境及容貌环境差的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阐述了小清河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济南市小清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对策措施。

    影响小清河水资源的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    工业废水的污染: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来的工业废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们对水资源的伤害非常大,也对居民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    生活污水的污染: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也特别大,主要是洗涤污水和粪便,是水资源变的又脏又有气味。

                        

三、化学性的污染:有些化合物进入水资源,使水中溶解氧减少,睡的硬度变大,还有一些有毒物质,造成鱼大量死亡,腐蚀船舶,破坏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四、物理性的污染:漂泊物,浑浊物的污染,有色废水对水的污染,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有机物分解加快,水中氧的消耗增大。水温上升,破坏鱼类生存条件,危害人类健康。

既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对小清河进行改善,我觉得改善的方法就一下几点:

一、                           既然工厂的废水对资源有一定的损害,我们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每家工厂都必须使用高科技的污水处理系统,让它进入一个程序之后排出来的污水能达到正常水的PH值,然后排入小河里,要么是把它转换成气体,排到空气中,这样既不破坏环境,也可以确保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                           绿化美化河岸河道:两岸增绿造景、绿化美化,是丰富河道生物多样性、营造生态景观带的好方法。小清河驳岸通过植物造景、地形起伏、融入休闲、体现文化等现代园林手法增绿造景。在植物造景中,力求创造乔灌草复层结构,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协调植物的高低、形态、质感、色彩、季相,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

三、                           增建彩色橡胶坝:小清河属资源性缺水的季节性河流,非降雨时河道水量较少。为实现河道水量常年丰沛,沿河可设置梯级彩色橡胶坝,调节河道水位,层层拦截,最大限度地把有限水量留在河道中,延长水流在河道里的时间。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小清河水面景观,又可洪水资源化、解决资源缺水的问题。橡胶坝的选址和设计指标,应充分考虑小清河流域支流坡陡流急洪水汇流较快的特性。

四、                           可以对水上的废弃物进行打捞,但是这样费人力物力才,但是也是一个维护环境的方法。

通过小清河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河道环境绿化美化4个方面的生态治理措施,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小清河目前存在的水环境及水生态问题,实现小清河水生态的综合治理,丰富泉城特色,使小清河成为城市北部横贯东西的水生态景观带,成为保障济南城市防洪的安全屏障。小清河治理后,将会给泉城济南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济南市的城市形象和容貌环境,促进泉城济南经济的飞速发展。      

设计方案

                             

姓名:谢君

                    班级:环艺一班

                    学号:201102015125

                    指导老师:曹灿景

上面的报告是我对水污染进行的考察,让我觉得城市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并不是只有水污染,还有垃圾污染,空气污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个城市的环境并不是只靠政府的改革措施就能有效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们首先要有保护环境意识,从自身开始做起,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所以我这次设计的思路也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使我们周边的环境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都知道前两年地沟油的事件,从而油价现在是继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不断攀升的油价感到头疼。我们的市民现在是“有钱买车,没钱用车”,而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生意是非常火旺,我们都知道,食用加工油在经过五次煎炸之后就必须被淘汰,而这些废油中含有甘油三脂,如果把它们收集起来,再用甲醇把废油中得甘油分子置换出来,就能变成生物柴油,这种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资源,使用后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可以成为卡车、动力设备的替代用品。由此可以成为专门为肯德基、麦当劳送货车的一部分燃料,就成为了节能环保新能源。

某些商家与其在为这些废弃食用油而痛心不已而违背良心,使用地沟油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的时候,不如把这些废弃食用油收集起来,交给专业的柴油工业公司,生产出生物柴油,不仅对社会有利,对节能环保和整个环境更是大贡献。

还有一个想法是我最近看电视剧的时候想到的,电视剧是TVB的绝代商骄,里面有一个是骑自行车发电的一个想法,节省电能源,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

我的想法是让舞蹈化为电力,我觉得现在年轻人总是喜欢在工作之余,到KTV、舞厅去放松心情,我的想法是环保俱乐部,让年轻人娱乐的同时,为俱乐部发电。

音乐响起,人们随着音乐舞动,踩踏的压力产生的能量,会通过地板下的装备转化为电能。

这个俱乐部的舞台,会根据每个跳舞者的身高和体重,在跳舞时能产生多大的能量,从而影响舞台的灯光、空调和音响,跳舞的人越多,音响声音越大,电光就会越亮,越闪,空调的温度就会越低。

我的这个设计虽然目前不会有人这样营业,但是我觉得每一个来的年轻人在这里不仅会玩得开心,并且会受到了一场深刻的环保教育,并引起了他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

环保并不是一件难事,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只要人们稍加用心,就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环境是靠我们每个人共同爱护的,我们要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原来就是如此简单,我环保,我快乐,让更多的人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第二篇:环境生态学 (2)

多分子体系具有下列性质,就成为原始生命: (1)具有脂双层膜围成的与周围环境隔开的含水囊泡。(2)囊泡内有多种核酸、蛋白质、糖类大分子。(3)能选择性地从周围环境中吸纳“食物”。(4)利用“食物”的分解,复制自身一部分起核心作用的大分子。(5)囊泡因大分子增多而“生长”和“繁殖”。

自养型细胞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光合作用1)大气中有了氧,不再是还原性环境。(2)大气上层有了臭氧层。

有氧呼吸的产生是生命进化的一大飞跃:有氧呼吸极大地提高了生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的效率.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生态因子通常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生物因子( biotic factors) :有机体(同种和异种);非生物因子( abiotic factors) :温度、光、湿度、pH、氧气等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呈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干燥空气,-1℃ /100m;湿润空气,-0.6℃ /100m)。

经度地带性:地球内在因素如大地构造形成地貌和海洋分异引起经度地带性分异。如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综合性: 如气候的作用;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塜雉孵卵的温度控制,渔业高密度养殖增氧 ;直接性和间接性:食物,降水;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中华绒螯蟹的孵化;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两个补充条件(Odum,1983):(1)严格的稳定状态;(2)因子补偿作用:生物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温度、光、水等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 (ecological amplitude) 或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概念的意义:为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奠定了一个便利的基点;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驯化、内稳态、适应。

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实验驯化;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气候驯化。

内稳态(homeostasis): 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适应(adapatation) :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分基因型适应和表型适应两类,后者又包括可逆适应和不可逆适应。如桦尺蠖在污染地区的色型变化。

适应方式(形态、生理 、行为的适应) :形态适应:保护、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行为适应: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生理适应: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营养适应:食性的泛化与特化。

适应组合(adaptive suites): 生物对非生物环境条件表现出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称适应组合。

1

生态位--有机体在环境中占据的地位;栖息地--有机体所处的物理环境。

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的每一个环境变量称一维,生态位空间的环境变量可以是多个,超过3个维度的生态位空间称超体积生态位。

物种理论上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称基础生态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称实际生态位。 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long-day plants)和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s) :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短日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前者如小麦、油菜,后者如苍耳、水稻。

长日照动物(long-day animals)和短日照动物(short-day animals):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节繁殖后代,称长日照动物;与些相反,一些动物只有在白昼逐步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发育和进行繁殖,称短日照动物。前者如雪貂、野兔、刺猬;后者如绵羊、山羊和鹿等。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与生物生长:任一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三基点);三基点来源于酶系统的活性;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是不同的。温度与生物发育:温度与生物发育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性:植物春化 ,动物繁殖的早迟。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温度是决定生物分布的重要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一般:温度暖和的地区生物种类多,反之较少。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 N?T=K 表示,考虑到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又可写成: N ( T-C )=K, T=C+K/N ,其中,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K是总积温(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历;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性:对低温的适应:植物:通过特殊的形态适应低温。如寒冷地区植物的芽和叶片通过表面油脂,腊粉,密毛以及个体矮小,蛰状或莲状等,有利于保温,抵抗寒冷;生理上的适应: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并增加糖类、脂肪、色素以降低冰点;动物:形态上:增大体形,个体大的动物,单位体重的散热量小(贝格曼规律),生理上:减少突出部位,以减少散热量,增加羽毛和皮下脂肪,并具有隔热性良好的皮毛,可不增加或少增加新陈代谢以御寒。行为上:迁移、冬眠、休眠。对高温的适应:形态上的适应--植物:密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生理上的适应--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动物:放宽恒温范围;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行为上的适应--植物:关闭气孔。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当温度低于临界(下限) 温度 ,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寒害和冻害。冻害原因: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胞内和胞间的微细结构;溶剂水结冰,电解质浓度改变,引起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当温度超过临界(上限)温度,对生物产生有害作用,如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破坏水份平衡、氧供应不足、神经系统麻痹等 。

变温与温周期现象:不同地带的生物,对昼夜变温与温度周期性变化反应不同。变温与生长:植物的生长更适应温度的昼夜变化,及所谓植物的温周期现象。变温与干物质积累: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与积累有良好的作用。

物候学(Phenology)概念:研究生物的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季节性变化关系的科学。

2

节律变化的测时机制—生物钟,生物钟对生物的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关生物钟的两种假说:内源说:认为生物本身存在定时器。如,小鸡一旦孵化,即表现出对昼夜变化的反应,而不需外界的诱导;外源说:认为生物的节律性变化需要外界的诱导。如生物对地球磁场细微的变化有相应的反应,生物可能利用这种反应作为定时机制。

休眠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动物休眠:休眠能使动物极大限度地减少新陈代谢,很多昆虫在进入滞育状态时,代谢率只有正常状态的1/10;休眠伴随着很多的生理变化,如心跳速率降低,血流速度变慢,体内水分减少等。植物休眠:植物种子成熟后不立即发芽即是一种休眠现象;许多种子的发芽能力能保持30-40a,埃及的睡莲经过1000多年,仍有80%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

水的生物学意义: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生物体的水分获得与损失途径:水分的丧失途径:植物--蒸发(蒸腾作用、扩散作用)失水,分泌失水。动物--蒸发失水,排泄、分泌失水。水分获得途径:植物--根部吸收,叶面吸收。动物--食物,体表吸收,代谢水。

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适应方式: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叶片薄而长,以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生态类型: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陆生植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形态适应:发达的根系;叶面小;单子叶植物中一些具扇状的运动细胞,可使叶面卷曲;具发达的贮水组织。生理适应:水分

运输的动力;原生质的渗透浓度高。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陆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保水机制:减小皮肤的透水性、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减少呼吸失水、减少排泄失水、利用代谢水。生态类型:喜湿、耐旱。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质元素为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气;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土壤中盐分的种类:盐碱土:盐土和碱土及各种盐话和碱话土的统称。盐土:含NaCl、Na2SO4、Na2CO3以及钙盐和镁盐的土壤;盐土为中性;碱土:含交换性Na较多,且交换性Na

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20%以上;碱土为强碱性,pH在8.5以上。

盐类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类提高了土壤的渗透压伤害植物组织:盐类积聚在表土,直接伤害根茎交界处的组织;引起细胞中毒:盐类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植物的营养:通过竞争减少了N、P的吸收;阻碍气孔的关闭:导致植物体内水分的流失。 碱土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强碱性毒害植物的根系;土壤物理性能恶化:湿时膨胀粘结,干时坚硬板结,透水性差,阻碍根系发育等。

植物对盐类的适应性:植物的适应性类型:对酸性的反应: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对钙盐的反应:钙质土植物,嫌钙植物;对含盐量的适应:盐土植物,碱土植物;对风沙基质的适应:沙生植物。盐碱土植物:能在盐碱土里生长,具有一系列适应盐碱生境的形态和胜利特性的植物。形态上表现为植物体干而硬,叶子不发达,蒸腾表面强烈缩小,气孔下陷,表皮外壁厚,常具白色绒毛等;内部结构上,细胞间隙强烈缩小,栅栏组织发达,贮水细胞的大小能随叶子年龄和盐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盐土植物,一般分为三类:聚盐性植物:体内具有抗盐性;泌盐性植物:具有分泌盐分的盐腺;不透盐性植物:能阻碍盐分进入体内。

3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固体占85%以上,根据土粒的直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粘粒,其组合百分比称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土壤质地和土壤温度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动物的水平及垂直分布。 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酸碱度:过碱性和酸性不利于植物生长,酸性还不利于细菌生长。土壤有机质:植物重要碳源和氮源。土壤无机元素:植物生长的13种重要元素来源(7种大量元素:、氮、磷、钾、硫、钙、镁、铁;6种微量元素:锰、锌、铜、钼、硼、氯)。

生物与大气的关系:1、氧的生态作用;2、氮的生态作用;3、CO2的生态作用(对动植物个体潜在的影响):①使植物气孔开度减少,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②CO2 浓度相对提高,使C3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加(C4植物达到饱和点后则不随CO2 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增加)。③CO2 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速率随全球CO2 浓度的提高而增加。④高浓度的CO2 能改变植物形态结构——幼苗分枝增多,叶面积指数加大等。4、大气污染与植物:①大气主要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影响):二氧化硫(SO2 )对植物的影响:典型症状——叶片脉间呈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氟化氢(HF)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40ppm;典型症状——叶尖和叶缘坏死。臭氧(O3)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0.05~0.15ppm 0.5~8小时;典型症状——叶面上出现密集的细小斑点。乙烯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10~100ppb;典型症状:“偏上生长”致使叶片、花、果脱落。②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吸收CO2,放出O2 ;吸收有毒气体:吸收二氧化硫(SO2 )及氟化氢(HF)最优;驱菌杀菌作用;吸收放射性物质。

1. 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

2. 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3. 试述全球环境的地带性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4. 简述环境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

系统由各自独立但相互作用的各部分所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系统。构成系统的条件:由许多成分组成;各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作用;具有独立和特定的功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中的分类单位。特征:是一个开放系统 :具有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能力; 能量:单向流动——接受太阳光能,最终以热能形式耗散,不能循环。 物质:循环流动—无机物(N、O、P?)→有机物(植物)→动物→经微生物分解→无机物。处于运动之中:它是发展的,即使出现平衡,也只是相对平衡和动态平衡,如人口增长率为0,也

4

是有生有死。具有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少量三废的排放,经自然界微生物的分解,也可达到净化。是不断发展、进化和演变形成的:从猿到人,是进化的结果;熊猫则是蜕化的例子。

生态系统六大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生物成分(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三大功能群:①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②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③分解者:异养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动物等。

生产者(producers)又称初级生产者(primary producers),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初级生产者也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媒介。

消费者 :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生物。

分解者(composers),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小型消费者使构成有机成分的元素和贮备的能量通过分解作用又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

食物链(food chain):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food web):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食物链的类型:捕食食物链:以生产者为基础,后者与前者是捕食性关系,构成方式是: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如草原上的青草→野兔→狐狸→狼;碎食食物链:以碎食为基础,碎食是由高等植物的枯枝落叶等形式被其它生物所利用,分解成碎屑,然后再为其它多种动物所食。构成方式为:碎食物→碎食物消费者→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寄生性食物链:以宿生与寄生物构成,以大型动物为基础,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后者与前者为寄生关系,构成方式为:哺育动物或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腐生性食物链:以动物的遗体为基础,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后者与前者为腐生性关系。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生物量或生物个体数目均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将其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可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pyramid of energy)、生物量金字塔(pyramid of biomass)、数量金字塔(pyramid of numbers)三类金字塔统称为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总是保持金字塔形;生物量金字塔的倒置: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与其上一级的浮游和底栖动物在某一时刻的金字塔是倒置的;但以年为单位时仍为正置;数量金字塔

环境生态学2

5

的倒置:寄生性食物链中,寄生者的数量往往多于宿主;个体小的消费者的数量往往多于个体大的生产者,如昆虫与树木。

生态系统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由于太阳高度角及其季节变化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量及与其相关的热量也因纬度而异,从赤道向两极温度递减。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出现群落和生态系统类型的有规律更替,如从赤道向北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与苔原。经度地带性: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因而导致群落和生态系统经向分异,即由沿海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原至干旱的荒漠。与纬度地带性表现的自然规律不同,经度地带性是局部大陆的自然地理现象。垂直地带性: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4-0.6℃,降水最初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常引起群落和生态系统有规律的更替。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系统稳定性高;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生产效力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为生物遗传资源库。

草原生态系统的类型: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 荒漠草原 <———— 典型草原 ————→ 原草甸草原

辐射量增加 辐射量减少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等草本植物,优势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垂直结构通常分为三层:草本层、地面层和根层。气候(温度)对草原植物有明显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初能消费者有适于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穴居的啮齿动物以及小型的昆虫等;食肉动物有狼、狐、鼬、猛禽等。初级生产量在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居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超载过牧;不适宜的农垦;人类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荒漠生态系统(desert ecosystem):是地球上最为干旱的地区,其气候干燥,蒸发强烈。由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有石质、砾质和沙质之分。习惯上称石质、砾质的荒漠为戈壁(gobi),或戈壁沙漠(gobi desert);沙质荒漠为沙漠(sandy desert)。荒漠生态系统的特征

环境生态学2

:生态环境严酷;荒漠生物群落极为稀少,

6

植被丰富度极低;植物群落以超旱生小乔木和半木本植物为优势物种;生态系统生物物种极度贫乏,种群密度稀少,生态系统脆弱。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植被稀少或缺少,土地生产力有明显的衰退或丧失,呈现荒漠或类似荒漠景观的变化过程。荒漠化的主要危害:对土地资源的损害;造成作物死亡;毁坏各种建设工程;损害水利、河道的正常效益;对通讯和输电线路的危害;引起沙尘暴。荒漠化防治对策:加强领导;重视保护濒临荒漠化的生产性款地;加强综合整治工作;因地制宜进行治理。

苔原生态系统(tundra ecosystem)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主要特征是低温、生物种类贫乏、生长期短、降水量少。

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水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水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特点;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对策:减少污水排放量;实行综合保护措施,提高系统自身的抵抗力;正确认识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 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湿地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天然的基因库;潜在资源;净化功能;气候和水文调节等功能。

湿地定义:湿地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常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碱水或碱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 m的滨岸海域。 中国湿地包括: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摄取量(I):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

同化量(A):消费者吸收所采食的食物能。

呼吸量(R):生物经呼吸等新陈代谢活动所消耗的全部能量。

生产量(P):生物经呼吸等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

生物地化循环: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和交换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即物质循环(cycling of material) 。特点: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是循环的;②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描述。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前者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时间长,流动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滞留的时间短,流速较大。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称流通率。 ③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④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现象。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沉积型循环:磷循环、硫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空气污染和降水;改变地面,增加径流;过度利用地下水;水的再分布。

生物积累(bioaccumlation):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指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上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解

7

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中该类物质的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又称污染物(pollutant),按化学性质分两类。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指重金属、氟化物、和氰化物;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有酚类、有机氯药等。按污染物的作用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前者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后者是由前者转化而成,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性污染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理化学性状的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迁移(transport)是重要的物理过程,包括分散、混合、稀释和沉降等;

转化(transformation)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分解和组合等作用,会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反馈调节规律。 正反馈:促使生物沿着食物链的正方向增长的反馈。负反馈:生物沿着食物链的正方向减少的反馈。

生态平衡:当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生态系统整体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

种群的概念:一定时空范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称之为种群。种群是生态学各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种群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最基本单位。种群是物种适应的单位。

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与分布形式。数量特征:单位面积

(或空间)的数量将随时间改变。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属于某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种群,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密度(density):种群大小的基本表示,一定是单位面积或容积的数目。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际个体数。相对密度:只表示数量的高低(如单位面积的老鼠洞)。统计方法: 直接法:对每个个体计数,准确,但限于有限范围内的种群;样方法:以若干样方计算整体数目。

种群统计学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三种:种群密度、初级种群参数、次级种群参数。

生命表(life table):记录种群各年龄组数量变动数据的一种表格。有动态和静态两种。 影响增长率的因素:要降低增长率,有两个途径,一是降低R,二是提高T。降低R,即降低增殖率(繁殖能力)。提高T,T为世代时间,T越长,即首次生育时间越长。

种群增长形式:J型曲线:开始时迅速增长,一定时间后突然停止;S型曲线:开始增长缓慢,随后加快,环境阻力加大时,又逐渐下降到某一水平,然后保持(自动约束行为)。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八种情况:增长、季节消长 、不规则波动 、周期性波动 、种群爆发、种群平衡 、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生态入侵。 种群的空间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分类: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生物群落(biocoenosis):在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与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外形首先决定群落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群落均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种类成分及数量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形成群落环境,群落对环境必然有改造作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竞争;一定的动态特征,生命本身是不断运动,

8

演化和进化的;一定的分布范围,不同群落总是分布在特定的生境中;边界特征,明显的边界少见,大多情况下存在过渡带。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其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

建群种:优势种中起构建群落作用的中称为建群种。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

关键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消失或减弱整个生态系统就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物种称为关键种。

冗余种:相对于需求有过多剩余的种。

丰富度(abundance),又译为多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

层片由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的种类组成并具有一定小环境的群落结构单元。特征: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层片中的群落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且群落环境是由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每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其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意义:同资源种团中的物种在群落中均为等价种,可以对其进行物种竞争和群落结构的研究;同资源种团是群落的亚结构单位,对同资源种团的研究比进行形态和营养级划分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 生态位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生态位不同于生境,但受生境的影响;种间竞争影响生态位;群落结构越复杂,生态位的多样性越高

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植物的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以显著提高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成层结构的复杂程度与光的利用率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陆地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并受微气候条件影响;水生动物的分层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有关,并随季节变化。 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又叫水平格局或二维结构。镶嵌性:群落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配置,形成的外形上的斑块相间。镶嵌性形成的原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如以风力传播的种子,轻者广泛,重者在母株周围群聚;环境的异质性:土壤的性质,结构和水分条件等的影响;种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如动物明显依赖于食物的分布。 群落交错区的定义: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和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影响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因素:主要有两种:竞争的影响:影响生态位的分化:如食虫小鸟会在树的不同部位取食。影响个体的大小:共存种间的个体大小以“标准量”分开。影响种群的密度:共存种间去除一个,其它种生境扩大。捕食的影响:泛化捕食者(如兔子)在植物充足时,使植物的多样性提高,在植物不充足时则使植物的密度降低;选择性捕食者喜好优势种时,植物的多样性提高,喜好劣势种时,植物的多样性降低;顶级食肉动物是决定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特化的捕食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被食物种(澳大利亚的仙人掌与特化的捕食蛾。 干扰的概念: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 。干扰的影响:干扰对层盖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干扰使连续群落中出现缺口,缺口引起抽彩式竞争。干扰影响的利弊:弊:破坏了顶级群落的稳定性,使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利:使群落结构产生了非平衡特性,即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 中度干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中度干扰假说)。抽彩式竞争:缺口可能被周围的任一个种侵入或占领,哪一个种是优胜者完全取决于随机因素。出现的条件:群落中有许多入侵缺口

9

和耐缺口中物理环境能力相等的物种;任何一种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能阻止后入侵物种的再入侵。

空间异质性:环境的不均匀性。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异质性程度越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空间异质性的类型: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和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有更多的植物种。生物空间异质性:鸟类的多样性与植物的种数有正相关关系;取食高度多样性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更为紧密。

岛屿生态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意义:保护区面积越大,生态功能越强;保护区的边缘生境更适合于某些物种的生存;有些物种在小保护区可能生活得更好。保护区大小的意义:在同样面积下,大保护区更适合于密度低,增长缓慢的大型动物;在同样面积下,多个小保护区能发挥空间异质性的特点,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控制流行病的传播;大保护区有利于支持更多的物种共存。

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同一生境中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作用:种内关系:种内斗争或种群进化。种间关系: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

种群的密度效应是由两种相互作用决定的,即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影响密度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种类型:密度制约(density dependent):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影响因素,如捕食,寄生,食物,竞争等;非密度制约(density independent):不随种群变化而变化的影响因素,如气候,CO2浓度等。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基本相同。-3/2自疏法则:种群在高密度环境中的一种降低存活率现象,又叫自疏现象。

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生态位理论: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协同进化的概念: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寄生: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种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生养分维持生存的想象。共生:偏利共

生: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互利共生: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偏利共生一般向互利共生转化。

演替:指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表征: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定向性变化;优势种的变更;在顶级群落形成之前其演替过程持续进行。

演替的原因: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气候:决定群落的外貌和分布,影响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是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地壳运动(冰川、地震、火山活动等) 、地表形态变化(如滑坡、洪水冲刷) 。土壤:土壤性质的改变势必导致群落内部物种关系的重新调整。火: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火烧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次生裸地;火也是群落发育的一种刺激因素,它可使耐火的种类更旺盛地发育,而使不耐火的种类受到抑制。人类的活动 :有意识、有目的 。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 ;建立人工群落 。

演替的基本类型 :1.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分:(1)世纪演替2)长期演替(3)快速演替2、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原始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3.按基质的性质划分:(1)水生演替(2)旱生演替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1)内因性演替(2)外因性演替5.按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1)自养性演替(2)异养性演替 。

演替顶级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10

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及种类,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生命层次。生物多样性的测度:物种丰富性、Shannon-Wiever指数、Simposon指数、种的均匀度。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物种和物种之间基因的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度,因而成为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一个物种的遗传基因愈丰富,它对所生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愈大,进化潜力也愈大。物种多样性:生物类型及种类的多样性;代表物种演化的进程,是进化机制的主要产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度;景观多样性:与环境和植被具有动态联系的景观缀块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从结构特征进入到功能特征:结构特征主要指生物物理组成或格局,包括种类成分、生境的复杂性、景观中的缀块和其他生物多样性元素的格局;功能特征主要指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进化过程,包括基因流动,干扰,养分循环等。功能性研究可以定量化。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具有一致的趋势;特定生物类群在特定地区可以达到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成因: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力;主要成因:地质历史:地质历史越古老,越具有生物的多样性;环境异质性和资源多样性:生境如含有多种不同的资源比,就有较多的物种共存;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岛的面积越大,且离大陆越近,生物多样性越高;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种间关系,生态位幅等,如共生、寄生、传粉、捕食、竞争等,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尺度因素:大尺度上物理因素起主导作用,小尺度上生物因素起主导作用。

遗传多样性的功能等级:形态学水平的变异:形态学的变异是遗传变异的重要线索,最易进行;染色体水平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了基因的重排和重组;等位酶水平的多样性:利用等位酶谱带和等位基因间的明晰关系,已广泛采用;DNA水平的变异:直接测定DNA序列,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的领域。

生物多样性测定的意义:主要用于生态学的比较研究中,不能用于生物保护;多样性指数只能用作一种分析指标,而不能定义多样性本身;多样性指数只是一种狭义的多样性,或是广义多样性中的部分内容。

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就地保护:是一种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建立保护区的基本原则:保护区的面积:应尽可能大,但须遵循物种数-面积曲线原理。保护区的形状:主要考虑边缘效应;破碎化影响:减少人工设施对保护区的分隔;优先保护对象;确定优先保护的植物或动物及其生境;保护区之间的联系:应避免保护区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人为活动的影响:应考虑人为活动,但要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

当今世界主要有三大(或五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粮食、能源)。全球环境问题有八个: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海洋污染。全球变化的研究:以气候变化为研究核心。

温室气体:大气中对长波辐射有屏蔽作用的气体。包括CO2、CH4、N2O以及CFC(碳氟氯烷)

和水蒸气等。CO2的作用占50%以上。

CO2不仅能进行光合作用,维持地球的初级生产,也能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和地球的长波红外

辐射,维持着太阳入射能量和地球的逸散能量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地球的平均气温保持不变。

11

气候变暖的直接结果:海平面上升;间接结果是灾害性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的成因:(a)正常情况下,信风(东风)将表层暖水向西集结,冷水从南美(秘鲁)海洋深处向上涌动,使海面水温西高东低;积雨云在暖水上空形成;(b) 厄尔尼诺:信风因某种原因变弱,使得集结在西部的暖水东移,使赤道东太平洋附洋面上的海水异常增温,即平均温度增高0.5-2℃以上。积雨云也向东移动。

土地覆盖:陆地表面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生物的和地理的特征,如森林,草原,农田等。土地利用: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前者更多地强调了自然因素,后者明显加入了人为因素,多数情况下难以区别。

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类型:森林转化为农田,人工设施等;如黄土高原,三江源等。草原转化为农田,人工设施等;如草原的退化。湖泊转化为农田,人工设施等。如湖泊面积已经大幅度缩减。变化影响:森林砍伐后,CO2的吸收量降低,焚烧和分解又释放出大量的CO2;如温室效应。直接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古文明的衰落。影响区域范围内的能量和水分收入,并进一步影响气候特征;如亚马逊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的严重干旱。

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1)生产力、呼吸和分解:全球变暖有助于高纬度地区植物生产力的提高;在高温、干旱地区,将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间接证据表明,全球气候的波动使整个生物圈的呼吸和分解能力提高了10%,但生产力并无明显变化。(2)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全球变暖将使气候向高纬度地区迁移。(3)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的迁移不是简单的空间上的平移,而是依据其生态位在生长发育和繁殖上进行调节和适应,造成各种群在其大小和作用上发生重组;重组将使新环境下竞争力弱的物种淘汰,降低生物的多样性;新环境也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环境变化的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生态系统的结构:宏观结构的变化比较容易识别;微观结构的变化影响深远;(5)生态系统的功能:宏观功能包括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各种必需品,以及人类的生境;功能的变化不易觉察,但非常重要;

(6)其他研究领域:主要有三个:微观层次上的生理学研究:如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多种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等。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长期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生态建模与实验研究的结合。大范围生态与环境检测:长期的定位观测;新技术的采用与改进(遥感、GIS等)。

引起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开发和破坏。

减缓全球变化的途径:1、减缓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和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2、加强生态系统管理:提高认识、适应并管理环境。3、建立减缓的机制:技术,技术是一柄双棱剑;管理,主要是政府的管理;法律,包括各国的法律与国际协约;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协调发展:是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全球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类通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以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统一: 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持久生存: 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又要使人类永久的生存;世代福利;既要追求当代的美好生活,又要追求子孙的美好生活。资源分配的当前和长远利益: 既要满足我们的需要,也要满足子孙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在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把资源当作财富,而不是把资源当作获得财富的手段。系统性原则:将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看作一个综合系统;人类的各种活动不能离开系统的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

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理解:强调发展,并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将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水平和程度的标准之一;强调国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和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应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少排放;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文化)。

12

资源:即自然资源,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所谓直接获得:是指自然界中自然存在和产生的,如:矿产资源,水土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种类:a. 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b. 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 如土地,水,动植物资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对可更新资源保护其增殖能力———不能杀鸡取卵;对不可更新资源要合理利用——不要挥霍无度。

环境保护的内容:1、保护自然资源:改变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现状。2、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减少能源需求,开发新能源。3、倡导绿色工业:实行清洁生产。4、发展持续农业:提倡多种经营,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化学污染。5、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干扰:分为自然干扰和人工干扰。自然干扰:自然界偶发事件的干扰,如火山,地震等;人为干扰:砍伐森林,开垦,过度放牧,工程等。干扰的影响:干扰是生态系统致损的主要原因;干扰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位移(displacement);位移的结果使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系统受损。对于干扰的研究:致损因子的确定;受损类型与受损等级的评估体系的确定。

自然干扰的恢复:自然干扰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状态。新的演替过程将使生态系统趋于新的稳定。人为干扰的恢复:人为干扰使生态系统的演替产生加速、延缓、改变方向或逆向进行,形成脆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顶级状态已成为不可能;人类的参与可以加速恢复或进行改建与重建;自然恢复也许是最好的途径:“三八”线的启示;沙漠治理的新途径。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 四种结果:恢复,改建,重建,恶化。重建对策与途径。

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区别:环境工程:利用各种科学原理防止与治理环境污染。生态工程:利用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设计特点进行恢复或重建;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

生态工程学原理:整体原理:必须在系统水平上进行整体调控,整体性质的了解又必须依赖各种成分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协调原理: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性。自生原理:包括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繁殖和自我设计等一系列机制;依靠自生原理进行设计和操作。再生循环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再生循环机制,调整循环运转的各个环节和途径,协调各个环节的输入与输出量,保证各个环节的运转的畅通

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做“仪器”来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

生态监测的特点: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 、具有多功能性 、监测灵敏度高。

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生态监测的基础——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进化。生态监测的可能性——生物适应的相对性。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生物的富集能力。生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生命具有共同特征。

指示生物:即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作的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基本特征:对干扰作用反应敏感且健康 、具有代表性 、对干扰作用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小、重现性高 、要具有多功能。指示生物选择方法: 现场比较评比法、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人工熏气法、浸蘸法。

13

指示生物的指示方式和指标:症状指示指标:指示生物的这类指标主要是通过肉眼或其它宏观方式可观察到的 形态变化 。生长势和产量评价指标 :对于植物而言,各类器官的生长状况观测值都可用来作指示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它比症状指标和生长指标更敏感和迅速,常在生物未出现可见症状之前就已有了生理生化方面的明显改变。行为学指标 :在污染水域的监测中,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回避反应(avoidance reaction)也是监测水质的一种比较灵敏、简便的方法。

大气污染植物监测方法:调查法、植物群落监测法、污染量指数法。

污水生物系:即随着河水污染程度的逐渐减轻,生物的种类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河段将出现不同的物种。

PFU法 :是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采集水域中微型生物和测定其群集速度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法。

生物指数(biotic index)是指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生物测试: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生物测试的方式: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毒性试验)、大气污染的生物测试(植物人工熏气) 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和试验方法:一、 急性毒性试验,二、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三、蓄积试验,四、慢性毒性试验 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和试验方法 :一、环境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环境有害因素引起DNA的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的过程。二、环境化学物的致癌作用:环境有害因素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三、环境毒物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环境有害因素造成对亲代的生殖功能及对子代发育过程的有害影响的作用称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 受试生物的选择:受试生物对毒物具有敏感性;受试生物有广泛的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受试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受试生物在实验室内易培养和繁殖;受试生物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比较了解生物的生活史、生长、发育、代谢);受试生物对毒物的反应有标准的测定方法或技术;受试生物与人类食物链有联系有经济价值。

效应:即生物学效应, 指机体在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生物学效应一般具有强度性质,为量化效应(graded effect)或称计量资料。反应:系指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表现出某种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生物学反应常以“阳性”、“阴性”并以“阳性率”等表示,为质化效应(quantal effect)或称计数资料。

一次染毒后引起受试生物死亡的浓度。绝对致死剂量LD100,半数致死剂量LD50。LD100:一群物

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LD50:一群动物50%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大耐受剂量:使一群动物发生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使中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不能观测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阈值 (threshold)亦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亚慢性与慢性毒性试验中,阈值是指在亚慢性或慢性染毒期间和染毒终止,实验动物开始出现某项观察指标或实验动物开始出现可察觉的轻微变化时的最低染毒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 一般是指化合物的毒性上限与毒性下限的比值,也就是引起实验动物的死亡

环境生态学2

慢性毒作用带=14

比值越大,引起慢性中毒的可能性愈大。

思考题:设计一试验,说明某一品牌的洗洁精对小金鱼的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化学物大剂量一次染毒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动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探求化学物的致死剂量,以初步评估其对人类的可能毒害的危险性。

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应注明来源及品系;动物年龄一般选用初成年者;动物体重差异不应超过平均体重的10%;动物的需用数量每组不少于3~5只;应采用两种性别动物进行试验。 染毒途径和方式:主要是经口、经皮肤及经呼吸道吸入三种染毒途径。 1、经口染毒 ① 灌胃 ② 喂饲 ③ 吞咽胶囊 。2、经呼吸道染毒 ① 静式吸入染毒 ② 动式吸入染毒 ③气管注入 。3、经皮肤染毒 。4、其它途径染毒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及小动物腹腔注射染毒。

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检查:观察各组动物发生的毒性反应(全身的或局部的)情况,中毒症状的特点和出现时间,中毒症状恢复时间,动物发生中毒死亡的时间及死亡数,急性毒性试验一般不作病理组织学和化验检查。

亚慢性毒性(也称亚急性毒性)指机体在相当于1/30~1/20左右生命期间,少量反复接触某种有害化学和生物因素所引起的损害作用。

蓄积毒性(cumulative toxicity)是指低于一次中毒剂量的外源化学物,反复与机体接触一定时间后致使机体出现的中毒作用。 蓄积作用(cumulation)化学物反复多次染毒动物,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某些部位。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物的蓄积作用。

评价毒物蓄积性的方法:1、蓄积系数法 :a、固定剂量法b、 递增剂量法。2、生物半减期法:生物半减期(biological half time,简称T1/2)指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学物质通过机体的生物转运和转化作用过程而被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蓄积率测定法 :蓄积率=(对照组LD50 - 蓄积组LD50)/

环境生态学2

蓄积系数(cumulative coe-fficient,Kcum) Kcum=Kcum越小,表示受试物的蓄积毒性越大

变异:生物的个体和各代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我们通常称之为变异(variation)。基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异才能够遗传,而遗传变异称为突变(mutation)。

突变的类型:一)基因突变 :1、碱基置换2、移码突变 3、大段损伤 。二)染色体畸变 :

1、染色体结构异常:(1)裂隙和断裂(2)无着丝粒断片和缺失(3)环状染色体(4)倒位

(5)插入和重复(6)易位;染色单体型畸变。2、染色体数目异常:整倍性畸变、非整倍性畸变:(1)不分离、(2)染色体遗失、(3)染色体桥(chromosome bridge)的影响、(4)核内再复制。

致突变的分子机制:一)、DNA的损伤:1、直接以DNA为靶的诱变 2、不以DNA为靶的间接诱变 。二)、染色体畸变 :(1)纺锤体抑制(2)对酶促过程的作用。

DNA损伤的修复:1、复制前的修复 :(1)光复活(2)“适应性”反应(3)切除修复(4)SOS终止。2、与复制有关的修复3、SOS修复 。

15

突变的后果:一)、体细胞突变的后果:致癌问题、胚胎体细胞突变可能导致畸胎、致突变物透过胎盘作用于胚胎体细胞所致,而不完全是亲代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二)、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生殖细胞突变为非致死性,则可能出现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包括先天性畸形 。 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是指环境有害因素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化学致癌(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癌基因(oncogene)致癌的概念,即携带致癌遗传信息的基因就是癌基因。正常细胞中也存在着在核酸水平及蛋白质产物水平与病毒癌基因高度相似的DNA序列,称为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或称抗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的表达,只有当它自己不能表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才容许肿瘤性状的表达。

直接致癌物:其化学结构的固有特性是不需要代谢活化即具有亲电子活性,能与亲核分子(包括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adduct)。 间接致癌物:致癌物往往不能在接触的局部致癌,而在其发生代谢活化的组织中致癌。前致癌物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无机致癌物:钴、镭、氡可能由于其放射性而致癌。镍、铬、铅、铍及其某些盐类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致癌,其中镍和钛的致癌性最强。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1、促癌剂:单独不致癌,却可促进亚致癌剂量的致癌物与机体接触启动后致癌。2、细胞毒物 :慢性刺激可以致癌,目前认为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以致发生肿瘤。3、激素:一般认为需要长期在体内维持高水平激素才能在内分泌敏感器官中诱发肿瘤。4、免疫抑制剂。5、固态物质:皮下包埋塑料后,经过较长的潜伏期,可导致肉瘤形成 ,石棉和其他矿物粉尘,如铀矿或赤铁矿粉尘,可增强吸烟致肺癌的作用。6、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 :肝过氧化物酶体及H202增多,可导致活性氧增多,发生信号转导作用,造成

DNA损伤并启动致癌过程。如降血脂药物。

化学致癌物的特征:多数致癌物具有遗传毒性,即皆为亲电子剂(electrophilic reagent)。细胞中的大分子化合物都具有亲核基团(nucleophilic group),即富含电子的部位。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的亲核基团就是致癌物的结合位置。

化学致癌过程可分为:启动阶段(initiating stage):启动剂对细胞的作用是致突变作用,为不可逆过程 。促癌阶段(promoting stage):促癌剂作用于细胞膜,与细胞膜的蛋白激酶受体发生可逆的结合,产生多种效应性。其中最重要的效应是抑制细胞间通讯(cellular communication),解除细胞生长的接触抑制,启动细胞增殖程序, 因而失控。 进展过程:良性向恶性逐渐转变的过程。

有些致癌物当剂量足够时,既有启动作用又具有促癌作用, 称为完全致癌物。

多阶段致癌过程中的遗传学改变:1、遗传学改变:致癌物引起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重排和非整倍性。2、非遗传学的改变:有细胞增殖,基因表达的改变如DNA甲基化等。

致癌作用的某些生物学特征:1、致癌作用依赖于剂量 大剂量的致癌因素可增加肿瘤发生,缩短潜伏期 。2、致癌作用的表达需要时间 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潜伏期 。3、致癌作用的癌变细胞传代 暴露于小剂量化学致癌物的细胞,经过数代相传,仍存在着恶性病变的危险 。

4、致癌物可被非致癌因子所修饰 有些物质可通过改变化学致癌物的摄入、分布、代谢或通过靶组织的敏感性,增强致癌作用。5、细胞增生是细胞癌变过程的重要阶段 诱导细胞凋亡,也能阻止肿瘤形成

环境安全:避免国家环境恶化而造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及避免因环境压力而产生争端或冲突形成的人类群际关系的威胁,是安全体系中的主要内容。

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生物多样性被损坏、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资源问题:是指能源、矿藏、森林、草原、耕地、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一是主要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16

生态难民是指那些因为生态条件不适合人类生存而导致的移民。

我国农业将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布局和结构将变动、成本和投资将增加。 全球变暖将影响人民生活:人类健康:受到传染性疾病(疟疾、登革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等)影响的人口数量可能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日常生活:夏季高温导致降温所需能源增加,造成用电受到限制。人居环境:暴雨洪涝和海平面升高引起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危险性增加。

全球变暖对工业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工业的影响并不象对农业的影响那么明显、那么直接,工业对气候的敏感度是农业的一半。气候变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和滞后性,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农产品原材料、零售业市场需求、能源消耗及劳动者工作效率等因素来间接影响工业生产。

气候变暖对工业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由于气候变暖引起的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工业产品成本增加;(2)气候变暖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使得工业用水成本大大增加;(3)以高碳含量为原料的能源工业将受到限制;(4)高温将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降低。

气候变暖对某些工业企业将带来有利的影响,如:持续的高温将刺激空调、冷饮的需求。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的环境与资源的影响:1.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受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的地区。2.未来气候变暖,入海河流水量的减少,将加重河口盐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入海河流泥沙量的减少,将加剧海岸侵蚀.3.三角洲会增长减缓,甚至衰退,海岸低地被淹的范围将可能随之增加。4.长江三角洲可能因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等工程而减缓推进速度。

气候变化对森林与其它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1.中国东部亚热带、温带北界普遍北移,物候期提前;2.祁连山森林面积减少16.5%、林带下限上升400m,覆盖度减少10%;3.四川草原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4.西南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

土地退化:1) 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人地矛盾日益加剧。2)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毁林毁草开荒问题依然严重。3) 土地退化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样。4) 土地沙化问题突出,蔓延速度快,且主要集中在西部。

森林生态环境现状:1) 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但森林的人均占有量低。2) 林龄单一,林种单一,林相单一, 林分结构简单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3) 森林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生态功能衰退。4) 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下降,森林病虫害危害加重。 草地现状:1)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2)草地过牧超载现象严重,是导致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现状:1) 濒危物种比例高。2)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不少野生物种濒临灭绝。

3)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生态规划的特点及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充分了解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性能与环境容量及生态过程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系统开放,优势互补:区域,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的开放与互补。高效,和谐,可持续: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与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生态规划的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趋适开拓原则、协调共生原则、区域分异原则、生态平衡原则、高效和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并在环境质量标准的约束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生态适宜度:规划区内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因素的影响程度(或生态因素对给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状况和程度)。

适宜度分析的目的:确定规划区污染物的总量排放控制和进行生态功能的分区。

17

适宜度分析的针对性:适宜度的分析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某种地块(网格)的适宜度;针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度。

生态适宜度分析程序:确定土地利用方式;筛选生态因子并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作用的权重;对各网格分别进行生态登记;制定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值,包括单因子和生态适宜度的评价值;编制适宜度综合评价表,绘制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适宜图。

筛选生态适宜度评价因子的原则:选择的生态因子对给定的利用方式具有显著性影响:作为生活区时,大气质量、噪声及绿地覆盖率等;作为工业区时,风向、降雨量等也需考虑。选择的生态因子在各网格的分布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土地的不同利用,对影响因素的要求不同。

生态功能区划:概念: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划分不同类型的单元。方法:数值聚类法。原则:力求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必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居民的生活;必须有利于生态建设。

土地利用布局:概念: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土地利用类型(以城市为例):工业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用地等。用地的选择:确定选择标准,划定范围、位置及大小。开发次序:按照生态适宜度的等级、经济技术水平和拟定的标准。

环境保护规划原则:根据污染源、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结果,准确掌握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确定污染控制目标和生态建设目标。内容: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与制定方法;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制定方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与制定方法;物理污染(声、光、电磁等)综合整治规划与制定方法;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目的:确定近、远期的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实施人口规划的

对策。内容:人口分布、规模、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性比、密度、组成、流动人口等。 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概念:以产品产量或产值表示的产业系统内部各部门(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类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适宜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为3:2:1(第三:第二:第一);我国为2:3:1。合理布局的原则:应符合生态要求;三种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改善生态结构,促进良性循环,发展经济。主要方法:网格法,半定量法和定量法。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化现状的调查;制定园林绿化的用地指标(绿化面积应大于30%);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绿化效益的评估。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