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天津市宝坻区大中庄农场居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居民文化娱乐的有关调查

学校: 西南政法大学

学院:

专业: 金融

年级:

班级: 金融 4班

姓名: 阎希炜

学号: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20xx年8月22日

于天津市宝坻区大中庄农场居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以及居民文化娱乐的有关调查

摘要:发展农村娱乐文化、丰富农民的娱乐文化生活,需要真切了解农民的娱乐需求,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而不是硬性的将各种文化活动作为指标安排到村里作为展示良好文化氛围的象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只停留在对物质的满足上。发现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有很大的联系,并存在娱乐设施不完善、农民传统观念对新兴娱乐文化的抵触、青少年的娱乐方式个人化等问题,需要采取完善农村的娱乐设施、注重青少年教育、提高娱乐文化质量等措施来满足农民的娱乐文化需求。

关键词:大钟庄; 农村;文化娱乐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而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农村文化与娱乐也有所发展变化,20xx年8月8日,我队成员借暑假实践活动机会来到天津市宝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坻区大中庄镇,对居民进行了走访。本文通过对大中庄的娱乐文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有很大的联系,并存在娱乐设施不完善、农民传统观念对新兴娱乐文化的抵触、青少年的娱乐方式个人化等问题,需要采取完善农村的娱乐设施、注重青少年教育、提高娱乐文化质量等措施来满足农民的娱乐文化需求。

二.调查时间:20xx年8月8日—20xx年8月21日

三.调查对象: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村民

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天津市宝坻区大中庄,以随机门牌号走访的形式向居民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五. 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基础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的调查

性别:男□ 女□ 年龄 结果:男性41 女性59

年龄层 15岁以下11人 15-25岁 14人 25-25岁16人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35-45岁 27人 45-55岁13人 55岁以上19人

1、您的职业

A 学生 B农民 C 工人 D 个体商户 E 其他

结果:17 、30、 28、 2、 21

2、 请问您平时进行哪些娱乐活动(可多选)?

A和亲戚邻居聊天 B看电视,听广播 C下棋 D打桌球 E体育运动 F上网 G跳集体舞 H打牌 I捉迷藏,玩弹珠等游戏 J其他 结果:49、83、8、20、24、6、13、7、8

3、您经常进行诸如此类的娱乐活动吗?

A很少去 B每月一两次 C每周一两次 D不论时间,有就去

结果:7、5、63、15

4、如果您打牌,您的牌资一般为多大?

A 10元以下 B 10~50元 C 50~100元 D100元以上 E不打牌或不打钱

结果:0、7、8、27、68

5、您对现有的娱乐活动的看法是?

A 很有意义 B打磨时间,有一定意义 C虚度光阴

D结交朋友 E赚钱 F没看法

结果:37、35、0、21、1、7

6、您希望政府多提供哪些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A政府组织的乡镇文艺汇演 B政府组织的送戏送电影下乡 C 政府组织的送图书科普知识下乡 D政府组织的文化工作者下乡服务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培训,写春联,摄影等) E其他

结果:23、23、31、8、5

7、请问本地有哪些文化娱乐设施?

A政府投资建设的农村书屋 B篮球场、滑冰场、台球等运动场所 C电影院

D麻将馆等棋牌类场所 E户外健身器材 F网吧 G其他 结果73、89、0、7、76、41、12

8、 您家里购置了?

A收音机 B有线电视 C影碟机 D手机 E电脑

F MP3,MP4等 G卫星信号接收器(俗称大锅盖) H摄像机 I

数码相机

结果:90、91、62、51、7、21、6、5、7

9、您在上网、看电视或报纸杂志等书刊时最关注哪些内容?

A 时事新闻 B 生活常识 C 电视剧 D 教育科学

知识类

E娱乐体育类 F农业信息 G其他

结果:8、13、39、8、11、12、9

10、 您身边有哪些不好的文化现象?

A说脏话 B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C赌博 D算命

测八字看风水

E参加异教组织 F其他

结果:12、15、13、16、2、4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11、在将来的建设发展中,您希望本村的文化娱乐设施有什么新风貌?

A 努力提升赶上新农村水平 B 在现在的基础上稍加提升

C 现阶段已经很好了 D无所谓

结果:32、45、18、5

六.娱乐文化现状

(一) 大中庄概况

大中庄位于天津市宝坻区,所调查区域为大中庄农场,农

田不多,有一家国企织线厂。当地工人比较多。

(二)各个人群的娱乐文化方式

1.老年人(年龄在55岁以上)

对于不再劳动的男性老年人来说,主要的娱乐方式有聊天、玩牌、下棋、听广播、看电视、钓鱼、看书报。不再劳动的女性老年人一般就留在家里为子女做饭,照看小孩儿,聊天,看电视,也有部分女性老年人会打牌或者跳集体舞。。

2.中年人(45—55岁)

常在村的中年人一般的娱乐文化方式有看电视、聊天、玩牌,这也是其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女性中年人的娱乐方式主要有聊天、看电视、逛街、玩牌和仍在劳动的女性老年人相似。而看电视也只是在晚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上及农闲时,而有中年人会经常玩牌。

3.青壮年(25—45)

一般农村外出打工者一年回家一两次,回家之后原有的朋友聚到一块聊天,也会逛街、外出游玩、聚会等。聚会一般在台球厅或网吧。但是大钟庄存在国企,满足部分村民的就业,所以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其他村少,因此平时聚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娱乐的时间和次数也较长,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看电视,和家人聊天等。他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前卫。常在村的女性青壮年的娱乐文化方式主要有看电视、聊天、逛街。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手机、MP3开始流行,听音乐、玩手机游戏也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娱乐方式。,

4.初高中学生

中学生看电视打游戏逛街打牌上网,大部分学生在家的娱乐方式为看电视、打游戏、以及体育运动。在放假期间学生们娱乐比较频繁,大部分时间用于看电视、上网、打牌、逛街、打游戏等。男同学比较喜欢打游戏、打牌;女同学喜欢看电视、逛街,条件好的家庭还配备了电脑。其中,电脑游戏占用时间明显更长。

5.小学生

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有充分的时间娱乐,包括在校和在家。上学期间与放假娱乐方式也很多:看电视、儿童游戏等等。新出现的娱乐方式打游戏机,电脑游戏或小型游戏机如psp等,其中电脑和psp属于极少数。

6.学龄前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学龄前的孩子大部分都有家长、老师看护,因此所做的游戏大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娱乐方式在学校有唱歌、跳舞、贴纸、剪纸、画画等。在家的时候只要是看电视,已经懂事的孩子会三五成群的一起玩,但随着农村里孩子越来越少,于是群体性质的游戏越来越少,个体性质的游戏逐渐增多。

七、相关问题

(一) 由于农村娱乐的主要形式是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这其中不

乏低俗的内容,而真正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少。

(二) 由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落后以及地方财政的限制,各地普遍存

在着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问题,另外在广大农村,像公共图书馆、影院、音乐厅、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体育场所匮乏,因此娱乐活动相对较少。

(三)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人民收入有限。而同一种公共品,

在城市,基本上是由政府支付其成本,市民免费或少量交费享用;在农村,则基本上是由农民支付成本,政府只给予少量财政补贴。因此农村人民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较低。

(四) 农村人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只求吃饱穿暖的思想依然比较突

出,缺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因此在娱乐方面的经济投入仍然不够。

(五) 农民闲暇活动的地点主要是在农户家里,农户庭院是农民闲暇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活动的第一空间,除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外,农民的日常生活的闲暇空间基本局限在本村的范围之内,闲暇生活保持了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因此娱乐范围较窄。同时农民参与社会性娱乐的可能不大。

(六) 现在多数农村的基层组织的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上,对农民文

化生活顾及不上,农民的闲暇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组织状态。

八、解决措施建议

(一)加强农村的教育水平,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根据调查,多数村民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文化下乡等形式的文艺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书籍是一种文化产品,有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文化资产影响的产力更胜于物质财富。通过阅读可以从精神、物质多种层而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有高品位的文化精品,才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力。让阅读成为市民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方能逐步达成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可以预言,当农村人民越来越多地成为读书族的时候,生活品质之城就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二)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

加强补给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政府拨款算一方面,另一反面,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可以发挥自身乡土优势,开发旅游资源,让外面的思想和资金走进来。

(三)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多数年轻人更有干劲和服务热情,做事一般也能够果决,虽然可能威望不够,但是如果是高学历的人才应该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农村总是比较迷信于学历。然而这里强调的学历化并不是说竞选的人一定要有足够高的学历,这只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个途径,如果有其他能够胜任的人通过选举也可以任用。村干部最重要的是要为村民办实事。而大多数村干部倚仗自己的学识、辈分或者职位获取“荣耀”, 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为村里办事的能力与意识。

(四)加强政府引导性宣传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宣传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娱乐生活方式。一是可以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公益广告等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高尚的生活情操,提高生命价值,打击丑恶、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市民介绍有关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知识,如利用公益广告的形式向市民介绍感冒期间戴口罩、勤洗手、如何清除卫生死角等;二是发挥非政府组织、非盈利部门和志愿者等社会化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讲卫生、讲文明的图片展览,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文明宣传周活动;三是发挥学术部门、实体部门的作用,倡导农民考虑资源现状,从具体情况出发,构建与生活

10

西南政法大学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水平相适应的娱乐生活方式;组织医院、医疗卫生单位开设健康科学讲座,推动农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

九、结论

作者发现农村娱乐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而这种继承性容易使未成年子女学会父辈的不良娱乐方式,不利于其成长。娱乐方式传递的网络也说明娱乐文化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农村的娱乐文化可以塑造。另外,农村娱乐文化设施不完善,缺少集体性的活动。学生们在学校里有定期的运动会召开,但中年人、老年人平时都是进行单独的娱乐活动。农村不乏低俗的娱乐方式,这是由农村的经济水平、农民保守思想、农村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大众媒体等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而根本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农村的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为新兴的娱乐方式创造发展的空间。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大中庄作为一个随着经济改革不断发展的小村庄,其经济水平、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众多农村的现今面貌。发展农村娱乐文化、丰富农民的娱乐文化生活,需要真切了解农民的娱乐需求,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而不是硬性的将各种文化活动作为指标安排到村里作为展示良好文化氛围的象征。

11

 

第二篇:农村文化设施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文化设施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以肯定的是,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文化却相比落后。

经过调查大部分农村没有文化广场,没有图书馆,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多数人每天以看电视,打#9@k来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只有少数的会唱歌,扭秧歌,下棋等的文化生活,但一年也只有的几次,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的业余生活也只是在唠嗑溜达中度过。我们提倡关注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真正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当然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进步应该是新农村进步的显著标志,但是,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政府投入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设施破旧,有些农村的文化设施名存实亡,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不能给村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三、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少,质量不高。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是;

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 目前乡镇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部分乡镇却没有把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待,一些乡镇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一,对文化站撒手不管了,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是个包袱,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文化工作不影响单位排名进位、个人晋升,文化工作抓与不抓无所谓。在一些乡镇领导看来,需要投入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可以先放一放或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的。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 首先是用人机制制约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站缺编严重,另一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进不来。文化站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一是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管理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换了县文化部门根本不知道。文化专干地位低待遇差,是“弱势群体”。文化专干很寒心,许多都不愿意再干文化工作。其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部分文化专干不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没有把创新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还是停留在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上。经费困难加上一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不敢也不愿开展工作。造血功能不能强化,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再次,长期以来财政对文化的“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90%以上的乡镇没有新建文化设施,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以文养文,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也很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普遍得了“贫血症”,急需输血。 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巩固农村文化队伍、完善农村文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促进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农村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实施原则是: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使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措施适合农村实际;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坚持弘扬先进文化与传承乡土文化相结合,不断增加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坚持 “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通过“送文化”带动“种文化”,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要做到:

一、充分认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有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工作目标中。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要树立农村文化建设远大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

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农村文化建设综合水平进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一县两馆、一乡一站(中心)、一村一室一广场、一人一册图书”的目标,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人员相对稳定的新型农村文化队伍。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积极发展固定放映场(点),恢复农村集镇影剧院并建设数字化电影院。要不断开拓农村电影市场,广开渠道,通过开展科教片专场、爱国主义教育片专场、未成年人教育片专场、农民喜庆场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实现农村电影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我省农村电影市场真正启动起来、繁荣起来,使农村电影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到20xx年基本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发展“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村的图书,直接送到重点县的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

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民俗旅游项目。

五、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县文化馆、图书馆的改革主要是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特点,人员能进能出,职务和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事管理新机制。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扶持奖励民办文化。探索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新办法。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合理布局,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镇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反而应予强化,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县文化主管部门,应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在生活和福利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建设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二)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

为把农村文化做好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应转变思路,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即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培养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这种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会把“文化下乡”变成“扎根在乡”,农民素养不断提高,和谐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具体做法: 一是完善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搭建舞台。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网、电化教育系统,可要求每个村兴建一个文化舞台,通过政府资助、共建单位对口帮扶等形式,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并要求有条件的村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建设新农村书屋,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书屋中配置社科类、农业科技类、医药卫生类等各方面书籍。每到农闲时节,农民们就三三两两到书屋借阅,真正使书屋成为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让新鲜多彩的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是培育文化队伍,构筑农村文化阵地。要对农村文艺演出队、文化特色户进行调查摸底,对道情、舞龙、龙舟等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并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不断构筑农村文化阵地。同时建立镇文化站、村文艺队“二位一体”培训网络,镇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教师为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培训,使散发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鼓励乡镇通过举办广场音乐夜、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有的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在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大县的机遇面前,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灿烂天地,繁荣农村文化。

总之,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民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农村的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好,农民们在工作劳动之余也将有更丰富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