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参考)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扶持下,呈发展壮大之势。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发区联社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本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作用,以便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坚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辖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辖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止6月末,辖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种植业2个,农副产品加工业1个,全已登记注册,都是20xx年发展起来的,成员总数525户,占总农户数的1.3%。贷款余额516万元,占全辖贷款的0.7%。鸣谦信用社支持北胡温室专业合作社和王杜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开办时间是20xx年6月,贷款余额420万元,占全社贷款的6%。张庆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即晋中市榆次区怀仁醋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郭春林,开办时间是20xx年4月,贷款余额96万元,占全社贷款的1.1%。合作社的成立一方面为当地粮食的转化,农户的培育创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避免了原来小规模群体经营中品牌杂乱,竞争无序,质量下降,价格下跌,利润降低等现象。怀仁醋业合作社是由山西四眼并酿造有限公司,榆次怀仁春润酿造厂,榆次怀仁晋泉酿造厂等6家倡议成立的合作社,有农户社员50个,并培育带动了125个酿造加工户,产值

由原来的2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460万元,产量由原来的2.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6.5万吨,社员的户均收入由14万元增长到2.8万元,安排从业人员达1146人。贷款全部处于正常状态,无一笔欠息现象。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合就强、合就富”的景象。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难题,联社为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壮大,开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绿色通道,收到了较好的效

(一)是贷款方式上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合作社每年度授信—次,核定贷款最高限额,被授信的合作社所有贷款手续一次性办理到位,方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借贷。榆次区怀仁醋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对其授信400万元,随到随贷,在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下该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头人。

(二)是贷款程序上支持。为促使农村合作社健康发展,辖区农村信用社简化了贷款程序。王杜村是“信用村”,为了加快该村经济发展,信用社积极帮助村委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来,信用社累计为其投放贷款680万元。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该合作社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种植业中的龙头组织。去年合作社总产值达1500多万元,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到6000元左右,极大的稳定了农户的思想,增长了农民的收入。

(三)是信息上支持。辖区信用社除了在资金上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外,还积极利用自己信息资源的优势。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寻找商机。怀仁醋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用社获得贷款后,信用社通过帮助协调关系、疏通渠道,为他们联系销售网络,帮助他们牵线搭桥,使他们越做越大,旺季日销售醋产品量达

3.8万多斤

(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利率优惠等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但对基层政府、而且对企业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统计,凡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收入都高于非成员的收入,全辖3个专业合作社20xx年实施经营纯收入2010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4600元,比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850元。

2、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广大会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交往以及农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的锻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使他们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北胡大棚蔬菜合作社,以形成黄瓜、西红柿、茄子等20个品种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要,带动该村农户150户,每户增收800元,提高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

4、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民通过加入合作

组织,生产资料由合作组织统一购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产品统一销售,减少了交易费用。

5、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自愿组织起来,通过规模经营,实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变为大生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6、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过去政府直接管生产管销售,管得过细过宽,农民很不满意,而今农民有了自己的合作社,政府借助合作社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政府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工作职能转移到抓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为合作社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总体上看,有数量,但质量不高;有成绩,但问题也不少。我们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一些合作社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扶持政策不落实,资金筹措难;三是运作机制不规范,发展壮大难。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各级财政,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项目建设,以增强合作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成员的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解决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问题。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近两年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二)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成员素质。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安排一定经费,分层次对基层干部、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推介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三)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一是要健全《章程》。凡组建的合作组织必须有比较完善的《章程》,以《章程》统领各项制度建设。二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无论合作社大小,必须设立财务科目,聘任会计、出纳,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账目。三是健全收益分配制度。按照资本报酬有限和惠顾者返还原则,兼顾投资者与生产者双方的利益,实行按资分红和按交易量返还相结合。四是要健全民主控制制度;按照《章程》规定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三会”的职能作用。

(四)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加强指导服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适应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势,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发布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篇:关于铁买克乡成立农村社区及土地合作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0

关于铁买克乡成立农村社区及土地合作社的

可行性调研报告 撤村建居是顺应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为更好的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切实提高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根据本乡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创新改革,我乡经过长期、细致的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 项目实施背景基本情况

铁买克乡下辖7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6个、牧业村1个,由汉、哈萨克、蒙古、回、维吾尔等7个民族组成。

人口调查情况:目前派出所统计户口在本乡的人口数据为2372人(其中新村564人、乌萨克哈英村363人、铁买克村432人、哈拉萨木森村204人、喀依尔铁村809人),经过我们实际入户调查,实有人口为2111人,根据调查结果,我乡共有人为261空挂户,在实有人数中,老年人占11.8 %,未成年人占11.7 % ,中青年人占76.5%。

土地调查情况:20xx年,全乡总播面积41146亩,集体地1946亩,人均耕地6.57亩。集体地中新村300亩、乌萨克哈英村1170亩、哈拉萨木森村16亩、铁买克村160亩、喀依尔特村300亩。

二、项目内容

1

整合乌萨克哈英村、铁买克新村、铁买克村、喀依尔特村资源,撤村建居,社区统一为4个村居民服务,由乡政府统一管理,土地进行合作社化管理,农民入股分红。撤村建居相关具体事宜如下:

1.集体土地处理

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后,引进先进的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现有耕地,有效地避免因土地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弱化农民矛盾,加强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照顾到弱势群体,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参与本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入股“股东”投工投劳,程序有序,由乡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面稳定了社会治安。 2.集体资产处理

村建制撤销后,原村(组)集体资产、集体积累仍属原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有和享用,不得平调和剥夺,严禁非法侵占、私分和破坏。未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3.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村建制撤销后,政府将出台文件及相关规定实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安臵,居民中符合优抚政策的对象按相应标准落 2

实待遇。撤村落建居后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撤村建居后,居民在就业、入学、就医、供水、供电等方面享受市区居民同等待遇,同时履行市区居民应尽的义务;居住区建成后,应及时成立社区组织,拆迁户按“实际居住地落户”的原则,凭房屋所有权证或拆迁分房协议将户籍迁入安臵区。

4.加强对撤村建居社区的建设及管理

安臵区的建设必须事先规划公共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办公活动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每千人。对新建小区的命名,既要尊重历史沿革、又要考虑社会发展、在广泛提名征求意见、各方协商同意的前提下,经县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正式使用;民政部门应参与安臵区建设的规划、论证,确保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与安臵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对配套设施不达标的安臵区,规划、建设部门不得批准立项。

新建社区组织建设按城市社区标准执行,社区工作经费市财政应予以支持;撤村后,符合条件的原村干部可通过相关程序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中任职;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社区居委会一次性开办费,并按每年每百户0.6万元的标准给予社区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社区的平稳过渡。

5、加强村级档案管理

3

村建制撤销后,应按档案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原村档案的整理、鉴定、移交、销毁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各镇(区)要及时收缴村级各组织的旧印章,同时,负责下发新牌子和新印章。

三、项目实施可行性

从耕地情况来看,农民承包的耕地大多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路网不配套、排灌设施老化、没有晒场,结果不仅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而且生产成本增加不少。

从农民的发展资金来看,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他们在上缴比较高的承包费后,往往手中结余资金较少,而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性开支又需要一定的资金,使得资金愈加紧缺。比较成本与收益,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受地域限制,农民获取信息渠道少,信息不畅,使得生产出的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

从农业机械化应用来看,很多农民规模化经营后,由于受投入资金不足的影响,从播种到收获,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未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很多农民承租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出现种粮亏损,生产积极性受挫,今年春季退租、少租现象比较普遍,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农民大多呈现自有土地少、租种土地多的特点,但是租金高、成本高、粮价低,农民普遍存在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4

的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

另有,由于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是经营个体,农田撂荒的情况非常普遍。年轻人都头尖得跟锥子样往城里钻,将来农民越来越少,闲田越来越多,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用规模化和集约化种植,是趋势所在。随着全国各地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大,一些农民集中了很多土地搞机械化,不断扩大租种规模,实行规模化经营,不断迈向城镇化。

四、项目实施意义

撤村建居工作是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城市化进程,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也是事关我乡城镇化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大事。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