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中物理高考二轮复习计划

20##年高中物理高考二轮复习计划

通过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一、复习策略:

1.深入研究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和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趋势。

2.精心设计复习专题,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落实基础知识,目标瞄准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

3.站在高考命题的角度精选习题,选择近几年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较为基础的题,让学生更加灵活运用知识。

4.注重心理指导,提高考练效率,形成良好心态。

5.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注意体音美学生的知识漏洞,加强个别辅导。

二、专题计划安排:

(一)、二轮专题突破

1、时间:1月10日-----4月10日

2、形式:按板块专题复习,打破章节顺序

3、指导思想:重点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强调知识的系统把握类比迁移能力的培养,重视物理思想方法和结模能力的总结。

4、目标:梳理知识,建立模型,构建纵横相联的体系;习题归类一线串珠,以收到以点带面,以一当十的效果;加强第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不留任何缺憾;加强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促使学生能力的飞跃。

5、专题设置:

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二: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专题三: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专题四:功能关系的应用

专题五: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

专题六: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

专题七:电磁感应和电路

专题八:高中物理实验

专题九:物理图像问题

专题十:机械振动、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物理

(二)题型专题突破

1、时间:4月10日-----6月

2、形式:按题型专题复习3、选择题专题复习4、实验题专题突破5、计算题专题突破

(三)基础知识回放

三、复习措施:

(一)、高三普通班的物理教学措施

①、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加强近几年高考信息的研究。紧跟成都七中的教学安排。

②、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学会建立物理模型、选择物理规律。学会总结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个别辅导,平时多和学生交流,多研究课堂教学。

④、专题复习要形式多样化。知识专题、方法专题、题型专题,要有机结合。抓住高考的重点、热点,精讲多练。

⑤、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每一题要体现它的功能. 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⑥、每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对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经常进行错题滚动,做到决不一错再错。

⑦、特别关注特优生和踩线生。发现特优生和踩线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通过个别辅导,了解学生复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并帮助他们解决。

⑧、在专题复习时都要有针对性,要精心设计典型的例题习题、限时训练卷,错题再练卷等。加强方法规律的总结,促使学生能力的飞跃。

(二)、物理教学措施

①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加强近几年高考信息的研究,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

②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物理情景。

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重点应放在学生选择题、实验题的第一道、大题的第一道训练。

④在专题训练时要降低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找到学生的得分点。

⑤教师必须针对这些班找相关选择题、第一道大题的训练。

⑥回归到教材,让学生认真处理教材的典型题型和典型实验。

⑦每周这些班应有一次考试。教师要找好相应的题。考试结果上报到备课组。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如何样才能在最后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间也不可能充许这样做。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在高考中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0"(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3):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在20##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明显增大了主、客观题的比例,由20##年的55%:45%调整为60%:40%,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2):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3):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
(4):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5):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有些同学在解答时,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公式罗列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而应用向心力公式:;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时的速度V写成,而不是由机械能守恒:;下落的时间t用,而不是用运动规律:这一原始式等等。
  三是方程要完备,不要漏方程,如在电磁感应中电流未知时求安培力,应先把电路的感应电动势求出,即:,同时利用求出电流I,而不能直接只写安培力公式F=BIL。
  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如上例中不要写成
  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3:因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如“、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4: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5: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三: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在后阶段中的模拟题练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
  三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
  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对于第二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
  对第三类题的解决要作为重点对象,做到"坚决不放过",正如阿杜所唱"坚持到底",因为只要你"跳一跳,树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标。而且也说明这一方面对你来说是薄弱环节,因此要下狠功夫,绝不能含糊。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四: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五: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成功一定属于你。

四、本期教学进度安排

首先要搞清哪些漏洞要补:

一是知识的漏洞:包括一轮复习的盲点、正常的遗忘;

一轮复习由于受所选教材的局限、复习时间的限制、难免出现一些复习的盲点,这在二轮复习中需要老师加以调查研究,从而发现并补上这些盲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出现一些知识的遗忘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缺什么补什么,否则还要二轮复习干什么。

二是知识的综合方面的漏洞,缺少横向联系;

一轮复习是逐章逐节地相对独立地复习各个知识点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各部分知识的横向联系、综合运用上下更多的功夫,这是留给二轮复习的任务,需在二轮复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与训练。

三是物理思维能力的不足,未能真正掌握物理独特的思维方法;

由于一轮复习更侧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与训练,这也是一切物理思维活动的基础,但光有知识而不能灵活地运用是远远不够的,需在二轮复习中加强物理思维能力的指导与训练,说白了就是使学生在拿到问题后,能够自己独立地、迅速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四是解题规范漏洞,题目会解却不能得分、得高分;

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独生子女的懒散任性、现代考试模式的先天不足、老师重视程度不够,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学生解题规范方面的严重不足,会解而得不了分数,或者得不了高分的现象普遍存在,二轮复习已经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后机会了,不可不重视。

其次是怎样发现漏洞:

  这首先要看老师的水平,多年的经验积累,知道学生哪些方面不容易掌握;其次是通过如下途径了解:

一是一轮复习的作业批改记录;

二是历次测验试卷的分析;

三是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疑难问题的系统记录和整理等等;

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不能想当然,翻老黄历,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何况这一届一届不断变化的学生。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学生的漏洞,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浪费学生这最后两个月的极其有限而又极其宝贵的时间。

最后是有技巧地高效地补上漏洞,怎样补呢?

一是有的放矢的精讲:

二轮复习有两个极端都是要避免的,一个极端是不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另一个极端是认为学生都会了,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做做题目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我们认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还应该是老师,即使是二轮复习,课堂上也应首先保证有足够的讲解,不能以练代讲,学生毕竟是学生,更何况这么多年的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习惯了,突然改变学生将无所适从;其次是保证讲的都有用,不需要讲的不讲,需要讲的必讲;不能重复一些无用的话,如重复的体系归纳、无序的专题罗列,学生早已掌握的东西,等等。

二是对症下药的精练:

首先是保证足够的训练强度。学生好比是运动员,老师就是教练,教练讲得再好,运动员不练,或者训练强度不够都白搭。训练强度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南京市这两年高考备受社会的非议,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训练强度不如一些县中,当然客观上是我们的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像县中那样上晚自修,从而在时间上与效率上保证足够的训练强度。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想对策,找到变通的方法。

其次是保证足够的训练效度。习题要精选,一轮复习的易错题不妨精选打印出来,让学生再做。订的资料作为补充,即使用了现在资料,老师自己也要先做,精选适合自己学生的符合高考方向的题目,再让学生做。要有训练的针对性,不能让学生做无效的训练:重复的、错误的、非典型的、非重点的题目坚决不做,钢要用在刀刃上。

三是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专题:

大洞大专题,成片堵漏;小洞小专题,零星补漏;无洞无专题,不浪费宝贵的时间。二轮复习专题的设计特别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一些特殊能力的训练,如推理、计算、作图、创新能力的训练等等。

接下来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列举一些可能出现的具体的漏洞及其对策如下:

第一、知识及其综合与横向联系方面的漏洞与对策:

现将一轮复习中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与方法列举如下:

1、动态平衡问题;

2、弹簧模型在不同物理情境下的综合应用;

3、各种临界问题;

4、追及相遇问题;

5、刹车及匀减速问题;

6、运动图像问题;

7、连接体问题与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8、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9、变加速运动问题;

10、天体运动的估算问题;

11、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

12、电场内电荷的受力图景与能量图景;

13、电场、磁场、重力场的复合场中带电体或微粒的运动问题;

14、电路的动态分析;

15、电磁感应与力学、电路的综合问题;

16、折射定律的应用;

17、电学实验;

18、游标卡尺的读数

19、三角及极值知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一轮复习侧重于各个知识点的单独讲解与训练,对于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综合还缺乏必要的注意,从而导致学生在解决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的问题时出现困难,这就需要通过二轮复习加以强化,这也正是二轮复习的长处及主要目的之所在。

第二、物理思维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二轮复习已不是对知识的一般回顾、总结,而是更深入、更细致地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针对能力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进一步灵活、综合地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正如《考试说明》中指明的:“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这也是我们二轮复习的努力方向。物理思维能力有五个方面,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五方面的能力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在二轮复习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下面就二轮复习如何弥补学生这些能力上的不足谈一些看法:

一、理解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一轮复习时的历次测验与平时的练习中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选择题或概念性的题目得分率不高,这固然与学生对这类题目的心理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存在严重不足。

在《考试说明》中对理解能力的考核要求有明确的表述,特别强调要对物理概念、规律具有正确理解,对物理现象有清楚的认识,在解题应用中才能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要提高理解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现象的特征,物理定律的条件和表述。

    2、在正确理解概念、现象、规律的基础上,力求在深广度上进一步明确它的内涵。以便更深入认识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此可见,即使是二轮复习,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而应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选择地深读一些教材或参考书,从而使学生的物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得以自如地运用。

二、推理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一些已知的规律结合具体条件经过推导、论证、综合以表达某种过程的具体规律,或者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给出的物理情境、条件等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提高这这方面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分析物理情境是进行推理的基础和前提,这主要是通过审题,把握题目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其中包括两大分析: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2、训练思维的严谨是进行正确推理的保证,对有些问题必须周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防止粗枝大叶、丢三落四;3、熟练运用归纳或演绎推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现象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演绎推理则相反。它们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具体解题时要灵活应用。

觉得物理难学的同学正是缺乏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做题目凭直觉,凭感觉,随意性很大,以至于做不出物理题,做错物理题。这就需要老师在二轮复习中通过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纳入正确的物理思维的轨道,从而在短期内实现物理解题能力的飞跃。

三、综合分析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近几年的高考出现了一些信息量很大,情况错综复杂的联系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具有既能把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分解成若干部分进行研究,又能把个别事物或现象联系成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能力。物理学上的隔离法与整体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分析要有一定的目标,高中物理常需通过分析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找出合理的研究对象;(2)找出解题的直接与隐含的条件;(3)确定解题的方向(如通过能量关系,还是通过牛顿定律、运动学关系等等),说白了就是选什么公式;

二轮复习中应选择一些信息量较大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有意识地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方面的能力。

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大部分的物理问题都得运用数学工具才能解决,这也是很多学生能力上的薄弱环节。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物理现象与过程出发,经过概括、抽象、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如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关系、几何图形、极值求法、数学归纳法等等)正确、迅速地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应通过二轮复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实验能力的要求既包括实际的操作技能,又包括思辨性的猜想和假设,符合逻辑的思考和论证,必要的计算、推理和对结论进行恰当的表述。目前高考实验题已从侧重于考查原理、步骤、器材选择、数据处理、正确结论、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定性原因等,逐渐要求会用实验中学过的方法解决立意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这就对我们的实验复习提出了这样一些要求:

    1、通过真实的实验,而不是纸上谈兵,使学生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知道在对测量仪器进行读数前,应仔细观察刻度表达的数值和单位,并了解估读的位数。

    2、使学生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实验原理,能根据实验原理演绎出相应的实验公式,进一步弄清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具备应用公式法或图像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果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三、物理解题规范方面的不足及其对策:

有很多学生在解题规范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严重的问题:

1、不肯作图。很多物理题目需要作图,作装置图、作受力图、作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这对正确理解题意,建立物理情境,寻求合适解法很有价值,但实际中有许多学生就是不愿意作图,或者作图马马虎虎,不用工具,随手乱画,这给正确、快速地解题产生严重地负面影响。

2、缺少适当的语言说明。因为各人解题过程不尽相同,语言说明就好比路标,可引导阅卷人准确迅速地找到得分点,从而给出准确的分数。很难想象一个写得没头没脑的解题过程能得高分。

3、不写公式、不代数据、不写单位,等等,扣了分自己还觉得冤枉。

如何在短期内使这些学生克服这些不足,从而使其成绩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我们想不外乎有以下一些方法:

1、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学生之所以不会答题,多数还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答题。我们可将近两年的高考评分标准尽早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答题才能得分,才能得高分,这比你苦口婆心讲多少遍都管用。

2、将一些典型的计算题做上作业本,老师认真批改,解题不规范的退回重做,还不行的实现面批,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3、根本的问题还是学习态度问题,有一些学生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愿意做好,懒得做好,长期积累,形成了一个坏的习惯,很难改。非得下大力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可改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