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心调研报告

  社区服务中心

----调研报告

                             班    级:建筑1203

                             姓    名:刘贵

                             学    号:0121206220301

                             指导老师:常建

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

各功能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一、合理的功能分区

   由于设施中活动项目众多,使用功能繁杂,设计首要问题是根据各部分功能要求、相互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课程产生的相互影响,把各类用房分成若干相对对的大区域,并使它们在总体关系上既有必要的联系,又有必要的隔离,实现合理的功能分区,做到“内外有别” 和“干扰分区”。所谓“内外有别”即首先解决内部工作区与对外开放活动区之间的必要隔离,使内部管理用房与群众活动用房间有明确的区域划分。所谓“干扰分区”,就是在合理解决主要功能组成部分的分区后,还应解决好群众活动区内各项活动进行时相互干扰的隔绝问题。

二、 简捷的活动流线

面向群众开放使用的各种活动用房不仅活动方式不同,而且参与活动人员的流动方式也极不相同。从各项活动人员流动的特点来看,呈现着集中于分散,有序流动与无序流动,以及交叉进行的各种不同流动状态。如观演大厅的人流既是大量集中的,又是定是定向有序流动的;然而歌舞厅虽同样是人员为您集中的场所,但其人员流动却具有随机无序的特点。分散流动的状况也各有差别,如展览用房的参观人流具有分散而有序的特点;健身和游艺活动用房的人流呈现既分散又无序的特点等。根据活动人员流动的特点,在功能流线的组织中应给予恰当的安排;应使集中而有序的人流能以最短捷的流线集散;使集中而无序的人流能被控制在具有类似活动环境的区域内,尽可能减少对安静活动区域的干扰;对人流分散的活动用房,则应创造更便于使用时自由选择活动项目的流线,以均衡各项活动的人流,减少人流往返迂回带来的干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开放的组织结构

(一)适应服务功能的扩展:为增进设施经营的综合效益,必须善于利用人们休闲娱乐活动中消费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增设必要的消费性服务项目,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吸收前来参与活动群体的综合消费能力。

(二)适应经营方式的改变:为提高活动场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建筑功能组织宜便于划分为可以独立经营管理的若干区域,各区域可以根据活动项目的使用特点,灵活制定服务目标和服务时间。

(三)     适应活动项目的调整:设施经营方式的改变,往往需要对服务项目作必要的增减或重组。为适应这种调整,设施采用开放性的功能组织结构有利于提供所需的调整。

基地环境的设计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建筑前院(或入口广场)、建筑基底和庭园用地、室外活动场地和杂物内院用地四部分用地范围在总平面布置时都应该有明显的界定关系;

(二)应有效地组织好场前人流交通和车流交通流线:为使场前交通安全通畅,一般基地要求场地内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一个是主要出入口,供来馆活动的主要人流使用;另一个是次要出入口,可供观演等部分散场人流集中疏散和内部工作人员及后勤供应车辆出入使用;

(三)应有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总平面规划时,建筑基底的平面形态和尺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建筑界面与相邻建筑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以期达到加强建筑前广场空间和建筑自身形象的艺术表现力;

(四)应使建筑室内外活动空间的功能相联系:基地内室外休闲活动场地的布置应尽可能与相关的室内活动空间邻接,以便内外活动联系沟通,使室外空间成为室内活动空间的有机延伸部分,增进使用功效。

    (五)应节约用地,并应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综合性休闲娱乐设施经常建在城镇或地区商业中心地段,用地矛盾普遍突出。为此,节约用地和考虑必要的远景发展用地的意义格外重要。

(六)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对用地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为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和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现代休闲活动场所,设施基地规划方案应满足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对基地建筑覆盖率、容积率和绿化率的控制指标要求。一般城市型设施基地绿化率应不低于25%;建筑覆盖率宜为30%~40%;容积率宜为1~2。

(七)应注意避免场内活动噪声对周邻建筑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当设施基地紧邻对环境安静度要求较高的医院、住宅和托幼机构等建筑时,在总平面规划和平面布局中应采取适当的防噪隔声措施。

2.1.1 建筑主要功能组成

就一般情况而言,综合性休闲娱乐建筑常应包括以下五个主要功能组成部分:

(1)完全对公众开放的群众活动部分:该部分面向所有社会或团体成员,并提供参与文学、艺术、科技、体育和教育等业余活动的空间和相应的服务项目

(2)不完全对公众开放(或半开放)的学习辅导部分:该部分旨在为社会培养业余及基层的群众文艺活动骨干和人才,通过组织举办各种专业技艺培训活动,为公众提供有偿服务;

(3)不对公众开放(非开放)的内部专业工作部分:这是专为承担各类专业培训业务的教师及工作人员提供教务和专业研究工作使用的附属空间;

(4)由一系列向公众开放的服务空间组成的公用服务部分:它包括交通、卫生、休息和餐饮等空间,这是任何公共建筑内必备的公用空间系统,也是正常发挥建筑整体功能的组织中枢和纽带。

(五)行政管理及辅助设施部分:这是维持整个建筑正常运营并发挥良好效应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基地环境调研

社区中心基地QQ截图20150304182649.jpg

八铺街周边环境分析图

IMG_0211 IMG_0222 IMG_0227

          巷道                          里弄                       商铺

IMG_0244IMG_0320.JPG

IMG_0348.JPGIMG_0360.JPGIMG_0365.JPG

对休闲文化建筑的调研报告

昆山康居社区活动中心

康居社区中心的使用者将是三五成群的附近居民,来这里打牌,下棋,聊天。所以,对每一个群体以至个人来说,建筑内部都最好也能提供一个有“视野”的“庇护所”。经验告诉我们,有庇护感的室内空间总是含有许多可让人们凭靠的边界和角落,从而满足人在公共场所中希望为自己划出一个领域的心理需求。上海城隍庙湖心亭茶室含有多重转折的外墙并将窗台做成可坐的“美人靠”,就是为了创造更多靠边角座位的佳例。康居社区中心因此被设计成一个由许多独立或半独立的,L或锯齿形状单体组成的建筑。这不仅在一个小建筑中产生了二十多个转角,增加了外围边界的长度,所形成的隔断的或半隔断的空间也成了大量小团体可占领的“房间”。为了强调房间中的每个转角都是一个个人的领域,我们还试验了转角无柱的独特结构体系。

为了创造让人可以观察探索的“视野”,社区中心的所有房间都开向多种室外景观。其中不少房间面对建筑东南面的湿地,西南面的半圆形水池及其他公园中的绿化。本工程的部分屋顶并被设计成绿化屋面,为二层面向对应角度的房间提供了景观。我们在建筑形体组合上还有意创造了三个内庭院,人们必须通过狭窄通道或从天桥、过街楼下面穿过才能进入。同时,建筑群内各个单体的外墙均为布满密集窗框的玻璃幕墙,部分玻璃并做成半透明。通过以上的空间布局及界面处理,产生了一些半隐半显的“悬念”空间。使人们无论是在建筑内外,都可以不时透过一个尺度不大的开口或重重互相局部遮掩的隔断,看到远处某个院落或房间的一角,从而在使用者心中激起对看不到部分的神秘感。

除了上述的中心设计概念以外,我们还继续试验了将室内外空间配对服务于每个主要建筑功能的概念。在近距离内可以同时得到室内环境的方便舒适,又能享受室外微风花影的自然气氛,是我国传统建筑在创造宜人环境上的宝贵遗产之一,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能是由于文化及气候的原因,西欧建筑传统从来就忽视这一空间布局,而更倾向于将基地上的所有室内空间集中成一个被绿地环绕的实体。因此,如何使用现代技术在多层建筑及高密度城市中重现室内外空间配对,是现代建筑在我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工程中,我们除了在地面布置了多个庭院外,更利用在二、三层的屋顶设计了带遮阳花架的屋顶平台。无论是在哪个茶室中,人们都可以从室内移座到附近的室外环境中去。实际上就是在三维空间中应用了四合院的概念。我们还注意到了在我国传统风景区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不是全封闭的室内空间,如亭榭,岩洞等。由于与室外联系方便,它们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我们为此在本工程的南面中部结合下沉庭院设计了一处类似的半室外空间,在里面设置了刻有棋盘的石桌凳。

QQ截图20150304191028.jpgQQ截图20150304191008.jpg

江苏南京市仙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中心承担了常规的社区医院、便民服务、农贸市场、活动中心和街道办事处等服务内容,而方案设计的一开始就决定要放弃社区中心建设中惯常的沿街体块组合的模式。设计试图探讨能够实现如下多元目标的整合方法:其一,建构完整的街区界面,在达成社区中心外在整体形象认知的同时,实现积极有序的路街界面,其二,在新的社区中心中,尽可能包容场地原有的地形结构和元素,使历史的片段记忆有所依托,其三,在场地内部,对体量形式的追逐让位于场所感和空间活力的塑造。

设计从对原有场地和新的规划条件的分层解读开始。场地上原有的市郊道路空间和树木被选择作为保留的结构性元素,新的建筑外轮廓占据建筑控制线,并结合场地竖向高程的起伏在路角留下一处外向型立体广场。将上述图解进行叠加以显现原有场地结构与新的规划结构的不规则交角关系,彼此的叠合与剪裁奠定了新场地的基本形态特征。社区中心的功能分合关系进一步分解了基本形态。内院花园和内部中庭则实现了对建筑最终形态的修正和深化。在这一连续的操作进程中,空间场所的营造始终作为设计的主线,而建筑的体量却更像是被剪裁的对象,这种操作策略自然导致了社区中心的开放性,人们可以自由地漫步穿越或休憩停留其间,并选择其可能的目标方向。场地的开放性结构客观上也使社区中心的不同区块间有了彼此互通的多样性和便捷性。唯一被添加组合进建筑转角的元素就是作为社区中心象征的玻璃塔,它有效调整了建筑体量的负形特性,使场地的虚实关系传递出一种彼此交缠和含混互动的体认。

QQ截图20150304191703.jpgQQ截图20150304191802.jpgQQ截图20150304191811.jpg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xx年调研报告

xxx20xx年调研报告xx

xx,xx社区卫生改革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建设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现将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卫生工作当前改革情况

一是根据《xx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宣化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x编字〔xx)文件精神,以及xx关于xx进行社区卫生改革的实施方案(xx文件精神),进行贯彻落实,目前各项工作正在与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协调办理之中。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管理辖区情况

xx上,xx,将xx内所有工作分别移交至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如此一来,中心新增x余户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任务,与x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辖区范围变更为:xx6个社区xx名居民的公共卫生健康。使xx在限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均大幅增加

2、档案填写情况

填写健康档案是个技术活。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性文件资料。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健康档案也必须体现个体差异。目前我们建立健康档案主要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这些疾病所产生的并发症等,所以档案中记录的资料必须能够追踪这些疾病的发展变化,对评价个体健康问题有价值。

虽然是大规模建档,但也不能出现千篇一律的档案。在健康档案自查中发现,该细的地方还应该在细致些,该粗的地方还应该在放宽些,才能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档案填写要认真但不能死板。另外在体检现场出检验报告时,也不要因为一些细小问题纠结太长时间。一方面每天体检人数很多,时间有限;一方面不要给受检者增加精神负担,大体上正常的就填正常,没把握的再建议其复查。 在填写档案中,总有职工希望出具统一范本便于开展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一样,不可能出现统一的范本。所以,职工要掌握好临床知识,理解后再去填写档案,这样才能体现健康档案的科学性和个体性。

3、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其它情况

建档工作繁杂辛苦,有时难免有所顾及不周详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些细微环节之中:如:档案编号重复、填表内容出现短缺、联络方式较少、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有时记录不完全相符等。除此之外,未发现重大失误之处。xx社区卫生开展情况在xx卫生部门督导中,均得到各级领导一致好评。

三、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出现的困难

通过调研和平时掌握情况,xx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困难主要集中在:

1、社区经费不足、设施不全。医改政策不能及时落实到位,使得我院需要自筹建设资金,困难比较大。此外,由于自身“造血功能”差,又缺乏有偿社区服务项目,因此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社区保运转的经费都比较紧张,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由于建设资金缺乏,使我院“硬件”和“软件”建设后劲仍然不足,xx现象尤为突出。

2、工作待遇偏低。xx工资水平过低,主要原因是xx单位,提供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且技术、设备、医疗水平等条件有限,单位经济效益一直不太好,职工工资按照xx发放。

四、党建工作情况

x总人数x人,现有党员x人,停薪留职党员x人,退休党员x人,在职党员的x人,预备党员x名,积极分子x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x名,大专学历党员x名。

为更好畅通和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建议有关方面借鉴“火线入党”的形式,以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为载体,对于表现突出的申请人,应该适当缩减考核程序,缩短培养时间使之尽快加入党组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