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外软件系统的比较分析报告

国内外主要ERP系统的比较分析报告

一.公司实力比较

(一)软件厂家情况:

1、金蝶软件公司:

金蝶软件公司是目前我公司的软件系统供应商,成立于1993年,目前为香港上市软件公司,为国内第二大管理软件商。公司从研发财务系统产品开始,进行ERP系统的业务发展,总部位于深圳,金蝶公司有K/3和EAS两条产品线,20##年的销售额约为6亿人民币,主要收入来源于针对中小企业的K/3财务与进销存系统软件,产品在某些细节方面功能不错,但由于系统构架不足,很难支持集团性、多组织集中管理的大规模应用。EAS产品是金蝶软件公司目前推出的集团性软件系统,但产品尚不完善,主要功能是集团财务,物流模块目前只推出标准功能,而且功能及流程在集团性企业的大规模应用尚待验证。

2、用友公司

用友软件公司成立于1988年,目前为国内上市软件公司,为国内第一大管理软件商。公司与金蝶公司一样,也是从研发财务系统产品开始,进行ERP系统的业务发展,总部位于北京。用友公司有U8、NC和U9三条产品线,目前NC和U9两条产品线的市场定位重叠(针对集团用户),不同是技术路线不同。20##年用友公司的销售额约为10亿人民币,主要收入来源于针对中小企业的的U/8管理系统软件。

二、国外厂家情况

3、SAP公司:

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国际上著名的标准应用软件公司。SAP总部设在德国南部的沃尔道夫市,1988年成为德国股票上市公司。到1995年底,SAP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处和独立子公司,具有近5000家用户,成为世界第五大软件供应商。1995年SAP集团在中国设立了子公司。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管理软件商。SAP公司针对集团企业,有R/2、R/3两条产品线,R/2是用于集中式大型机环境的系统,R/3是用于分布式的客户机/服务器环境的系统。MY SAP套件则是SAP公司为了减化R/3系统复杂的实施应用,削减系统功能推出的R/E简版系统。

在近年的行业发展,针对INTERNET应用和商业智能和CRM方面,SAP公司明显落后于ORACLE公司的发展。

4、ORACLE公司:

ORACLE公司目前为全球第一大ERP软件公司。该公司所建议的JDE系统最早由前身公司是JDE公司,成立于1977年,一直专注于ERP系统的研发设计、咨询、服务,并在90年代初已进入中国,并在很多行业有较好应用。在20##年被ORACLE公司收购之前,该公司一直是ERP行业全球排名第三或第四名的厂商。ORACLE公司目前北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有ERP系统解决方案中心,支持中国各省分公司的ERP系统的方案咨询、ERP支持等业务。20##年的销售收入为240亿美元(其中含有数据库销售收入)。ORACLE JDE系统在医药行业有众多的用户,目前全球企业500强中,医药行业主要客户都是ORACLE JDE的用户,包括:葛兰索史克、默沙东、惠氏、中美史克、诺和诺德、同仁堂等国内外大医药企业。

二、软件系统比较

(一)国内系统

1、金蝶软件公司的EAS系统:

EAS系统是在20##年收购原ERP厂商开思公司的TEAMS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采用JAVA开发工具,以大中型企业和集团性企业为目标客户,系统规划支持多公司、多帐套、多语言,多业务单位的应用。20##年正式推出财务系统模块、基本HR人事工资系统、OA系统等;供应链系统模块由于集团企业的管理系统应用模型和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于20##年才进行基本模块的发布。总体上,EAS系统产品的成熟度有待完善,供应链系统模块的成功应用在全国较少。针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应用,只有通过开发才能解决。医药行业的分销与零售行业需要其它模块、如复杂价格管理、品类管理、佣金管理、返利管理、高级仓库管理、GSP管理、CRM管理目前还不能支持。系统支持多个操作系统、数据库主要支持ORACLE数据库,其它数据库支持有待完善。

2、用友软件公司的NC系统:

正式开发时间是1999年开始,采用目前主流的三层架构体系(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以大中型企业和集团性企业为目标客户,系统规划支持多公司、多帐套、多语言(目前只能实现中文)、多业务单位的应用。20##年正式推出财务系统模块(主要是财务模块)、基本HR(人事、工资)模块;20##年推出基本供应链模块。NC的系统架构以仿照ORALCE ERP系统原型进行设计,但内部人事原因,原NC系统总体架构师调任U9的系统总体架构师,从20##年以后,NC系统不存在系统总体架构师,改为行业软件发展模式,严重影响该软件的研发与改进,导致该软件的升级困难和维护成本比较高。这也是NC为什么比EAS 较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体上,NC系统产品最大的问题是与U9产品定位冲突,且系统构架比U9差,很多行业应用都是通过很多补丁进行了完善,NC和U9的开发团队人员重叠,导致内部研发成本太高,NC产品发展不容乐观,目前医药行业的客户主要实施集中财务模块。NC系统主要支持ORACLE数据库,其它数据库不推荐应用。

3、SAP公司的R/3系统:

R/3系统的也有30多年历史,采用三层架构体系(数据库/应用服务器/WINDOWS胖客户端),以大型企业和集团性企业为目标客户,系统支持多公司、多帐套、多语言、多业务单位的应用。系统目前能够提供的功能包括:财务会计、预算管理、基金管理、供应链、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管理、CRM、商务智能(收购BO的产品)、资产设备管理等,

系统适应多种行业:通过标准核心软件与不同行业特点相结合而产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各种制造业,石油、化工、航空、军工、公共设施、银行、金融和保险等。系统支持多个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库。

R/3系统最主要的问题是:

(1)非INTERNET架构上的应用系统, 基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S)的结构。这在现在的INTERNET时代,是已经过时或被淘汰的技术。因此选用该C/S 系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系统投资费用和系统维护成本。

(2)R/3系统软件的主体部分还是完全用其私有的ABAP语言编写的,懂ABAP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少,后期维护非常困难。原系统上增加新功能二次开发和与企业其它系统的整合实的设想成为不可能。

4、ORACLE公司的JDE系统:

JDE软件系统,于1977年开始研发,最早部署在小机系统上,目前可以部署在主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上,采用目前主流的三层架构体系(数据库/应用服务器/WEB客户端)。系统支持多公司、多帐套、多语言(支持29种语言)、多业务单位,目前客户包括世界及中国许多的集团性企业。系统功能模块比较成熟,包括了财务管理、供应链、销售与分销,CRM,供应商与客户协同,生产制造、商业智能以及较多的行业模块等。

针对分销与零售行业(如药品批发与零售)需要的相关模块、如复杂价格管理、佣金管理、品类管理、返利管理、高级仓库管理、CRM管理、数据高级分析等应用,提供全面的支持。

对于集团分销与零售的物流中心,该产品提供基于集团级供应链的补货规划、销售预测模型和分销资源计划,实现预测、计划与物流执行的一体化运作,体现了很好的集团管理思想和全局供应链管理策略。

系统支持多个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库。

价格方面,近年来,由于

三、实施方面

(一)国内软件商

(二)国外软件商

三、软件系统推荐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公司发展快速、业务模式和流程具有比较复杂和变化的特点,建议选用国外成熟产品,满足

Oracle EBS PK NC 2008

SAP ERP 与 Oracle ERP 比较 ---SAP不足,可参考

1:软件产品的成熟度

不同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造就了不同的用户群体

2.技术的先进性

Oracle 应用系统11i 版本是真正完全基于互联网INTERNET架构,并且采用开放的JAVA语言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写的应用软件,这种技术的开放性,使Oracle 应用系统11i版本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而SAP软件的主体部分还是完全用其私有的ABAP语言编写的,学习和使用都很困难且与INTERNET或网络应用WEB技术不兼容(JAV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INTERNET应用系统的应用开发标准,而懂ABAP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少)

ORACLE应用系统充分采用了数据库上的先进技术,将有些系统功能放到数据库中去实现

3创新性、生命力、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

ORACLE在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产品协同开发等各行业的新兴领域都要领先于SAP,显示出ORACLE卓越的创新能力和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4业务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ORACLE 11i 整个系统基于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并且共享统一的数据模型。企业内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和权限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而SAP的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挖掘等应用系统分别构建在不同的数据库上,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模型也不相同,这使得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变得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

5软件功能的比较

SAP体现了德国人的管理风格:求严求全;ORACLE体现了美国人的管理风格:求实求用。

6. 软件的开放性和集成性

SAP软件的应用层是使用ABAP语言编写的程序,ABAP是比较复杂和只有SAP软件使用的语言

ORACLE公司凭借其在数据库方面全球领先的优势,其应用软件在模块的体系搭建上采用了一种先进的模式,各模块之间以及与外界交换数据都必须通过接口表来完成,具体的做法是数据要进入各模块时,都必须先到各模块自己的接口表中(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接口表),然后再通过并发等方式导入该模块中

7. 软件的实施复杂性及投资回报

SAP项目实施过程十分昂贵和复杂。Oracle 的应用产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许多业务的流程可以通过工作流技术很方便地进行改变

ORACEL 更适用于业务复杂、个性化管理的企业。ORACLE软件实施的难度和复杂性,实施成本,风险远低于SAP。由于其系统的特性,SAP的实施成本、实施周期远大于ORACLE。


1:软件产品的成熟度

§ SAP:经过近30年与全球大企业用户的合作,SAP系统积累了大量先进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根据在系统中挑选适当的业务流程,在软件中进行配置。而对软件的二次开发工作量极少,这就保证了用户能够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上,真正起到上一套系统,管理提高一个层次的作用。
§ Oracle: 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流程模板和软件功能的支持,在实施中Oracle软件经常被发现无法满足企业管理上的要求。比如在大型制药企业中必须的批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而Oracle软件根本没有此类模块。虽然Oracle公司一再的夸大告诉客户其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十分灵活,但是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告诉用户这套软件功能不够,用户得自己去编程序。
§ SAP:秉承德国企业严谨的文化,所有发布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质量认证,只有在软件产品真正完备后才向用户推出。
§ Oracle公司是一个非常注重市场效应的企业,经常是一有概念就马上宣称产品完成,然后快速推向市场。但是,软件产品得漏洞和缺陷给其用户得实施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痛苦。20##年1到3月,Oracle发给新产品用户的修补程序包竟然高达5000个以上,这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场恶梦。
§ SAP: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AP花了2年的时间进行汉化和按照中国政府的人事管理要求进行本地化,使得SAP的中国用户不仅能够使用国际化的先进软件,同时也满足本地化的要求。
§ Oracle:对ERP软件产品本地化重视不足,至今在中国地区,Oracle的用户还没有一家能够使用Oracle软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不同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造就了不同的用户群体

SAP在中国 公司经营理念的不同,最终一定会反映在其用户群体的实施效果上。以中国为例,SAP的用户群体中,大型企业实施成功的比比皆是,这些企业纷纷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向社会传播,报章媒体上宣传实施SAP实施成功的文章时时可见,比如:

2001到20##年中,又有中国最大的矿业集团-兖矿集团,列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内四大通讯设备厂商之一-大唐电信集团,中国最具活力的报业集团-广州日报集团等大型、浦东发展银行超大型企业纷纷加入SAP的用户群体。

Oracle在中国 与SAP的广泛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racle依靠低价格来得到的客户,实施效果却良莠不齐,鲜见有在媒体上宣布自己实施ERP成功的;特别是在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施上,鲜见其有成功客户。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项目上,其急功近利的市场策略造成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
§ 中国移动通信:在广东、江苏、浙江的试点实施Oracle系统,软件的先天不足和实施力量的经验缺乏造成实施瘫痪。20##年7月,中国移动痛下决心,对尚未实施Oracle的其他13个省的ERP项目重新进行招标,而邀标书就发给了SAP 。而作为中国移动的母公司,中国电信,吸取前者的教训,谨慎的进行评估和实施。在北京电信公司和上海电信公司已经开始实施SAP。
§ 上海宝钢:产品无法适应大型企业复杂的管理需求,实施半途而废,现在宝钢已经完全放弃了系统的使用。
§ 中国民航:实施力量薄弱,在试点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民航进退维谷,既没有信心向全国推广,也没办法放弃。
§ 实达电脑:Oracle在中国最大的实施合作伙伴-汉普公司,其实施能力让实达公司的领导层忍无可忍,只好中途将汉普的咨询队伍"请"出了实达公司。Oracle公司只好换上其他合作伙伴,但实施何时能够完成,还无法预料。
§ 江苏沙钢集团:从1997年开始实施Oracle ERP,经历了漫长的实施过程和庞大的二次开发工作后,终于在20##年5月放弃了Oracle软件,转向SAP。
以上这些案例足以说明,Oracle的两大致命弱点:软件功能不足、实施力量薄弱决定了,其方案在大型集团化企业的项目上的成功十分困难。这些先天的障碍,给这些大型集团化企业的信息化甚至是企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隐痛。

2技术的先进性

Oracle 应用系统11i 版本是真正完全基于互联网INTERNET架构,并且采用开放的JAVA语言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写的应用软件,这种技术的开放性,使Oracle 应用系统11i版本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开放的标准意味着应用系统软件不受硬件平台, 不受企业规模大小, 不受地域限制等因数的影响),而SAP软件的主体部分还是完全用其私有的ABAP语言编写的,学习和使用都很困难且与INTERNET或网络应用WEB技术不兼容(JAV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INTERNET应用系统的应用开发标准,而懂ABAP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少),虽然SAP也在试图转向JAVA标准,但由于其目前的系统过于复杂和庞大,完全的转型几乎不可能。 非INTERNET结构上的应用系统, 基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S)的结构,这在现在的INTERNET时代,是已经过时或被淘汰的技术,它将限制应用系统的规模和并发用户数,也不可能用于全球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 即跨国或跨地区的大型企业将不可能应用一个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这将给这些选用该C/S 系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系统投资费用和系统维护成本, 也使企业不可能在今后发展时,继续使用已投入的信息系统, 即在原系统上增加新功能/系统的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设想成为不可能。
虽然从表面上看,最终用户似乎感觉不到软件技术架构带来的变化,但事实上,是否选择符合发展潮流的技术方向会极大地影响到软件厂商及其应用客户的生命力。历史上,由于没能选择符合潮流的技术而迅速衰落的大软件厂商比比皆是(曾经在ERP领域领导潮流的SSA, 由于不能将系统及时转向开放的UNIX平台,而迅速衰落)而这同时也给选择这些厂商产品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ORACLE应用系统充分采用了数据库上的先进技术,将有些系统功能放到数据库中去实现,而不是通过编程的方式,因而大大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而SAP系统为支持多种数据库,不可能采用数据库技术去实现数据库端的功能,只是将数据库用来储存数据,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SAP公司不是数据库技术公司, 不专注于数据库技术,二是SAP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产品捆绑在一种数据库上,但这种做法牺牲了客户的利益。
ORACLE系统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在其输入数据的界面中,输入的任何数据都可做为其查询条件。SAP则需要专门定义查询界面。
ORACLE 电子商务套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ERP软件模式,提供了集成的商业智能、个性化管理界面、工作流和告警等全新的功能。传统的ERP软件,用户需要进入层层菜单,运行查询或报表,才能得到业务数据。而使用ORACLE,用户可以在个性化的企业门户网页中,自由定义所需的智能报表,就能迅速了解企业、相关业务的执行情况。系统还能够对非正常业务自动告警。ORACLE 系统以人为本,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充分利用ERP的业务数据,更高效地管理企业。

3创新性、生命力、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

由于ORACLE相对于 SAP 先天的技术优越性,使ORACLE能够根据各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迅速将产品拓展到各种新的应用领域。例如,ORACLE在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产品协同开发等各行业的新兴领域都要领先于SAP,显示出ORACLE卓越的创新能力和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而SAP由于本身体系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封闭性,使得其在各种新的应用产品领域进展缓慢,例如,SAP虽然已经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客户群,但在客户关系管理领域一直碌碌无为,在B2B电子商务方面也不得不依靠与Commerce One的合作,直到20##年才解除与Commerce One 的合作,推出自己的产品。

4业务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随着企业应用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展,企业应用系统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制造、财务、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开始延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交换,就变得非常重要。ORACLE 11i 整个系统基于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并且共享统一的数据模型。企业内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和权限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而SAP的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挖掘等应用系统分别构建在不同的数据库上,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模型也不相同,这使得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变得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

5软件功能的比较

SAP体现了德国人的管理风格:求严求全;ORACLE体现了美国人的管理风格:求实求用。

SAP SAP 功能复杂、全面,特别在传统的ERP功能方面,系统功能设计比较细致。SAP通过复杂的参数表、层层定义来实现各中功能。系统可以通过6000 个"开关"设置,调整软件的业务流程。SAP参数设置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对采购定单下达过程的管理,SAP需要预先定义:先定义定单特征码,再定义相应的特征(如金额大于100圆)、分类、下达组(Release group)、下达编码(Release codes)、下达标志(Release indicator)、下达策略(Release strategy),工作流标志等,再通过一系列规则表值的设置,才能实现采购定单批准下达的过程。如果需要修改下达过程,则必须从定单特征码开始修改。
SAP的参数设置实际上包括了软件的底层数据结构,功能较强,但实施非常复杂,不够灵活。如果企业的业务需要调整,就会涉及非常多的底层数据设置,参数和规则的调整,甚至可能影响已有业务数据。
SAP在CRM(客户关系管理)和E-Business(电子商务)方面已远落后于ORACLE。

ORACLE ORACLE 软件的业务流程控制结构非常灵活,并充分利用工作流的功能来控制软件的业务流程。因此,可以灵活地调整软件的业务流程。例如,同样对采购定单的下达过程,ORACLE 利用采购定单的数据(不须设置特征参数),通过工作流引擎,自动检查采购定单的数据,如金额、采购员、供应商等,根据条件判断,实现不同的采购定单批准下达的过程。如果需要更改业务流程,无须更改特征参数,只需更改判断规则或控制规则。
ORACLE 的控制参数设置不须修改数据结构,而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来调整程序的逻辑。这是因为ORACLE 采用公共的数据模型,程序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数据,通过灵活的规则设置来实现灵活的业务流程。
ORACLE 在新的业务功能占据优势。如混流生产、CRM、电子商务协作等,都是根据最新的业务模式和知名客户的实际业务流程开发的。

结论 由于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任何ERP软件都不可能覆盖企业的方方面面。ORACLE较能适应企业的业务的个性化,便于调整;而SAP较适应稳定、标准的业务流程,难以改变。这也是SAP强调SAP代表了先进业务流程,要求企业适应软件的原因。

6. 软件的开放性和集成性

SAP SAP的软件各模块在搭建上采用的是传统应用软件的模式,即在程序中用包含头函数以及子程序等模式。这种模式在与第三方软件交换数据时,只能通过编写接口程序来实现。SAP软件的应用层是使用ABAP语言编写的程序,ABAP是比较复杂和只有SAP软件使用的语言,比较难掌握,又由于其只能在SAP的软件中才能发挥用途,掌握的人也很少. IT专业人员学习它的积极性也不高. SAP系统在与外界交换数据时, 其接口程序也要求用ABAP语言来编写,具体是用ABAP语言中的函数来向系统中导入数据,其对数据的格式要求也很高,要求的数据必须是带分格符的文本文件。SAP的这些做法导致其软件系统在同第三方软件集成上远远落后于ORACLE,同时这些做法也阻碍了其自生软件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SAP的ERP与CRM不能完全集成的原因之一。

ORACLE ORACLE公司凭借其在数据库方面全球领先的优势,其应用软件在模块的体系搭建上采用了一种先进的模式,各模块之间以及与外界交换数据都必须通过接口表来完成,具体的做法是数据要进入各模块时,都必须先到各模块自己的接口表中(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接口表),然后再通过并发等方式导入该模块中,这种模式很容易将第三方的软件融入ORACLE的系统中,用户在使用时很方便,感觉象是一套软件,因为在交换数据时第三方的软件与ORACLE的产品各模块间交换数据的模式是一致的,同时用户可以以自己熟悉的数据库语言(VB,PL/SQL等)来编写应用程序与ORACLE系统集成。
ORACLE凭借其软件系统在体系上的优势,将其ERP、CRM,SCM,EB等系统完全集成为一体,形成今天的电子商务套件。

结论 任何ERP软件都不可能覆盖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所有方面,对于企业的特殊要求用户自己可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并可以同其他应用软件方便地集成,这就要求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ORACLE 开放、灵活的体系结构更利于企业信息系统未来的扩展。

7. 软件的实施复杂性及投资回报 SAP项目实施过程十分昂贵和复杂。 而且,由于其软件的复杂性和封闭式集成,一旦实施后很难改变。 另外,SAP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期望客户改变商业运做模式以适应其软件, 但有时候,一味迁就软件流程的做法很可能会给客户带来负面结果。一些超大型企业可以投入巨资进行软件的客户化,但是对于中等规模的企业,复杂的项目实施,往往会将客户拖入无休止的泥潭。国内一汽大众的SAP ERP的累计实施投资已经过亿圆,但实施效果其实并不理想。之后一汽又选用了与SAP的ERP "配套" 的CRM供应商SIEBEL软件, 其CRM系统实施了几年, 至今没有上线。 而Oracle 的应用产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许多业务的流程可以通过工作流技术很方便地进行改变,同时Oracle 系统本身的开放性也使Oracle 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变得相对简单。

实施问题: 1、我的企业管理流程与你们软件有差异,怎么办?
2、听说ERP实施难度很大,成功率低,你们怎么看?

SAP SAP对所有行业都有完备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专家将协助你选择最佳模式;如果你现有的业务流程与SAP系统有差异,建议调整你的业务流程。
首先,这个说法并不十分确切,SAP在著名的跨国公司的成功就说明了问题;其次,很关键的问题在于客户,尤其是许多中国客户对企业信息化的理解不足,基础管理水平较低;
SAP系统对顾问和用户的要求都很高,特别是在SAP系统中,很多功能需要先在后台设置参数,再通过编写专门的ABAP语言程序来实现。这种情况下往往要求顾问和用户既懂应用,又具有一定开发方面的知识,因为ABAP开发人员一般是不懂后台应用系统设置的,而应用实施顾问往往又不知道这种与开发相关的系统设置,这种情况就是在SAP自己的实施队伍中都会碰到。
SAP过于复杂,很多不适合中国企业的功能混在一起,有6-7千个参数需进行设置,用户非常难以掌握。投入大量资金也很难培养出来合适的技术人员。 然而, 即使培养了一些技术人员, 一旦跳槽,则系统就会面临瘫痪。

ORACLE 首先,系统灵活和开放, 有几乎所有流程/模块的系统界面, 基于丰富的行业经验基础上开发的优秀业务模型和标准流程和功能可满足客户的需求, 也可供客户借鉴;其次,如果客户不满意已有的流程和功能,IT 行业使用最广泛的ORACLE开发工具将可方便地使用户按其要求进行客户化开发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首先,这是事实;其次,实施是软件商和客户共同的事业,必须选择适当的策略,给予充分的支持才有可能成功。
ORACLE系统提供了清晰的业务流程,可以帮助企业在实施的同时理顺业务流程。ORACLE 的业务流程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更适应企业的个性化管理。
ORACLE数据结构清晰、严谨,开发工具使用的是世界 IT 行业最普遍使用的语言, 如: JAVA 这唯一真正INTERNET计算机语言,易于开发, 且开发的系统才是真正的INTERNET上的应用系统。

结论
ORACEL 更适用于业务复杂、个性化管理的企业。ORACLE软件实施的难度和复杂性,实施成本,风险远低于SAP。由于其系统的特性,SAP的实施成本、实施周期远大于ORACLE。


国内外ERP产品差异性比较

一、平台及底层技术比较

  1、平台比较

  国外软件部分由于诞生年代较久远,采用的平台有NOVELL、UNIX、NT及新近崛起的LINIX。其中一些老牌产品目前还有NOVELL的版本。采用的数据库技术也有第二代网状数据库,典型的是美国SYMIX及FORTH SHIFT(四班)的PROGRESS DBMS。目前的主流数据库是第三代的关系型数据库,如:微软的SQL SERVER、IBM的DB2、SYBAS及ORACLE等。第四代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也已提出,CA公司的"问鼎"就是代表。国内软件由于大多仅有几年的时间,在平台上大多只支持主流,即:SQL SERVER、SYBASE、ORACLE。

  虽然,平台的选择并不是ERP的关键因素,但却是企业今后的IT系统的实现基础,如何选择是一个课题,应该选择技术成熟、市场占有量大、有发展前景的方案。目前NT/UNIX+SQL SERVER/ORACLE+PC平台+C/S结构是主流方案,今后的发展方向是NT+SQL SERVER/LINIX+B/S结构。绝大部分厂商已经开始开发,但离真正广泛应用还有几年的路要走。

  2、底层技术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情况必须一分为二的讨论。一些著名的老牌ERP软件,如:JPOBS(J D EDWARD、PEOPLE SOFT、ORACLE、BAAN、SAP)都已有了约20年的历史,虽然产品历经改进,核心代码恐怕会有一些"历史遗留"。还有许多软件是伴随着微软一起成功,采用了新的技术,代表这主流与未来,特别是中小型软件更是如此。至于编程语言,都已采用了4GL。国内软件除了北京俐玛软件外都是90年代的产物,在底层技术上是勿庸置疑的。

  二、软件的稳定性及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1.软件稳定性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历史悠久,产品历经上千家企业、上万个用户的检验;版本更新换代了数次,升级更是频繁,稳定性是经过验证的。国内软件在开发上仅仅经历了几年,系统的稳定性与否单单靠做演示是很难看出所以然。因为,演示环境都是厂商事先反复验证、万无一失的,投入的数据量又小。而企业实际运作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2.软件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一个软件要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就必须最终摆脱厂商的影响,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这对软件这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

  国外软件在这方面毕竟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其提供多种便捷的工具使维护量大大下降,经过短期培训,企业的IT人员就能独立维护。同时与各种专业系统有集成,比如:CAD接口、BAR CODE(条形码)接口、CNC接口等。目前这些专业软件还是国外软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在高端市场更是独领风骚。他们纷纷对国外知名ERP软件提供支持,甚至优化系统。本身由于在全球有广泛的用户,自身也对开发的重视甚于市场活动,每年都有完整的开发计划,不断的扩展软件。

  国内软件也同样提供基本的工具帮助企业进行维护。在扩展性上对于CAD一般都能支持大众化的软件接口(AUTOCAD,华软CAD等);特别是在财务部分,与国内财政部的要求相符,本身与国内主流财务软件的集成性相对较高,是其明显的优势。

  三、软件模块设计与功能的比较

  1.软件模块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模块设计较为简洁、实用,是在解决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辅助模块。所以,有许多知名ERP软件目前在国内主推的模块还是以实现MRPII为目的。其设计思路相当朴实。

  国内软件设计是"大而全"的模式,往往涵盖了MRPII以外的人事、薪资等,有的还穿插了OA软件的设计。所以,国内软件在模块数上往往多于国外软件。单从界面设计上,就可一窥其浮华的设计思路。

  2.软件功能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功能性是有口皆碑的。许多功能覆盖了企业需求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外软件在每个表单或MENU内提供充分的选项及配置功能,这样体现了高度的集成性并彻底摈弃了人为的操作。其实施的路线也大多从物料为起点,以实现生产计划及成本控制为核心目标。

  国内软件也同样提供众多的功能,但其实施的路线往往从财务入手,其重点在于账务处理并扩展到财务分析功能,强调进、销、存功能,在生产上能部分真正实现主生产计划,所以也无法精确控制成本。实施成果比较多是在于固化目前的管理模式,无法彻底摆脱人工作业,有的软件根本没有BOM或仅有几层BOM的结构,造成企业仍然存在生产计划员,倒是一些行政部门得益更多,在软件内有一些国外软件少见的功能,比如:档案管理。

  四、软件厂商服务与经营模式的比较

  1.软件厂商服务的比较

  国外软件厂商在服务上以企业为服务对象。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从售前到人员教育、软件实施及客户化、二次开发都有相应的人员,互相衔接。人员一般都是有经验的资深顾问与工程师。在服务中除了教会企业使用软件以外,还额外提供部分的咨询服务,探讨更合理地管理模式。

  国内软件在服务上是以企业及相关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以软件运作为目标,企业与软件厂商双方对成功的定义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而非具体的目标。前一段时间,国内某知名财务及管理软件供应商在电台广告中公然提出凡是到该公司上海分公司观看财务软件演示的人员均有纪念品,凡是购买其ERP产品,就可安排境外参观。仅此,便可看出国内外软件厂商服务对象定义的不同。

  2.经营模式的比较

  国外厂商注重技术、开发及实施成功率。对于自身的商誉远比签约率及利润率更重视。所以厂商一般不会盲目接单,对于实施风险高的企业往往相当谨慎。特别是有这实事求是的精神,事先会提供企业各种不同解决方案并陈述利弊、提供建议。对于企业的不合理要求会据理力争,重视合作又不轻易在实施原则上妥协。注重双方的资源,不轻易应允企业。重视已签约企业的服务质量,有自己的操作流程,特别在售前逐步加深双方的了解,本着SOLUTION SELLING的模式操作。

  国内厂商急于与国外厂商争夺市场份额,对市场及签约率的投入远远超出在技术上的。目前大型的ERP发布会及媒体的专栏报道基本上都是国内软件厂商在投入。客户的要求是以能否满足而非是否合理来决定应允否。过多的承诺导致企业对实施的难度估计不足同时实施目标的讨论与设定过于简单,缺乏量化指标。易于被动的跟随企业的思路,难以达成一种合作的伙伴气氛。

  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软件无论是从纯计算机技术的平台还是体现ERP核心价值的服务上都有极大的差别。一言以蔽之,国外软件厂商特点是:务实、专业与系统;国内软件厂商特点是:浮华、商业与无序。


国内与国外ERP厂商及其软件产品的各项比较

前言

目前在国内以ERP冠名的管理软件厂商不下数十家,本身的产品及服务价格也从几百人民币到上百万美金。可谓是"众说纷纭、末衷一是"。作为用户的企业往往不知所从,ERP在企业往往是第一次,可能直到签约后,具体实施时才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前期调研及软件演示时由于企业经验的不足而未发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在满怀信心却最终未能达到原定期望的一个主要原因。笔者基于多年从业经验及众多专家的交流心得,草就本文,一资参考。

一、平台及底层技术比较

1、平台比较

国外软件部分由于诞生年代较久远,采用的平台有NOVELL、UNIX、NT及新近崛起的LINIX。其中一些老牌产品目前还有NOVELL的版本。采用的数据库技术也有第二代网状数据库,典型的是美国SYMIX及FORTH SHIFT(四班)的PROGRESS DBMS。目前的主流数据库是第三代的关系型数据库,如:微软的SQL SERVER、IBM的DB2、SYBAS及ORACLE等。第四代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也已提出,CA公司的"问鼎"就是代表。还有许多软件采用了AS400平台。必须一提的是,这些软件目前都已支持主流技术,仅仅是不抛弃以前的平台,完全提供多平台。

国内软件由于大多仅有几年的时间,在平台上大多只支持主流,即:SQL SERVER、SYBASE、ORACLE。其中开思公司是独树一帜,由于与IBM的密切关系,他们采用了全套IBM的方案:DB2数据库+AS400平台,这样在基础建设上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平台的选择并不是ERP的关键因素,但是企业今后的IT系统的实现基础,如何选择是一个课题,应该选择技术成熟、市场占有量大、有发展前景的方案。目前NT/UNIX+SQL SERVER/ORACLE+PC平台+C/S结构是主流方案,今后的发展方向是NT+SQL SERVER/LINIX+B/S结构。绝大部分厂商已经开始开发,但离真正广泛应用还有几年的路要走。

2、底层技术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情况必须一分为二的讨论。一些著名的老牌ERP软件,如:JPOBS(J D EDWARD、PEOPLE SOFT、ORACLE、BAAN、SAP)都已有了约20年的历史,虽然产品历经改进,核心代码恐怕会有一些"历史遗留"。还有许多软件是伴随着微软一起成功,采用了新的技术,代表这主流与未来,特别是中小型软件更是如此。至于编程语言,都已采用了4GL

国内软件除了北京俐玛外都是90年代的产物,在底层技术上是勿庸置疑的。

二、软件的稳定性及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1.软件稳定性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历史悠久,产品历经上千家企业、上万个用户的检验;版本更新换代了数次,升级更是频繁,稳定性是经过验证的。

国内软件在开发上仅仅经历了几年,系统的稳定性与否单单靠做演示是很难看出所以然。因为,演示环境都是厂商事先反复验证、万无一失的,投入的数据量又小。而企业实际运作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2.软件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一个软件要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就必须最终摆脱厂商的影响,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这对软件这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

国外软件在这方面毕竟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其提供多种便捷的工具使维护量大大下降,经过短期培训,企业的IT人员就能独立维护。同时与各种专业系统有集成,比如:CAD接口、BAR CODE(条形码)接口、CNC接口等。目前这些专业软件还是国外软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在高端市场更是独领风骚。他们纷纷对国外知名ERP软件提供支持,甚至优化系统。本身由于在全球有广泛的用户,自身也对开发的重视甚于市场活动,每年都有完整的开发计划,不断的扩展软件。

国内软件也同样提供基本的工具帮助企业进行维护。在扩展性上对于CAD一般都能支持大众化的软件接口(AUTOCAD,华软CAD等);特别是在财务部分,与国内财政部的要求相符,本身与国内主流财务软件的集成性相对较高,是其明显的优势。

三、软件模块设计与功能的比较

1.软件模块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模块设计较为简洁、实用,是在解决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辅助模块。所以,有许多知名ERP软件目前在国内主推的模块还是以实现MRPII为目的。其设计思路相当朴实。

国内软件设计是"大而全"的模式,往往涵盖了MRPII以外的人事、薪资等,有的还穿插了OA软件的设计。所以,国内软件在模块数上往往多于国外软件。单从界面设计上,就可一窥其浮华的设计思路。

2.软件功能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功能性是有口皆碑的。许多功能覆盖了企业需求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外软件在每个表单或MENU内提供充分的选项及配置功能,这样体现了高度的集成性并彻底摈弃了人为的操作。其实施的路线也大多从物料为起点,以实现生产计划及成本控制为核心目标。

国内软件也同样提供众多的功能,但其实施的路线往往从财务入手,其重点在于账务处理并扩展到财务分析功能,强调进、销、存功能,在生产上能部分真正实现主生产计划,所以也无法精确控制成本。实施成果比较多是在于固化目前的管理模式,无法彻底摆脱人工作业,有的软件根本没有BOM或仅有几层BOM的结构,造成企业仍然存在生产计划员,倒是一些行政部门得益更多,在软件内有一些国外软件少见的功能,比如:档案管理。

四、软件厂商服务与经营模式的比较

1.软件厂商服务的比较

国外软件厂商在服务上以企业为服务对象。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从售前到人员教育、软件实施及客户化、二次开发都有相应的人员,互相衔接。人员一般都是有经验的资深顾问与工程师。在服务中除了教会企业使用软件以外,还额外提供部分的咨询服务,探讨更合理地管理模式。

国内软件在服务上是以企业及相关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以软件运作为目标,企业与软件厂商双方对成功的定义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而非具体的目标。前一段时间,国内某知名财务及管理软件供应商在电台广告中公然提出凡是到该公司上海分公司观看财务软件演示的人员均有纪念品,凡是购买其ERP产品,就可安排境外参观。仅此,便可看出国内外软件厂商服务对象定义的不同。

2.经营模式的比较

国外厂商注重技术、开发及实施成功率。对于自身的商誉远比签约率及利润率更重视。所以厂商一般不会盲目接单,对于实施风险高的企业往往相当谨慎。特别是有这实事求是的精神,事先会提供企业各种不同解决方案并陈述利弊、提供建议。对于企业的不合理要求会据理力争,重视合作又不轻易在实施原则上妥协。注重双方的资源,不轻易应允企业。重视已签约企业的服务质量,有自己的操作流程,特别在售前逐步加深双方的了解,本着SOLUTION SELLING的模式操作。

国内厂商急于与国外厂商争夺市场份额,对市场及签约率的投入远远超出在技术上的。目前大型的ERP发布会及媒体的专栏报道基本上都是国内软件厂商在投入。客户的要求是以能否满足而非是否合理来决定应允否。过多的承诺导致企业对实施的难度估计不足同时实施目标的讨论与设定过于简单,缺乏量化指标。易于被动的跟随企业的思路,难以达成一种合作的伙伴气氛。

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软件无论是从纯计算机技术的平台还是体现ERP核心价值的服务上都有极大的差别。一言以蔽之,国外软件厂商特点是:务实、专业与系统;国内软件厂商特点是:浮华、商业与无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