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时间: 2007-12-11 7:07:45 作者: 佚名

我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60个,其中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20个,常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1000万元,煤矿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8000人,煤炭行业对全县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炭安全生产压力大。从20xx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特别是20xx年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7人,百万吨死亡率达14.16%,百万吨死亡率超过了全国、全盛全市的平均水平,给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煤矿近三年来安全生产发生的事故,找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20xx年—20xx年全县煤矿事故情况

20xx年至20xx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共发生顶板事故23起,死

亡了24人,分别占3年事故总数的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19xx年我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0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年度分析,3年中以20xx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县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

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县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我们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1)企业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照规程操作。(2)每一个生产企业都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

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即“日监测”:每天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时段生产过程都要做到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保证做到工人不出井、管理人员不下班。改变以前管理人员只上半天班,或者不跟班作业的问题。同时对每天的工作情况都要做到有书面记载,并报告有关矿领导。“周报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要将每一周的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给矿长以及有关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月分析”:就是企业矿长每月要召集有关的人员对当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安排下月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胸中有数。(3)建立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全力整改安全隐患。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重视安全生产,不仅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备投入,更要抓好日常安全生产的检查,特别是对井下采掘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严格的进行检查,制定好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另一方面县级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炭局片区负责人和产煤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煤矿的日常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采掘作业规程是否合理、通风设备设施是否完善、井下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是否配齐配足、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案是否制定、井下的开采布局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重大隐患制定专人负责的预案,确保隐患整改及时,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5、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当前,我县煤矿安全生产上伤亡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和通风瓦斯两个方面,但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企业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成排成行,充填必须足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负责技术的矿长,必须对专职顶板员的工作和工人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煤矿企业要逐步推行“以钢代木”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到位。

在通风瓦斯管理上,一是企业必须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全面制定企业的瓦斯管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全县所有的高瓦斯矿井必须配备瓦斯监控系统,其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程进行,并实行专人负责;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禁井下无风、

微风作业,特别是要抓好碛头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集聚;四是企业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加强瓦斯检测,真正做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坚决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必须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井下电器失爆;六是严格井下掘进作业放炮作业瓦斯检查员的跟班作业,防止掘进过程中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水患治理上,煤矿企业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矿井,必须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汶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我县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我们只有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采取强硬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才能确保盛市所下目标任务的完成。

hjt同志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真谛。”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提高执政能力、推动各项工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站在强基固本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准确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加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 首先,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加强基层、夯实基础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街道、社区、企业和机关、学校等基层组织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必须坚持一个方向,就是时刻注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和载体,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把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使党组织不仅在能够发挥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而且在遇到突发事件和面临各种风险时,更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无上级主管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个体经营者不断增多,城市社会结构日益趋向社区化。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必须善于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各级党组织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拓展工作视野,积极探索深化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推进社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新举措,扩大党的基层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三,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更要求党员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奋斗,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为示范,凝聚民心,强化自身。

二、围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正确认识加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性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加强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新形势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村党建方面,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乡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力;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不强,缺乏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农村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村干部后继乏人。在企业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影响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条件相对薄弱,有党员无组织和党员少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机关党建方面,机构改革后,大多数单位的党建工作全部纳入部门办公室职责范围,党务

工作在人员力量上明显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在社区党建方面,大部分社区办公场所面积狭小,活动场地有限,而近几年省市关停并破企业大量的离退休和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移交社区管理,致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显得较为勉强和被动。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有的党组织疏于对党员的管理监督,不合格党员“出口”不畅,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形式缺乏多样性,对象缺乏区别性,教育工作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效果不好;部分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因此,必须立足于基层组织实际,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把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执政本领和执政水平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执政本领和执政水平,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1、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准确判断我市目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我们党在农村执政面临的任务,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的紧迫性和自觉性。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来衡量,还存在着许多不符合、不适应的现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农村的改革发展,而且会影响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对此,各级党委一定要有清醒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真正抓出成效。一是要切实加强 “一把手”队伍建设。要体现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二是要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使“三级联创”活动真正成为搞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三培双带”活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从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规范各项制度等方面入手,重点支持和鼓励“三培双带”示范点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把“三培双带”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农村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城市基层组织,是社区各项建设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更关系党在城市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典型示范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从加强社区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需要出发,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构筑党在城市执政的组织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方法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环节,严重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适应城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提高发展社区经济、社区民主政治、社区文化和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打牢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的目标任务,不断丰富社区党建工作内涵。要围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等,把工作重点集中到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来。建立和完善包括协调机制、服务机制、约束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在内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同时拓宽群众工作的渠道,增强党员的社区党建意识,以深化和扩大共建活动为抓手,围绕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社区的文明程度,通过党员带头,组织群众开展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文明创建活动;精心设计群众喜爱,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群众精神与文化生活需要;从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通过实施再就业培训、扶贫济困、社区治安等实实在在的工作,真正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社区党建工作任务的变化对社区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多种渠道,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城市基层工作经验和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社区党务工作者岗位上来,同时要力争在社区党务工作者专职化和年轻化上有所突破,落实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同等待遇。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三是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与新任务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借鉴已设置党委和党总支的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党员人数较多的社区建立党委或党总支,结合社区内党员分布状况下设若干个党支部。对新成立的社区党支部的活动场地可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对新成立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如系离退休人员兼任,可从社区党建经费开支中每月予以适当补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为适应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根据省、市委要求,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在全市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创建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狠抓在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全市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建立了党组织;按照“抓试点、总结经验,抓典型、树立导向,抓培育、促进辐射,抓推广、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选择了经济实力较强、组织生活开展正常,党建工作较扎实的xxxx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级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重点培植,探索总结符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壮大企业党的力量,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从企业多样性、复杂性的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突出难点、夯实基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通过由点到面、抓大带小、逐步推进的方针,区别企业规模大小,党员数量多少和构成差别等情况,划分不同类别确定组建重点,注重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根据不同类型,注重分类指导。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同时要加强跟踪检查,巩固组建成果,推进党建工作的深化和提高,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对党建工作基础薄弱,一时不能建立党组织的,采取领导分工联系、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办法,进行指导帮助。三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青年工人中发展党员。四是引导发挥党建工作示范点的作用。要及时总结宣传示范点的党建

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规范党建工作,不断推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适时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交流、总结工作经验。五是继续通过异地办班等办法,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党建理论水平,为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造条件。

4、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提高机关党的执政能力

机关党的建设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负有重要责任。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单位党组织的重视下,通过“三讲”“先进性教育” “创建五个好标准化机关党组织”“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等主题教育和实践锻炼,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为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但是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还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机关党的工作必须适应执政的需要,充分认识搞好机关党建工作与提高执政能力的关系,把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作为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目标。一是要不断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首要的任务是不断对广大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和灌输,打牢党员的思想理论基础。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是推进和深化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工作的组织基础。因此,要根据机关特点,按照学习型机关党委、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处室等学习型组织模式,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党委为龙头,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为基础,带动整个机关的学习。要始终把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党员干部头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要继续采取举办各类理论骨干培训班,请专家作辅导报告,组织研讨交流,编发专题教育提纲,下发学习提示等制度和措施,切实把理论学习的任务落到实处。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针对业务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的特点,大力提倡在职、在岗学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推进机关党员的文化知识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二是要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机关党员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因此在机关中大力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建立起党员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机关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开展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对涌现出的“最佳”品牌和成果,要通过各种形式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以此激发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营造浓厚的服务氛围,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三是要建立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机关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注重提高文明素养,大力推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机关党内监督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职能,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善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强化宗旨意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完善党内民主制。逐步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推动整个社会民主建设的进程。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单位、部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统筹安排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认真履行相关责任。不断探索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探索活动的不同模式,努力把工作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内容充实、富有成效。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确立“党务干部也是人才”的观念,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党务干部,形成有利于党务干部成才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加大党务干部的交流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业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岗位交流,努力使党务干部成为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机关党务工作职位作为培养锻炼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岗位,

把一些能力强、年纪轻、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先放到党务部门锻炼,再放到业务部门,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多面手。认真搞好各级机关党组织班子的配备和专职党务干部的选配,切实解决一些机关党组织因规格偏低、编配比例不落实、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偏弱,而难于开展工作的问题。要加强培训,不断为党务干部搞好知识储备,开拓视野,促使党务干部自觉围绕中心,主动了解大局,围绕执政兴国,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开展党的工作,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5、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强化教育,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着眼于提高党员自身修养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纯洁党员队伍,永远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快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我市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入手,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着眼于提高党员自身修养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党员队伍的一个新的变化就是,流动党员增多、在非公有制企业从业党员增多、无固定职业党员增多。面对党员队伍“三多”现象,党员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办法和举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坚持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必须紧紧围绕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探索改进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党员的实际,紧紧抓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这一根本任务,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和作风上存在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党员提高做好本职工作本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式。二是要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党员管理方式。要根据党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大的实际,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要创新管理手段,探索对党员实行快速、便捷的网络教育和管理的方法;要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部门和纪检机关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和单位相互配合的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三是要努力探索让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要结合开展争先创优、党员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加强管理和发挥作用有机统一的新途径。建立完善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的以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党员汇报等制度,使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下。四是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和方式,摒弃不适应新情况的老办法。以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总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确保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客观必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真正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调研报告

公司党委宣传部课题组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的学风、提高执政能力,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市委宣传部安排和总公司党委部署,我公司党委宣传部课题组,于20xx年八九月份深入生产单位、机关处室、社区大院,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就我公司学习型党组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汇总梳理、研究分析、甄别综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首钢长钢公司的前身,为我党19xx年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亲手缔造的第一个红色钢企——故县铁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度成为全国钢铁战线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后,率先在全省扭亏为盈,成为全国中型钢铁企业标杆企业。半个多世纪来,红色长钢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发展之路,同时也积累了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正是得益于这笔宝贵财富的支撑,红色长钢才披荆斩棘走到今天。

20xx年8月8日,首钢长钢联合重组成功签约,同年12月18日新公司挂牌运行。现已形成集矿山开采(铁矿石、煤炭、石灰石)、炼焦、炼铁、炼钢、轧材、水泥制造、机械制造于一体的大型钢铁企业。现有在岗职工16000人,离退休(内退)人员万余人;党员5133名,其中在职党员3111名,约占职工总数的20%。

(一)主要特点

1、以强化学习制度为手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我公司党委根据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企业重组发展为主线,以“三步走”战略规划为目标,在全公司迅速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首先下发了《关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郭士强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组,其次公司党委宣传部下发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考核方案》,健全完善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课教育制度,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各单位党建工作和中层干部绩效考核中,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逐项检查打分,逐月考核兑现,考核结果与班子成员薪酬发放挂钩。同时下发了《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弘扬良好作风实施意见》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等10个文件,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应对后危机挑战、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与转变干部思想作风结合起来。每次组宣纪办联合检查后,都将二级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状况分优秀、良好、一般、不达标四个等级,通报公布。通过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普遍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初步达到了提高学习能力,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信心之目的。先后有10多篇理论研讨文章和调研成果在《人民网》、《大地周刊》、《企业文化》、《冶金企业文化》、《先锋队》、《创新》等刊物发表,有3篇在中国冶金政研会获奖,使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转化为决策成果,推动了企业跨越发展。

2、以创新学习机制为抓手,着力培育各类学习型人才。一是明确学习主体。我们将班子成员及组、宣、纪、办、工、团负责人纳入公司党委中心组成员,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对主要生产单位、非钢产业单位和产供销财等关键处室,重新配备了专职书记或副书记,在团员超过100人以上的单位将配备科级专职团干,同时还设立兼职宣传员、通讯员、理论辅导员、形势报告员、舆情信息员“五大员”,并将以上人员纳入中心组成员,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广泛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严格学习时间。新修订的《公司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规定公司党委及二级单位党委(总支),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习会,学前有资料,学中有研讨,学后有体会,每次集体学习不少于半天时间;基层党支部每一个月至少集体学习一次;党小组每周利用班前班后会集体学习1—2次。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月下基层调研或现场办公不少于3—5天,每月自学不少于30小时,读书笔记每年不少于3万字。检查结果表明,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学习热情、学习质量,较之以前普遍提高。三是统一学习内容。公司党委宣传部每两月定期作一次中心组学习专题安排,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普法知识等,中央、省、市和总公司最新文件,作为中心组学习和党课教育的学习重点,同时还集中购买了300本《七个怎么看》、几十本《300年来谁著史》等资料下发基层,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内容。四是营造学习环境。公司党委宣传部统一印制中心组专用记录、中心组成员专用学习笔记,发放基层和各级中心组成员。报纸、网站、杂志开辟专栏、专页、专刊,及时将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态予以展示。电视台自办节目从过去的“一周一个”增为现在的“一天一个”,周一周二为“走进演播室”,请厂处长结合本部门实际畅谈学习与发展,成为展示公司学习教育成果的“大平台”;周三为“党员新视野”,将中央党校出版发行的专题讲座光盘在长钢新闻之后定时播放,成为党员群众共学的“大课堂”;周四为“红色足迹”,将红色长钢的辉煌历史和动人故事,办成节目讲给长钢人听,成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大书场”;周五为“每周关注”,通过赋予新的内涵,使这个老栏目越来越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与改进干部作风的“连心桥”。不少基层党组织还建立了学习室、学习栏、学习简报,现场造势,引导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红色钢城掀起一个个学习热潮。

3、以提高队伍素质为基点,着力解决粗放管理问题。针对老企业多年形成的技术指标低、管理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的“两低一高”问题,我们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机制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走出去取经,组织10多个主产单位和管理处室,分赴指标效益较好的邢台、青岛、唐山、宣化、日照等同类钢厂现场学习,对比找差,回来制定追赶措施,开展技术攻关,实施管理创新,迎头赶超。二是工序间互学。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学应变,整体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营生产的良性均衡发展,1—9月份共召开了3场经验交流会,涌现出来许多典型人物和事例。通过成立价格调研评价处,实行阳光采购和原料直供,采收成本有所下降;通过推进烧结厂层层传递压力、层层分解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考核绩效、层层激发活力的“五层管理法”,生产制造成本趋于优化;销售公司通过改变营销策略,实行开票—交款—提货—过磅—送货一条龙服务模式,销售量一路攀升,库存积压减少。为提前做好八大填平补齐项目的人才储备工作,我公司先后派出数百人到首钢各子公司,就余热发电、煤气柜、TRT项目等进行了对口实习。如动力厂蒸汽余热发电筹备组40多人在迁钢实习时,每天一小结,半月一考试,一人一个师傅,学不会不返厂。

4、以开阔眼界思路为目标,推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已作为我公司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20xx年8月2日,市委《关于学习贯彻袁纯清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下发后,我公司党委中心组及时学习了省委书记

袁纯清的讲话精神,畅谈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大计,并下发通知要求基层党组织同步学习讨论。一是领导带头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士强,副总经理熊万平等8名公司领导及中心组成员,对照袁书记讲话精神,联系企业发展和本职工作,带头撰写了各有建树的学习体会文章,并在企业报和长钢网站上公开发表。炼钢厂、H型钢厂、机运公司、瑞达公司、动力厂、等单位党委(总支)书记,带头学习研讨、带头上党课,自觉用袁书记讲话精神指导当前工作。公司党委宣传部根据部门工作实际,采取“一周一学”办法,先学、引学、深学一步,为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了好头。二是专家辅导学。9月11日,特邀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孟艾芳,就袁书记的讲话精髓为党员干部数百人作了深入透彻的解读解析,对公司“十二五”期间规划发展提出了不少良策。最近,还即将特邀国家安全局知名专家来我公司就本质安全作专题讲座。目前,我公司正在积极打造红、乌、绿、蓝、白“五彩长钢”,即红色长钢、资源长钢、生态长钢、数字长钢、低碳长钢。通过整合长沁煤矿1.2亿吨储量焦煤资源、与三元煤业合股办矿、兼并长治焦化厂、收购繁峙中兴铁矿、在襄垣潞城开发石灰石资源、与漳山电力公司共同申请加入国家大型企业直供电序列,等等,积极谋求钢与煤、焦、电、机械合作的多元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力求高碳产业低碳化、工业园区生态化、企业管理数字化、人才队伍学习化。三是座谈讨论学。根据省委书记袁纯清的讲话精神,以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一行三人于8月18日专程来长钢,就“十二五”规划发展、学习型企业建设等,与我公司班子成员和职工代表举行了两场专题座谈会,通过学习研讨,集思广益,坚定了总公司加速淘汰长钢旧区落后工艺、实施改造升级的决策思路,并于8月23日在北京总部进行了专题研究。10月14日,首钢总公司党委常委、常务副总经理徐凝莅临长钢,就我公司的改造发展再次进行了实地调研。至此,确保公司未来十年“三步走”发展的具体措施基本敲定,即第一步:2010至20xx年,通过对新区实施八大填平补齐改造,并做好总公司高线项目的搬迁利旧工作,具备年产360万吨钢能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第二步:通过“十二五”头两年投资200亿元对旧区实施淘汰改造,具备600万吨产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行业前10名;第三步:通过“十二五”后三年再投资300亿元完成规划新区建设,使钢铁产能达到1000万吨规模,到20xx年首钢建厂百年之际,与总公司一起跨入国内国际一流企业行列。

(二)基本经验

永葆先进是目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优化党的建设机制、载体、方法,激发党建工作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持续学习是基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将学习放在首位,使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增强学习力提升创新力和战斗力。

不断创新是核心。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首钢长钢公司党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20xx年“七一”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领导重视是关键。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班子必须具备学习型,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学习型。领导班子的认识高度决定学习型党组织的深度和力度。

完善机制是保障。凡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效果好的单位,都是建立了切合实际、运行流畅、行之有效的创建机制。

促进发展是目的。把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促进党员自身全面发展,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最终目的。

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经过调研和反思,我们感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上存有模糊认识,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以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创建学习型领导干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干部等关系的认识有待廓清;二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还存在领导主动学习不够、系统思考不够、体系健全不够、过程控制不够的问题;三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统一的评价、考评、督导体系,缺乏政策支持;四是个别单位创建热情不高、创建氛围不够,整个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小单位落后于大单位,机关滞后于基层。

三、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思考一、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廓清的几个问题。

1、学习型党组织内涵问题。“学习型”与“学习”不同,学习型党组织是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新的学习理念基础上。学习型党组织所强调的“学习”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提升技能,而是吸收了学习型组织理念对“学习”内涵的拓展,通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念的科学成分来改善党的建设,提升党建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2、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系问题。学习型党组织不等于学习型组织,但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企业,在借鉴运用学习型组织理念、工具、方法等方面是相通的,在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下一步,我们应该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延伸到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干部、学习型人才建设中,进而推进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学习有用”的用人导向,借鉴首钢总公司全员学习激励机制,鼓励全员学习,将学习成果与重用、提拔、薪酬、福利结合起来,使学习吃苦者吃香,工作有为者有为,让不学习不作为者混不下去。

3、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党的各项工作的关系问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是“额外的附加”工作,不能就学习而学习,为做笔记而作笔记,要渗透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企业管理和人的管理的全过程。

思考二、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与内容

1、倡导学习,不仅限于集中学习,而重在自学,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自觉,少点娱乐,多点学习,一天不学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不学习,就会感到落后。

2、倡导全面学习,不仅限于向书本学习,向课堂学习,还应该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3、倡导系统思考,不仅限于党的思想建设,而应该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主线,以学习为基础,推动党建整体工作上水平,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三、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推进措施

1、着力建立三个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有专人分管,专人组织,确保领导、协调、督导、考核四到位。二是考核评价机制。包括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干部、学习型人才五个考核评价标准,定期考核评价,适时总结表彰。三是交流共享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会、成果共享会,充分利用政工例会、工作例会等平台,分享创建经验、体会,丰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认知和实践经验。

2、着力拓展四个平台。一是学习平台。把科学理论武装放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首位,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二是超越平台。敢于用世界眼光看待问题,敢于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三是反思平台。反思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并把握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所强调的“学习”的重要形式。四是创新平台。提升创新意识,完善激励机制,使创新成为党组织的常态和党员日常习惯。

3、着力营造学习氛围。一是励志自学。树立“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理念,做到学以明理、学以立德、学以增智。把搞好党员学习作为完善党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党组织既成为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又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二要专题培训。由党校牵头,组、宣、纪、党配合,策划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企业专题培训。三要树立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养挖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推广。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干部、学习型人才、学习型家庭等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成本投入不足;超生产能力生产;监管责任失察、权钱交易严重等。因

此,针对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我有以下几方面的分析思考:

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我省对煤矿安全生产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整顿和治理。20xx年,山西继续重拳出击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但是触目惊心的煤矿生产事故依然频繁发生。仅20xx年3-5月,在山西就发生数起煤矿重大伤亡事件。其中,20xx年3月18日山西晋城市苗匠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被困井下21名矿工全部遇难;20xx年3月28日山西临汾尧都区余家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6人死亡;20xx年5月5日山西临汾蒲县克城镇蒲邓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遇难28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但煤矿安全生产还是令人堪忧。近年我国平均每7.4天发生一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xx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百万吨死亡率却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20xx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居民住房、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

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说,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已经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非解决不可。一个社会只有生产是安全的,社会才是稳定的,民生才是有保障的。安全生产问题带有行业特点,资源型的煤炭产业安全生产问题优为突出,因而煤矿安全生产就成了全省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

二、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

山西是能源大省,矿难频发固然有其自然的因素,由于瓦斯、煤尘,煤矿区域的洪水、地震等原因,决定了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但是更多的矿难都有其经济和社会的原因。正如李铁映指出的:“从已查处的案件看。几乎每一起特别重大事故的背后都存在着腐败行为。”正是这些原因冲破了人类设计的防御预警系统从而引发矿难;正是这些原因破坏了人类自己制定的生产规则而造成矿难;正是这些原因使已有的煤矿事故预防技术和设备根本无法进人煤矿,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同样原因也导致省政府近年来整顿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抑制煤矿事故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使山西省政府在煤矿安全工作上肩负压力。

(一)煤矿成本投入不足,安全意识薄弱

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始终存在:一是长期的资源配给制度,导致资源无偿或廉价被使用。由于进入煤矿生产的门槛过低,经常性的盲目开采和无证开采,致使我省煤矿普遍安全投入不足。这是造成我省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事故规模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原因。我省煤矿存在着地质构造复杂、倾角大、煤层薄、煤层不稳定和灾害严重等问题。现有煤矿的生产基础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投入的,近年来钢铁、电力、冶金等高能耗工业的大发展极大地刺激和拉动了煤炭的过量需求,煤炭的过量开采造成技术更新缓慢和原有设备的迅速贬值。在煤炭逐步放开经营的环境下,投入问题暴露了出来,凸显了政府在投入机制上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的不足。一些承包的煤矿存在短期行为,拼命消耗,矿山资源枯竭,无法治理环境,无法可持续发展,政府继续为成本买单,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二是比投入不足更加可怕的是安全意识淡薄。许多管理者漠视弱势群体,许多人对预防为主掉以轻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几乎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句口号。安全意识淡薄一定意义上又说明了煤矿负责人的问题,一些权利阶层的人“群体性冷漠”造成了社会底层民众被社会遗忘的境地。

(二)产权关系不清,价格机制乏力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际上一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各地方无偿占有和支配矿业权,煤炭资源成为地方政府实现政绩的手段。在产权分离的企业制度改革中,煤矿企业产权关系并不清晰,作为国家所有权的资源,归地方分配使用,大多采取行政划拨,而非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竞争方式,加之行政审批转让的不规范,导致野蛮式开采,不仅开采成本未进入价格形成机制,而且回采率非常低,尤其是小煤窑极大地浪费了资源,采矿制度从根本上违背公平原则。煤炭资源的稀缺性和下游产业发展过热必然导致煤炭价格的需求拉动型上涨。这种上涨一方面导致国家价格调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导致煤炭企业因价格飚升的利益驱动引发生产失控。由于煤炭资源的稀缺性,价格却未能真实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煤矿生产不能有效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调节,一方面造成某些产能过剩的国有大型煤矿价格过低,另一方面造成承包煤矿的大小“煤老板”谋取暴利。正

是由于现行煤炭价格的计划调拨,山西省几十年的煤价都是国家计划调拨的,必然造成煤炭市场秩序的混乱,而价格一旦上涨,产煤集中的地方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三)煤矿安全治理的最大障碍

能源紧缺、煤炭价格上涨使煤矿采掘业成为近年来的暴利行业。近年来山西煤炭市场吨煤的纯利润在100-200元人民币左右(原煤会因为种类、质级等原因导致售价不同,由于贫矿富矿等原因导致生产成本不同),一个年产几万吨的小煤矿,年获纯利就可达几百万元,稍大生产规模的煤矿每年的纯利可以超过1000万元。山西省高平市的统计年鉴表明,20xx年该市原煤累计开采量转自为1150.68万吨,其中市属煤矿为214.87万吨,市以下乡镇煤矿为807.55万吨。该市政府一位官员分析,根据20xx年的数据计算,私人手中累计的原煤开采量应在700万吨左右,按照每吨煤炭200元的纯利润计算,当年私人获取的纯利润应该在14亿元左右。正是这种超额利润的诱惑使各级政府对小煤矿的整顿关闭措施难以施行。从煤矿事故的通报中,看到了矿主们在事故发生前后对法律的蔑视。很多煤矿在发生事故前曾多次收到当地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停产整顿通知,甚至曾经被这些部门实施关闭,但这并不影响煤矿的继续生产,尽管把对矿难死者的赔偿额提高到了20万元,也同样不能阻止矿主们继续违章违法生产。因为,从煤炭生产中轻易获取的暴利使矿主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对抗安全

监察部门的执法,甚至收买执法人员;同时,“20万元”在日进百万元的矿主们眼里根本不算巨款。一些官员的心理活动并不复杂:既然无法阻止煤矿的违法生产,就成为煤矿的暗股。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使得对煤矿进行管理与执法中,举步维坚,实质性的安全问题不能杜绝。

(四)超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生产:煤矿安全治理的主要障碍

面对不断恶化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省政府的治理整顿政策和措施首先受到了来自煤炭市场的巨大压力。20xx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每年煤炭消费量增长7%-9%。消费需求增长导致煤炭产量增长,从2001-20xx年,全国原煤产量的累计增长量高达7.38亿吨,累计增幅接近74%。20xx年,原煤产量达到19.5亿吨,与20xx年相比,增加2,28亿吨,增长13.2%;20xx年,原煤产量达到了21.9亿吨。比20xx年增长9.9%。原煤增产主要是通过煤矿超出设计能力的生产实现的。20xx年,全国27个产煤省(市、自治区)中,有20个省(市、自治区)超产,其中19个省(市、自治区)超产在10%以上,福建、陕西、北京等地超产均在50%以上。在超出生产设计能力的同时,原煤生产也超出了生产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的调查,20xx年,全国原煤年产量为17.28亿吨,而当年年底,全国具备生产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的生产能力仅为11亿吨,至少有6.28亿吨的原煤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20xx年,全国原煤年产量为19.5亿吨,当年全国具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仅12亿吨,至少有7.5亿吨的原煤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在经济增长目标的刺激下,煤炭市场的需求已经不可能由那些安全设施和制度较为完善的国有煤矿予以满足,这就为小煤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0xx年,全国小煤矿产量占到了总产量的38%左右。

一方面,小煤矿产量份额的急速增加,再加上小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安全投入,使得小煤矿不仅产量大增,而且成本也相对低廉,这就反过来迫使国有煤矿进入了减少安全投入和超设计能力生产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小煤矿在煤炭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小煤矿高频率的关闭整顿,则直接影响着全国煤炭市场的供给,导致煤炭供应形势更为紧张,并成为推动煤炭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xx年8月份开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小煤矿进行治理整顿和关闭,由此产生的煤炭供需缺口将主要通过国有大煤矿产量的快速增长实现。从统计数据看,小煤矿仅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一,关闭小煤矿不会对煤炭业产

生太大的影响,关闭小煤矿留下的缺口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国有煤矿的生产能力来填补。事实上,这给国有煤矿造成了巨大的增产压力,使这些煤矿有了更好的借口变本加厉地超设计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生产,进而加大了国有煤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20xx年11月27日发生的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煤尘爆炸事故便验证了这一点。而各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执政目标,这一目标引发了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市场中几乎无止境的需求。而对市场经济就是“增长经济”的狭隘理解,则必然造就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畸形病态市场经济。在这个忽视社会公正的市场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已经无法抵御“看不见的畸形市场之手”的操控,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早已不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强制性地对煤矿实施管理和控制。当政府仍然试图用习惯的行政强制手段去整顿治理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时,便总是遭遇到来自“畸形病态市场”的抵制,致使对煤矿安全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其实,即使在正常的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产品价格、企业利润和预防事故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而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最终还要视政府、企业和工人各方之间的互动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定。

三、关小建大,企业兼并重组,是煤矿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在对煤矿的管理上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煤矿,但收效甚微。关小建大,兼并重组煤炭企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的。为了遏制煤矿生产重大事故,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山西,20xx年开始,山西省政府一改习惯性的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而是加大管理力度,凡未上综采,实行机械化采煤、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不得复工复产,这一办法的实行,对30万吨/年能力以下的煤矿,加大准入标准。这就是山西省要将煤矿限制在1000座以内,实现全省煤矿集团化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彻底改善山西省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从源头上治理煤矿安全隐患,促进全省煤炭工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