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市场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作业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调查报告

姓   名:               

班   级:               

指导老师:             

20##年6月18日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人市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份调查报告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现今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时,对自己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出的一些选择,以及对做出的这些选择的原因。

前言: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眼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美国、欧洲各国纷纷裁员,预计明年全世界有2000万个岗位流失。虽然我国的企业未出现裁员情况,但对610多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个好工作的难度无疑在增大。连日来,记者分别参加了各种就业招聘会、见面会,深深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紧迫。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择业环境及高校毕业生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全体学生

三、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回收率高达98.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四、调查内容:

1. 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      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单选)

A. 先就业,后择业                  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 (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    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00元  C 2000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 你认为我校2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       D不了解

9. 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                 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                 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

10.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                          B没有

11.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  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2. 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                F其它

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B求职网站           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              E校园招聘会         F老师、亲戚朋友

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   H其它____

15.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7. 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____ 

18. 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

A调整个人心态 ,降低择业标准    B. 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改革教学内容                            F其他____

19.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20. 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

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                 B只是偶尔关注

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               D不关注

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 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 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 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  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毕业生对试用期工资要求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2%选择1000元以下;20%选择1000元—2000元;选择2000元—3000元的占48%;22%选择3000元—4000元。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八、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 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九、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十、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3.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前言 19xx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从此“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自从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 万,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难”的表面现象,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xx年再增加28万人,加上20xx年还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突破800万,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xx年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高校,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同时也带来了上面所提到的日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和企业缺少有效沟通途径,企业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等信息没有在有效时间传递给大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缺少市场导向、就业缺乏足够信息,都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是这些大学生明显缺乏创业指导,不重视市场风险意识,创业具有很大盲目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在高校毕业生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作为政府有关方面的主导部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

正文

1.情况说明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当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市场时,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就显露无疑,而实践能力正是企业招聘时最看重的能力之一,于是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虽然政策上大力鼓励创业行为,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是缺乏社会经验,看事情容易片面,无法统筹大局;二是缺少必要创业指导,创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政策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消减了创业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2.分析结果 2.1 政策方面的原因

2.1.1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

2.1.2就业创业程序复杂、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创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2.2高校方面的原因

2.2.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在专业学习中,学校过分注重理论,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造成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另外,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2.2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

业创业指导,但是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盲目找的创业,没有经验没有指导这样自然容易失败。高校缺乏就业创业指导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3企业方面的原因

企业在招人或寻求合作伙伴时,盲目提高标准,资源浪费严重。用人方面,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资源消费现象愈演愈烈,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企业过分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寻求合作方面,不看产品质量,一味看轻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宁愿多花数倍的钱,也要选择名气大的合作伙伴,这也大大减少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2.4 毕业生自身原因

2.4.1不切实际的就业创业期望值。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

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容易过于盲目,一开始就定位不准确,期望值太高,空有激情,但想法过于简单,一遇到挫折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容易灰心丧气,不能结合自身情况设定个实际的目标,很多大学生都倒在了创业刚开始阶段,真正能结合自己的才学脚踏实地能坚持下去创业的比例很小。

2.4.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就业创业的要求。就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创业的大学生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缺少社会经验,对自己承受困难的能力估计不足,成了大学生创业路上一块大的绊脚石。

3.提出建议

3.1 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首先,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制定和贯彻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其次,要强化社会事业领域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积极转化社会事业管理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等方式,进一步加 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工作力度,并采取委托专业化的社会非营利性机构聘请大学生承办具体事务和社会服务工作,为城市社区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可借助社会力量和职能机构向大学生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建议在服务青 少年的有关部门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园区,给临时找不到工作又没有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减少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中的风险,帮其尽快走向社会,形成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3.2促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增加大学生实习就业的机 会。政府需要不断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积极地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桥筑路。政府应加强与高校的协作,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同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促进供求匹配。政府应广开渠道,给学生创造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进行短期就业见习、挂职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求职就业能力。

3.3 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要把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就业或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非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性学科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把实训课和提供岗位实习平台作为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打造综合性技能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体系之中,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高校应积极发挥创业园作用,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创业教育应以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主,教学计划内容也应各有所重,如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各种创业教育计划,面向不同的对象,如高科技创业、新企业创业、家族企业等等。创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的人,强调的是“会学习”与“会做事”的高度统一,打造的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就业力。因此,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调查,参与小企业的设计,还可尝试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

3.4 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信息公开、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社会需求信息搜集发布、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及政策惠及内对自主创业的扶持信息。政府应整合就业创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 成就业创业代码规范,信息统一开放,就业创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创业信息与全国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讯和创业相关政策,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建议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与教育部门等要联合编制信息,把职业情况、学校专业情况、招聘计划人数、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对应起来,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增强预测方面的信息,以减少学生求职过程的盲目性。

4.结语

总之,不管就业压力如何,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端正好自己的态度;高校要设立专门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的机构,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企业应承担其社会责任,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出一份力;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权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不断做好这项工作。压力大问题也的确突出,但作为一名21世纪的高材生,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迎难而上,明确自己定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