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来源:浦江财经

据浦江财经来自财政部消息,20xx年财政收支情况公布。20xx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依法加强征管,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4亿元,增长7.4%,同口径增长7%;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83亿元,增长9.4%,同口径增长4.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同比增长4.8%;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

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1109亿元,同比增长0.8%,剔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影响后下降0.5%。主要受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大幅下降以及前期扩大营改增范围减税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

2、国内消费税10542亿元,同比增长18.4%。主要是提高成品油、卷烟消费税增收效应体现。

3、营业税19313亿元,同比增长8.6%,剔除营改增收入转移影响后增长9.3%。分行业看,金融业营业税4561亿元,增长19.5%;房地产营业税6104亿元,增长8.5%,主要是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带动;建筑业营业税5136亿元,增长7.2%。

4、企业所得税27125亿元,同比增长10.1%,剔除今年及去年企业所得税退税因素后增长

4.5%。分行业看,金融业企业所得税8572亿元,增长13.9%;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871亿元,下降3%;工业企业所得税7425亿元,下降5.3%,主要受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全年下降2.3%)的影响。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浦江财经——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5、个人所得税8618亿元,同比增长16.8%。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长,以及财产转让所得税大幅增加。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2517亿元,同比下降13.2%;关税2555亿元,同比下降10.2%。主要受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降的影响。

7、出口退税12867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是加快出口退税审批、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影响。

8、车辆购置税2793亿元,同比下降3.2%。主要受10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影响。

9、证券交易印花税2553亿元,同比增长2.8倍。主要受上半年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带动。

10、地方小税种情况:契税3899亿元,同比下降2.6%;土地增值税3832亿元,同比下降

2.1%;耕地占用税2097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土地使用税2142亿元,同比增长7.5%。

11、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其中,中央非税收入6997亿元,增长57%,同口径增长50.3%,主要是部分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增加;地方非税收入20328亿元,增长21.5%,同口径增长1.3%。

20xx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8%,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

增幅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滑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

二是工业生产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按现价计算的增值税等税收低增长;

三是企业效益下滑、利润增幅回落使企业所得税增幅相应回落;

四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也直接带来财政减收。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浦江财经——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49亿元,增长13.2%,同口径增长12.7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及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50219亿元,增长16.3%,同口径增长13.24%。

20xx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稳增长政策要求,着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积极盘活存量,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绩效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早落实并取得实效。在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6205亿元,增长8.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67亿元,增长9.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916亿元,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1亿元,增长16.9%;城乡社区支出15912亿元,增长11.5%;农林水支出17242亿元,增长16.9%;节能环保支出4814亿元,增长26.2%;交通运输支出12347亿元,增长17.7%。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浦江财经——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330亿元,比上年下降21.8%,同口径下降15.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12亿元,增长0.1%,同口径增长5.2%;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218亿元,下降23.6%,同口径下降17.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547亿元,同比减少8840亿元,下降2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364亿元,比上年下降17.7%,同口径下降12.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024亿元,增长2%,同口径增长4.9%;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39340亿元,下降18.9%,同口径下降13.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2895亿元,同比减少7464亿元,下降18.5%。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13亿元,增长14.3%,主要是部分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增加;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47亿元,增长58.8%,主要是部分地区扩大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范围。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浦江财经——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20xx年财政经济报告出来了差距这么大

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35亿元,下降12.9%,主要是部分支出项目未能如期实施,相应支出减少;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44亿元,增长41.8%。

需要说明的是,20xx年1月份财政收支整理期结束后,上述20xx年财政收入、支出数还会有一些变化。

浦江财经——创立财经培训新标准

 

第二篇: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仍旧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试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达到政府的某些意图。虽然政府行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实施财政政策也能够起到弥补市场不完善、克服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是它的任何干预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及其货币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如果不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施的财政政策还很可能会对经济运行起到与其政治意图相反的作用。

本篇首先回顾了19xx年以来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实施的主要措施,然后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认为19xx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重大欠缺的。而后,本篇在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货币的性质和政府行为中的货币流程状况,然后在模型中加入政府行为,主要包括税收、政府支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出、发行政府债券等主要财政政策手段,并联系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考察财政政策对货币经济以及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为了简化,我们暂时不加入国外部门,只是以一个封闭式的模型为基础考察政府的财政政策,并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实证检验。接下来又从外生货币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财政的功能,特别是结合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重建中的教训对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现阶段调整中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第一章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效果分析

一、19xx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

19xx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了东南亚诸多国家。19xx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投资扩张带来的资本存量过高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带来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凸现,内需不振、出口下降,投资增长乏力,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考验。

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

亚洲国家(地区)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亚洲的经济动荡对中国的对外出口和外资进入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是外贸出口形势恶化。19xx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出来。上半年的外贸出口额为869.8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与19xx年同期的26.2%和19xx年全年的20.9%的增长速度相比大大降低。其中,5月份出口下降

1.5%,出现了22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出口增幅下降主要表现在,一般贸易出口、国有企业出口以及初级产品出口均大幅下降。

二是外商投资下降。19xx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的地区通货紧缩趋势加快,企业资金筹措能力下降,对外投资活动严重受挫。尤其是亚洲地区重要的投资来源国日本,受危机影响海外资本向国内收缩。同时,亚洲投资收益预期严重恶化,大量国际资本回流到欧美等其他地区的资本市场,造成亚洲地区资本净流出,投资活动萎缩。19xx年亚洲国家对中国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投资占中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比例由以往的80%以上降为75.6%,19xx年继续下降为68.7%。

国内物价持续走低

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xx年10月开始出现绝对下降,截至19xx年7月,持续下降了9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xx年3月开始出现下降,工业产品价格指数自19xx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到19xx年7月已达25个月之久。从全年价格走势看,没有明显回升迹象,通货紧缩趋势日渐明显。 消费需求增长趋缓

90年代中期,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逐步推开,改革力度不断增加,居民预期支出增加。再加上失业率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因素,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持续下降,由19xx年的20.1%逐渐下降为19xx年的6.8%。社会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商品销售不畅,企业开工率只有不到60%,产品积压累计达3万亿元以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投资需求增长乏力

19xx年,中国投资需求增长明显受到消费增长趋势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制约。预期回报率较高的投资领域相对狭小,投资项目可选择的余地不大。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大多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受此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的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处于竞争优势的企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困境。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降低利率、准备金率的措施,但是国有企业改革困难,企业资产率和利润率都没有根本好转,投资能力有限;银行的信贷功能难于发挥,企业利润率低下、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导致银行存贷差逐步扩大;民间投资不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不畅。因此,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19xx年下降为8.8%。

结构因素制约经济健康运行

结构不合理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所好转,但是问题已然存在,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效应。一是产业结构不合里,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生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产能力低下,地区间产业机构趋同化现象严重。例如,在“九五”计划中,有24个省市自治区将电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22个省市自治区将汽车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二是城乡结构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农村发展的主要带动力是乡镇企业和农民直接进城,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后,外延式扩张的余地大大缩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分化加剧的形势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再加上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东部和中西部差距不断扩大。

在以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xx年中国经济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19xx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7%,与全年8%的增长目标有明显差距,更是大大低于经济高涨时期3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下降,19xx年前5个月国有企业净亏损88.75亿元;就业压力增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口600万人,登记失业率3.1%。面临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19xx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紧急措施。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一)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19xx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为标志。预算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国家财政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xx年中央预算财政赤字亦由年初预算的460亿元扩大到960亿元。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收入,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向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交通通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电网改造等。

(二)防范金融风险,充实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高了政府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19xx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期限为30年),以充实银行资本金,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要求。

(三)调整税收政策

中国政府还调整了税收政策以支持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减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轻企业负担。一是调整进出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关税税率以支持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二是清理整顿收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先后清理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并分三批取消了不合法的收费和基金727项。

(四)增加社会保障、救灾和科教等重点领域支出

主要包括:加强财政对科教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了144亿元补助资金和借款,专项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2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增加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经费,19xx年该款项达83.7亿元。

从以上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可以看出,其特点明显,主要体现在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和建设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等方面。

三、四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及其政策理论依据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地调整了宏观政策的内容和方向,迅速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但应该看到,由于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全是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依据这样的理论来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必然会由于理论本是的缺陷给解决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一)积极财政政策效果

1.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中国政府自19xx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由于政府开支与政府收入的差额逐年增加,政府赤字也逐年增加,导致国家不得不通过增发国债以弥补财政赤字。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为了扩大投资而不是由于经常性预算赤字造成的,因而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扩大公共投资,而不是弥补经常性预算赤字。这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仅在短期内有一定的刺激需求的作用,重要的是能为提高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大多经济学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仅通过增加政府开支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带动银行、地方政府、企业资金的投入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有资料表明,1998~20xx年发行的3600亿元国债,包括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共形成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15100亿元的工作量,国债的资金带动效应是1:3.2。其中,技术改造贴息的资金带动效应最大。1999~2001,国家共安排265.4亿元国债用于企业技改贴息,共带动投资2810亿元。更有学者测算,四年增发国债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8、1.44、1.81和1.66个百分点(马拴有,2002)。

2.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的许多财政状况指标,如财政赤字对GDP之比、国债余额对GDP之比(国债负担率)、偿债率(财政支出中用于付息的支出比重)和债务依存度等都出现恶化的趋势(图6.1、6.2)。特别是如果把包括不良债权、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的缺口等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实际财政状况可能要比表面上看的严重得多。实际上,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经过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后,经济仍旧未能恢复自主性增长,这离政府要达到的经济调控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债投资并没有有力地刺激国内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据统计,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2.1%,其中国有经济增加12.8%,集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体和个体分别增加8.1%、12.7%,个体经济增幅有所下降。从投资规模上看,集体和个体投资规模只占总规模的28.4%。二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20xx年底城乡居民存款已达73762.4亿元大关,增长14.66%,这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把居民储蓄有力的转化为企业的投资需求。三是20xx年企业投资需求呈现不稳定性特征,投资额由升而降的同时亏损额由降转升,上升了4.5%。四是居民消费并未得到刺激,物价指数继续下滑,20xx年底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同比下降0.3%(邓金堂等,2002)。由以上数据可知,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五年时间,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长期化趋势。然而,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能靠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支撑的,持续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国债的不断积累,这对经济和财政状况以及国债的信用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在国际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19xx年,以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为特征的日本桥本内阁“财政重组政策”的失败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图6.1 1995-20xx年中国国债余额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图6.2 国债负担率和财政赤字与GDP之比

(二)当前财政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及其缺陷

中国实施积极性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为依据的,但是这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本身是有根本缺陷的。主要表现在:

1.收入-支出模型无法表示有效需求及解释实际

新古典综合派根据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在收入-支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出模型中加入政府税收(T)和政府支出(G),建立了一个“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模型。假设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均衡条件下有:C+S+T=C+I+G的恒等式,其中C、S、I分别表示消费、储蓄和投资。根据其主张,假设存在一个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给定消费函数,就会有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储蓄,当投资小于这一储蓄量时,将导致总需求不足和失业,因此只要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补足这笔私人不消费的收入,总需求不足和失业将被消除。但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这也是一个均衡点,它来自于企业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由此将决定产出和就业。显然主流宏观经济学把对有效需求的调整简单地等同于对总需求的总量调整,这与凯恩斯企业家经济和收入决定理论是完全不协调的。一旦收入不是给定的而是一个变量,除非预先给定收入,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缺口将是不知道的,这将成为循环推论,基于此的财政政策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此外,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取决于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而且只是一种实际变量,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但现实中的GDP却是一种货币量值。要想知道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不仅要测量生产函数的变动(实物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变动),而且要区分开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价格水平)的变动。由于生产函数在经验上从来没有在实物上或根本不可能在实物上加以检验,从而主流经济学模型是不能从经验上加以证实的。

2. 排除相对价格和资本存量的分析

新古典综合宏观模型保留了新古典资本理论把资本存量和收入流量分离的做法,使投资的变动并不影响资本存量的价值。例如在希克斯的IS-LM模型中,给定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收入,同时收入的变动又影响货币需求。然而实际上任何一项投资都会影响到资本存量价值,进而影响货币的投机需求(而不只是交易需求),这会改变原有的货币均衡(即LM曲线)。另一方面,如果货币需求涉及到投资,利率将不仅由资产选择所决定,而且涉及投资流量,投资的货币需求会影响利息率。这两个方面都会使IS曲线的移动影响到LM曲线(参见戴维森,19xx年,奇克,19xx年),而排除资本存量和相对价格分析是导致IS-LM模型不稳定的主要原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因。19xx年汉森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要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要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造成财政盈余,使两个时期的财政亏盈相互补偿。这种财政政策模式的不足在于,它只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手段,如此调整忽视了对长期形成的资本存量价值变化的影响。而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是用相对价格计算和表示的,极易导致相对价格得不到调整甚至更加扭曲。这使得这种财政政策模式就理论而言能用于稳定经济,一旦用于实践就存在很大的障碍。

3. 否认了货币内生供给机制

在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中,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供给归之于中央银行。这种外生的货币供给是与把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截然区分开的“两分法”联系在一起的,即实际变量由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所决定,名义变量和价格水平则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导致“两分法”解释错误的是外生的货币供给,其根源在于货币数量论。外生货币供给其实是一个“神话”,因为在市场经济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或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外生的货币供给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在上世纪初美国中央银行成立之前,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运行了二百年。在此前提假设下,财政政策很少考虑对内生货币供给的影响,无视经济中货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规律,不仅极易造成通货膨胀,而且还可能使政策结果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大相径庭。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第二章 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

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以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为基础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在经济中所引起的货币供给变化,起到了类似于“外生”货币的作用,并通过对内生性货币供给产生作用来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一、货币的性质: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

在货币理论史上,对于货币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基于“两分法”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外生论者如主流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和控制;二是否定“两分法”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持有该观点的代表人物如格利和肖、托宾以及后凯恩斯主义者,他们认为货币是一种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信用关系,是由商业银行根据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创造出来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早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作为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命题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论述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如银行主义学派的图克(Thomas Tooke)和威尔逊(James Wilson)、马克思(Karl Marx)、凯恩斯(通论发表以前)、熊彼特(Toseph A Schumpeter)等人就已经在经济分析中暗含了内生货币供给的思想。但是由于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了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而其理论又占据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因此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曾一度消沉下来。二战后货币政策失败的事实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金融创新等理论的发展,使经济学界又开始关注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问题。

对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证明,具有代表性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格利和肖(John G. Gurley and Edward S. Shaw)提出的现代金融中介机构理论,他们从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同性出发,分析了银行和其他非银行中介机构在信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货币、非货币间接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同时,格利和肖划分了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认为内生货币由私人部门持有的不能对其净值做出贡献的货币项目所组成,对整个私人部门而言不能算作一种资产;外生货币由私人部门持有的能对其净值做出贡献的货币项目所组成,是一种资产。他们举例说,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由私人部门所持有而且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由政府债券所抵消的银行存款属于外生货币的范畴。这是因为银行存款是私人部门的一种资产,而政府债券并不是私人部门的负债(哈里斯,1989)。格利和肖还提出,纯粹的内生货币与内生债券经济并不比纯粹的外生货币与债券经济更接近现实,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假设内生与外生货币和债券的混合。这样货币就不是中性的,可以通过政府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内生的货币供给。因此,内生性货币供给并不由政府左右,由政府的财政收支、发行政府债券而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完全类似于外生的货币供给变动,而这些“外在货币”只有通过“内在货币”才会对经济产生冲击。

外生的货币供给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完全不同于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它对经济有着较强的冲击。例如,政府增发公债会在金融市场上与银行存款和股票相竞争,如果收入和储蓄是给定的或货币供给是给定的,则利息率将提高,这会导致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但实际上货币供给和收入并不是给定的,由此政府公债的发行和巨大的财政赤字并没有使实际利息率提高,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而是引发了通货膨胀。这是有经验事实的,美国7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政府大量发行债券所引起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紊乱。显然对货币性质的研究,尤其是财政政策引起的这种类似于外生货币供给的变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入财政手段后的银行账户及货币流程图

对税收、财政支出、政府债券发行中的货币流程进行分析,有助于表明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中货币在银行间的流动

首先,财政支出的过程,实际上是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的过程。与此相反,财政收入即征收税收的过程,也就是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的过程,因此,如果不考虑国债的影响,在财政收支平衡的条件下,财政收支过程对货币在银行间的流动在总量上是没有影响的。

其次,对于政府债券,认购主体可以是社会公众、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政府机构,根据简单的货币银行学知识可以知道,购买国债的主体不同,对货币流动的方向及其影响也不同。例如,社会公众作为认购主体,资金来源一般是储蓄或原本用于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投资的资金,以及原本用于消费的资金。这都会导致货币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转移;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如果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未全部用于其资产业务,可以用这部分资金购买国债。这样,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向中央银行账户转移,而当财政机关将发行国债获得的收入用于财政支出时,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这一过程中由于用以认购国债的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原未动用的准备金,所以前者不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收缩,而后者却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两者总的影响也是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又如中央银行作为购买主体,会使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货币供应量的数倍增加。在实际生活中,购买国债实际上是各种购买主体的综合,又由于政府债券是一种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国债的购买和交易必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二)加入政府行为的货币流程图

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的讨论中,用了一个直观的货币流程图来表示各层次的货币存量在经济中的运行机制和作用。现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在该流程图的基础上加入政府以表示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模型中的资本市场是实物资产交易和企业融资的场所,特指股票的一级和二级市场。因此加入政府债券市场(国债市场)来表示政府发行债券行为。由于财政支出的两个部分转移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中,消费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如19xx年我国消耗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1.17%(高培勇,1994),而转移性支出多是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在流程图中省略了转移性支出,而把它等同于税收的减少(图6.3)。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图6.3 加入政府的货币流程图

三、财政政策手段分析

现在,我们在模型中加入政府的财政政策来具体讨论政府的宏观管理问题。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模型是一个货币经济模型,这种货币经济的特点是,并不存在与货币市场无关的财政政策;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作为财政政策总支出的变动只有影响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才会影响总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政府并不通过财政政策来决定经济增长率、促进资本形成和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关系或货币金融体系,也不试图改变收入分配。在这种暂且称为“市场化的财政政策”下,政府通过执行财政预算,采取一种逆经济周期的微调,以达到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对一个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的税收、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等手段进行分析。在前面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加入政府行为,我们可以得到:

Y=W+D+r+?+T=C+I+G (6.1)

其中T为税收收入,G为政府支出

(一)税收

先来看在我们的模型中政府税收的影响。首先,我们把税收分为两部分,即政府对公司(企业)的税收和个人所得税。把税收分为这两部分的意义在于,政府对公司的税收增加是企业利润的减少,这将影响企业的“生产函数”,而个人所得税则只是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影响个人收入或个人的消费与储蓄。

对于公司税,我们这里假设,政府对公司的税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对投资的影响,给定投资的未来预期收入或利润流量,政府的税收是对利润的扣除,从而税率的提高会使投资减少,也就是说,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是投资函数的一个变量。其二是,政府税收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从而影响股票的分红收益率以及股票价格。与第一个方面不同的是,税收对股票价格的作用影响到人们的资产选择,当然,这种资产选择会影响股票价格和利息率,进而影响投资支出,因为利息率和反映资本存量价值的股票价格是投资函数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方面,当投资的预期利润流量减少和股票价格或资本存量价值下降,投资将减少,也就是说,投资与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是负相关的。由于投资函数是货币需求函数的一部分,投资需求的减少会减少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对于资产选择来讲,如前面所表明的,股票价格的下降将使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因此,政府对企业税收的增加会减少总需求。

It=f(?t-1,Tq) (6.2)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Tq:企业所得税

对于个人所得税,按照消费函数的假设,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负的。另一方面,收入的减少会减少储蓄,储蓄的减少会影响储蓄存款和股票价格,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是负的。

YD=Y-Tg (6.3)

C=f(YD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6.4)

Y:收入总额 YD:可支配收入 Tg:个人所得税

以上分析表明,政府税收的增加会减少总需求,而这种总需求的变动联系到货币供给和货币的流通速度。类似于IS-LM模型,但有所不同的是,如果把总支出的变动联系到利息率,不仅会影响到货币需求,而且会影响到货币供给。总之,增加税收会导致总需求减少,联系到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也会下降。因此税收与GDP的增长必然呈负相关关系,如果在经济衰退的时期降低税率,可以增加总需求,从而起到缓解衰退的作用。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二)政府支出

按照财政支出有无等价补偿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又可划分为直接的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与税收相联系的政府转移支出会改变收入分配,如果假设消费函数依赖于收入分配,则政府转移支出会改变消费函数。为了简化,这里把转移支出视同于税收的减少,从而把它抽象掉。同时假设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与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完全无关,如果不考虑公债,即使是投资支出也不影响利息率,而只对总支出产生作用。显然,上述假设使政府支出只影响货币需求,排除了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因为在不考虑公债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并不直接介入货币市场,而只是通过总支出的变动间接地影响货币需求。

在新古典综合理论中,不考虑公债,假设政府支出等于税收,由于政府的消费函数等于1,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在我们的模型中,把政府支出与货币供求联系在一起,会得出一些不同于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学的结论。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则总需求并不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会增加。这是因为个人收入的减少会减少货币供给,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只会增加货币需求而不会直接作用于货币供给。一个纯逻辑的推论是,在没有政府收支的经济中,由于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使用稳定状态的假设,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变动会引起相应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在这一模型中加入政府支出,政府的税收会同时减少私人的消费和投资支出,但政府支出完全用于类似于私人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不能从支出中获取利润来支付银行的利息,从而货币供给并不会相应地增加。如货币需求的增加会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而使利息率提高,这就会产生“挤出效应”而使私人投资减少。如果考虑到乘数过程或收入是可变的,那么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会使收入下降,从而使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同时减少。

当加入政府支出而使货币需求增加时,显然利息率会提高。在IS-LM模型中,利息率的提高仅仅会挤出私人投资,因为投资是利息率的函数。但在我们的模型中,利息率的变动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资本存量价值或股票价格的影响,而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比利率作为投资的成本对投资的影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响更大。更为复杂的是,利息率的变动联系到人们的资产选择,从而不仅会影响投资,而且会影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根据前面的分析,当利息率提高时人们会把更多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而减少对股票的购买,这会增加银行的可贷基金,如果货币的投资需求随利率的提高而减少了,银行将降低利率,换句话说,由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利率的提高会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当政府支出增加而使总需求提高和名义收入水平提高,作为决定投资函数的利润和作为货币供给函数的储蓄将增加,从而会使投资需求和货币供给同时增加。这样,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利息率可能并不提高,因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将有扩张的效应。

此外,从财政支出的总量上看,由于政府举债条件下的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不可避免,随着政府举债而膨胀起来的财政支出中总有一部分表现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额,不仅可以直接叠加到社会原有的总需求水平之上,而且还可以通过乘数效应使得社会总支出的增加大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本身的增加额。所以依靠举借国债而增加政府支出,必然带给社会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总需求的扩张。从财政支出的结构上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用以认购国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部门的储蓄资金,随政府举债而膨胀出来的政府消耗性支出中的大部分用于政府消费支出,而较少用于投资,所以举借国债从而增加政府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影响,是社会总消费的增加和社会总投资的减少同时发生。

最后分析政府支出对资本存量的影响。这是因为,资本存量价值是由银行信贷外的投资决定的,即国家的财政投资、企业利用保留利润进行的投资和企业发行的股票,我们把这些投资称之为直接投资。这样,投资就划分为两个部分,除上述直接投资之外的银行贷款(包括企业发行的债券)为间接投资。这两种投资的区别是,只有直接投资形成资本存量价值(即构成利润率计算中的分母),而作为间接投资的银行贷款只是增加收入流量(即利润率计算中的分子)。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称为净资产,加上间接投资的银行贷款形成总资产。企业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是银行贷款在总资产中比率。但企业在计算利润率时是按照利润对净资产的比率进行的。对于利润率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的计算,由于加入了间接投资或银行贷款,利息成为企业的成本,从而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其他成本后再减去利息。增加财政支出中对企业的投资,将会增加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和企业的资本存量价值,这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率。

(三)政府债券

这里讨论的公债仅限于政府债券这种有价证券。对于公债,一个简单的公式是政府支出等于税收加公债,如果把这一公式放入收入-支出模型中,问题就简单多了,但与政府税收和支出相比,这是难以令人满意的。首先需要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债券与货币之间的联系或公债的性质问题。例如,在一些对货币的定义中,政府债券被列为Ms而与作为现金(和活期存

款)的M1和作为定期存款的M2相并列,作为政府的主要货币政

策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正是债券的买卖。因此有必要先来讨论公债与货币之间的关系。

在前面的理论讨论中强调货币是一种信用关系,这不仅联系到货币的交易职能和支付职能,而且联系到货币作为支配他人劳动的手段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以及货币与资本之间的联系。为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了说明政府债券的性质,我们先来看私人债券。

如可贷基金理论所使用的概念,假设不存在银行的货币供给,债券可以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中介,即投资者卖出债券而储蓄者买入债券。我们可以把这种由债券所表示的储蓄与投资的关系视为信用的扩展或货币的创造,即内生的货币供给。当假设存在私人银行,那么这种扩张货币的职能完全由银行承担,从而抽象掉非银行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即储蓄和投资是通过银行的货币创造进行的。对于这种银行的货币创造,我们依然可以使用可贷基金理论的分析,只是把货币称之为债券,即人们到银行进行储蓄存款可以视为购买银行发行的债券,然后,银行再把债券贷给企业。同样,在这一过程中,归之于银行的货币或债券创造,货币数量或债券数量增加了。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银行发行债券的最重要基础是资产抵押,银行用它的资产或信誉为抵押来发行债券,并根据企业的资产抵押把债券贷给企业。 再来看政府债券。与银行“债券”的最大不同点是,政府并没有任何资产抵押,而是凭借它的信誉或征税的权力来发行公债。从前面对私人债券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政府债券的发行扩大了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信用关系,但这种信用关系的扩大能否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应联系到发行公债所取得的收入的使用和债券的交易。先来讨论政府采用发行公债的方法用于政府支出。为了简化,我们先抽象掉税收,即假设政府支出等于发行的公债。还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从而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把货币供给的变动等同于总需求的变动。另外,作为短期分析,我们先排除政府支付公债利息和公债与税收的联系,以免涉及复杂的预期问题。

首先,如果假设政府发行的债券全部用于政府支出,那么将会在货币市场出现与之相应的货币需求。必须注意,这里是提高对货币的需求,而不是提高总需求。因为如果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政府发行债券来用于政府支出将只能是挤出相应的私人支出。当政府用发行债券的方法增加支出时,除非货币供应量会随之相应增加,总需求将不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政府用发行债券的方法增加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取决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增加一笔债券的发行,这会使经济中相应的可用于抵押的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资产增加,从而促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如某个企业购买了政府债券,它可以很容易地用债券作为抵押而向银行贷款。如果债券能够作为银行的准备金,银行可以把债券作为流动性极高的资产而用作它的准备金,也能增加贷款或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债券将使人们收入中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数量减少相应的部分,因为债券的购买来自收入中的储蓄。人们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和股票之间的选择取决于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政府要使更多的债券能发行,需要提高债券的利率。正如托宾所表明的,债券的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是正相关的,而与股票价格是负相关的。因此,债券利率的提高会降低股票价格,如果储蓄量被给定,人们把更多的储蓄用于购买债券必然会减少对股票的购买,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股票价格的下降不仅会减少私人的投资需求,而且会减少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价值,从而银行会减少货币供给。当债券的发行对货币供给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我们是否能够确定哪一方面的影响更大呢?

对这一问题,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简单逻辑推论是,假设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人们是用以前不支出的货币储蓄来购买债券,当政府把这笔货币用于支出,总需求将增加。然而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在我们的模型中,人们不用于消费的这笔货币量是银行的储蓄存款,总需求不足是由于银行没有能够把这笔货币贷放出去而转化为企业的投资。但是当政府用发行债券的方法使这笔货币转化为政府支出,总需求问题并不一定能得到解决。因为考虑到经济增长、特别是考虑到投资的利润率,那么问题就决不只是使货币存量的流通速度不变,以使储蓄等于投资,而必须使货币供给增加才能保证储蓄等于投资,因为只有货币供给的增加或经济增长才能保证投资的利润率。假设消费倾向不变,同时假设人们进行储蓄是要使积累的收入流量变为财富存量并使这一财富存量获得一个“自然”收益率,那么政府发行债券用于支出显然不同于私人投资。另一方面,比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更明显,政府发行债券将直接影响货币供给。这样前面所提出的政府发行债券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问题,实际上是对相对价格和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问题。这是因为,就政府的财政政策而言,一旦涉及到货币,则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动不仅会涉及到企业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的成本-收益计算,而且会通过货币供给(利息率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影响到相对价格,特别是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相对价格或长期的利润率或长期的资产收益率。

进一步在现实经济中,发行公债所获得的收入一般用于增加政府支出。按照新古典综合理论的解释,政府发行公债的效应只是储蓄减少,从而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增加总支出,即在45?模型中加入政府支出,如果会影响到利率,则类似于我们模型中的货币需求的变动,但这是一种过分的简化。仅就短期分析而言,政府发行公债也将影响到货币供给,因为政府发行公债意味着信用关系的扩大。只有这种短期分析才能与长期分析联系起来,如李嘉图效应所表示的发行公债与税收的等同性,这种发行公债与税收的等同性意味着改变了私人购买公债作为资本积累的性质,当然,这会影响到资本存量的价值。根据这一点,在我们的模型中,可以用私人消费不减少时储蓄的增加来表示这种内生的货币供给的变动。政府发行公债等同于银行存款的增加,进而货币供给增加,由此当政府发行公债而增加支出时,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供给又会随之增加,从而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利息率可能保持不变。

上述分析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假设下或在经济周期的特定阶段,政府支出的增加具有扩大总需求的效应,从而能够提高名义收入水平。这一结论与新古典理论教科书似乎是相同的,但含义却不同。就理论而言,上述分析所强调的是政府的财政政策改变了收入分配和相对价格、特别是资本存量价值,从而对总需求和就业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收入和支出的变动,其中特别强调货币供给在货币经济中的变动。因此,上述关于政府支出的变动对总需求与就业的影响的分析只是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这些假设条件涉及到经济周期的特定阶段,如模型中政府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货币数量(流通速度)的变动必然会使总需求发生变动,但总需求的变动只是与名义收入的变动相联系,而并不一定联系到实际产出和就业的变动,但可能联系到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上述分析是在假设消费函数不变和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的假设将限制政府的财政政策所能调节经济的程。显然,过高的税率会改变人们的行为,公债的过度发行会影响内生的货币供给机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制,由此会改变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相对价格的方式。这对于认识财政政策的作用及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第三章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从19xx年开始我国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可以把国家财政作为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央银行共同执行控制货币供给和货币金融体系的职能。与中央银行的不同之处是,政府财政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包括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如政府的税收可以改变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量可以改变货币供应量和资产结构,而中央银行的责任则在于保持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下的信用关系的稳定。这一时期,我国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也经历着由决定货币供应量的特殊金融机制向市场化财政政策的转变。与此相对应,货币金融体系也体现了货币供给从外生的财政方式向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过渡的特点。下面,我们结合19xx年到20xx年的有关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对我国财政政策进行相应分析。

一、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变化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在我国的现行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来自于对企业征收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和政府发行的公债。首先是政府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在现行的税收和利润分成的条件下,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会下降。由于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依然在政府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在经济增长率提高时,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国有企业的效率要远低于非国有企业,而且当经济增长率提高和利润增加时,企业的留利也会增加(在以前的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所占的比重也会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从而国有企业的利润减少的更多。这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同时亏损的增加会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上述原因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19xx年以来持续下降(图6.4)。在经济高涨的1992-19xx年,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11%左右,到19xx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0.7%最低点,远远低于19xx年的23%的高水平。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政府的直接财政投资逐渐减少,并开始把投资的方向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转向非竞争性的基础工业部门,而把非基础工业部门的投资转为由银行贷款。

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19xx年以后开始快速提高,19xx年、20xx年、20xx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13.9%、15%、17.1%。导致近年来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趋缓,GDP的绝对数额增长较慢,而财政收入的征收力度加大,增速远高于GDP的增长率。如20xx年、20xx年财政收入的增加比例分别为17%、22.3%,大大高于同期的9.0%、7.3%的。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图6.4 1984-20xx年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变化

图6.4反映了19xx年以来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的变化以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经济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17年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波动,但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基本上呈平稳下降趋势,从19xx年的29.9%下降为最低点19xx年的10.7%(平均比重为15.7%),这是符合我们的前述理论分析的。而且,这一比例在1984-19xx年间基本上一直维持在经济增长率的中位水平,到了19xx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上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这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实际上是不一致的。

二、税收与GDP变化分析

表6.1是我国19xx年-20xx年税收和GDP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全部采用名义变量。19xx年,我国进行了以利改税为基础的财政体制改革,“分灶吃饭”体制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这导致当年税收大幅度增加,增幅高达115.42% 。为了直观地说明税收与GDP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跨过这一政策性影响,绘制19xx年至20xx年税收和GDP的增加比例比较图(表6.1)。

表6.1 1984-20xx年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比较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长(%)

率GDP增税

长(%)

22.2 115.4 2.5 2.4 11.7 14.1 3.5 6.0 10.3

20.2 25.0 13.8 17.3 24.8 13.3 9.7 16.6 23.2

13.2 22.8 20.5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17.9 16.0 16.1 15.2 13.8 12.4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9.1 20.5 17.8 14.4 19.2 12.5 15.3 17.8 20.6

率(%)

长GDP增税

率(%)

率(%) 长

(%)

30.0 35.0 25.1 16.1 9.7 5.2 4.8 8.9 7.3

12.3 11.0 10.3 10.2 11.1 11.8 13.0 14.1 15.8

注:宏观税率=(税收收入/GDP)*100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图6.5 GDP与税收的增长比率

图6.5中所反映出税收变化起伏较大,基本上是在经济增长较快的19xx年-19xx年和19xx年-19xx年两个阶段GDP的增加比例都高于税收增幅;19xx年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扭转财政收入逐年降低的趋势,我国进行了 “分税制”改革,并以19xx年为界,税收增幅开始高于GDP增幅。从19xx年开始,税收增幅逐年递增,20xx年达到17.78%;GDP增幅却逐年降低,19xx年降到最低点,只有4.75%,20xx年在多种刺激下才勉强达到了

8.94%的增幅,20xx年继续走低,增幅只有7.3%。可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较低的税收增长率。一旦经济步入急剧下滑的紧缩时期如19xx年-19xx年,即使降低税率也不能使经济回升。19xx年以后,由于经济继续下滑,中央政府认为需要依靠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而财政支出扩大的一个前提是税收的增加,因此,税收增幅开始逐年上升,宏观税率在逐步下降后又从19xx年开始逐步上升,这显然不利于GDP的增加。这种反向关系与我们的理论是相符的,更为深层次的影响是,税收直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接涉及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任何增税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预期利润,会促使微观主体的行为由积极转为消极,尤其是在经济的下降或复苏阶段。

三、税收、政府支出与M2的相关性分析

政府支出包括公共支出(如用于行政开支、国防开支、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的福利支出、政府的直接投资和对亏损企业的补贴。而货币经济中,任何财政收支必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变化。通过计算可以知道,税收和财政支出与M2的相关性都

非常高,其中税收增长率与M2的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96,财政

支出增长率和M2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98。现在考察财政收支

对M2的共同影响。由于重在考察税收(T)和财政支出(G)对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所以首先对19xx年-20xx年年

度数据分别取自然对数,然后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LN(M2)=0.075425+1.278345*LN(G)-0.241208*LN(T)

(6.5)

(0.729212) (1.278345) (-3.313156) R2=0.94 F=38.59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DW=1.21

回归系数及方程均通过统计检验。可决系数R2=0.94,表明方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很好。方程的经济分析表明,税收(T)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成反相关关系,税收的增加会引起M2的减少;财政支出(G)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成正相关关系,

对M2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弹性。

四、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量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货币金融体系是以财政支出为基础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变动所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收入的变动将在总体上决定企业的盈利和亏损。19xx年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存贷差额的信贷管理,使货币供给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取决于财政的约束。图6.6是19xx年至20xx年M2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呈明显的

不规则变动。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图6.6 M2与财政支出增长比率比较

五、税收、财政支出与M2的弹性分析

由于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变动分别对M2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

不妨引入弹性的概念继续分析,即用税收的增加比例与M2的增加比例之比表示“税收对M2的弹性”,用财政支出增加与M2增加比例之比表示“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如表6.2所示。

可以发现,税收、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呈现出相似的变动。除

了19xx年税收政策的变动导致弹性较大之外,在经济高涨的1986-19xx年及1991-19xx年,税收与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远

小于经济衰退的1997-20xx年,这一方面表明财政收支较少的时期M2仍旧保持较大增长,受财政收支的影响较小,受私人投

资需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另一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方面,近年来由于经济衰退,加大财政收支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M2的变化,尽管如此,M2的增速仍远低于经济高涨的时期,如19xx年M2增加37.31%,20xx年、20xx年仅为10.93%、14.40%。而且,

表6.2 税收与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财政收支类似于外生的货币供给,用财政政策调节M2的做法极

易引起内生货币供给机制的扭曲。因为按照模型的解释,经济衰退来自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依靠增加政府支出改善的办法会使收入和利润流量增加,从而资本存量的价值进一步提高,这种资本存量价值的继续提高是由相对价格向均衡或充分就业方向的调整是相反的,一旦经济恢复到原有的产出和就业水平,资本边际效率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货币需求下降,加剧经济波动,使失业进一步增加。

财政支出还会直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国内很多学者认为19xx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认为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实际上,加大基本建设支出,只会增加资本品的需求而不是增加日益萎缩的消费品需求;依靠政府支出增加企业盈利是短暂的,还会提高资本存量价值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而使存量与流量的比例更加失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收入分配甚至加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据有关专家估算,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有升无降, 19xx年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56、0.354、0.336,比19xx年分别提高38%、121%和60%,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这样,一方面是资本存量价值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工资收入所占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更加不均等。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和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为严重。

六、税收对企业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宏观税负水平却在不断提高。从一定时期总利润与税费负担量分析,由于税费主要来源于一定时期的利润,而为了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税费总额只能是同期利润总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据测算,19xx年总利润是26530.94亿元,占GDP的32.4%,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而当年税费总量占GDP的比重按保守的估计也达到24.55%,可见留给企业的就不多了(梁朋,2002)。而且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税费负担不平衡的问题,这就更加重了这个问题的尖锐性。

从企业微观税负来看,我国的税制结构和主体税种的设置也造成企业税负过重。由于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企业为主要征收对象,企业所得税的比重又高于个人所得税,同时企业缴纳的主要税种所设计的税负也比较重,因此我国企业微观税负还是比较重的。如增值税法法定税率为17%,但如果换算成与国外可比的消费型增值税口径,即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实际税率将达到23%,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20%左右的水平。又如企业所得税,目前我国法定税率为33%,而加拿大为28%,德国为25%,美国实行15%、18%、25%和33%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梁朋,2002)。再考虑到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和剩余产品价值率都比西方低等因素,尤其近些年来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滑坡,那么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税负就更重了。无疑,税费负担的加重对企业的投资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七、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比较

图6.7是我国19xx年至20xx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增加比例比较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增幅是极其相近的。由于财政支出有着很强的刚性,上一期的财政支出如政府投资需要本期的财政收入维持,这一方面表明财政收入需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在19xx年以前保持了财政收支的均衡增长,但是19xx年以后财政收入的增长开始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不得不采取大量增发国债的办法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如19xx年、19xx年、20xx年、20xx年财政收入无法满足该年度财政支出的部分分别为922.2亿元、1743.6亿元、2491.3亿元和2516.5亿元。与此相对照,此四年当中分别发行国债并取得国家财政债务收入3310.93亿元、3715.03亿元、4180.10亿元和4604亿元。这部分收入除用于弥补一般性财政赤字外,还用于国债的还本付息等支出。可见,赤字财政对于发行国债有很大的扩张效应。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图6.7 财政收支增加比率比较

八、中国国债发行现状及效应分析

发行的国债一般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而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一般为向央行借款和发行政府债券。由于19xx年国家规定财政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或用银行借款来弥补,因此发行国债便成了弥补财政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唯一手段。这也是我国国债发行额从19xx年的381.32亿元猛增到19xx年的1167.54亿元的直接原因。而在19xx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时,开始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已连续五年增发国债。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和特种国债将超过6000亿元,主要用以扩大财政支出。但实际上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国债投资并没有有力的刺激国内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正如前文所述,五年来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而很多学者对此的解释并非如此,认为应该继续加大力度增发国债以刺激经济的复苏。如果按照我们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经济衰退时大量增发国债以扩大财政支出,不仅对经济的复苏难以产生理想效果,而且还很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尤其会影响到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表6.3 1984-20xx年国债余额与M2 单位:亿元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表6.3是我国19xx年-20xx年国债余额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统计,由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的国债余额规模不断扩大,对货币供应量必然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国债余额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均为存量数据,所以把国债余额而不是国债发行额作为自变量对M2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说明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

应。ND表示国债余额,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LN(M2) = 6.165143LN(ND) + 32.89546293 (6.6)

(8.964609) (4.850684) R2=0.86 F=80.36421 DW=1.288698

回归系数及方程均通过统计检验。可决系数R2=0.86,表明方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良好。对此方程进行经济分析可知,国债余额(ND)与货币供应量(M2)成正相关关系,国债发行对货币

供应量有相当大的扩张效应,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然而,这种外生的货币供给扩张可能是有害的。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衰退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减少贷款,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引起企业的大规模破产,使经济繁荣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时期积累的过高的资产价值下降,由此经济循环进入下一个周期。而当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衰退,采用发行大量公债刺激经济时,一方面,国债的大量发行会人为地增加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从而降低利率,按照托宾的Q理论,利率与资产价值成反比,使得本来就高的资本存量继续攀升,这与经济复苏的方向是相反的;另一方面国债回购又会带来货币供给的大幅波动,不仅对调整扭曲的相对价格起不到积极作用,相反还会造成无资产抵押信用的膨胀。就现阶段我国情况来说,公债的发行很少考虑对资本存量和货币供给及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而只注重收入流量的调节,如通过增加支出使国有企业亏损减轻,以及通过转移支付暂时增加一部分居民的收入。重要的是,公债作为一种抵押品总是要联系到货币供给,而且其本身在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同时又可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如1993-19xx年出现的国债回购极大地影响了货币供应量,这种公债发行对资产结构和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很少为政府所考虑的。

当19xx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明显时,人们开始转向依靠财政政策调节,增发国债扩大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以增加总支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出。其中一条重要理由是根据主流经济学宏观理论,总支出的增加总会带来相等的收入,在当前经济中存在严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这种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虽然自19xx年上半年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结果来看,实际经济增长率提高了且未引起通货膨胀,同时物价的继续下降给了实施财政政策的更大空间。但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表6.4是19xx年至20xx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有数据表明(王兰芳,2002),亏损企业亏损额的增加和资产贡献率提高缓慢的同时,固定资产原价却在大幅攀升(图6.8)。这与扩张的财政政策作用是分不开的。自19xx年以来,我国已经累计发行长期国债超过了6000亿元,支撑了财政支出以每年20%左右的幅度递增,这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使得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比率继续提高而与恢复稳定状态的比率是背道而驰的。公债的大量发行提高了资本存量价值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国债回购又会带来货币供给的大幅波动,这不仅对调整扭曲的相对价格起不到积极作用,相反还会造成无资产抵押信用的膨胀,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这对于目前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可能是有害的。还应该看到,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在短时期很难拉动经济的相应增长,而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在于降低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和工资收入分配比例。而简单的扩大政府支出是不能做到的,其原因就是无法取代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但却能严重地影响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作用的发挥。

表6.4 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图6.8 1990-20xx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价

上述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公债的发行并不考虑对资本存量和货币供给及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而只注重收入流量的调节,如通过发行公债来吸收银行多余的储蓄存款。但公债作为一种抵押品总是要联系到货币供给,必然导致发行公债在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同时又可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如1993-19xx年出现的国债回购极大地影响了货币供应量,这种公债发行对资产结构和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很少为政府所考虑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货币化的过程。由于我国现阶段处在特殊转型时期,货币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也不存在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利率和货币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供给不能使收入流量的变动传导到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上,而且由于现存经济体制或金融体制上的缺陷,企业即使存在着大量的亏损也不会破产而导致资本存量价值的大幅度贬值。即使是自发的市场机制,也会导致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此,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微调,对于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任何总支出和货币供给变动都会影响相对价格和企业的成本收益条件,因此政府的财政收支政策必须联系到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经济周期的特定阶段。政府的调节一旦超出了某种范围,就会削弱市场经济的刺激机制,甚至破坏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