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洪家宝

二〇##年十一月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通过野外观察认识各种地形、自然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和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的具体要求为:

1)        能识别常见的矿物和岩石。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高岭石、白云石等。岩石包括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泥岩、大理岩等。

2)        能分析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背斜构造、向斜构造、节理构造、断层构造等。

3)        掌握风化、流水、滑坡、岩溶等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水利、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4)        通过观察,掌握山岭、垭口、沟谷、河流、岩溶、火山、方山、单面山等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

5)        了解山区公路及渠道选线和建设中的主要地质问题。

6)        掌握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它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

7)        初步掌握野外地质记录方法,能绘制简单的景观素描图及地质剖面图。

8)        能将野外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报告。

二、实习概述

10月29日下午,首先去镇江的九华山,见到了石灰岩、辉绿岩、大理岩等岩石及平卧褶皱等地质构造,接着去参观润扬大桥展览馆和茅以升纪念馆。

10月30日,上午我们去南京六合方山实习,方山是玄武岩古火山口的典型地貌;下午我们参观了国家地质公园,首先观看了纪录片随后又参观了世界闻名的桂子山石柱林。

10月31日,上午我们来到幕府山,在外围观察了山体的构造及岩石构成,随后来到燕子矶公园观察了红色的砂岩、角砾岩等;下午实习的最后一站去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观察了许多的矿石标本以及参观了各类展厅,受益匪浅!

三、实习具体内容

    第一天

10月29号下午,首先我们来到镇江南郊的九华山。据老师的介绍,我们参观的地点以前是一个采石场,近五六年由建筑垃圾堆积填平后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九华山断面也是以前的采石断面,后发现其特殊的地形结构很有科考价值,才被有关部门禁止开采。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山体裸露很大 ,近些年有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和同学来此考察实习。因而老师们将地质实习的地点选在此处,便于实地观察讲解。

 九华山主要有三类岩石构成:沉积岩里面的石灰岩;岩浆岩里面的辉绿岩;变质岩里面的大理岩。灰白色的九华山多为石灰岩,山上的褶皱是经过风化沉积后地壳抬升所形成的。灰白色的褶皱岩石中夹杂着一些棕黑色的岩体,是岩浆岩侵入体,为辉绿岩。在地壳抬升过程中,风化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发生破碎,顶部尤为明显,后被岩浆岩顺着空隙从破口处灌入,冷凝后形成辉绿岩。

我们穿越杂草来到南边山脚下,这里的弯曲褶皱很明显,为平卧褶曲,最弯曲的拐角处由于受力过大,破碎相当严重。这里的石灰岩褶皱层中也夹杂着辉绿岩层,该层的弯曲形态和石灰岩弯曲形态相同,只是颜色明显不同。山脚有很多石灰岩碎块,是山体经过风化腐蚀后变得松散,后经滑坡后形成的。通过敲打石灰岩块,发现其断痕处石灰岩颜色单一,纯度较高。我们还观察到在山顶向下几米处为土体,山上也有好多植被,老师说这些黄色土体只能是经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不可能从其他地方搬运而来,这也印证了岩石风化后形成土。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褶皱的形状为“反S”形的平卧褶皱。

老师还说道,石灰岩是沉积岩,层理比较清晰,一方面与大坝两岸接口不是很容易,另一方面因为缝隙的存在很容易漏水,从而导致垮坝,非常危险,所以大坝地基一般不选在有石灰岩的地方。此外辉绿岩组成较松散,容易风化成土,因此不能承受较大的土压力,较容易发生滑坡灾害,工程中应尽力避免。因而以后在此类地区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途中我们还有幸看到了为修建温泉需要的钻井作业,老师告诉我们,现在钻井深度已经达到了一千多米,地壳中每下降100米,温度上升3.3度。老师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三班四班的同学都很感动。此时,天开始下起雨,可是老师给我们讲课热情并没有降低。为此我们更加感动,这坚定了我们认真完成地质实习的决心!

随后我们来到九华山东北方向的一座小山坡下面,观察其典型的剪节理地貌。在这个平整的山坡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纵横交错的条痕,这正是剪节理的特征。剪节理的产状比较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向下延伸较深;常具紧闭的裂口,节理面平直而光滑;沿节理面可有轻微位移,因此在面上,常有擦痕、摩擦镜面等;节理间距较小,常呈等间距均匀分布,密集成带。老师还讲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怎样避免剪节理的影响,可以通过浇灌岩浆使岩体胶结起来,拉钢丝网附在山体上防止滑坡和碎石掉落,还可以把山坡修的平整一点,一同学用工具轻轻敲了下,就有石头掉了下来,看来这些岩石较松散,很容易产生滑坡。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来去黄山时所见到的的场景,开始我还不明白黄山上面有些陡峭的地方拉上钢丝网的作用,如今听老师一讲解,便立马豁然开朗了。

本来老师决定带领我们翻过小山坡去观察后面的山体,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坡面确实有点陡峭,就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带领我们从另外一条路走过去参观。

接着,我们来到了今天实习的第二站:润扬大桥展览馆。洪老师跟我们讲过这里的土都是长江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沉积土,有很清楚的层理构造。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润扬大桥博物馆。润扬大桥是当时国内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是中国第一座刚柔相济的组合型桥梁。工程全长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南汊桥、南接线及延伸段等部分组成,主桥(包括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和南汊桥)长7.21公里,北引桥及北接线高架桥长1.74公里,北接线长10.27公里,南接线及延伸段长16.44公里。其中南汊主桥采用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主跨径1490米,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桥下最大通航净宽700米、最大通航净高50米,可通行5万吨级巴拿马货轮。北汊桥采用176+406+176米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长758米,桥下最大通航净宽210米、最大通航净高18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桥面平均宽31.5米(行车道宽30米),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整个工程需浇筑混凝土106万方,挖方47万方,填方320万方,耗用钢材15万吨、水泥55万吨、砂石料282万方。在观看大桥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都对大桥的工艺叹为观止,其宏伟壮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激励我们!

在参观完茅以升纪念馆后,我们被他渊博的知识折服,看到他的聘书、学历证书等的时候,我们都在心中立下志愿:向茅以升先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的桥梁事业、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实习,虽然走了很多路,加之天气原因,有点辛苦,但是一天的收获是很多的,我们在对第二天实习的实习中回到了学校。

第二天

第二天我们准备前往南京市六合区方山、桂子山等地区。方山,因其外貌为截头圆锥状,由此而得名,是玄武岩古火山口的典型地貌。老师讲到方山是一座死火山,其基底是中下统雨花台组河流相沉积地层,方山雨花台组在南坡出露较好,颜色主要为灰黄色、黄褐色、灰白色中、厚层砂砾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燧石、石英等。砾石磨圆度好,分选性较好,砂层里斜层理发育。而其中的鹅卵石最为出名,南京大部分雨花石都出自六合方山附近。方山火山主要形成于第三纪上新世。在浦镇组沉积之后,开始有小规模的喷发,形成方山周围浦镇组之上的火山碎屑岩的堆积。然后是溶岩流溢出,形成下橄榄玄武岩,接着喷发作用趋向强烈,从火山口中抛出大量的岩浆及溶岩团块,形成含有火山弹,火山粒等火山碎屑岩。此后喷发作用减弱,又一次溢出玄武质溶岩,即现在所见的上橄榄玄武岩。伴随着这次的喷溢有辉绿岩的侵入,它填塞了火山颈,也填塞于火山周围的环状裂隙中,至此火山活动暂告结束。

天依旧是连绵的小雨,这给我们的地质实习带来了些许的影响。踩着泥泞的土路我们来到方山脚下,跟随老师爬山的途中,我们发现很多鹅卵石,这些都是直接从方山上开采下来的。老师讲解颇为详细,讲到兴处,直接从地上抓起石头为我们讲解起怎样区分砾石与鹅卵石,在山脚下我们观察到的基本上全为砾石,也有部分大块的玄武岩,其上有大量气孔,这些玄武岩为山上玄武岩滚落堆积而成。

看完山脚,我们便向山顶进军。山上林木茂盛,山路较陡峭。大约行至山中央,我们发现山上的树木多为倾斜状,有的根部甚至裸露,这片山林被取名为醉汉林,这是典型的滑坡地貌。山中央我们所见到的碎石已经见不到山脚的砾岩、鹅卵石了,多为黑色玄武岩,颗粒较大,为火山碎屑岩。

后来要爬一段很陡峭岩石,同学们相互搀扶、互帮互助的爬上山顶。其中还发生了一件很“惊险”的事情:一个同学的体重可能较重,在爬山时拉着一个枯死的树干,一用力树干断掉了,直接砸向我们的带队老师。幸好老师身手敏捷,侧身一躲,结果树干只是将老师的眼镜打掉了,算是有惊无险。这段趣事为我们的实习增添了另一份色彩。这也告诉我们以后工作或者实习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安全。后来我们终于全部爬上山顶,也就是方山火山口,之后我们跟着大部队向火山口内部走去,穿越一片密林后,发现里面高低错落的梯田上面载满了茶树,我们班的同学还别有兴致的在茶树丛中拍了一张合照,这也算是我们实习的另一大收获吧。参观结束后,我们穿过茶园,来到了公路上。公路为新修建的水泥路,老师告诉我们在山区修建的公路一般角度都不会超过5°,可是我们感觉公路的倾角大约有15°至20°,对此同学们都有点不能理解。



下午我们又去了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位于瓜埠果园。六合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92平方公里。以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层群等地质景观为主体,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

石柱林是火山活动标志性产物之一。当玄武岩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其表面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如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则均匀等距排列,在垂直于联结收缩中心直线方向因受张力作用而形成裂缝,裂缝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随着熔岩进一步冷凝,六边形裂缝会将整个熔岩层切割成无数的六方柱体,在发育不理想时柱状节理的横切面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七边形和八边形等。其石柱,每根直径约40-60厘米,高20-30米,紧密排列,垂直于岩层层面,构成半壁石林,恢宏壮观。它的规整性、个体大小及总体规模在国内罕见,又可与美国黄石公园、爱尔兰北部、冰岛等地的玄武岩柱相媲美。据考:这是约在20-9百万年间(地质年代属新第三纪),该地火山喷发,玄武岩浆溢出地表,随之均匀冷却和缓慢收缩裂开而成的柱体,地质学上称“柱状节理”。真可谓:远古的“灿烂”,现代的辉煌。

我们实习之前对六合的桂子山及石柱林做了功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去参观的时候,工作人员给我们播放了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纪录片,更是加深了我们的理解。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雨花石馆等,但是最激动人心的当属接下来的石柱林的参观。虽然在实习之前,我们已经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当看到实景时,还是很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三天

天气依旧没有放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同学们地质实习的热情。10月31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幕府山和燕子矶。我们只是在外围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幕府山的构造和岩石组成。幕府山是一个长条状的山,其岩石组成大多为石灰岩。山体有断层构造。接着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江边观察,由于江边通道过窄,我并未能直接到达老师的旁边听其讲解,有点遗憾。

随后我们赶到了燕子矶公园,买好门票后,我们排队进入公园。燕子矶,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燕子矶由浦口组紫红色砾岩加砂岩构成,地层产状陡,受断层切割和江水冲刷,形成临江一面悬崖峭壁。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一面断层结构,并说明此类地质条件不易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容易漏水。走到砂岩的部分,老师还掰下一块岩石给我们讲解,同学们都触摸了一下砂岩,对其外观和性质都有了最直观的理解。之后来到燕子矶山顶,看到了劝戒碑,上面刻有陶行知先生的“想一想,死不得”六个大字,劝戒想在此轻生的人。燕子矶因三面环水,峭壁陡立,旧时常有失意之人在此轻生,自从立了此碑,让许多失意之人幡然醒悟,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下午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我们跟随老师,步行来到地质博物馆。老师年纪虽然很大了,但是走起路来真是有种“行如风”的感觉,我必须时刻快步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不得不说老师的身体真的很棒!老师让我们从旧馆开始自行参观,到3点半的时候集合回去。旧馆门口赫然摆放着大块的花岗岩、水晶、黄铁矿等矿石,其大小、完整性、质地绝无仅有。褶皱岩石,以及有清晰层理的岩石,都是最典型的,很好的让参观者了解了岩石的褶皱等现象。

首先进入一层的《地学摇篮》展厅,展厅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地质学思想、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及其他地质机构、地学院士风采等部分。中国近现代地质学经过萌芽时期、草创时期、成长时期、动荡时期、发展时期等,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地学院士部分着重介绍了对地质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都做了介绍,还有他们当时所用的一些测量工具以及一些资料图纸。紧接进入二层《中国石文化》展厅,展厅包括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观赏石文化等部分。馆内盛放的各种岩石,我们课本上所学基本应有尽有,这些岩石都是体积较大,质地优良,比较典型的。馆内的各种水晶、钻石、玉器、玛瑙、翡翠、宝石以及各种常见的岩石,件件都很珍贵,让我对中国的石文化更加了解。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楼层。

看完旧馆,来到新馆。第一层的是《恐龙世界》展厅,进门便看到传说中凶恶的霸王龙。第二层是《地球星体》展厅,在昏暗的展厅内配上各种灯光,感觉自己行走于外太空一般。第三层是《生物演化》展厅。展厅主要介绍了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猿,经过长达上百万年的进化演变,逐渐变成今天的模样。里面有珍贵的古人类头骨,各个时期人类的体型、相貌、智力等的介绍。

四、实习总结


为期三天的工程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三天的实习生活,我感觉自己真的受益匪浅!

在学习方面,在此次的地质实习中,我发现我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这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接触到工作,还没有真正的工作机会,可是我们现在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未来肯定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储备。

在生活方面,就个人而言,这是一次艰辛的实习,是一次生活的考验。这三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辛苦。老师也是很不容易的,专业老师是实习队伍的领头人,他们不仅要控制速度、方向保证同学们的安全,而且要给我们不断地讲解。在学校里与老师接触得少,实习时才发现原来老师是最可爱的人。特别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身体健康,步伐矫健,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在思想方面,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开始我认为学生就是该在学校里学习,出去地质实习就是在游山玩水。可是经过这次地质实习后,我才发现原来出去实践出去实习也是很好的学习,实践中,我们能发现到自己的缺陷,这样才会有进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才能把我们的水工及地质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

总之,作为一个水利人要有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要更加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献身中国的水利事业!最后要对我们带队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不仅是在传授我们知识,更是在人生道路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第二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目录

? 前言..........................................................................1

? 一、 地层岩性........................................................3

1.1基石的岩性

1.2第四纪底层岩性

? 二、地层构造..........................................................5

2.1褶皱

2.2断层

? 三、文水地质与工程地质.....................................7

3.1大河圩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3.2海洋山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3.3地质灾害

? 四、 水利工程......................................................9

? 五、 实习总结......................................................11

前言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2、通过基本技能和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石走向、倾向、倾角。

3、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以及现象。

4、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的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习日程安排

1、2010. 12. 21 桂林理工大学----潘家---反虹管---返回

2、2010. 12. 22 桂林理工大学---大圩---袁家村---返回

3、2010. 12. 23 桂林理工大学---奇峰镇---白竹境水库---返回

4、2010. 12. 24 桂林理工大学---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青狮潭水库---返回

5、2010. 12. 27 桂林理工大学---海洋---朝田---返回

6、2010. 12. 28 桂林理工大学---下梁江---陈家村---天圣山---桂林林业试验站---祝圣 痷---返回

三、带队老师

冯莉、程亚平、蒋亚萍、

四、实习内容

第一天 2010.12.21

1、观察阶地特征

2、认识河流地质作用,冲积物特征以及河漫滩地貌

3、认识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地层的岩性以及构造特征

4、学习罗盘的使用方法

第二天 2010.12.22

1、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下石炭统大塘组(C1d)地层的岩性,以及地层接触关系

2、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地层中的小型褶皱现象

3、观察球状风化现象

1

第三天 2010.12.23

1、观察下石炭统大塘组(C1d)与中泥盆组东岗山岭(D2d)

2、观察奇峰—大阜断层

第四天 2010.12.24

1、观察滑坡不良灾害地质现象

2、观察青狮潭水库库区的地形现象,地层岩性,了解水库水利工程的作用 第五天 2010.12.27

1、观察岩溶水文地质现象

2、进行岩溶水文现象地质调查

第六天 2010.12.28

1、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2

一、地层岩性

1.1 基岩的岩性描述 大塘组 属于早石炭世晚期地层。因在中国贵州平塘县大塘地层发育完好。故名。属于滨海、浅海相沉积。按岩性及所含化石不同,可分为下、上两段:下段(旧司段),以页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及泥灰岩,偶夹煤层。含沫柱珊瑚、广西珊瑚及大长身贝,厚100—200米。上段(上司段),以灰岩为主,夹白云岩及燧石,含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及大长身贝。厚100—400米。大塘组分布于华南、西北及东北北部等地。

东岗岭组 原称“东岗岭建造”或“东岗岭灰岩”。中泥盆世晚期。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广西象州县东岗岭,故名。分布于粤北、广西境内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①下部(六卓段):顶部为泥灰岩、泥岩,中部多层石灰岩,底部为泥岩,全厚约195米,含波哈丁贝,与下伏北流组呈整合接触;②上部(福隆段):为泥灰岩夹有泥岩,顶部多为厚层灰岩,底部常有一层钙质砂岩,含内板珊瑚及鹗头贝等,厚180—270米。

岩关组 属早石炭世早期,分布于华南、西北及东北北部。命名地点在贵州独山县的岩关村。为滨海及浅海相沉积,分为下部革老河段和上部汤耙沟段。本组与广西的十字墟组相当。本组现已废弃不用,所分两段已分别提升为组。[

融县组 曾称融县灰岩。时代属晚泥盆世。分布于广西境内。命名地点在广西旧融县(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的县城附近。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以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灰岩为主,具鲕状结构,夹白云质灰岩,厚约200米,含腕足类Yunnanella synplicata、Cyrtospirifer spiriferoides等。与下伏桂林组和上覆天河组均呈整合接触。

信都组 正层型:广西贺县仁义洪范山口剖面。指位于贺县组与唐家湾组之间的一套灰绿色泥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分布于广西广东

1.2第四纪地层岩性

冲积物 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叫做冲积物,它是冲击平原的堆积物。在洲尾村北岸泄洪渠与漓江交汇处,可见发育完整的阶地剖面,阶地由冲积物组成。属于一级堆积阶地。冲积物的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度,一般都有比较清晰的层理。河流沉积物的特点,随着在河流的不同地段而不同,并且表现在不同的地貌形态上。如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和河口区沉积等。

冲积物的特点:1.分选性好2.成层性好3.韵律性明显4.颗粒的磨圆度较好5.成分复杂6.根据沉积场所不同,分为河床相沉积物,河漫滩相沉积物及河口沉积物。

坡积物 在大圩敬老院河对岸可见坡积物现象,坡积物主要成分为砾石和粗砂。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即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特点:由于地形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物相接。

3

洪积物 由洪水堆积的物质,简称洪积物,它是组成的堆积物。洪积物是山区溪沟间歇性洪水挟带的碎屑物质,一般堆积在山前沟口。属快速流水搬运,因此一般颗粒较粗,除砂、砾外,还有巨大的块石,分选性也差,大小混杂。因为洪流搬运距离不长,碎屑滚圆度不好,多呈次棱角状。层理面不清,斜层理和交错层理发育。

蚀余红土 碳酸盐岩溶蚀后残留的富含氧化铝(Al2O3)和氧化铁(Fe2O3)的粘性土类。由于铁的氧化,常呈棕红色。在热带、亚热带的地表及洞穴内分布广泛。桂林、柳州、黎塘一带的峰林平原蚀余红土甚为典型,其中常含铁锰结核。洞内见到的多是由洞外经水搬运进来的。国外也有学者认为此种红土系由风成火山灰淋滤残余所成

4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二、地层构造

2.1 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

形,就叫褶皱。实习过程中,在袁家村沿河向上

500M处的南壁,观察到了下石炭统岩关组地层中的小型褶皱,可见3个褶皱,两个背斜相间出现,向斜北较宽缓,背斜较为紧闭,尤以袁家村背斜最为经典,背斜东较陡。

2.2 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层。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

东非大裂谷。

在白竹境水库南岸公路边,

右,带内有断层角砾岩的发育,

岩,棱角不清晰,带内角砾岩被

层的上盘为东岗岭组,下盘为大

的上盘节理较发育,下盘的褶皱较发育。

2.3罗盘的介绍与使用

1、认识地质罗 可见断层,宽为100M左角砾岩的主要成分为灰红白两色方解石填充,断塘组,受断层影响,断层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

5

又称“袖珍经纬仪”。野外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磁针、水平仪和倾斜仪。结构上可分为底盘、外壳和上盖,主要仪器均固定在底盘上,三者用合页联结成整体。可用于识别方向、确定位置、测量地质体产状及草测地形图等。

2、 地质罗盘的使用

a)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b)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 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c)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

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6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3.1大河圩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在下梁江碾米厂漓江边,可见河漫滩地貌,主要由河流冲积物组成,河漫滩主要由砾石和粗砂组成,砾石的主要成分由花岗岩 砂岩和脉石英组成,砾石最大粒径15cm,平均7--8cm,砾石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 在陈家村西边约300m的水渠边,可见机井,主要用来灌溉,所处地貌为阶地,井口标高为155m,井口形状为圆形,井的直径为3.1m,地下水埋深8.58m,井的水位为146.42,井内有垃圾,水质差,取水方式为抽水。

在陈家村中,可见一个民井,地面标高153.9m,埋深7.3m,水深144.6m,PH值为5.5,水温为17摄氏度,井的内径为85m,位于一级阶地内部,此井以前用于饮水,现在已经废弃了。

在社唐村北,约100m公路边,可以观察到上层滞水下降泉,该处可见一泉水出露,泉水,推测为上层滞水下降泉,泉水温度为20摄氏度,PH值为6.0,泉水动态变化比较大,流量为1-2升每秒。

3.2海洋山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在海洋乡龙母上龙母洞地下河出口处,由南东向北西方向展布的地下河,洞高3m,洞宽5m,上宽下窄,不规则三角形,因为枯季,没有谁流出,岩性为巨厚层状,融县组灰岩,改点属于湘江流域,该点东南部为溶蚀或者峰丛地貌,点侧为洪积冲击溶蚀倾斜平原。在海洋东南800M,观察湘江流域与漓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势相对较高,北边水流向湘江,南边流向漓江,属于各地地貌,地层为单斜构造。

在灵川朝田寨底村北地下河出口,地下河水位198M,流量大约200L/S,水温为18摄氏度,PH为6.5.水质清,巨厚层状,由石灰岩组成,深绿色,地下河沿着东北方向发育。 3.3地质灾害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工切坡等因素影响,软弱面或者软弱带,下滑动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产生滑坡的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 发生在工厂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7

滑坡的治理:根据滑坡成因,场地施工条件、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等原则,可以采用减载,支护,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

2.1 放缓边坡、分台阶减载 ? 放缓边坡,并且将坡体分台阶减载,逐步清除下部滑坡土体。 ?

2.2 采用抗滑挡土墙支挡 ? 在滑坡下部修建抗滑挡土墙支挡,从而稳定滑坡。 ? 2.3 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治理 ? 水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治理。 1)地表排水 ?堑顶设梯形山坡截水沟。 ? 2)地下排水 ? 路基工作区换填1m深透水性良好的天然砂砾作为填筑材料,并在两侧坡脚底埋设塑料透水管,做好纵向排水。 ?2.4 采用锚杠或预应力锚索等,用没有滑坡的山体上来稳定滑坡体。 ??

在桂林灵川康蜜劳铁合金有限公司8号职工宿舍楼北部,可见滑坡不良灾害地质现象,滑坡所处的地貌为甘棠江右岸二级阶地后修,该滑坡长约40m,宽为80m,近90度出露,离8号职工宿舍最近处只有0.5m,已经造成楼前多处开裂,裂缝宽1--3米,深10--15米,采用的治理措施为灌浆和错杆,经过多年的修理,该滑坡已经基本稳定。

3.4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地下水补给:(1)大气降水补给、(2)地表水补给、(3)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4)人工补给

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越好,透水性越好,则径流条件越好。

地下水排泄:(1)蒸发、(2)泉水、(3)向地表泄流、(4)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5)人工排泄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8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册

四、水利工程

1 水工建筑物的分类 A.挡水建筑物,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如各种类型的坝和水闸,以及为防御洪水或阻挡海

潮,沿江河海岸修建的堤防、海塘等。

B.泄水建筑物 用以宣泄多余水量,

排放泥沙和冰凌,或为人防、检修而

放空水库等,以保证坝和其他建筑物

的安全。水库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可

以与坝体结合在一起,如各种溢流

坝、坝身泄水孔;也可设在坝体以外,

如各式岸边溢洪道和泄水隧洞等。 C.输水建筑物 为灌溉、发电和供水的需要,从上游向下游输水用的建筑物,如引水隧洞、引水涵管、渠道、渡槽、倒虹吸等。D.取水建筑物也称做引水建筑物是输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如引水隧洞的进口段、灌溉渠首和供水用的进水闸、扬水站等。 E.整治建筑物。用以改善河流的水流条件,调整水流对河床及河岸的作用,以及为防护水库、湖泊中的波浪和水流对岸坡的冲刷。如丁坝、顺坝、导流堤、护底和护岸等。 F.专门建筑物。 为灌溉、发电、过坝需要而兴建的建筑物。 2 水利工程的作用 1解决缓解及时应急水利资源?2保护生产维护经济秩序的混合体系?3创建生态环境保护人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及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

3 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

1 地壳稳定性 :地壳稳定性是在地球内因、外因及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断层移位、一些临界稳定性坡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水库诱发地震等地质现象的加剧或诱发。我们主要从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来调查研究影响系统应力场和渗流场重新分布的规模和强度, 从而获得这些工程地质现象发展的预侧资料, 稳定性破坏的空间范围, 稳定性趋势的时空关系, 预测其稳定破坏的相对时间, 提前做好准备,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对现有的工程地质破坏现象进行应力应变反演算反分析, 找到影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人为的外力作用来协调, 达到系统的稳定。

2 地表稳定性 :(1)水环境在坡体滑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语有“治坡必治水” 说法, 主要是由于存在水及水的作用, 减少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 增加了上浮力和裂缝水压力, 从而减少了坡体的稳定性。没有水的作用, 几乎没有滑坡动力工程地质破坏现象。2)由于水利工程一般是水位抬高, 使得原来土体饱和而软化, 含水量升高,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 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而使土体产生剪切破坏, 造成地面沉陷或不均匀沉降, 这与水位下降造成土体有效应力增大而使地面沉降不同, 也是与一般建筑工程在设计上的区别之一, 临近水系的建筑工程勘察和设计也应该考虑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9

(3)在黄土地区, 黄土由于特有气候条件而形成的微观结构, 还得考虑地下水位的上升引起的湿陷性, 使建筑物加大沉降或开裂, 同样也会造成地面沉降。

(4)砂土液化问题, 在北方地区由于正常的地下水位较低, 15.0m范围内的砂土或粉土处于非饱和状态, 一旦水位抬升, 在8°地震烈度下基本都能进入饱和态, 从而使孔隙水压力积累而升高使砂土丧失或部分丧失承载能力,产生液化。北京市永定河的滞洪水库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库址位于永定河的河漫滩沉积上, 地表的砂层原位标贯测试击数均小于临界标贯击数, 在水位抬升后均为8°地震烈度下的液化土层。经过专家从水库功能、经济、技术等方面充分论证评价后, 做出对重要性水工建筑物进行了抗震设防设计。(5)对于水库工程, 库周的岸坡存在边坡再造问题。边岸坡体由于坡脚被局部冲蚀失稳, 出现大规模的崩塌或滑坡, 不仅危及库区岸周建筑物的安全, 还产生大量的固体径流物质而加速水库淤积, 导致减少甚至失去库容, 严重的是失稳后的崩塌涌浪能造成灾难性后果。(6)在蒸发作用强烈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由于水利工程的兴建, 使地下水位升高, 埋藏浅, 促使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至地表附近而蒸发, 使土壤和地下水中所含有的盐分随毛细管上升于土壤表层聚积形成土壤盐渍化。(7)由于渗漏或水位上升造成周边或下游一些低洼地长期积水, 在湿生植物作用和厌氧条件下造成土壤的沼泽化。北京的海子水库, 蓄水后造成下游的浸没沼泽化。

(8)以上均为水利工程引起水位上升, 也有致使水位下降或割断水力联系的工程。帷幕灌浆在防止渗漏的同时也改变原有的地下水流的渗径, 甚至切断了水流某一方向的流线, 这也改变区域局部的水文地质环境, 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类似抽取地下水, 如局部水位下降、湿地的减少等。

3 地基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主要是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问题。这里的地基稳定性不仅仅指水工构筑物的地基稳定性, 而带有区域性的地基稳定性。坝基的稳定性除了承载能力和变形问题, 还有坝体的抗滑移问题(坝基岩层的产状对坝基的抗滑移稳定性影响很大)。

10

五、实习总结

本次工程实习总共6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收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 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习的过程比较辛苦,每天有很多地方要走,要记录,观察各种地貌,走很多路,但是我还是很享受这种体验。 ??

通过本次工程地质条件的实习,我有四点收获:一,通过本次实习调查,让我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加深了对桂林地质构造的了解,是我从感官上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喀什特地貌,以及各种地形地貌,它有哪些特点和地质景观,这些地质景观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二,通过实习,把原来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储备能够充分的运用到实践中,这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提高。结合书本知识和感官认识,加深了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运用能力。三,通过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我了解了化石的成因,亲眼看到了褶皱断层以及各种泉水,这一点对我来说很有意思。四,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编辑,让我更熟悉文字软件的运用。 我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们实习培养计划安排,让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所学不到的东西.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了面对困难,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从中收获了毅力,收获了一份坚持。

建议:总的来说本次实习比较圆满,但是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以后能用大功率的扩音器,让所有同学能听清楚老师的讲解,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谢谢!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