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的

张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

2011-01-10 10:02:39 编辑:王小强 来源:甘州在线 网友评论 0 条

陈克恭主持 栾克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甘州在线讯 (记者武开义)昨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张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七一剧场隆重开幕。肩负128万人民的重托,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满怀豪情,齐聚一堂,传递民情,表达民意,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共同谋划全市发展大计。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执行主席陈克恭主持会议,市长栾克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执行主席陈克恭、王希珍、邵志忠、王福明、陈华、罗继洲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大会主席团成员有(按姓名笔画为序):万泽刚 、马得明、王军、王开堂、王立泰、王明智、王洁岚、成广平、安永红、关尧、李志强、杨竹青、余锋、张平、张勇、张健、周双喜、赵学忠、秦学仁、徐永成、栾克军、康清、韩正明、董永芳、强梅、管柏年。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市政协领导张育忠、董福寿、郭梅兰、钱英文、阎玉海、薛忠、孟仲、王刚,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牛文忠,市检察院检察长田伟,市人大代表、老同志郭尚俊,离退休老同志吴冠伦、安维堂、李龙海、夏培生、安郁文、靳征。

大会应到代表290名,因病因事请假20名,实际到会270名,符合法定

人数。

上午9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栾克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分三个部分:关于“十一五”及20xx年政府工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20xx年政府工作。

栾克军在报告中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立足张掖特色优势,与时俱进拓宽“三条路子”,攻坚克难实施“十大工程”,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成就是突出发展要务,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突出项目建设,发展基础全面改善和加强;突出产业支撑,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突出生态引领,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突出民生保障,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突出改革创新,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xx年,我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影响,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出台支持甘肃发展意见的历史机遇,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发展定位,着眼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的奋斗目标,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的发展重点,继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主要特点是项目投资再创新高,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城镇建设势头强劲,民生保障继续加强。可以说,“十一五”的这五年,是张掖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

的五年,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不懈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

栾克军指出,市委《关于制定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市政府把握发展大势、突出张掖特色、注重远近结合,编制了《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既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了阶段性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又根据省、市委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明确了加快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从区域发展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可以说,《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深化市情认识、把握未来趋势、谋划发展方略的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着诸多的困难挑战。

只要我们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困难挑战转化为发展驱动力,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奋力而为,就一定能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把张掖发展大业推向前进。

栾克军指出,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发展新跨越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不仅对当前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发展生态经济,继续强化发展基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6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立足我市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宜居宜游绿洲张掖建设。二是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要强化科技支撑,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深入推进农村经营机制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全面落实省政府加快工业跨越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聚集辐射效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四是加快发展旅游物流业,培育第三产业发展新动力。要

依托我市居中四向的通道优势和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资源,以“旅游发展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发展以旅游和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壮大三产实力。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要加强交通路网、农田水利重点工程、电力通讯设施和新农村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广开就业创业渠道,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抓好扶贫开发,办好惠民实事。七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八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增强加快发展的活力动力。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管理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九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推动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创新落实发展责任的工作机制,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筑牢严格依法行政的思想理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行落实能力,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

大会还印发了《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张掖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张掖市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xx年全市及市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列席今天大会的有:参加市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的全体委员;没有市人大代表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没有市人大代表的市委部门和市政府直属事业单

位主要负责人;没有市人大代表的省属驻张单位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张掖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五年来,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成就是:

——突出发展要务,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生产总值由20xx年的110.8亿元增至20xx年的212亿元,年均增长11.6%。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6.6亿元和3.3亿元增至19.3亿元和7.6亿元,年均增长2

4.1%和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95元增至10855元,年均增加6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51元增至5575元,年均增加365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

——突出项目建设,发展基础全面改善和加强。累计建成项目171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亿元。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开工建设,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中四向”的立体交通框架和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完成重点水利项目150多项,大孤山、小孤山等29座中小型水电站建成发电,巨龙建材新型干法水泥、荷兰爱味客马铃薯全粉等220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加快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突出产业支撑,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34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55万亩,骨干龙头企业达到132家,创劳务收入77.7亿元。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310元。累计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119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21户增至16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2户增至22户,工业增加值由24.4亿元增至55亿元,年均增长2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6%。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7.8亿元增至75亿元,年均增长11.7%。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9个百分点,达到49.5%。

—— 突出生态引领,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恢复和增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连续十一年完成了黑河调水任务。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命名挂牌,张掖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生态城市的特色更加凸显。滨河新区建设和各县城区扩容改造稳步推进,市县建成区面积达到52.4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5平方米。加快新农村示范点和中心集镇建设,建成示范村60个、小康住宅9.2万户,改造危旧房4.7万户。

—— 突出民生保障,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先后投入34.6亿元,每年办成一批覆盖面广、受益面大的惠民实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4万人,困难群体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3%以内。在全省率先建立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年人均2508元和850元。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累计投入4.9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校209所、校舍66.6万平方米,化解“普九”债务2.8

亿元。实施科技攻关推广项目244项,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4%。新建、扩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235个,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控制在6‰以内。为3.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600多万元,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8400套。

—— 突出改革创新,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绿洲论坛”,组织实施“十大工程”,为拓宽“三条路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全面完成市县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招商引资139.7亿元,利用外资1.5亿美元。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平安张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20xx年政府工作

20xx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1.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8.1%和2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6元。

一是项目投资再创新高。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93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实现了投资规模和结构双突破。

二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甘州

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杂交玉米制种达到92.8万亩,种子产量占到全国用种量的40%;荒漠区设施农业、沿山地带温室葡萄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建成千头以上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9个,肉牛饲养量达到75万头,实现劳务收入22.5亿元。

三是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电力、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增速超过2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增长21%,实现利税11亿元、增长35%。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9%。

四是城镇建设势头强劲。总投资50亿元的156个城镇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城市发展空间和承载功能进一步拓展。

五是民生保障继续加强。投入资金17.7亿元,全面完成了省市承诺的24件36项实事。

“十一五”经验启示

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深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十分宝贵。要更好地履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职责,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松劲,不断夯实经济基础,提升综合实力,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奠定坚实基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在不断深化市情认识中开拓发展思路,创新施政举措,走好具有张掖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解体制机制

障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严格工作规则,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施政水平;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发展责任,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行能力。

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经济特征还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弱、财政穷、就业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变化,仍处在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实现“三个翻番”(20xx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较20xx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四个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3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关于区域发展布局。按照新的发展定位,《纲要》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市“一心、两带、四区”发展的空间布局。“一心”,是以甘州区为中心,临泽县为辐射节点,推进甘临一体化,打造核心经济区。“两带”,是依托铁路和主干道路,建

设东西通道经济带和南北通道经济带。“四区”,是以祁连山生态补偿区为核心的生态功能区,以张掖工业园区“一区三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冶金新材料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为主体、五县工业园区共同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张掖公路运输枢纽及物流园区为重点的现代物流集散区。各县区要根据各自特点和条件,找准在全市区域布局中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纲要》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强化环境保护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和措施。

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纲要》提出,要推广现代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于建设通道经济特色市。《纲要》提出,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现代高载能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胜地;加快发展物流业及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

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市。《纲要》强调,要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加大农牧区建设力度,改善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关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纲要》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同时要求强化财政投入等措施,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xx年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发展生态经济,继续强化发展基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6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立足我市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宜居宜游绿洲张掖建设。全面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壮大优势产业,打好生态、绿色、有机品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深入推进农村经营机制创新。

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面落实省政府加快工业跨越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新材料基地建设。发展壮大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聚集辐射效应。

四、加快发展旅游物流业,培育第三产业发展新动力

依托我市居中四向的通道优势和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和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壮大三产实力。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加强交通路网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电力通讯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广开就业创业渠道。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办好惠民实事。抓好扶贫开发。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增强加快发展的活力动力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大重点领域的改革开放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管理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推动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