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上)

时间: 2007-12-11 22:12:4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条

? 为深入探索中小企业真实的投融资生态、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展银行联合进行了中小企业投融资生态的调查,写成了<20xx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之子报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 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主要针对已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我们的研究团队(贾玉宝、苏峻、梁超杰分别为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深圳发展银行公司产品开发部经理)设计了专题问卷,在中国内地对544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覆盖区域为17个大中城市(参见表1)。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鞍山、大连、济南、青岛、杭州、宁波、南京、温州、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昆明和海口。考虑广东、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相对完备,我们在广东选择了4个样本城市,即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在浙江选择了3个样本城市,分别为杭州、温州、宁波。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客户已逐渐从银行融资转向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业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持续稳定的客户源。如何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多年来,由于金融体系现状和中小企业自身情况双方面的原因,融资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本次调查从更微观的角度展示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生态: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社会信用不理想,企业间信用也不发达。这些因素客观导致了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西方在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型信贷方面,有"小银行优势"假说。即中小型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较大银行更有优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的中小企业也同样希望从中小型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信用度和信息透明度低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投融资现状

本次调查覆盖的是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的中小企业,由表2可见,参与本次调查企业的注册成立年限在5年到10年之间的最多,达到39%,处于该阶段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做大做强期,投融资需求更强烈。而注册成立不到1年的企业只占1.5%,显示金融机构与新生中小企业较少建立信贷联系。

由表3可见,本次受访公司的员工人数,以宁波和温州的企业为人数最多,海口和鞍山的企业人数最少,所有被调查公司员工数的平均值为252。

中小企业董事会成员平均约为3人,由表4可见,董事会成员均值为3.36。其中,青岛、温州、南京平均超过4人,最多;天津、宁波、佛山和杭州平均为最少,不到3人。 ? 为深入探索中小企业真实的投融资生态、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中文

大学、深圳发展银行联合进行了中小企业投融资生态的调查,写成了<20xx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之子报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制衡有限,由表5可见,受访公司的董事会组成中,来自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的比例分别高达88.2%和71.7%。

表6发现,受访公司过去5年平均资本回报率多数在10%到20%之间,占比达到35.2%。资本回报率处于中等水平。

由表7可见,受访公司过去两年的大型投资项目规模少于500万元占到最大比例,为34.3%。此类投资规模与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最为相当。

自有资金为中小企业大型投资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由表8可见,过去两年大型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78.3%的公司通过自身留存收益、37.3%的公司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36.3%的公司通过非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例如股份制银行等)、31.9%的公司通过私人股本投资的方式筹集。外资银行贷款、民间信贷和公司债在项目筹资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

在市场中建立信誉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考虑。由表9可见, 47.5%的受访公司认为在市场中建立信誉是影响发展的最大因素,成本优势次之。

由表10可见,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或破产境地的成本被认为是影响公司负债程度的最主要因素,公司预期增长率及资金需求和公司盈利及现金流的变动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关系

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尚不普遍,上市需求也不强烈,融资主要依赖银行。由表11可见,非上市企业占此次调查的比重最大,超过98%,上市公司仅有1.2%。中小企业对公开上市的兴趣也

不高,表12显示,考虑公开发行上市比例最大的是温州的企业,但仅占38.9%;所有城市中,不考虑公开发行上市的比例占到60.4%,最高的是青岛和上海的企业,达到83.3%和81.0%。 对于不考虑上市的原因,表13显示,回答"上市过程审批耗时耗力"比例最高,为39.8%,付给中介机构及投资银行的费用太高次之,为23.4%。这和中国内地创业板未开通有直接关系。

制造业中小企业仍为银行主要信贷客户,由表14可见,此次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极大的比重,分别达到45.8%和39.2%,由于调查覆盖的是已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也间接说明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业务上的客户类型仍较单一。 由表15可见,目前的商业环境、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体系被认为有待于改善。

在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问题上,表16显示"缺少抵押"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占59.1%。次之是"高利率"和"需与银行发展紧密关系"。

由表17可见,公司盈利并且有良好的成长性被大多数公司认为是自身能融到资金的最重要原因。

由表18可见,63.9%的受访公司获得的贷款期限为半年以上,一年以下。2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占极低比例。银行在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发放上极为审慎。

银行贷款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度在缩小,由表19可见,中小企业从银行和金融机构中获得最大的贷款占其年销售额的比例大部分在20%以下。比例较高的仅有佛山、珠海的受访公司,分别为39.0%和34.4%。

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同时有借贷关系的银行/金融机构家数平均为2.39家,表20可见,杭州、宁波、北京地区此一指标较大,分别为3.11、3.00和2.86家。而海口最少,为1.33家。

股份制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首选,表21可见,在对理想的贷款机构问题回答上,股份制银行占到86.3%(多选题,下同)的比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次之,占34.9%。这说明股份制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得到了中小企业的认同。中小企业融资的"小银行优势"假说也得到了一定的佐证。

由表22可见,中小企业对供应链融资(动产、应收账款融资等)和需担保的信贷产品等融资方式较感兴趣。选择此两项产品的占比均超过50%。

由表23可见,对于公司报表上最大金额的一笔贷款的抵押比例,温州、深圳和昆明最高,分别达到76.7%、71.2%和70.0%,大连、宁波、珠海最低,分别为56.7%、54.7%和54.6%。 由表24可见,对于公司报表上最大金额的一笔贷款的抵押标的物,采用公司固定资产抵押的比例最高,为40.9%。公司的存货和第三方担保次之,为27.6%和20.3%。

表25显示,贷款审批时间1-2个月最为普遍,达到42.3%,不到一个月达到36.8%,而超过3个月贷款审批时间只有5.9%。

由表26可见,贷后管理频率每月一次的达到46.0%,贷款银行的工作人员积极地了解项目情况(每月多次)达到41.5%。说明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的贷后管理较为严格。

对于公司不贷款的原因,由表27显示,回答"不需要贷款"的比例最高,为35.9%,"贷款程序太复杂"次之,为24.2%。(未完待续)

 

第二篇: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现状及解决思路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现状及解决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而到来的新经济时代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计算机、通讯、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高科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促使一大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形成和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战略地位。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在促进经济增长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就带来了我们对于投融资的思考。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解决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中小企业对外投资

(一)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1.缺乏清晰的投资策略,对外投资是自发性行为,企业对非洲的了解非常有限,去非洲是抱着“试一试”或者“赌一把”的态度。

2. 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 中国在非洲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 不仅自有资金不足, 而且在信贷、抵押等方面无法满足银行的要求, 致使外汇资金的融通和汇兑渠道不畅, 制约了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决策效率和投资规模。虽然国内出台了各项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 但缺乏相关配套政策, 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3.对投资风险认识不恰当

一些中小企业对非洲认识非常有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有些企业对非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认为非洲遥远、贫困, 疾病和灾难多, 经济落后、市场狭小、劳动力素质低下, 对非洲发展的潜力估计不足,从而在投资决策上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投资时机;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非洲投资又过于乐观,以为非洲遍地是黄金,非洲渴求发展基金,投资条件优惠,非洲投资成本低等。

4.人力资源不足

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海外运作的能力,海外经营运作的经验非常贫乏。目前在非洲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不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尤其缺乏对非洲情况非常了解的人才,更缺乏懂经营、会管理、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5.国际同行的竞争和指责

企业本身由于缺乏“非洲通”式的人才,对非洲文化、宗教、习俗了解不足,再加上有些企业缺乏长期战略目标,注重短期利益,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乃至中国国家形象。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非洲的关注。美、欧、日等从投资,援助等多方面加强了对非洲的控制。西方国家还以人权问题为借口指责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活动。

(二)促进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对策

1.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政府应当大幅增加优惠资金。

2.加强落实政府的扶持政策。与大型国有企业不同,中小型企业往往规模小,技术层次低,对非投资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因而需要政府的扶持。

3.完善政府机制,提供投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在对非洲投资在数据收集、研究上还很不完善,国家关于对非洲投资信息的公布并没有规范化、常态化和细节化,这应当作为今后重点推进的内容。

4.规范投资行为,鼓励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为规范投资行为,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规范中小企业投资行为、增强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性,并且鼓励通过行业商会的方式来实现。目前在非洲许多国家和城市,中国私营企业和商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这需要及时建立中国商会或行业商会,以维护和规范中国私营企业的利益和经营行为。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目前依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

2.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差别很大

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

3.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

在历来的调查中,“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有资料显示,90% 以上

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

4.恶性循环情况普遍

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

5. 中小企业资金的短缺与社会资金总供给相对宽裕之间的矛盾突出

我国现存的政府主导、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制度决定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狭窄。但中小企业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资金需求不易得到满足。

6.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①急,即贷款要得急,且多为需求急迫的流动资金贷款;②频,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频率高;③少,即中小企业每次贷款的金额小,需求量少;④险,即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信贷风险较大;⑤高,即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高。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目前,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素质、我国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因素

1、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失。

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借债还钱的意识淡薄、信用观念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从而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绩效。

2、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层相对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素养,财务管理十分混乱。

3、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

在我国,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信用贷款只在极少的场合对极少的企业适用,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极小。

4、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导致投资者和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投资和贷款。

二)、外部环境因素

1、信贷歧视

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成分(国有制)歧视”。中小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宁愿向效益差的国有企业贷款,也不愿向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贷款。

2、缺乏通畅的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国内尚未建成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完善的资本市场。

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也是融资难的另一关键原因

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很困难,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是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国有以上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等条件,使得以自然人为发起人的中小企业一下被拒之门外。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三)扩大筹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优化中小企业内部融资环境的对策

1、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信用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石。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市场,也才有可能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中小企业必须要立足企业长远利益,积极恪守信用关系,树立信用观,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融资信誉,为企业自身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持续发展。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我国中小企业所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导致其融资困难,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做好融资、投资等理财决策,确定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分析每种融资类型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树立全面理财观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合法性,完善会计控制制度,杜绝两本账、三本账等信息失真现象,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监督力,及时、准确、客观、完整地向相关当事人提供财务信息,以获取投资人和贷款人的了解,从多种渠道以较低的筹资成本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在企业正确融资决策的指导下提高其融资能力。

3、合理利用自有资金

中小企业有一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即企业的自有资金。如果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将不仅为企业筹资节约成本,更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和资金结构体系。

4、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一是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协作,或者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进入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渠道,取得大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支持,或者采用与大企业合作的形式,生产与大企业配套的中间产品;二是可以利用租赁融资,中小企业进行租赁融资的成本低、风险小、方式灵活,还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而且缓解了企业的偿债压力。

二)、改善中小企业外部筹资环境的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切规范化管理必须以规章制度作保证

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将其着眼点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要规范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履行贷款义务等方面的责任。尽快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方位法律支持体系,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让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有法可依。

2、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

增加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增资的必由之路,国家有关部门应在进一步深化企业、金融改革的同时,适时推出新的融资渠道,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