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调研报告

驻村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党员干部“下基层大走访”的有关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的统一安排,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市**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月日,市**机关驻村工作队进驻**区**乡**,深入乡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以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困,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一、基本村情

**位于**区**,南靠,北接,东邻,西邻,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有居民,共人,设立党小组个,党员共有人。享受低保人数共人。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路两旁用国槐绿化,村建有医疗室、书屋、体育场等设施,与附近村庄合并有小学。

由于临近山区,该村土地中石块较多,土地贫瘠、缺水,种植一般农作物常常入不敷出。村总面积约亩,其中可利用农林用地亩。近年来推广薄皮核桃种植,全村核桃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亩,形成一定规模,成立有核桃产业合作社,是**区唯一的一家示范农业合作社。

**人均年收入 元,主要来源于核桃种植、农民外出打工。生猪养殖、物流运输、个体户只占较小部分。村内没有 1

村办企业,也没有民营企业。

二、存在问题

1、客观条件差,收入不高。土地肥力不足、靠天吃饭的现状限制了粮食生产,而人多地少的矛盾限制了核桃产业的进一步扩大成长。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缺乏致富门路,人均收入较低。

2、村民思想观念保守。部分群众思想较为保守,干部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主观创造性不高。虽然建立有图书室、远程教育室,但长期搁置,是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信息较为闭塞。

3、核桃产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足。由于管理和运作上经验不足和社员配合不默契,导致合作社在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产品深加工方面发挥不出更大的作用,核桃产业停留在销售初级产品、农户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的局面,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4、用水设施老化,用水困难。村内部分线路的用水管道已经老化,已经影响个别家户生活用水,急需更换。每月村里只有15号和月底两次放水时间,家户需要储水。到目前为止水费都由村长垫付,已达5-6万元,不甚合理。

三、帮扶办法和建议

1.解放思想,增强全村的凝聚力。引导干部学习理论政策和技术,帮助农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 2

路,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凝聚人心力量,带领群众致富。

2.加大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反馈实际问题,争取资金,加大**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核桃灌溉到位,同时及时改造老化的用水设施,保证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放心。

3.提高农民打工收入。加强打工的组织领导,注重打工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和技术能力;加强打工的引导,保证劳动力有序流动。

4.做强做大核桃产业。一是要做好宣传,扩大影响。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通过包括路边广告、互联网在内的各种媒介,把南岗核桃的品牌打出去,形成品牌影响力,想办法牵线搭桥,帮助农民解决核桃销路问题。二是要建立机制,规范合作社运营。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各项工作机制,民主决策,真正集中集体智慧,把合作社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三是要做长核桃产业链条。核桃树浑身是宝,核桃可以用来高级用油、饮料、副食,青皮、树枝可以入药或当农家肥,核桃壳可以用来做活性炭等等,要充分利用核桃的各种用途,联系有关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产品附加值,促农民增收。四是建议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建议把村内剩余的农作物用地也改种成核桃,同时也建议**区、**办事处发动周围村庄也参与,形成千亩以上的种植规模,吸引资金介入 3

就近成立核桃深加工产业。五是建议可引入市场化操作。可以将核桃树整体收购出租,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来源。

总之,**要实现新的跨越,就需要帮扶队在内的办事处、区、市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帮助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帮助激发出村民自身无穷的创造力和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促进农民收入切实增加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第二篇:驻村情况调研报告

        董堡乡老井村村情调研报告

一、村基本概况

老井村隶属广南县董堡乡,地处董堡乡东南 ,距董堡乡政府所在地17.80 公里,到董堡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42.8公里。东邻杨柳井,南邻南屏镇,西邻老路村民委,北邻杨柳井。辖老井、两天窝、八柴等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93户,有乡村人口2226人,其中农业人口2226人,劳动力936人。
      全村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海拔1,460.00米,年平均气温 16.50 ℃,年降水量 1,060.00 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黄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700.00 亩,人均耕地0.78亩,林地14500.00 亩。全村经济总收入39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7.8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7.80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04.00 亩,有效灌溉率为53.1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904.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2亩。
      经济总收入3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22万元,占总收入23.19%;畜牧业收入43.46万元,占总收入的20.0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1头,肉牛7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林业收入17.92万元,占总收入的8.27%。农民人均纯收入2033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外出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6.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4人(占劳动力的22.86%),在省内务工133人,到省外务工81人。

二、人口组成

老井村委会现有农户493户,共乡村人口2226人,其中男性1116人,女性1110人。其中农业人口2226人,劳动力 936人。该村以彝、汉族为主(是彝、汉、苗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260人,汉族722人,苗族20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7.8公里。

村内现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243.00平方米,拥有教师13人,在校学生183人,距离董堡乡中学17.8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78 人,其中小学生183人,中学生9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3个、业余文娱宣传队3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组织建设情况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1 人,少数民族党员26人,其中男党员26人、女党员6人。村委会由支书、副主任组成,下设10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6个,共有团员50人。

     四、主要特色产业

     经调查,老井村目前特色产业主要为蜜蜂养殖。该村大部分地形为喀斯特地貌,一年无霜期大概为300天左右,属亚热带气候,气候较为适合蜜蜂生长,村境内花源主要为迎香花及其他野花,花期长、无污染,产出的蜂蜜口感较土山的要醇香,甜度大,回味强烈,蜂蜜色呈金黄色。目前在董堡乡上等蜂蜜每斤50—60元,蜜蜂养殖的潜力很大,建议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蜜蜂养殖,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为蜂农争取优惠政策。为了增加技术含量,应从外地引进技术人才,组织蜂农培训科学养殖技术,建立养殖户发展档案,跟踪指导蜜蜂繁殖,成立了“蜂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一个蜂蜜品牌商标,同时,按照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的经营模式,指导蜂农养殖、联系市场、组织销售,做大蜂蜜产业,促使农民增收。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文化水平低,群众思想素质不高,土地贫瘠,单位投入少。2、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3、基础设施薄弱。4、经济来源渠道少,经济收入低,农村经济发展单一。5、群众外出务工较多,土地闲置多。
    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多开展科学技术方面的技术培训。2、加强道路建设,增强农作路修建。3、多发展多方面的产业项目,特别是烤烟,增强农民的收入。4、大力发展核桃、油茶、蚕桑产业。5、做大蜜蜂养殖,形成规模和产业,规范养殖,保证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