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茵驻村指导工作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20xx年上半年调研报告

汾城镇党委委员 赵书茵

镇党委向各村下派农村驻村干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力措施。驻村以来,我始终坚持“指导不指挥”的原则,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尽心尽力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新农村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驻村基本情况

南中黄村,位于襄汾县汾城镇西北部,村距汾城镇4公里,西与西中黄村毗邻,东与薛庄村接壤,北与北中黄村相连,南与李果村交界,全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有178户,755口人,人均收入7023余元。在“五化”工程中,硬化路面20000平方米。

二、开展工作情况

驻村后,我以调查了解情况为主,深入到全村每一个角落,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虚心向群众学习各种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与村民交心谈心,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生活上严于律己,努力维护驻村指导员的形象。驻村后,我对南中黄村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教育发展现状等作了认真调查走访,为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驻村以来我参与和完成以下

工作。

1、提高农民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自觉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村98%的群众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也经常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党建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指导水平,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党组织建设。

3、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进村后,认真向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特别是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解决群众纠纷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两个多月来,我和村委会班子一起,积极致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坚强的后盾支持是保障

良好工作局面的形成,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派以来,镇党委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上,更是对我悉心指导,并建立了“每月联系”制度,让我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以及时反馈和汇报,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体会及存在问题

通过进村以后对村情的了解和以上工作的开展,使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新更多的认识,对党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抓好农村的党建工作,把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人吸收到党组织里来。把那些有清醒政治头脑、改革开放意识、牺牲奉献精神、真抓实干作风的能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选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突出“中心"和“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优先位置。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特别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优势、环保产业,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转变群众发展意识和观念是实现新农村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将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到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优势、环保产业上来,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群众的素质,把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产业发展、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得到广泛、深入开展。

(四)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的有效方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无经验,二无模式可借鉴,

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正确评价农村发展现状,倾听民声,把握民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有先有后、不同标准的原则,提出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总结驻村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快,执行力还不够强。工作开展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大,对农村工作的现状分析不够、总结不足,与领导的汇报和交流不够,陷入单干的境地,使工作开展的效率不高。二是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的办法不多,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工作的难度估计不足,工作项目的计划不够细致,致使工作的开展比较被动。

驻村以来,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去完善;继往开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逐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点,想早一点,想细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篇:驻村调研报告

偏岩村驻村调研报告

何伯权

一、基本情况:

偏岩村共十七个村民组,分别是上街、下街、罗家湾、杨家庙、杜家坡一组、二组、换香林、后朗溪、泥池坝、石板溪、童家湾、大石窖、皂角台、李家沟、茶林沟、吓麻洞、(高家岩、喻家林),面积约40平方公里,除上、下街在煎楠公路旁外,其他的村民组都不在公路沿线,高家岩喻家林组至今还不通公路,连摩托车都是不能去。有的组虽然通路了,但只有摩托车可以通行,农用车却无法通行。全村分三个方向三条公路通向十六个组,一条由偏岩上街到茶林沟,李家沟,大石窖,皂角台。一条由下街(村委会办公楼前面)通往杜家坡两个组、泥池坝、石板溪、童家湾。一条由德江到务川公路的新隆坡经松溪通往吓麻洞。全村有500多户人家,人口约2500人,农作物以水稻、玉米、洋芋、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白果,黑桃、茶叶、柿子等,该村居住分散,分别与平原乡的四合村、煎茶镇重华村、松溪村、潮溪村、高竹村等地接壤,土地贫瘠,以风化石为主要土壤,部分村组有少量黄泥地,土地不耐旱,正常年景收益还算不错,一遇天旱田里就会欠收或绝收,是一个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目前,缺水严重的有高家岩、吓麻洞、杜家坡一、二组。有学校两所,一所是偏岩中心完小(前身),现为偏岩村完小,有学生200来人;一所是马鬃岭小学,有学生30来人,只有1至3年级,教师1人,三个级在一间教室上课。主要是后朗溪,换香林,泥池坝童家

湾石板溪的低年级学生。吓麻洞的学生在松溪村小就读,而高家岩和喻家林的学生则是在平原乡的四合村那里就读。

二、现状分析:

从调查看,全村没有一个组,或一片地统一规划,不论是烤烟,还是茶叶、都是以承包地为主进行散户种植,有极少部分,由于缺少劳力,租给别人种植,有的情愿让土地荒芜,也不租给别人种植。

杜家坡两个组、换香林、后朗溪、杨家庙五个组在未实行承包之前所有的农田都是由石板溪下面的一个叫大洞的地方引水来进行灌溉,随着承包责任制,引水的沟没人管理了,再加上修公路又损坏了部分,所以里面的水现在就没有被利用了,现在只有换香林一个组用水管从里面引出来饮用,还有大部分水从里面的岩石缝里流掉了。这五个组今年的田里全部绝收。其原因有:一是今年没有下多少雨,山上积的水就少,二是这些地方是沙地,水容易渗透;三是久旱不雨,地表温度高,蒸发快。

三、解决方案

要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干群关系,在下去的这段时间里,听到群众说的是:我们的包村干部很多人都不认识,不知道是谁;我们的干部自己都说,除了是种烤烟的地方我们常去外,其他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我们是不会去的。大部分在家里的都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或不识字的老年人和一些不懂事是的小孩,要让他们改变传统的观念需要我们干部的努力,不然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其次要解决的是因地制宜,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在实地调查中,

我发现一些经济作物是比较耐旱的,如:白果,黑桃,柿子、茶籽、石榴等作物,他们连蔫都没蔫,而且果实累累,相当喜人,可就是没有形成规模。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这些耐旱的植物进行发展,形成规模,打造我们的品牌,这样就可以旱涝保丰收,走上小康之路。

再次要解决的是:不能只重发展,不重管理。既要发展,也要加强后续管理,比如:白果是东有一根,西有一根的,有大的挂果的,也有小的还是苗的。茶叶是东一块、西一块,有的里面很干净,无杂草,有的草比茶叶高,根本看不到茶叶,有的在里面套种了庄稼,但庄稼到是收了,可长在茶叶边的草却不动它,还有的是干脆什么也不管,任由杂草自己长,这样发展了起什么用,白白浪费了土地,也浪费时间和购苗的钱。只有既抓发展,抓后续的管理,才能收到效果,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在抓发展和后续管理的同时,还要指导群众怎么进行科学的深加工和为其联系销路。要让他们真正成为主人,不要成为奴隶。

总之,我们各个职能部门都要转变观念,为老百姓服好务,只有把百姓的心与我们联系在一起,才能增加凝聚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才能让百姓向小康迈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