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钟晓敏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

`

  目:  重庆旅游地产开发研究     

             ---以四面山建驰·云岭翠湖为例

    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年级:         20##         

学生姓名:钟晓敏 学号: 20100515473

指导教师:      职称:    

2014   2    23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做毕业设计。不能附页。

 

第二篇:(开题报告2)

《廊坊市一幼新入园儿童分离性焦虑的调查

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每位幼儿都是家庭的寄托,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位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是每个家庭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在幼儿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形成、智力和动作发展、身体发育,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过渡期,在幼儿教育中显得非常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大发展,人们对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入园年龄的提前, 幼儿在新入园时期产生分离性焦虑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往往出现在社会环境的转换之间, 它与儿童对其教养者的依恋相关。但是幼儿在新入园时产生的哭闹、焦虑等问题时,却被当前很多的幼儿教师,家长视为正常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很多幼教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分离焦虑”没有正确认识和了解,采取冷漠或顺其自然的处理方法,这不仅会导致幼儿由于长时间焦虑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更可能使幼儿从小就产生厌学倾向,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幼儿心理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分离焦虑”,掌握“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矫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学前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和趋势

由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概念界定基于分离性焦虑的研究基础之上, 国内外对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与分离性焦虑的研究不作区分。

(一)国外

目前世界各国对分离性焦虑都有研究,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的界定分离性焦虑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时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它是普遍存在于个体童年和青春期早期的精神障碍之一, 还常见于一些父母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婴幼儿的分离焦虑障碍指孩子与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分离时, 孩子因过度担忧对象和自己的安全, 过度害怕分离及与对象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现出的过度焦虑行为。DSM - IV - TR的诊断标准中认为, 当幼儿焦虑持续时间超过4 周, 并影响正常的上学等

日常生活或娱乐活动时, 儿童可能就患上了分离性焦虑障碍。在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方面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Feigon等的研究发现遗传对女孩的分离焦虑影响比男孩大; Topolski等发现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共同环境因素对分离焦虑的形成影响也不大。肯德勒(K end,l 1992 )通过研究发现焦虑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尽管 它不是特别显著。在矫正方面上,国外梅肯鲍姆提出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被广泛认同。

(三)国内

在国内, 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

3)进行诊断, DSM - IV 和CCMD- 3 都对分离性焦虑归纳了详细的诊断标准, 差异不大。在分离焦虑产生的时间及表现上,我国学者翁晖亮( 2004)、罗增让( 2002)?等人的研究证实, 3~5 岁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较高。王凯、苏林雁( 2004 )?等人通过对分离性焦虑障碍幼儿的临床研究发现, 不论文化背景和喂养条件如何, 分离焦虑首次出现的时间都具有显著一致性, 它超越了喂养条件并相对独立于儿童的经验, 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但对3 岁和3. 5岁儿童分离焦虑临床、亚临床或非临床水平的研究表明, 这期间分离焦虑的诊断尚不稳定, 多数孩子在学前期经历了个别的分离焦虑症状, 但稍大一点后, 症状就缓和许多。在分离性焦虑对儿童影响的方面上,佘翠华( 2006)④认为, 分离性焦虑患儿具有攻击行为。傅媛蕾、李倩( 2009)⑤在研究中发现, 严重的分离焦虑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 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适应力。在分离性焦虑产生的原因方面,我国朱立新( 2001)则提出, 亲子分离焦虑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不安全感、害怕感的反映。在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研究方面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研究者主要是心理医学专业的研究者和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心理医学研究者认为, 焦虑障碍的矫正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其中心理治疗占主导地位。如朱慧、潘江宁( 2009 )等从儿童自身发展水平提出可通过对幼儿的认知干预、行为技能干预来实现矫正目的。翁晖亮( 2004 )、潘齐叙( 2008)⑥等认为, 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缓解应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对于处于分离敏感期的幼儿则不提倡

药物治疗。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则从教育的视角提出了正面影响的措施。如孟丽梅提出缓解幼儿分离性焦虑可综合应用熟悉环境、预入园、提供环境支持三方面的教育策略; 赵宜君( 2009 )则对家园配合、入园方式、教师主导作用及家庭教育提出了教育建议; 祁海芹⑦( 2003)也是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的教育策略角度探讨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的。教育领域对幼儿分离焦虑障碍的矫正措施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是家长通过入园准备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性; 三是加强家园间的合作沟通。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宗旨是在对幼儿分离焦虑现状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新入园幼儿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幼儿家长正确认识“分离焦虑。”。通过小班幼儿分离焦虑表现的观察,了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现实表现,通过对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探索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关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具体目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提高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当前很多的幼儿教师,家长将幼

儿入园哭闹视为正常现象,并不加以重视,而且很多幼教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分离焦虑”没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对该问题的研究会加强科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提升科学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增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现在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真

正幼教专业的不是很多,大多具有实践经验,而理论基础不牢

固,致使不能正确把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对分离焦虑现象的

忽视不利于展开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对幼儿教师理论知识的强

化会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合理的展开。

(三) 提升幼儿家长的认识水平。现在部分家长不能掌握科学育

儿的方法,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没有意识到丰富

多彩、健康成长的童年对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家长对分

离焦虑这一问题的误解会危害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对科学理

论以及专业知识的强化会促进家园共进工作的开展。

四、研究意义

对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研究,能够让老师、家长对新生入园哭闹现象以及疏远同伴等现象有更加深入与正确的认识!能够鼓励幼教工作者与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减缓以及消除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现象!

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这将有助于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教育的尽快开展,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沿着理论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向前发展!

八、研究思路及过程

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实践资料研究,设计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阶段:调查分析影响托班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活动的原因。

3、方案实施阶段:

(1)关注托班幼儿年龄特点,满足兴趣需要

(2)关注多元开放,使内容与材料有效整合

(3)关注自然与真实,营造生活化的操作情景

4、总结研究阶段:统计整理实践计划,撰写实践论文。

九、研究方法

1、教育文献法:搜集、梳理、提炼、消化和吸纳国内外关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2、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者观察在自然情境下正在发生的情况,不用任何控制变量,模拟或从外部加以干涉,还利用录像手段获取更为详尽和全面的现场资料。

3、访谈法

本研究中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对现场观察到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进行的了解和分析,并为幼儿分离焦虑个案的具体描述分析收集材料。

(1)对教师的访谈。主要是教师在幼儿入园之前在分离焦虑问题上与家长有哪些沟通,以往工作经验里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一些表现及持续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以及效果如何等问题上与教师进行交流。

(2)对幼儿的访谈。主要是在幼儿出现了一些分离焦虑的外显行为之后,进一步向幼儿询问原因,已确定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分离焦虑产生的。

(3)对家长的访谈。主要是在对分离焦虑情况较严重的幼儿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的一些情况,了解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后采取的一些措施等等来解释幼儿的行为,为个案的分析收集材料。

十、预期成果

1、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系列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论著、子课题研究和一些技术资料;

2、课题开展中的案例分析及经验论文。

3、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适应的教育指导系列活动。

____________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S ]山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56.

?翁晖亮. 儿童分离性焦虑[ J] . 中国社区医师, 2004, ( 10) : 41.罗增让. 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 J]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 4 ).

?王凯, 苏林雁, 朱焱.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10 ( 4) : 270- 272.

④佘翠花.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J] . 幼儿教育, 2006,

( 7、8) : 20- 21.

佘翠花. 依恋类型理论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启示[ J] . 教育导

刊, 2006, ( 8 ): 28-30

⑤傅媛蕾, 李倩. 对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J] . 中国

科技博览, 2009, ( 3) : 190

⑥潘齐叙, 黄钢. 儿童焦虑障碍治疗现状及展望[ J] . 医学综述,

2008, 14 ( 7) .

⑦祁海芹. 儿童入园 分离焦虑 问题矫治[ J] . 教育科学, 2003,

( 12) : 56- 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