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地理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农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结构现状、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对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国农业结构现状:

1、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减缓,但基础作用依然很重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资料,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340506.9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3%,46.3%,43.4%。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我国农业产值结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60361.0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30611.1亿元,占总产值的50.71%,林业为2359.4亿元,占总产值的3.90%,牧业产值为19468.4亿元,占总产值的32.25%,渔业产值为5626.4亿元,占总产值的9.32%。

3、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有限。农作物南方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经济作物南方主要是油菜、烟草、甘蔗,北方主要为大豆、甜菜。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4、各地区农业结构普遍趋同,专业化生产程度较低。这种现象在我国农业结构中长期普遍存在,而且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土地束缚了大量劳动力。其产生与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和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5、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农业结构调整难度不可低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已经进行了将近3年,其成效有目共睹: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作物、园艺产品面积增加,畜牧水产业发展加快,区域布局、产业分工的格局已见雏形。农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尽管结构调整成绩喜人,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地方结构调整还存在盲目性,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低,城市化进程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增收仍然步履艰难。

6、农业结构地域布局受自然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双重制约。自然条件对我国农业结构的地域布局影响较大,如气候条件(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季风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产量)地形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农业布局存在地域在多样性)。国家对农业的相关政策对农业结构的影响也较大,如种植补贴和养殖补贴对我国农业结构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作物的比重小,且市场价格不稳定.花卉、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低;二是饲料作物比重小.在我国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的种植结构的影响,大多数农民还认识不到饲料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推广饲料作物的生产很困难,这给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障碍;三是养殖业

1

中国地理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比重小.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超过了50% 。而我国只有30% ,水产品的比重也只有10% 。

2、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另外,国家对农业的土地所有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比如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农民耕地,并未能给予足够的赔偿,这也在一定程度成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3、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低附加值产品比例高,农产品质量不高,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在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就占了总出口的80% ,深加工产品仅占20%,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4:1.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却为l:3.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不仅制约了增值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

4、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缺乏竞争力。我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是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仅有的可耕地不可能完全吸收农村劳动力。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乡镇企业一般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生产效率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并不稳定,刺激农村经济效力不强。

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农村工业,有上边分析,农村工业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限。另外就是通过进城打工。由于农民身上所蕴含的人力资本不高,造成农民进城打工的就业渠道非常有限。其次,我国城乡户籍制度对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有一定限制。再则,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深化”的局面,资本对劳动力产生了替代。

6、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逐渐提高,对一般性农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使得农产品的消费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的城乡市场.20xx年提高到1:3.23,农民收入过低导致农民购买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造成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

7、城市化进程缓慢。一般来说,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低下不能实现生产要素在城市的聚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特别是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和产业转移,造成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

三、对策及建议: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具体如下:

1 注重市场导向,拓宽流通渠道

2

中国地理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市场导向,指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销售不畅的问题;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销地批发市场;要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要规范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代销商、批发商等中介组织,改进交易方式,逐步向公开竞价拍卖、样品交易等方式过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紧密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要进一步推广“绿色通道”的做法,清除各种关卡和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保证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运销通畅。

2 加强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要通过各产业产品的订购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奖励政策和税收政策,促进农村各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政府应在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政府还应转变战略,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在过渡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仍需政府的行政推动和引导。实践证明,仅靠群众零星地、分散地调整往往形不成规模、特色,也难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准确定位,即应从管制变成服务,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和营销服务。

3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农业结构调整应加大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推广,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商品质量,以此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商品增值能力。同时要实施科技引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强科技攻关,以市站所和县(市)、区农业中心为龙头,积极同科研部门及龙头企业合作,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加强农业科技的转化力度,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片、带)的窗口作用、基地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及时推广农业新科技,抓好种子优化工程、技术更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创新品牌工程、绿色食品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等。总之,要推进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把有比较优势的农业整合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4 加快农业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倡导,加强管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涵盖4个方面:即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并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5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农科水平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工作,各级政府应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安置,搞好农民科技培训,要重点开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妇女培训”,从本地区农业产业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

3

中国地理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实用性。要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动,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搞好农民适用技术培训。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化。乡镇企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耍来源,一是乡镇企业,据有关统计,目前给农民提供了将近

1.36亿个就业岗位;二是进城打工.这部分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同时也给城市造成了就业压力.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农民就业面狭小,无法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因而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降低农户发展家庭非农产业经营的“门槛”,重点要发展为农村生产服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的行业,如农村金融业、交通业、商贸业、邮电通信业、旅游业、卫生和文化业、饮食业等.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方面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第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

4

 

第二篇:产业结构报告

家乡产业结构调查报告

诸暨是省辖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会稽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浦阳江中游,市辖3个街道、23个镇、1个乡。

诸暨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特色明显,共有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企业10万余家,形成了15大重点块状产业,其中五金管业、袜业、织布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5.8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0.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13元。

诸暨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袜业之都”、“中国香榧之都”、“中国珍珠之都”、“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名品衬衫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浙江省建筑之都”、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体育强市”、浙江省首批生态县市,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等称号,“数字城管”试点工作率先通过国家建设部验收。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末的6.0∶59.7∶34.3调整到6.0:58.9:35.1,其中三产增加值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3.4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精深加工农业,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39个,新增百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成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6大工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意见,联合浙江大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5个,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性投资的56%,新产品产值率22.5%,大唐袜业列为省级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试点。按照城市经济的理念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工建设城东、城中两大商贸综合体,签约长城影视创意园项目和希尔顿酒店,全年接待游客655万人次,成功争创五泄省级旅游度假区。建筑业产值突破800亿元,上缴地税增长31.3%,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23只。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xx年下降20%以上,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

大唐是诸暨市的产业大镇,现已形成了以袜业为主导,弹簧、机械、织布等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是蜚声中外的“中国袜业之乡”、“中国袜子名镇”,在整个袜业界,素有“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说法。袜业作为大唐的支柱产业,被确立为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和浙江省21世纪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现已呈现出六大优势:一是规模总量优势。袜业块状现已形成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2个乡镇,吸纳从业人员20余万人的一大产业集群。20xx年,整个大唐袜业区已拥有万余家袜业企业,年生产袜子75亿双,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销售收入108亿元和利润9亿元,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三分之一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是产业结构优势。大唐袜业现已形成包括化纤、织袜、染整、营销、运输等贯穿袜业生产全过程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使袜业生产的要素高度集聚,资源配置成本大幅度降低,是袜业块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三是装备技术优势。到20xx年底,全镇共有各类袜机近10万台,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

档电脑袜机4万多台,还有前后道配套设备近万台,袜业的部分装备、配套设备和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唐袜业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有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5家袜业研究所、2家轻纺产品检测中心、30多家厂办研究所,形成了较强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并以每年18亿元左右的高强度投入拉动产业的升级。四是品牌集聚优势。大唐袜业本身已经是一个区域性整体品牌,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一品牌已在国际国内拥有一定的知名度。20xx年大唐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袜业商标品牌基地,2007大唐袜业又被授予浙江省首批区域名牌。同时,积极扶持企业创牌,努力使大唐成为袜业知名品牌的汇集地。目前大唐袜业已拥有中国名牌3只,中国免检产品2只,中国驰名商标11只。同时聚集了国际国内一大批知名品牌。五是市场集散优势。大唐是一个市场大镇,从建镇初即走出了工贸结合、以贸兴镇的路子。大唐现在的袜业市场已历经三代建设。20xx年建成启用的大唐轻纺袜业城,总投资2.1亿元,占地400亩,集轻纺原料、袜子、袜机及配件、物流市场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袜业综合商贸城,20xx年市场成交额超110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全国百强市场”、“ 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具备举办大型展会的硬件设施条件,并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市场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产业的发展。目前,袜业城的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六是外向带动优势。近年来,大唐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xx年,全市袜业自营出口逆势上扬,全年保持高开高走的增长态势,大唐镇增幅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年自营出口 4.75亿美元,同比增长35.6%,20xx年,大唐镇引进合同外资5791万美元,实到外资2295万美元。尤其是一些世界知名袜子和原料企业,如美国杜邦、德国拜尔、日本伊藤忠等企业纷纷驻足大唐,或投资办厂、或设立窗口,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升级。

店口镇全镇形成了以2家中国500强企业和5家10亿元以上企业为龙头、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骨干、近4000家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庞大企业群体,初步构筑了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等四大产业集群和包括电线电缆、绢丝纺织、环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目前,店口正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构筑产业发展大平台,力争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示范区。近5年累计争取用地指标4500亩,其中获得国家发改委专项扶持用地指标1000亩,确保07年来近130亿企业技改投入、300多只千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打造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成功创建省级管业科创服务中心,重点扶持环保技术及装备、新能源、高端机械装备、轨道交通、新型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的“店口制造”进入广州亚运会、核电站、高速动车等国家重点项目。

山下湖产业集群特色明显,山下湖珍珠是全市着力建设的六大现代产业集群之一,是全市“二大国际化中心”之一,全镇淡水珍珠养殖面积突破40万亩,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全国总产量的85%,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珍珠养殖、加工、交易中心,是集珍珠养殖、加工、销售、研发等于一体的“五星级”农业产业发展之镇。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是浙江省22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88公顷,总投资近18亿元,累计利用外资5522万美元,目前已有58家企业入园。

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华东国际珠宝城总体规划120万平米,其中约16万平米,拥有2380个铺位、摊位的一期市场在20xx年4月18日第六届国际珍珠节开幕之际正式开业,目前进驻市场商家近八百家,主要以珍珠业态为主体,涵盖宝玉石、水晶、杂石、银饰、流行饰品等经营业态。

中国(国际)珍珠节是我市为提升珍珠产业形象,挖掘和推广珍珠文化,充分展示中国珍珠之都的风土人情和珍珠产业的形象而举办的盛会。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宝玉石协会、国家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山下湖镇已连续举办七届。

面临更具挑战的未来,立志把山下湖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珠宝产加销中心的珠都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名界友人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服装业是枫桥的支柱产业。全镇拥有服装规模企业40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5家,集聚了步森、开尔、情森、海魄等一批全国同行业中有较高影响力、知名度的规模企业。品牌拥有量在全国镇乡中居领先地位,有中国驰名商标4只、中国名牌产品3只、中国出口重点扶持品牌2只、国家免检产品8只、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1只, 32家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衬衫名镇”,被国家服装检测中心命名为“中国名优衬衫之乡”。近年来,枫桥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切实加大对服装产业的培育提升,以“企业集群化、产品系列化、设计高端化、市场多元化、效益扩大化”为统领,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致力打造“中国服饰名城”,现产品不断丰富,以生产中高档衬衫、西服、西裤为主,并向休闲服、T恤等多元化系列产品发展;产能不断扩大,具有日产衬衫13万件,西裤1.5万条,西服1500套的生产能力;效益不断提升,20xx年全行业实现产值37.7亿元,销售37.1亿元,利税3.37亿元,步森服饰成功过会,预计在20xx年上市。

诸暨市发改局国民经济运行科科长何建平在今年发现了一件异乎寻常的事:一些新办的会计、法律等事务所不断在诸暨诞生。

他出于职业的敏感专门去调查这一现象,发现今年以来诸暨出现了一大批为10大块状经济配套的服务业企业,他称之为“三产型服务业”。

因制造业而生的服务业,其出现源于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出身草根的诸暨企业,在完成原始财富积累的基础上,正纷纷向现代公众企业蜕变。何建平透露,目前在诸暨,凡一家企业有技改需求,就有一大批科技服务企业跟进,他们提供人才引进、项目评估、包装、申报等一条龙服务。类似的情况还包括金融、会展等众多领域。

现代服务业的出现,不仅为诸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服务支撑,更为诸暨的产业结构调整埋下了伏笔。 今年前三季度,诸暨第一、三产业的勃兴,可看成是随发达的诸暨制造业而来的瓜熟蒂落的结果。

因平均每3户家庭就有1家企业,诸暨的藏富于民名声在外,如每3户家庭中就有1辆汽车。但诸暨人买车以前要去杭州、上海等地,因为诸暨本土商业和消费能量不对称。 但这一局面可望在未来得到改观,依据来自诸暨市统计局的数字。今年以来,诸暨市固定资产投向第三产业的增幅每月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大批商业项目在诸暨开工建设,如祥生集团投资数十亿元建设时代广场。

一、二、三产的相互促进,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使诸暨经济正疾行在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