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一)

主讲老师:王淑杰

一、基础概念

1.预算的基本概念

预算:一般表现为一定的决策制定过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政府预算: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各项社会经济目标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以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形式)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性质)

政府预算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配过程;(内容)

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作用)

政府部门预算:即财政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是经财政部门审核、政府决策后,报立法机关审议批准的预算。

总预算各级政府将本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汇总编成的预算。又称财政总预算。

中国设立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自治州、直辖市辖区)、县(自治县、市、旗)、乡(民族乡、镇)五级总预算。每级总预算都是本级政府预算和下级政府总预算的汇总。

一个政府部门一本预算:编制政府部门预算要求政府各部门将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所有收支编在一本预算中。在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及政府部门预算草案后,由财政部门统一批复预算,一个政府部门一本预算,部门批复所属单位预算时不得调整。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机构及其派生单位。

部门预算(二)

2.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的特点:包括编制范围、时间、准确、批复、预备费、决策分离等; 部门预算的特征:包括约束性、连续性、不同偏好等;

部门预算的目标:包括严格支出控制、公共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和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等目标;

预算编制范围:指依据政府职能所确定的资金分配使用过程。

政府部门预算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财政资金、履行政府职能的各种收费、部门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政府部门的各项服务性收入等。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公共服务安全、社会事业发展、经济事务投资、收入分配调节四个领域。

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对需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进行收集、归类、咨询论证、评审和储备。

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项目细化提供依据。

为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监督评价提供基础。

二、部门预算的编制

部门预算是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框架,三个环节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预算管理机制,解决预算资金约束力不强,管理滞后,预算执行不到位,监督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

(一)部门预算理解

1.从编制范围看,部门预算涵盖部门或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将各类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资金的部门,使部门预算内外资金有机的结合,确保预算资金的完整;根据现行的预算分类方法,部门预算由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构成,两类预算之下又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拨款、预算外收入、其他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也就是通常讲的“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2.从支出的角度看,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或单位所有按支出功能分类的不同用途的资金,无论是基本建设经费,还是各项事业费,或是其他经费,全部按规定的格式和标准统一汇总编入一本预算,可以全面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各项资金使用方向和具体使用内容。

3.从编制程序看,部门预算是汇总预算,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

4.从细化程度看,部门预算既细化到了具体单位和项目,又细化到了按预算科目划分的各支出功能。经部门或单位汇总后,预算既反映了本部门所有收支预算,还反映了收支按单位和项目的具体构成情况,以及单位及项目的收支按支出功能分类的具体构成情况。

5.从合法性看,部门预算必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按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在呈报上级部门前,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财政汇总的预算草案在上报人大前必须报经人民政府批准。

6.部门预算具有以下三优点:

(1)一个部门行使的各项职能所需的经费保障全部在一本预算中反映,从而使预算在形式上更加完整;

(2)一个部门所有资金全部编入一本预算,改变了部门利用财政预算外资金和自由资金行使职能时,其经费脱离预算管理的状况;

(3)预算从基层汇总编起,汇总后的预算不仅包括收支总数,还包括部门全部收支构成,在单位分类下还有功能分类构成,预算反映内容更细化。

(二)部门预算编制方法

1.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般意义上的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一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即所谓的“重新启动车轮”。零基预算编制法是指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新的预算年度中要做的所有事情进行审核,测定不同层次服务所需的资金,而不仅仅是修改上年预算或检验新增部分。

取消基数加增长的传统支出预算编制方式。根据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重新测定每一个科目和款项的支出要求。具体原则为:

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照编制和标准逐人核定;

公用经费支出,根据单位性质分类分档,按定额标准和项目编制预算;

预算内建设性专款和事业性专项支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轻重缓急分类排序,预算全部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

2.综合预算的编制方法

政府部门综合预算是指统筹安排政府部门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综合预算的编制方法:是指把部门收入和支出资金全部编入部门预算,按照预算总原则,细分部门预算单位管理方式,明确量化各经济科目具体数额,综合确定预算单位公共财政资金补助、非税收入预算和基本支出预算的总金值。

3.定员定额

定员定额管理原则: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定员:根据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规模或业务工作量,对人员编制或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

定额:是指财政部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基本支出的各项内容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4.国库集中支付

国库处(总预算执行机构)统一管理国库账户、预算外专户和各类特设专户,财政统一开设零余额账户,各单位不得自行开设账户。

在支出执行上,严格工作流程,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申请、分配、下达、使用的业务程序,实现依法管理,规范运作;

人员经费实行工资统一发放;

公务员费用采用公务员卡进行报销;

部分公用经费和项目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5.部门预算编制规则

部门预算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编制部门预算要做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入部门预算,具体要求如下:

一是部门所有收支,都要编入部门预算,体现综合预算的原则;

二是部门所有下属单位,包括各个级次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都要编入部门预算,单独反映;

三是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所有收支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部门预算(三)

6.部门预算基本构成

部门预算

(三)部门预算工作流程

1.部门预算时间安排

部门预算

2.部门预算准备

预算准备:收集上年度决算资料:

(1)当年反映的预算执行问题及上年度预算编制尚未解决的问题;

(2)收集最新开支预算标准;

(3)制订新年度部门预算编制总体方案。

预算启动:根据总体方案编印部门预算编制手册。

第一,确定预算定额及相关计算依据及标准;

第二,确定部门预算编制的范围(编制预算的单位);

第三,确定预算表格样式;

第四,确定预控指标;

第五,拟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通知;

第六,拟领导讲话稿,召开部门预算编制动员会。

3.单位基础资料库

单位基础资料库是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与部门预算编制相关的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和资产信息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1)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经费供给方式、单位类别、单位职能、业务范围等基本情况;

(2)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编制人数、实有人数、在职人员结构情况、离退休人员结构情况、学生人数、工资福利待遇等;

(3)资产信息:主要包括办公用房、车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情况;

(4)其他信息:根据预算管理要求,需要纳入基础资料库的其他项目信息。

4.基本支出预算——单位基础资料库

在对单位进行定性分类的基础上,分别不同的支出项目(经济性质)制定以人化或物化指标为计算对象的定额标准。

原则:以公平为前提,兼顾现实测算核定定额,测算方法和手段。

部门预算

5.专项支出预算——项目库

以方针政策以及需完成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为依据,进行论证、审核和排序。

综合预算的原则:科学论证、合理排序、追踪问效、滚动预算。

部门预算

6.单位基础资料库和项目库

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和维护各级预算单位的基础资料库,包括人员结构、工资和办公用房、机动车辆、办公设备等资产情况。

利用基础资料库,为分类型、分档次测算预算单位定额标准做好基础数据的准备。 建立和维护构成预算编制的基础性资料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数据链管理系统。实现基本支出预算审核有理有据,公平合理。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以项目为管理核心,采集项目的全方位信息,包括项目的支出预算和项目明细预算信息、申报文本、评分标准、统计口径等各种属性信息。

各预算单位利用项目申报系统,向财政申报项目,财政部门动态管理审批过程。

对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滚动、绩效评估管理,为部门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充分的资料。 以项目为核心建立分级项目库(财政项目库、部门项目库、单位项目库)。

部门预算(四)

7.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编制采取“两上两下”程序

(1)“一上”指各部门上报财政部门编制预算的建议数-建议数。

(2)“一下”指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关于编制预算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收支情况后,下达各部门预算收支控制数-控制数。

(3)“二上”指各部门在与财政部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在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收支控制数内,编制部门预算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再按法定程序将预算草案报请同级政府及人代会审查批准-草案数。

(4)“二下”指财政部门将经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于《预算法》规定的时间内批复各部门,并由各部门批复下级单位-年初预算数。

8.预算管理:指标概念

指标是指在预算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通知书、通知单(或指标文)等形式具体分配下达的预算资金可用额度。

指标是财政预算结果的具体反映。同时又是财政预算执行的依据,还是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重要途径,在财政预算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指标管理是预算的延续,以前也叫预算调整,在业务划分上也可以归入预算管理的范围。由于指标管理是整个预算执行业务的起点,上承部门预算,下接用款计划、实拨/集中支付等支付业务,是各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初始指标控制依据,也可归入预算执行的范围。

指标管理的范围包括人大批复的年度预算指标和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的预算。

9.指标业务流程

指标管理分为:总指标管理、分口指标来源和单位指标分配三部分;

主要反映财政部门内部处(科)室之间预算指标分配和下达给预算部门以及预算单位的过程。

最终产生的指标为单位可用指标,是财政国库部门办理拨款的依据。

部门预算

 

第二篇:部门预算汇总表

部门预算汇总表

200X年度管理费用预算

部门预算汇总表

部门预算汇总表

200X年度管理费用预算(续)

部门预算汇总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