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题    目:关于xx大学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分析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      x学院                

专    业:        xx                 

 年    级:        xx                

姓    名: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2012  年   5  月  30   日

目    录

引言

1、对民族精神的认识………………………………………………7

1.1民族精神的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1.2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对社会的影响

2. xx大学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9

2.1民族知识匮乏

2.2对民族精神态度冷淡

2.3民族意识薄弱、不够理智

3. 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及分析……………………………………11

3.1客观存在的中国文化断裂

3.2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缺失

3.3外来民族文化影响严重

3.4国家力度、资源不够,使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

4、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议……………………………………17

4.1 以高等学府为媒介,连接文化,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4.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宣扬本土民族文化,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

4.3  资源配置优化,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5、总结………………………………………………………………19

5.1小组人员感言

5.2结束语

附录1  调查问卷…………………………………………………22

附录2  调查方案设计……………………………………………24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元素与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解决吃穿等生存问题,更多的关注自身精神生活的状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重视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目前我们中国正在实现大国崛起,国际上存在各种对中国不利的形势,民族精神作为国家的灵魂,我们必须给与国家的民族精神状况以足够的关注。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等共同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知道、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髓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更进一步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中华之所以为中华,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因于此。而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没有办法脱离文化来谈精神。长期的文化熏陶已经造就了各民族的集体民族认同感,这就是超越了狭隘民族界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它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承担着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积淀的艰巨职责,是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者,而且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是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所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分析大学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崇尚程度以及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荣辱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社会的现实意义。

  

1、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1.1民族精神的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1.1.1民族精神的起源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悠久。

早在几千年前,长城的修筑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也积淀和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地体现出构筑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1.1.2民族精神的定义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1.2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对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更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他们负有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任重道远,是继往开来的一代,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高尚的品格和浓厚的爱国情感。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更能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培养他们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克服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负效应,并形成生气勃勃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校园规范,为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创造良好条件。

2. 贵州大学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总的来看,xx大学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相对比较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方面:

2.1民族知识匮乏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信息、各种文化冲击着我们,尤其是网络的日益普及化更是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但是,对于我国的优秀知识文化,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投入必要的时间以及精力去学习,从图1-1可知,37%的同学表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及生产生活了解很少,甚至有10%的同学表示对民族只是几乎不了解,这说明我国的教育宣传工作急需加强。由图1-2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族知识的学习途径调查显示,56.5%的同学认为自己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而了解的,这说明我国对民族知识的教育途径还过于单一,而且只有16%的同学主要是因为自身兴趣等原因而自主学习,这说明我们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水品较差,不能使其自主学习我国的优秀文化知识。

2.2对民族精神态度冷淡

2.2.1大学生的思想更加现实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人本着现实的原则来为人处事,而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也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针对出国、考公务员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两件问题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国外更有助于自身发展,国内由于竞争压力比较大,科研环境较好等原因,很多人都热衷于出国,而另一方面,63%的同学认为公务员的工作是铁饭碗,工作收入比较安定,所以才拼劲全力去考公务员。在这两个问题上,大学生表现出对自身发展以及将来生活的物质质量的极大关心,而将民族精神等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2.2.2对国家大事等关注较少

21世纪以来,全球更加趋向于信息化、开放化,我们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文化所包围,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是缩短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从图1-3关于大学生浏览网页新闻报道情况知道,在被调查的200个同学中,有84位同学比较关注娱乐,这其中以女生为主,另外男生中由于有很多同学对NBA等比较关注,所以有68位同学经常浏览体育的新闻,而对于涉及到国家大事等的政治财经新闻,仅有为数不多的同学感兴趣。


2.3民族意识薄弱、不够理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时期,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常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加上对于信息了解的方便快捷,导致其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例如宣传国货运动,拒绝购买某些国家的东西,拒绝观看某些国家的电影等。本次问卷中,当问及对于国货运动看法时,26%的同学认为这与爱国精神无关,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觉得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针对日前出现的钓鱼岛、黄岩岛事件,有53%的同学觉得应该通过抵制该国产品获商家来回击这些领土纠纷,更有一些同学觉得可以攻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网站,这些行为都是比较偏激的,都是不正确的。

3. 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及分析

3.1客观存在的中国文化断裂

    年青一代缺乏对民族文化深入、系统和本质的了解,由不了解催生不自信,又不自信演变成全盘否定,从而消泯民族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暂时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准,我们暂时还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面临的种种困难,由此带来的中西文化冲突所造成。

3.2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缺失

就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方面看,民族文化教育经典的严重和缺失,导致了文化理解上的表层化和民族精神根基的动摇。民族文化经典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然而,在我们大学课堂中大量“概论”性质的教材和讲义充斥于课堂,经典的原貌和精义常常被曲解和断章取义,很多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了。

受中国历来的文化影响,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使得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很难开展,所以当问到思想政治课是否有对自身民族精神的培养时,好多学生表示影响程度很小,43%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课对我们的实际用处不大,可以不用学,由此反映这类课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存在问题,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3.3外来民族文化影响严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都过一种吃着肯德基,看着美国大片,讨论着NBA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日益严重,同时,对于本国的重要民族文化遗产等,一方面,政府并这不关注,例如前不久出现的故宫文物失窃以及损坏事件等说明国家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不够;另一方面,我们很多人出现崇洋媚外的心理,出于好奇等原因,我们对外来的事物更加的感兴趣,在对最愿意过的节日的调查中倾向于过西方节日的大学生较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大学生还要多,这一现象折射出我们对本国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存在严重问题,亟待教育改善。

3.2国家力度、资源不够,使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

3.1资源、计划、制度缺乏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需要许多资源的,而我国能真正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经典的专家学者比较少。面对西方和现实社会的冲击,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对策,这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困境。教育制度保障的缺失,文化的传承是需要靠制度来长期保持和养护的。然而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和长期有效的培养计划,更没有一套制度来保障。从中学到大学,家长和赎回都重理轻文,将文科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宣传和企业、政府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忽视了人文科学在精神层面和文化精神层面为社会和个人精神境界提升和思想智慧开启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了。

3.4具体的关于民族精神培养的活动较少

从图1-2当我们对大学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进行提问时,很多同学希望学校多开展些社会时间活动,还有就是觉得政府在媒体宣传上力度不够,这说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参加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而对于课堂学习兴趣不大,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等各方面原因,学校的实践活动也比较少,由此导致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而且很少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所以导致民族精神面貌不容乐观。

4、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议

4.1 以高等学府为媒介,连接文化,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高校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伟大任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高昂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高校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它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其培育与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两课”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平台。以“两课”教育推进民族精神的培育需要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4.1.1  创新“两课”,加强教育

      要进一步改进和变更传统观念,创新“两课”教学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形式。大多数同学认同极富内涵、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这就说明,“两课”要使思政教育这种主渠道作用能充分有效地发挥, 就要有计划地在相关课程中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挖掘激发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结合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以爱国、理想、成才、创业、奉献为主题的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民情、民族历史教育,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4.1.2学生为本,紧贴实际,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紧贴学生思想实际努力解疑释惑,切实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变封闭灌输为开放互动,在提高学生的接受度上狠下功夫;制定相应规章与方案,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各年级学生考核评优众环节,适度灌输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着力于内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其次,注重学科渗透。民族精神应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智慧及其人格魅力等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和熏陶,也会对民族精神培育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4.1.3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针对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跟形势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努力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与应用;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成果,通过看录像或VCD,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讲授引导,提倡大学生去了解原文原著,并通过学习了原文原,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着手写调研报告、心得论文等多媒体教学与网络交流,不断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内容、技术、手段与方法之创新,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不仅能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通过培养大学生创造出新的文化。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民族性、导向性,注意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着重发挥课程所拥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民族精神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内容。
4.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宣扬本土民族文化,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和场所,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充实大学生生活,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精神追求的引领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校园物质环境的创造,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的引导教育和潜移默化功能决定了它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特殊意义,要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贯穿于高校的各种教育内容体系之中。

      学校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比如,通过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味、提升审美格调和情感。利用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文化节、科技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唤起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参与文化实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民族精神得到培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校史展览,使其了解学校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及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在校园主要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和警句等来营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精神氛围,形成独有的校园人文景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重视互联网的育人效用,趋利避害,用民族精神占领互联网阵地,以建立民族精神红色资源网站为主,依托影响力广泛的主要站点,开展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讨论、网上交流、网上教学等活动,通过平等交流、民主对话、积极渗透、加强监督等方式,在思想互动中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4.3  资源配置优化,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建设与发展直接联系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人文精神进一步影响大学生人格的价值取向直接关联民族精神的培养,所以,人文科学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应当适当加大对人文科学建设的投入,进行资源的优化,进一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调整师资队伍,拨予经费以方便对人文科学进行学术性活动与深入探讨。

4.3.1 大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科学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院(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

4.3.2  鼓励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人文精神,加强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应加大投资,给予适当的活动经费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并要求高等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5、总结

5.1小组人员感言

这次调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现在乃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虽然想法不是绝对的正确,但可以充分的表明我们心中的看法和认识,也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参考的。下面就让我们讲讲我们的想法吧:

    xx:总体而言,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较为积极肯定,但对于具体内涵的把握并不准确。因此,须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育,强化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的选择和追求与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结合起来!

xx: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性、公正、客观的看待问题。他们大多都认识到了自己作为大学生在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上的不足,且支持并认可大学教育中应该融入一些适当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教育。但是也有很多一部分大学生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在他们身上的体现也有下滑的趋势。而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振兴国家、振兴民族的伟大重任。

xxx: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 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怀着一颗赤诚的忧国忧民之心,客观理性的对待问题,提高自己的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xxx: 关注时政新闻,关注国内外大事。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育人应先育德。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的教育,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对于加强和弘扬民族精神意识,我们责无旁贷!

  xxx:在这次有关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中,虽然是遇到不少困难,但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从中得到锻炼,收获也不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刻不容缓!

 

5.2结束语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基本良好,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亟待加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学校要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把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到各种内容体系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系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大学生深刻领会民族精神的实质,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能在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带动和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共同奋斗,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强化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的选择和追求与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结合起来,自觉承担己任,履行职责,齐心协力,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

关于xx大学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好:我们是贵州大学理学院的一员,为了全面的了解我校学生民族精

神的情况,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们组织了这次主要针对贵州大学北校区小型调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及协助。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您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问题所给出的几个答案中选取其中一个合适的答案打钩,或在()中填写。我们将对您的答案进行保密,请你认真选出自己的意愿。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协助!

您的专业:   文史类()    理工类()        

您的年级                       

您的性别:       男()     女()

您的政治面貌:   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1、     您对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及生产生活的了解程度( )

A很了解 B比较了解 C了解很少D几乎不了解

2、     您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及生产生活的了解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D自己去学习、了解

3、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你自豪吗?
A非常自豪   B有一点点  C无所谓  D希望自己不是中国人

4您知道什么是民族精神吗?                                          ( )知道          ( )不太了解                ( )不知道

5您认为现在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如何?

A民族主义高涨                        B民族精神淡化,民族自信心减弱

C民族精神低下,需要重点培养          D没有一点民族精神感

6、     您觉得怎样做才算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

A首先在于爱人,爱父母家人、同事、朋友,有仁爱之心

B首先要关心国家大事,有报效祖国的情怀

C对祖国独特的文明和文化传统的了解、热爱和传承

D把祖国的兴衰与自己的荣辱紧密联系起来

7、如果思想政治课不开,您觉得对你的民族精神培养有影响么()

A思想政治课能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开,太可惜了

B思想政治课对于我们的实际用处不大,可以不用学

C我的民族精神状况不错了,不需要再花时间去学了

D我不喜欢政治课,这对我来说很好

8、对大学生出国的看法是()

A、有机会就出国,谋求更大的发展机会

B、在国内更有发展机会

C、大学生出国热是对国家未来失去信心的反映

D、出国者并非显示不爱国,而是国外的科研环境更好

9、     您对现在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问题的看法是()

A公务员是铁饭碗,工作收入安定,且更加安逸

B这样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

C由于大学生数量与日剧增,考公务员只是其一选择,这很正常

10、当你打开网页,首先想看的内容是()

A娱乐新闻            B政治新闻

C财经新闻            D体育新闻

11、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

A有,民族优良传统不可弃      

B现在是法治时代,传统道德已无立足之地                  

C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

D应在扬弃的前提下,弘扬传统价值观
12、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您将会怎么办()

A前者服从后者        B三者兼顾   

C兼顾个人利益为主    D不愿回答

13、您认为提倡国货运动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吗( )

A是,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购买国货 B不是,购买国货与否与爱国精神无关;

C不是,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D从未考虑过该问题
14、除春节外,最愿意过的节日是( )

A生日(自己或同学)        B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等)

C、西方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D过不过都无所谓

15、您对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的提法是否认同()

A赞成,国际化不能排斥民族传统

B不赞成,在国际化背景下,应少一些狭隘的民主意识;

C全球化与民族化并非相互矛盾,彼此排斥   D说不清

16、针对目前的钓鱼岛、黄岩岛等沿海问题,您支持以下哪些回击【多选】()

A、武力解决            B、抵制该国产品或商家

C发表具有攻击性的言论  D攻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网站

E签名抗议               F主要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

17、对于美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您有何感受( )

A没感觉,与我关系不大              B赞同,中国发展势必会给他国造成威胁

C反感,这是对我国不友好的表现      D强烈抗议,这是威危言耸听

E不知道有这件事

18、关于民族精神,您对自己的看法( )

A没什么机会让我体现,但我觉得还蛮好、B我经常关心时事,觉得还行、

C这个概念比较空泛,不太好说

D修身平天下,先做好自己本分事,再谈民族才合理、

19、您认为现代大学生最需要那种民族精神?( )

A“爱国民主,自立自强”的人生哲学、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处世原则、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D“创新进取,爱好和平,与时俱进”的民族意识、

20、您觉得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是【多选题】 ( )

A多开设些理论课程,改进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方式

B进行相关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民族精神

C开设专家论坛、图片展览  

D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积极提高民族文化修养

E媒体宣传 ,通过校园媒体、讲座、社团活动等       

F发挥党团员学生的带头作用 

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对象:xx大学大学大学生

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

调查时间安排:

5周,搜集整理相关问题资料,

6周,制作调查问卷

7周,向校区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8周——9周,利用星期等空余时间在其他独立校区进行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10周——11周,仔细阅读统计调查问卷上同学们的答题情况

12周,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在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

13——14周,商量进行整理、汇总资料,开始着手报告的书写

15周,修改完成报告。

16周,如有可能进行PPT的制作,准备报告。

调查背景:

民族精神培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理应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任。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题,相较80后大学生,他们思想更趋于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更快,总体上爱国、进步、奉献是其主流,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对对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也有所缺失;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荣辱观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一些可见的扭曲。

调查目的:

了解什么是民族精神

了解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

经调查掌握xx大学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可程度

整理相关数据、分析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崇尚程度以及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荣辱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针对《关于xx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几点相关的措施及建设性意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