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初中英语教情和学情年度报告

20xx年英语教情和学情年度报告

开学至今,一直奔走于各中学,前期为上等级学校的听课,后段为毕业班视导,对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工作有新的了解,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新的突破、当然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现将两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第一部分:对近期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与思考

一、可喜的进步

1、对“课型”的理解和处理

70%的被听课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较好的把握教材要求,能按照听说课型和阅读课型特点实施教学,注重学生在听、说活动中,设计不同层次的 “ Before listening (or reading)”、“ While listening (or reading)”、“ Post-listening (or reading)”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堂上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有部分教师能较好的进行巩固课型的教学,在教材内容的整合,学生学习用卷等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单元的教学内容,如,天秀中学的备课作了很好的尝试。

2、备考复习

备课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复习课的教学理念新、设计巧妙、教学突出重点,能灵活地将会考的要求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

集体备课中,能较好地利用教材的课文内容,将“听力”的训练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具体操作是:将课文内容改写(或压缩)成为“短文填空”,作为学生“一听(或一读)”的任务。他们称之为“听 1

取信息”的训练。

补充:“听取信息”题分析:

1、 短文填空不是听取信息。

2、 熟悉题材的听力材料不是听取信息。

能大胆地整合教材内容,有效利用教材中图片,通过必要的语言铺垫和提示,进行现场“口语”的强化训练,经过一定的提炼(教师提供关键信息或句子基本结构)形成口语作文,再将口头材料变为书面表达,“一举几得”,值得借鉴。

3、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听课发现,65%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课外的延伸;能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进行相关的拓展,在学生语言输入的过程中有意渗透重点内容,为学生后续的输出(speak out or write)铺垫。

二、存在问题及情况分析

1、重结果,轻过程

教学中,教师为了突出教学的效果,将相当多精力放在“亮点”的设计上。如,在进行Lesson 3,3A教学时,教师A设计了一个“What can we do to stop the population?”的讨论活动,希望能通过活动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殊不知,学生对控制人口增长问题缺乏感性的认识,尤其学生对讨论的话题“心中有数,讲不出来”,学生缺乏英语的语言基础,本节课教师未能在词汇、语言上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足够的铺垫,讨论当然不能如期进行。

2

2、重课件制作,轻教材研究

精美的教学课件无疑使课堂生辉,但教学的过程若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语言材料不能为学生所内化和运用,教学效果不会是理想的。我们提倡经常使用简单、有效的媒体,如录音机、实物投影等。

教学中,课件华丽,动感。本人认为,制作课件中的创设情景不宜设置分散学生注意的声音、卡通人物等,背景的设置越干净、越简单、越素雅,越好。

例如,进行教学Lesson 5,4A的教学中,教师A化不少精力来收集、扫描一组图片,努力表现“toothache、backache、 headache”等单词,此举大可不必。一则,教材中有现成的图片;二则,用实物投影既简单又直观,重要的是老师使用肢体动作,不是更生动、更形象吗?

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许多??

3、重活动形式,轻活动组织

语言的学习,需要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由机械记忆—意义操练—交际活动,许多老师意识到活动的重要性,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形式太多,过程落实不彻底。教师若能认真组织好 “pair work”和“group work”,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时间)、扎实(效果)地去内化语言材料,形成语感,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会提高。

学生活动的有效组织比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更重要。

4、重目标描述的形式,轻目标描述的内容(准确性)

在所提供的教学设计中发现,教师们花了相当多的篇幅来描述教 3

学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到等,但描述的内容缺乏准确性。

例,教师B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为:

1、To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2、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on some famous figures in the world. 这样界定一节课的认知目标过于空泛,太笼统;既不准确,又没有针对性。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具体的落实步骤或策略,有为达成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学生的活动)。

例如:

●To develop the skill of reading.(scanning and reading for detail information.)

●To foster the ability of writing an e-mail with some given

information.

说明:目标具体,并提示操作方向。

1、 发展学生阅读的能力,重点是scanning and reading for detail information。

2、 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guided-writing--- an e-mail.

三、工作思考

1、加强集体备课,分工合作,逐个单元过关。

步骤:1)按单元分配任务。

2)由承担任务的老师提前备课,拟出初稿(做靶子)。

4

3)集体讨论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4)形成讨论稿。

5)说课交流,提出操作性问题。

6)再次修改,形成定稿。

2、加强科组教学交流,形成定期交流的制度:

科组内

设计交流

说课交流

听课交流

评课交流 跨学校 区内交流 每周一次 每单元一次(或网上) 每月一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隔周一次 隔月一次(对口) 每月一次(中心组) 隔周一次 隔月一次(对口) 每月一次(中心组)

3、加强中心组的建设,促进科组间的跨校交流

1) 以科组为单元,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分类按A、B两种层次,认真落实单元教学的教材分析和课例交流(偶数单元)。

2) 以中心组成员为主力,按水平分组,实行对口跨校备课、听课活动。(奇数单元)

充分发挥中心组的骨干力量,以区内交流(大范围)和对口跨学校交流(校际范围)相结合,分别完成偶数单元、奇数单元的不同层学校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对教材、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二部分:对英语复习工作的分析与建议

本阶段的任务为第6册(B6,教材)的教学工作,各学校的进 5

度不一,教学处理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学校计划在第7周完成新课的教学,转入第一轮复习。

听课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共性问题,下文拟就这些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综述:

1、时间紧任务重,对B6的后4个单元如何处理?

2、差生面大,如何提高整体水平?

3、两级别分化严重,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4、后阶段的复习工作怎样有效安排?

回应问题一:时间紧任务重,对B6的后4个单元如何处理?

一、教材是载体,教师的任务不是教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补充、建构知识结构,形成语言能力。

课例(1):(需要研究的课例)

课题:Lesson 25,6A

教学过程:

1、 Greeting

2、 Listening to the tape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Q1:What’s the main idea?

Q2: What have they done?

Check the answers.

3、 Language Understanding:

(板书黑体,然后给出答案)

Before he arrived at GZ Museum, Jiamin ________

6

1) had left home much too early.

2) had been at school by 8 o’colock in the morning.

3) had waited the bus for 30 minutes.

4) had sung a few songs and told a few stories.

点评:假若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请学生找出划线部分,通过对学生答案的分析,总结出“本课的语言重点:过去完成时”,再进行归纳,巩固练习??就好了!可惜,老师给出答案后,接着继续讲本课的其他短语:

get ready for, much too early, ……

(板书黑体,然后给出答案)

Before students left the Museum, Mr Zhang ________

1)_______ out to meet ……

2) …….

(边讲答案,边翻译课文)

4、 Read alou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6)略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所附的问题)

本节课以老师讲为主(约35分钟),平铺直述,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逐一翻译、分析语言点。部分学生跟着老师在书上圈圈点点,另一部分学生或睡觉或看着书(没有任何反应),课堂沉闷。

老实说,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讲解具体。之所以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该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 B6(第6册)的教学要求。第6册 7

中没有出现新的语言要点,用作为初三复习教学的,因此,本节课教师应该:

1、 将课文内容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读一遍,把握 “general idea”。

2、 请学生细读,并“underline the important or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useful expression”.

3、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4、 重点归纳“过去完成时”的构成及用法。

5、 补充相关的练习,强化学生对“过去完成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巡堂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对于B6的后4个单元教学,建议教师们;

1、认真研究教材的各单元内容及其内在的联系,大胆对其进行重组,将话题有相关的内容集中处理,突出语言点的专项训练。

2、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画,给出基本的语言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看图说话),再进行必要的提炼,要求学生完成书面表达(看图作文),培养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3、对于“Passage”和“dialogue”的新授课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借助图表、连线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回到课文的具体内容,再通过图表或问题引导学生“retell”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改写课文,达到内化——输出。

回应问题二:“差生”面大,如何提高整体水平?

所谓的“差生”,指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占总数的40%, 8

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将提高全区中考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要努力使愿意学习的学生(20分以上的),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提高。具体做法:

一、 结合中考的特点,在有可能提升的题型方面下工夫,例如;

1、 口语考试的“朗读课文”题

2、 单项选择题(据说:06年的“单项选择题”只考查一个知识点)

3、 句型转换题

4、 书面表达题

二、 根据学生的低起点、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抓词汇和短语的积累,注重单句的表达训练。做到每天“课前听写”(提前布置任务);“课后造句”分阶段集中训练不同的句式);“回家读书”(回校检查);跟踪到位、具体落实。确保“差生”在上述的四种题型中,不出现空白(不作答)。

回应问题三:两级别分化严重,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无论是普通班或是重点班,都存在有两级分化现象。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永恒的话题,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但在不到100天的备考期间,我们至少可以在下列方面进行分层次教学;

1、充分发挥备课组团结协作精神,要求重点班的教师(A组)和普通班的教师(B组),共同分工编写复习练习,在教学中共享资源,交叉使用。

9

即,同一专题的内容,有A、B两种水平的练习,教学中在重点班和普通班同时发放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练习,使“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消化得了。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

2、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例如:

1)书面表达:

A组学生每周完成3篇小作文(教师有计划地将作文的类型,分阶段侧重,集中训练,集中讲评)。

B组学生每天完成5个翻译练习(5句,同一句式,不同内容,分阶段侧重,逐一过关)

2)阅读训练

A组学生每周完成10篇“综合填空”、“完形填空”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训练,学生把握“难题”的关键,减少“得半分”现象,促中转优。

B组学生每周完成阅读文章3篇以上,教师侧重指导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分析阅读题中的选择支的命题特点,减少学生随意乱“√”的现象,以提高整体水平。

回应问题四:后阶段的复习工作怎样有效安排?

B6的教学工作完成后,即进入总复习,复习工作可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2-5册课本内容的复习

工作重点:

1、词汇、短语的积累与检查。

2、以课本专题为主线的知识结构梳理。

10

3、“每天一测”配套练习

第二轮:专项的复习

工作重点:

1、以英语语言中的骨干知识为中心,突出语法专项知识的归纳、总结。

2、以“会考指导书”为重点,串起相关的专项训练。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专题进行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第三轮:适应考试题型的套题训练

工作重点:

1、精心筛选模拟试题

2、按题型分类汇编模拟专题集

3、分阶段进行综合模拟测试

11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时学情分析

初中英语课时学情分析

1 .知识储备: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情态动词 ***** 的一般用法,并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国家(英国)的文化习俗。

2 .心理及技能特点: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较弱,还需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进行指导。

3 .学习需要:“文化习俗”的话题在语言学习和日常交际中都非常重要,交际需要和学生知识储备缺乏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本课的“学习需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