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电厂人员培训计划(锅炉专业)

新入电厂人员培训计划(锅炉部分)

 

第二篇:电厂锅炉专业

第一章锅炉的启动与安全监护第一节.启动曲线的优化 一、我公司一般均采用滑参数启动,滑参数启动不但可以缩短从锅炉点火到发电机并入电网的时间,节省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还可以使整个机组的加热过程从低参数开始,从而使热膨胀均匀;还可使锅炉水循环工况和过热器冷却条件改善,使低压蒸汽较好地充满汽轮机,从而使汽轮机各部分温升均匀,热应力大大减少。1.在机组大小修后,一般都采用锅炉无火启动,所谓锅炉无火启动,即用外来蒸汽加热锅炉,在不点火的情况下,使锅炉工质升温升压。通常都采用下联箱加热的方式对锅水进行加热。锅炉点火前投入下联箱加热装置,汽包温升速度控制在0.5~1℃/min,无火启动的最初阶段力求缓慢,防止汽水冲击引起水冷壁振动,随着工质温度的升高,逐渐开大加热管的进汽门,经过3~4小时,锅炉汽压可升到0.5~0.7Mpa ,此时,锅炉已产生大量蒸汽,可进行暖管。采用无火启动的优点是:(1)启动过程中锅炉受热元件受热均匀,热应力小.(2)由于用蒸汽推动锅炉循环,点火后很快建立水循环.(3)由于点火前已产生大量蒸汽,可有效防止过热器和再热器超温.(4)可防止省煤器管超温。(5)因点火时炉膛已有较高的温度,对点火初期的稳定燃烧十分有利.(6)由于缩短了点火启动时间,可节省厂用电和点火用油(7)锅炉可长时间内处于热备用状态,汽压低于0.5Mpa即可投入加热装置,进行热保养.。第二节 锅炉汽包的安全监护一、汽包的安全监护(由于汽包是锅炉中壁最厚直径最大的设备,本文重点论述)汽包是锅炉的重要组件,在使用中如果操作或管理不当会使其上下壁、内外壁产生过大的温差和热应力。其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综合应力在局部区域的峰值可能接近或超过汽包材料的屈服强度,汽包壁容易形成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汽包将被破坏。汽包承受的应力主要有压力引起的机械应力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其中机械应力与其工作压力成正比,在设计中通过强度计算来确定汽包的壁厚、直径和选材等,运行中只要控制不超压运行,机械应力的最大值是稳定的。1 汽包热应力分析  锅炉在启动和停炉过程中,汽包壁内的温度场和传热条件不断变化。当温度变化时,汽包筒体存在着3种温差:内外壁温差(沿壁厚方向存在温度梯度)、上下壁温差(圆周方向的温度不均匀)、纵向温差(长度方向的温度不均匀)。因汽包可自由膨胀,故略去纵向温差的影响。(1) 上下壁温差产

生的热应力  汽包热应力计算文献[1]表明,汽包上下壁温差引起的热应力主要是轴向应力,切向和径向应力与之相比约低一个数量级,故可忽略不计。汽包上部壁温高,金属膨胀量大;下部壁温低,金属膨胀量相对较小。这样就造成上部金属膨胀受到限制,上部产生压缩应力,下部产生拉伸应力。热应力与温差成正比,汽包上下壁温差越大,产生的热应力越大。(2) 内外壁温差产生的热应力  汽包内外壁温差的形成主要是在升温过程,介质不断地对汽包内壁加热,内壁温升快,外壁温升慢,造成内外壁存在温差,使内壁产生压缩应力,外壁产生拉伸应力。应力计算文献[1]指出,内外壁温差产生的热应力主要是轴向和切向热应力,而且轴向与切向热应力大小相当,控制汽包内外壁热应力的关键是控制升温速度。(3) 热应力的计算  汽包温度场变化有3种情况:稳定温度场、匀速变化的准稳定温度场和温度快速变化的非稳态温度场。在稳态工况下,汽包外壁的保温层使汽包金属外壁近乎处于绝热条件下,此项热应力可不计。负荷变动时,开始时汽包内外壁面金属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同,经几分时间的过渡期,温度变化速度恒定,内外壁温差大体不变化,形成一种准稳态工况。过渡期内任意一瞬态,内外壁温差均小于准稳态时的温差。对于非稳态温度场,则可取一段时间的平均变化速度按准稳态温度场作简化计算。① 内外壁热应力计算公式  在锅炉启停过程中,按准稳态温度场求解,汽包内外壁温差热应力可由下面式子求得 :公式1-1公式 1-1式中 R1,R2———汽包筒体内外半径;r———研究点的半径,R1<r≤R2;t———温度;τ———时间参数;αl———线胀系数;μ———泊松比;E———汽包壁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tm(τ)———某一时刻的体积平均温度;σit,σia,σir———径向温差引起的汽包内壁切向、轴向和径向热应力;σet,σea,σer———径向温差引起的汽包外壁切向、轴向和径向热应力。② 上下壁热应力对上下壁温差热应力,可由下面式子求得:公式1-2公式 1-2 式中 Yp,Yf———汽包的实际热弯曲和自然热弯曲,且0θ———研究点的极角;t(θ)———周向温度分布;   Δt———汽包的上下壁温差;σa,σt,σr———轴向、切向和径向热应力。2 汽包应力分析与低周疲劳寿命(1).应力分析  图1为汽包底部轴向总应力的

合成情况,图中ABCD为汽包内部工作压力引起的机械应力,CDEF为汽包上下壁温差引起的热应力。一般情况,汽包上下壁温度很接近,故外壁拉伸应力较小,内壁压缩应力较大。机械应力与热应力的合成应力为AEFB,它可能已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σs(如图1所示)。但汽包使用的钢材的塑性较好,合成应力增加到屈服强度后就不再增加,由塑性变形吸收,其实际应力为AGHIB。可见汽包壁不会因实际应力达到材料的抗拉强度而立即破坏,但是会使汽包的工作寿命缩短。图1(2)应力对汽包寿命的影响  ①材料在接近塑性变形或局部塑性变形下长期工作,材质变坏,抗腐蚀能力下降,还可能引起应力腐蚀。  ②在锅炉启动、停运及变负荷过程中,汽包应力发生周期性变化,这将引起疲劳损坏。在长期的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汽包壁形成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汽包破坏。  ③汽包应力峰值超过屈服强度的数值越大,塑性变形区越大(图2),达到低周疲劳破坏的循环周数越少,即应力每循环一次的寿命损耗增大。δ1—应力曲线1塑性变形区;δ2—应力曲线2塑性变形区;δb—汽包壁厚;σm1—应力曲线1的峰值应力;σm2—应力曲线2的峰值应力3 控制措施  汽包热应力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对汽包上下壁、内壁温差进行控制。  (1)在升、停炉过程中,严格控制升温或降温速度,一般升(降)温速度不大于1.5℃/min。但在锅炉启动初期应采用更小的升温速度,因为升压初期汽水饱和温度随压力的变化较大,此期间更容易产生较大的壁温差。表1在升压或降压过程中,若发现汽包上下壁温差超过规定值(40℃),应减慢升(降)压速度。  (2)开机时,加强水冷壁下联箱的放水,通过适当放水,用热水替换受热较少的水冷壁及不受热的联箱等部件内的冷水,促使各部位温升均匀,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水循环,减小汽包壁温差。  (3)维持燃烧稳定和均匀。采用对称投油枪定期切换,或采用多油枪少油量等方法使炉膛热负荷均匀,确保水循环正常。  (4)尽量维持较高的给水温度。因为温度低的给水进入汽包,会使下壁温度低,造成上下壁温差大。  (5)向汽包补给水时须严密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门,否则,水短路进入汽包造成上下壁温差增大。  (6)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蒸汽加热水冷壁下联箱方法,能加快建立正常水循环。  (7)停炉后要避免大量排汽造成降压速度太快,应使汽包缓慢均匀冷却,同时尽量保持汽包高水位。  (8)降

压后期及停炉后要特别注意控制好汽包水位,尽量避免大量放水、补水使汽包下壁急剧冷却,汽包上下壁温差增大。  (9)在处理“四管”爆漏事故中,尽可能稳定地控制补水量。水冷壁、省煤器爆漏,水位难维持时宜尽快停炉,停炉后可不再向汽包进水。同时停炉后要避免长时间开启烟道挡板造成炉内急剧冷却。(10)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确保阀门严密。给水门不严密,启、停炉过程中不补水时,给水可能直接经省煤器再循环门漏入汽包;省煤器再循环门不严密,给水会直接漏入汽包 ,使汽包壁局部温度下降;定期排污门不严密,会破坏水循环,同时停炉中漏流,需要补充更多的给水,造成上下壁温差增大;对空排汽门、事故放水门的严密性差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第三节锅炉过热器的安全监护一、水冷壁监护水冷壁的受热情况,可通过装在下联箱上的膨胀指示器加以监视。在生产实际中一般通过均匀对称投燃烧器,各燃烧器定期轮换运行,加强水冷壁下联箱放水,采用无火启动等方式,促使水冷壁均匀受热。在检查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缓慢升压,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升压。二、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监护在启动过程中,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安全十分重要,应满足两个要求: 1、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应符合汽轮机冲转、升速、并网升负荷等要求。 2、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金属材料的允许温度,其联箱、管子等不产生过大的周期性热应力。(1)过热器的保护。单元机组的锅炉在启动过程中是靠自身蒸汽冷却过热器的。在锅炉点火后未产生蒸汽前,为防止管壁超温,通常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大于540℃,因此在点火时一般先投下排油枪,投油不能太多,燃油量的增长不能太快。在点火升压初期,为了防止过热器管壁超温,应尽量保持稳定的燃烧工况,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差。在冷态启动过程中,应开启过热器疏水门进行充分的疏水,防止管内的积水形成水塞,阻碍蒸汽畅通。在升压过程中,流经过热器的蒸汽流量对过热器的安全有影响。蒸汽流量小时,过热器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冷却;蒸汽流量大时,锅炉的升压速度减慢,启动时间延长,启动费用增加。所以在启动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缩短启动时间,制定最佳的升压曲线。(2)再热器的保护。启动过程中再热器的保护主要通过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和高低压旁路来实现的。三、尾部受热面的监护省煤器的保护是通过汽包和省煤器之间的再循环管来保证的。对于空气预热器首先要防止二次燃烧,其次是

不正常的热变形,在启动的过程中要严密监视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当发现排烟温度不正常的升高时,应立即停炉或停止启动。对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在点火前启动,以防止其变形。四、热膨胀监护机组大修后,必须通过膨胀指示器严格监视各部件的膨胀情况,检查膨胀方式和膨胀数值,如膨胀不正常,必须限制升压速度,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五、蒸汽品质的监护锅炉在启动的过程中,应对锅水的含硅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含硅量限制锅炉负荷,通过锅炉的连排或定排系统控制锅水的含硅率。表2列出了不同压力下锅水允许的含硅量。蒸汽压力(Mpa)9.811.814.716.7锅水中SiO2含量(μg/L)3.31.280.50.3表2 锅炉蒸汽品质的其他参数应符合以下标准:表3(文献5)项 目数 值项 目数 值铁(μg/kg)≤20钠(μg/L)≤10铜(μg/kg)≤5电导率(μS/cm)≤0.3表3第二章 锅炉的燃烧和调整第一节 锅炉的燃烧特性一、经济性方面1.从优化燃烧的经济性考虑,在组织燃烧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煤粉的燃尽程度(2)过量空气系数 (3)煤粉细度(4)锅炉煤种和负荷适应性2 安全性方面(1)炉内结渣和积灰的控制(2)受热面的磨损和腐蚀的控制(3)四管爆破的控制(4)防止燃烧器长期运行的过热和烧坏二 运行参数对四角切圆锅炉优化燃烧的影响1 燃烧器出口速度改变(负荷改变)的影响当锅炉负荷降低时,送入炉内的燃煤量减少,燃烧所需的总风量也相应的减少,一、二次风的风速普遍降低。炉膛温度下降,炉内燃烧稳定性变差。此时四角煤粉气流火焰配合稍有不当,就有可能引起着火不稳和火焰发生脉动。要保证锅炉在低负荷下稳定燃烧,必须了解和掌握变负荷下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锅炉变负荷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燃烧器出口风速改变。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燃烧器出口风速增加时实际切圆直径减小,减小幅度与燃烧器高宽比有关,高宽比越小,减小幅度越大。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炉内温度水平较低,此时,降低燃烧器出口的风速,一方面使一次风着火提前;另一方面,使炉内切圆直径增大,这对稳定炉内的燃烧是有利的,但要注意火焰冲墙和结焦腐蚀问题。第二节 锅炉低负荷及调峰运行的燃烧和调整随着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增加以及原子能发电厂的投运,为保证良好的运行经济性,原子能发电厂须承担基本负荷,这势必要求火力发电厂承担调节电网负

荷的任务,而且需要大机组参与调峰才能满足要求。 一、低负荷运行时炉内的问题1. 燃烧稳定性锅炉燃烧稳定是限制机组最低负荷的关键因素。低负荷时,炉膛温度下降,煤粉着火困难,火焰稳定性差,易熄火,如处理不当,会引发炉膛爆炸事故,一般需要在运行中采取以下措施: ①适当降低一次风; ②提高煤粉浓度; ③设置火焰监测装置和灭火保护装置等2. 制粉系统和炉膛爆炸机组的频繁调峰容易造成磨煤机故障率升高。对于直吹式系统,磨煤机运行与锅炉燃烧稳定性之间联系紧密,特别是在锅炉低负荷运行的过程中,磨煤机的故障停运易使原来就不稳定的燃烧条件更加恶化,导致炉内灭火,若运行人员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炉膛爆炸事故二、低负荷运行时的汽温及其调节1. 过热器、再热器汽温过低的问题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往往会出现随负荷降低,过热器、再热器汽温随之下降的现象,若采用变压运行方式,虽可在较宽的负荷范围内保持气温一定,但当负荷低到一定程度时,仍会出现汽温随负荷下降而下降的情况。此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1) 运行中采用增大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的方法来提高汽温,但这将使锅炉的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效率。(2)提高火焰中心高度 2. 过热器和再热器汽温偏差和壁温的问题由于低负荷条件下蒸汽流量小,分配又不均匀,炉内燃烧易发生偏斜,极易引起过热器或再热器管壁超温,此时可通过控制过剩空气系数不要过大、适当多投入一级减温水、炉内燃烧应保证锅炉投入燃烧器对称,保持各燃烧器间风粉分配的均匀性以及控制负荷增减速度等方式避免管壁超温。3. 汽温调节问题低负荷时汽温的可调量较小,如减温水调整门漏流量太大或调节性能不好,则往往只能采取手控方式,易造成汽温大幅波动。因此应改善减温水调整门的性能,扩大汽温自动调节的负荷范围。第三章 锅炉的安全问题 第一节 汽温的调整及防止超温对策一、 影响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变化的原因锅炉汽温稳定是衡量锅炉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汽温过高,会引起锅炉和汽轮机金属材料的超温过热,加速管子金属的氧化,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而汽温过低会降低热循环的效率,同时使汽轮机的末级叶片处的蒸汽湿度增大,对叶片侵蚀作用增加,严重时甚至发生水冲击,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再热汽温变

化过大还会使汽轮机中压缸转子和汽缸之间的膨胀差变化,造成汽轮机剧烈振动。现在大型电站锅炉对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有严格的要求,通常要求蒸汽温度与额定汽温之间的偏差值在-10~+5℃范围内。运行时影响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锅炉负荷的变化 当锅炉负荷增加时,对流式受热面的吸热量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出口汽温随之增加。对于辐射式过热器,由于燃料量和过热器内蒸汽流量都相应的增加,但炉膛温度增加较少,辐射式受热面吸热量增加不多,不及蒸汽流量增加的比例大,因此每千克蒸汽所获得的热量减少,辐射式过热器的出口温度降低,当锅炉负荷降低时正好相反。再热汽温的变化特性与过热汽温的变化特性基本相同。2、燃料特性变化燃料特性的变化主要是指煤中灰分、水分和挥发分对过热汽温的影响。当灰分和水分增加时,燃料发热量降低,达到同样的负荷必须增加燃料消耗量,水分蒸发也使烟气容积增大,导致流过过热器的烟气气流速度增加,对流换热加强;同时灰分和水分的增加还会使炉膛温度降低,炉膛辐射传热量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增高,这些因素导致了对流过热器的出口温度升高。虽然辐射过热器由于炉膛辐射传热量的减少而使出口汽温降低,但由于一般锅炉的过热器系统以对流过热器为主,所以最终过热汽温还是升高了。灰分变化对锅炉汽温的影响较复杂。灰分增加会导致炉膛沾污,使得炉内的吸热量下降,如果过热器本身也因灰分增加而沾污,影响对流吸热,则会使汽温降低。煤中挥发分降低,含碳量增加或煤粉变粗时,使辐射吸热量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增加,从而引起对流特性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汽温增加。3、火焰中心变化火焰中心上移时,炉内辐射吸热量的比例减少,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对流吸热份额增加,使出口温度升高。4、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当送风量和漏风量增加时,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温度降低,辐射式受热面吸热份额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同时过热空气系数增大还使燃烧生成的烟气增加,烟气流速增加,对流换热加强使具有对流特性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出口汽温增加。当入炉空气量不足时,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会在烟道内发生二次燃烧,引起过热器出口温度升高,甚至会烧坏过热器,此时应立即调整,当调整无效,排烟温度超过250℃应立即停炉。 5、炉内过热器、再热器积灰结渣,使水冷壁吸热量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增加,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出口汽温增加。但过热器和再

热器本身污染严重时,吸热量下降出口汽温也随之降低6、给水温度变化给水温度变化时,加热给水所需热量变化。例如锅炉负荷不变时,给水温度降低,给水所需热量增加,如果入炉燃料量不变,则蒸发量必然下降,而过热器吸热量基本不变,导致过热器出口汽温升高。为维持负荷必须增加燃料量,使炉内烟气量和炉膛出口烟温都提高,使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增加。辐射式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温度受给水温度变化影响较小。7、饱和蒸汽用量变化锅炉使用饱和蒸汽吹灰时,为保证负荷需要,必须增加燃料量,导致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汽温增加。8、饱和蒸汽湿度变化在正常工况下,饱和蒸汽湿度的变化很小,但运行不正常或不稳定时,如汽包水位过高、锅炉负荷突然增加、炉水含盐量过大等情况下会导致饱和蒸汽湿度增加。饱和蒸汽中增加的水分在过热器中汽化吸热,使过热汽温降低。9、减温水量变化我厂以锅炉给水作为减温水,当给水系统压力增加时,尽管减温水调节门开度未变,但减温水量增加,使汽温下降。二、 运行中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方法蒸汽温度的调节方式有两种,即从烟气侧调节汽温和从蒸汽侧调节汽温。在烟气侧调节汽温时,通常有两种途径,即改变通过过热器的烟气流量或过热器进口的烟气温度。烟气侧调温时,汽温可按需要升高或降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受热面,但这种调温方式的调节精度较低,一般用做粗调。蒸汽侧调节汽温的方式有喷水减温器、汽-汽交换器等,烟气侧的调温方式有烟气再循环、烟气挡板和调节火焰中心高度。1、运行中的汽温调节的要求:(1) 过热蒸汽温度在锅炉负荷60%~100%范围内,再热蒸汽温度在锅炉负荷70%~100%范围内应保持在额定值。(2) 主汽温调节应采取喷水减温为主,燃烧调节为辅;再热汽温采取以汽-汽交换器调节为主,以喷水调节为辅。(3) 正常运行中应保证各段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不超温。(4) 正常运行中各汽温调节应投入自动,并经常监视减温器出口汽温及各段蒸汽温度的变化,若发现蒸汽偏差较大时解列自动改为手动调节。(5) 正常运行中不能使用事故喷水,只能在事故的时候使用(6) 禁止使用改变炉膛负压的方法调节汽温。2、当主汽温度高时的处理措施:(文献5)(1)开大减温水,观察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2)适当降低火焰中心(3)在允许的条件下,减少过剩空气(4)停止过热器吹灰,加强水冷壁吹灰(5)如果汽温超过540℃可适当降低汽压或负荷,必要时采用滑压运行。

当主汽温度低时的处理措施与上述措施相反。三 防止锅炉管壁超温的措施1、正常运行中必须严格监视锅炉各段受热面管壁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再热热段管壁温度运行中维持在540℃以下,最大值不超过560℃。2、再热蒸汽的调节主要靠燃烧的调整来实现,在正常运行中,应该尽量少使用再热减温水,禁止将再热减温器前的温度维持过高而大量使用减温水。3、正常运行中4、5号磨煤机应尽量避免同时运行,以降低锅炉出口烟温,若必须同时运行时,应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680℃(调整方法可采用加大上排二次风,减少下排二次风,减少上排给煤量,加大下排给煤量。也可以加强局部区域的吹灰次数,改善受热面的换热条件等方法。)4、正常运行中维持合理的氧量达到最佳燃烧状态运行中过热器后氧量不应低于 3.5%。5、加强本体吹灰器的运行和维护,严格按制度进行吹灰。6、加强对制粉系统风煤比的控制,随着磨煤出力的大小,改变系统一次风量,从而控制煤粉细度在合格范围内,不因煤粉过粗,使燃烧滞后造成过热、再热区域烟温过高,壁温不正常升高。第二节 锅炉积灰、结渣及其防止措施一、 炉内积灰、结渣对运行特性的影响1. 对炉内传热的影响炉内积灰、结渣后使传热热阻增加,水冷壁的吸热量减少,导致锅炉的出力下降。严重的结渣会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2 对烟道阻力的影响积灰会造成烟道的流通截面减少,黏结性强的积灰,会在管子正面生长并迎着气流不断生长,引起管束阻力迅速增加直到烟道堵塞,从而增大了引风机的功耗,并可能产生锅炉的损坏事故。3 对受热面寿命的影响由于积灰层或熔渣有较强的腐蚀性,致使金属被强烈腐蚀,管壁减薄而产生爆管。同时积灰导致炉内传热恶化,炉膛出口烟温升高,造成屏式过热器等受热面超温,使金属强度降低而造成爆管,缩短受热面寿命。二、防止锅炉积灰、结渣的措施1.我们主要从通过优化运行方面来减少受热面的结渣和积灰。(1) 控制合理的炉内过量空气系数。(2) 保证空气和燃料的良好混合,避免在水冷壁附近形成还原气体,防止局部严重结渣、积灰。(3) 对易结渣煤用各种运行措施控制炉内温度水平。实践表明:温度提高,受热面的结渣会呈指数规律上升,对易结渣煤要严格控制运行温度,如加大运行过量空气系数,增加配风的均匀性,防止局部热负荷过高和产生局部还原气体,防止一次风直接冲刷管壁等,必要时可以采取降负荷运行。(4) 对已出现结渣的炉膛可适

当采取降负荷。(5) 组织合理而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是防止结焦的前提。(6) 提高一次风刚性可以减轻燃烧器附近的结渣。(7) 要有合格的煤粉细度。(8) 四角煤粉浓度应尽量均匀。(9) 给煤机运行尽量稳定。(10) 掺烧不同煤种。(11) 选择最佳的吹灰周期。第三节 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的有关问题 一、我厂四号炉磨煤机的型号为MPS中速磨煤机,共5台,配5台皮式给煤机 。制粉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各燃烧器,为了保证其着火和燃烧稳定,应使其处于最佳的运行工况下工作(如图3-1)。MPS磨煤机一次风量与给煤量曲线 图 3-1100% -------------------------------------------------------------------------------------75%一次风量31%(16.4t/h) 给 煤 量 100%(52.6t/h) 图3-1 1. 制粉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因素主要有:(1) 保持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处于最佳范围内。(2) 保证燃烧器能按一定的风粉比例向炉膛送入燃料和空气。(3) 给煤机稳定运行2.风粉分布不均是指以下两种情况 (1)分配到各个喷嘴的风量和粉量不等,导致各燃烧器风煤比例失调。 (2)同一喷嘴的横截面上煤粉浓度和颗粒度分布不等,引起局部缺氧、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喷口局部烧坏、炉内局部结渣和锅炉效率下降。 3.结合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引起输粉管道风煤分配不均的原因主要有:(1)磨煤机出口送往各角风管的风粉量不均(2)由于输粉管道的长度不同、弯头数量不同导致各粉管的各综合阻力系数不同,在相同的压差下并列运行会引起风粉分配不均。因此运行人员在运行调整的过程中要加强监视和调整,通过现有的监视设备使风粉分布均匀,使制粉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二、 影响中速磨煤机工作的主要因素评价中速磨煤机工作的指标有:磨煤出力、煤粉细度、与锅炉燃烧系统的配合、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及运行电耗、碾磨部件的使用寿命等。磨煤出力随锅炉负荷而变化,其变化的范围取决于磨煤机的型号,所磨制的燃料性质及所需要的煤粉细度,同时还与碾磨部件的磨损情况及运行中碾磨压力的设置有关。煤粉细度的确定取决于锅炉燃料的性质。它应是锅炉燃烧损失与运行电耗及制粉金属损耗之和为最小的经济煤粉细度。我厂燃用的煤种为山西大同小峪煤煤粉设计细度为R90=20

~25%。磨煤机与燃烧系统的配合反应在制粉系统的通风量与燃烧要求的一次风量是否匹配。系统工作的安全性除对原煤带进来的三块(铁块,木块和石块)在运行中易引起磨煤机的振动、石子煤排放量增大等故障外,主要是制粉系统的防爆问题。三、 预防制粉系统内煤粉自然和爆炸的安全措施 1.预防制粉系统内煤粉自然和爆炸的安全措施有(1)设计安装时应避免制粉系统内有造成煤粉或可燃物积存的死角,管道走向合理,避免采用过长的水平管道和过低的风粉气流,以免煤粉沉积。(2)运行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输粉管风粉分配不均现象,并加强监视,防止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导致管内煤粉积存。(3)加强原煤管理,防止原煤中有雷管等可燃物的存在。(4)加强制粉系统保温,防止煤粉因结露产生结块、沉积。(5)锅炉停运时间长时,应排空粉仓、磨煤机内存煤,并进行吹扫。(6)运行工况不稳定时,如启停制粉系统或系统断煤时易造成煤粉自然和爆炸,应加强监视,防止断煤事故的发生。(7)由于制粉系统爆炸时压力一般不超过0.22~0.25Mpa表压,对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可提高部件的结构强度不小于0.3Mpa.2.一旦制粉系统发生爆炸,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 制粉系统有自燃现象时,应停止通风,防止空气进入制粉系统。磨煤机入口发现自燃时,并加大给煤,必要时投入消防蒸汽进行灭火。(2) 发生制粉系统爆炸后,应紧急停用该套制粉系统,采用蒸汽灭火后,需全面的检查确认无火源后方可检查修复及重启动(3) 应调整锅炉燃烧,防止锅炉因制粉系统爆炸或停止运行而发生灭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