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级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地点: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岳麓山,黑麋峰

指导教师:

日期:2012.11.28---2012.11.25

  

实习日志

课程名称: 工程地质                    实习起止日期: 2012   年10   月  28日至    20##年   11月   25日

年级:20##级                专业:土木工程                      

实习队长:

指导教师:

目录

1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4

2    岳麓山…………………………………………………………………………7

3    黑麋峰…………………………………………………………………………11

20##年10月26日我们先举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同学们都蠢蠢欲动,拭目以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准备了这次实习.毕竟这是我们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去野外实习,同学们都很期待.

1. 湖南省地质省博物馆

实习目的与任务:识别几种主要的造岩矿物以及常见的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时间: 20##年10月28日

地点: 湖南省地质省博物馆

   实习的主要内容:观察认识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黄铁矿的岩石

                   观察认识砂岩,页岩,石灰岩,花岗岩等

                   观察认识古生物化石.

         根据大学生计划培养方案,今天我班到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实习.旨在让同学们对岩石,地质概貌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看到这些实物我们对书本上的一些图片,文字解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是我拍的一些岩石的照片和对图片的注解.

石英,无机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CaO、MgO等,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 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 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另外,“石英”也是较常见的人名。

云母是一种造岩矿物,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状、片状、柱状晶形。颜色随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异,主要随Fe含量的增多而变深 。云母的特性是绝缘、耐高温、有光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弹性和韧性。在工业上用得最多的是白云母,其次为金云母。

方解石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

 

黄铁矿

黄铁矿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型晶体结构。

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

下面是生物化石的一组图片:

  大象化石

    原生生物化石

  恐龙模型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从这次实习中我们立体的形象的看到了这些关于工程地质的实物,激发了我们对土木工程的热爱和学习的激情,增强了我们的职业兴趣,

让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历史变迁和年代的交替所遗留下来的轨迹,透过这些轨迹,让我们通过学习,掌握它的规律来更好地了解地质的变化,让土木工程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以有利于社会的工程建设.

2. 岳麓山实习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认识与了解地层的一般概念.

                 认识岩层的层状构造与各种产状的岩层.

                 观察与认识地质构造.

时间: 20##年11月4日

地点: 岳麓山

实习的主要内容:观察地层构造.

      岳麓山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 岳麓山山体为砂岩、砂砾岩、板岩 等较坚硬的岩层组成,抗风化力强,故能保持低山地貌,四周断裂处经长期的侵蚀,逐渐形成沟壑、溪谷,使山体更显巍峨耸立,从白鹤泉至爱晚亭一线为一横向断 裂发育成谷地,地下水沿断层汇向低谷,而有白鹤、青枫诸名泉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营造出了名誉宇内的岳麓山自然景观.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3亿余年.

判断爱晚亭所处位置是向斜还是背斜

                             爱晚亭

当我们来到爱晚亭时,老师向我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怎么样证明爱晚亭在历史上是处于一个背脊的地方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两旁都是山的爱晚亭怎么会在背脊上?

随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两旁的山体查看岩石纹理,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清风峡两边的岩层走向完全相反,这让我们恍然大悟,虽然对地理不是特别了解,但还是很明显因为这里以前是一个背脊,所以两边的岩石走向不同将其挤压拱起,形成背脊。至于这是怎么成了一个谷地呢?这个我不太清楚。

证据一:岩石走向不同,山体受到水平挤压力,背脊褶皱与爱晚亭两点相对,连成背脊轴,而爱晚亭跨在背脊轴部;

证据二:爱晚亭前面的岩石与湖泊两侧山体的岩石一样;其倾斜方向都是由靠近爱晚亭一侧向两边向下。

证据三:标志层的成分,一圈同成分的岩石成轴向分布,证明这里本来的确有过拱起的山脊。

证据四:由风水常识,一般建筑物都是修建在背斜上。由这三个证据可以判断爱晚亭所在位置是在背斜处。但爱晚亭处在山谷是因为背斜易受侵蚀形成山谷。

背斜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确定一个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而不能单凭地表形态来判断。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   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天然气构造。开发石油、天然气多寻找背斜构造。(包括海底油、气开采)   背斜因其拱形结构,受力均匀,隧道、铁路等对地质要求较高的工程多选址背斜

背斜的上下构造的位置和形象虽大体相似,但三者之间存在着地层角度不整合和构造不整合,显示这个地区的旋扭运动具有继承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沉积岩

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曾称水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 (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沉积物指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碎屑物,如砾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残骸等。主要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其次是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宇宙物质等。沉积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这次实习让我们切身认识了沉积岩以及背斜的特点,在修筑构筑物时这些地质地貌会对构筑物产生什么影响.比如说在山里修筑公路时边坡的倾角会对道路造成一定的危险,当岩层的倾角大于边坡的坡角时容易发生坍塌,滑坡的一些地质灾害.当修筑的工事需要穿过大山时,如果遇到背斜或向斜这样的岩层时,最好从其翼部穿过预防修筑时漏水和透水事故,等等.

3. 黑麋峰地质公园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熟悉一些风化作用,地貌形态及沉积物

时间:20##年11月25日

地点:黑麋峰

实习的主要内容:地势地貌形态,不同地质条件对构筑物的影响.

      今天一大早,天还下着小雨我们就从学校出发到长沙北郊的黑麋峰实习,路上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快到黑麋峰的时候有一段山路,非常险要,很多弯道,我们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路边是一些比较陡峭的石崖,可是看得出修路的时候是先凿断石崖,然后才开始修的,难度非常大.

黑麋峰森林公园是省会近郊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4079公顷,主峰海拔590.5米。山脉向西南延伸,止于湘江东岸,区域内岗地面积较大,岗顶多为平展伸延,地表缓和起伏。

这里的路边的地质大部分都是花岗岩,并且风化的程度很大,用手就能从岩体上取下一些碎屑,取下的碎屑都是小的花岗岩颗粒.上面的就是裸露着的花岗岩,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路边的地基基本上都是这些花岗岩风化后的土壤 .

这里有很多像图片上的这种大石块,并且表面光滑,老实说这是风化的结果.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我们学工科的同学,在两年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与社会实践完全脱离开来,仅是在一张纸上讲学问,而不是在社会实践中讲学问,所以我们学习过程中能有一次这样的实践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学院也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学校安排这样的实习教育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是为了拓展我们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在学习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两年之后,组织我们进行认识实习。学校安排的认识实习教学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建筑施工单位是怎样组织施工管理的,怎样进行生产的。也对一栋房子的施工流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也能培养我们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第二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唐国帮

班级:20101015

学号:2010101523

指导老师:党超

实习时间:20xx年1月2日至

一、前言 地质实习是课堂地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掌握、巩固、消化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丰富我们个人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过程,使我们懂得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为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了解,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

二、地质实习的目的

1. 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 了解秭归县岩石组成及其年代

3.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 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 认识断层、滑坡等地质现象

三、地质实习的意义

了解常见的地质现象,加深对书本的领会,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一些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治理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四、地质实习日记

20xx年1月2日 星期一

今天一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去实习的道路,虽然一路颠簸难免会把兴致减掉一些,但还是感觉蛮好的,难得一次实习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争取多学一些知识。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到了目的地,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用于测量岩层的产状,我们就开始动工了,在一号采石场我们测了几组数据。

一号采石场,为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志留系泥岩和灰岩,泥岩和灰岩属于沉积岩,为古生界时期,加里东运动所形成。

我们在这里测量岩层产状,基本掌握了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采石场,此处也为志留系泥岩和灰岩,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下一站,另一个奇特的地质现象,侏罗纪砂岩,附图如下,此处海拔不是很高,较其它地方低,它的周围都是志留系的地层,按理说侏罗系地层应在志留系地层的上面,而在这个中等海拔的地方却有侏罗系岩层,可以说明在这个地方曾发生过比较大的地质运动,导致地壳沉陷,使侏罗系地层在较其它地方低的海拔出现。又因为此处裸露在地表,遭受到地表的地质力的作用,使岩层出露,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光秃秃的地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在这个地方看完了之后,我们就启程去往下一站,只因雾大,未能看到太多的地质现象,不过今天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至少知道怎么用地质罗盘,看到了一些奇特的地质现象,这也正是我们此次出来实习的目的,在回家的途中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因为我利用了这次机会学到了我想要学到的东西,随着车子的又一次颠簸,我们回来了,期待明天的实习! 20xx年1月3号 星期二

今天又是差不多的车程,但已阻挡不了我们实习的脚步,天公不作美,天气很寒冷,临近中午的时候还下起了小雪。让地质实习更加艰难,同时也增添了几分诗意。

我们的第一站是仙女山断裂园,这里有杨家岭地质构造,附图如下,此处为一个逆冲断层,是小角度的地层逆冲所形成的断层,此断层的下面是志留系地层,上面是奥陶系地层,本来说来,奥陶系地层应该在志留系地层的下面,但现在它们的位置已经换了,说明受地质构造力的作用有浅层的滑移导致形成这样的地质现象。

这里是地质学家研究三峡地区地质构造的重要场所,目前对杨家岭的地质构造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杨家岭构造是第四纪(大约2303万年)以来的山崩滑坡体。这种观点认为本区曾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山崩(发生于大约78万年至12万年)和滑坡(发生于大约1万年)为地壳强烈上升,河流下切,岸坡失稳所产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杨家岭杨家岭构造是一种逆冲推覆构造(指倾角十分低缓的推移距离

在数公里以上的大逆冲断层)并认为其经理了多次逆冲推覆的历史,可能发生于前喜山期,(大约6550万年前)但主要是喜山期以来(尤指第四纪末至全新世)向北逆冲推覆的产物。我本人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浅层滑移之后所出现的地质现象,以及白垩纪时期所反转在地表的巨石。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在这一站看完之后我们去了下一个站点,仙女山断层擦痕。(见附图)这是发生在古生代石灰岩中的断层擦痕,断层擦痕是指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时留下的痕迹,即在断层面上产生的沟槽状细微平行刻痕。组成断层刻痕的擦沟或擦槽往往一端宽且深,另一端窄而浅并逐渐消失,根据它的延伸方向及擦槽形状,可以判别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手摸断层擦痕有光滑感的方向代表断层另一盘滑动的方向。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接着我们去了另一个地方,在一个山体的坡度上,分布着志留纪时期所形成的志留系页岩,如下图,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此页岩因为被裸露在外面,所以遭到严重的风化剥蚀,以至于面目全非,用手轻轻一捏就会破碎,在这个山坡下面用岩石砌了一堵围墙,用以防止风化的页岩被外力所造成崩塌而堰塞公路。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在这之后我们去了著名的风景区——九畹溪,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褶皱现象,这是我们实习两天以来第一次观察褶皱,在溪岸的褶皱相对而言比较平缓,地质应力还不够大,没有造成较大的弯曲变形,只有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处倒转褶皱,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地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应力非常集中,造成岩石严重弯曲变形,以至于是之翻转,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观。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地址的应力分布及构造应力的作用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对于我们实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使我们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对于我们这些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又轻松的过完了一天的实习。

20xx年1月4日 星期三

在持续两天的野外实习之后我们换了一个风景更加优美的地方——链子崖风景区。 链子崖的神秘其实在于新滩一带是一个古滑坡体。链子崖上的裂纹其实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据历史记载,自东汉永元12年以来,新滩发生过大规模滑坡21次。滑坡曾造成长江2次断流(19xx年19xx年)。链子崖上从猴子斜坡到筲箕洼、雷劈石,有250万方破碎的岩石。从下仰望链子崖,见纵横交错的裂纹。而顶部最大的裂缝宽6到7米,深100多米,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有人比喻那是高悬在兵书峡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剑。

链子崖险情自19xx年被发现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湖北省有关单位成立了治理川江航道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在链子崖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进行了数十年的监测。19xx年,国家科委、省政府等单位向国务院递交了治理链子崖工程的可行性报告。19xx年,国务院总理李鹏批准了这个报告,并拨出总理专项基金1100万元,用于链子崖工程治理可行性研究。国务院并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任组长、国家计委和湖北省政府领导任副组长,由财政部、交通部等八位副部级领导任成员的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地质灾害治理领导机构——链子崖工程治理领导小组。19xx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由无数地质、设计、施工专家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链子崖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示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由地矿部负责组织实施。19xx年,治理工程正式开工。 19xx年,治理工程结束。173根巨型铁链铆固五万方危岩体。链子崖更加名符其实。现在乘船经过此地,还可见链子崖上的裂缝和治理链子崖时留下的痕

迹,李鹏的题记号也依稀可见。

链子崖是世界岩崩治理地质的奇观,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被地质泰斗李四光先生定为“世界地质研究的化石”。链子崖曾是一座布满裂纹的悬岩绝壁,

最大的裂缝有5米多宽、700米深,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治理链子崖地质灾害,国家首次动用了国务院总理基金4600万元,采用最先进的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经过四年的治理,智慧的人们终于用整体锚固的方式实现了千钧铁链锁住链子崖的梦想。

现在整个链子崖已经被GPS点覆盖,工作人员全天候的进行裂缝动向观察,在近几年的治理中,链子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习就在这样的形成下结束了,但我们学到的知识将会让我们受用一生。

结束语:

地质实习给了我很多实践的机会,使我所学的知识有了用处,让我有广阔的天地去尽情的挥洒我的智慧,很高心能参加实习,也期待下次还有机会让我在实践的浪潮中去勇敢的搏击风浪。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