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调研报告写作指导与要求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调研任务书

建筑学0802

一、 调研目的

通过选取中山大学老校区校园景观空间作为调研对象,培养学生认识植物、熟悉常用植物、了解园林景观分区及各分区中的常用园林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研究、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园林植物配置与设计对人的使用方面的认识,巩固园林植物配置课程学习的成果,并为下阶段——大学校园景观安全性调研及问题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 、任务安排

1 最多每6人一组,分组提交实验报告成果;

2 调研采用实地典型空间调研的方式;

3 实地典型空间调研任务安排

(1)调研地点——中大老校区

(3)调查内容

——常用园林植物(结合PPT中认识常用园林植物,尤其是主要行道树和各种观花观果植物) ——园林景观功能分区

——各园林分区中的常用园林植物认识(植物的功能、种植形式、设计手法等)

三、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格式要求

? 标题:xxx调查与研究

? 摘要——简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主要结论和建议; 1 研究背景

简述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 方法

说明用什么方法取得研究成果(现场调查、拍照、手绘草图等);

3 结果

阐明调研成果(文字、图表相结合);

4 结论

总结研究成果(主要发现和结论),提出现有的成就(合理的规划设计原则、手法、模式等)和存在的问题;

5 建议与讨论——为下一次汇报做准备:大学校园景观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即植物配置中存在哪些景观安全隐患?如何解决?

 

第二篇: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摘要: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背景下,学校环境对大学生交往的影响日益明显。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只有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才能培育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 “ 孟母三迁 ” 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本次调研主要以河北工业大学院部为代表,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走访与问卷调查,简述了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分析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动特点" 对校园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及行为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查,并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分析调查结果,结合实例讨论了行为参与和空间交往、环境品质与行为活动以及行为的负效应过程等问题" 并进一步从满足人的行为角度出发,通过全面的走访调查、亲身体会、收集资料、整理、分析等,了解大学生在校园环境设计方面的真正需求。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合理的解决对策和实施方案,力争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并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特长,在调研中增长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了解、洞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学习融于实践,拓宽视野,同时,以大学生自身的力量,加强校建工作,为在校大学生打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温馨的学校环境,使他们切实感觉到学校的温暖。

关键词:

大学校园主要广场空间;河北工业大学院部; 交往空间;环境与行为;公共交往空间;心理需求。

正文部分:

一、主要广场空间

每一个校园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起着举办集会、开办展览、举行演讲等作用,是学生交往交流的大型空间,对广场空间的合理设计是完善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主要手段。

1、集散广场空间

(1)东院第七教学楼前广场

广场位于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东院中部,在第七教学楼前,正对七教楼前大台阶。它以第七教学楼为底景,南至化工楼,南北分为两部分,北侧靠近七教部分为广场空间,在重要活动期间起着举办集会、晚会、展览等作用,在日常起停放车辆作用。南侧靠近化工楼部分为绿地,内铺有蜿蜒的小路,并植有高大的树木,树下设有石桌石凳和木长椅,为室外休息,学习空间。

在实地观测中,我们发现日常东院第七教学楼前广场中的活动以间断性的机动车流动和周期性的人流流动为主,东园第七教学楼为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三个院中最重要的教学楼,集行政办公和教学于一体,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其楼前广场建设也成为东院校区一个有分量的重心。第七教学楼为大型标志型建筑,其门前有大型室外台阶及平台,在重要活动期间,如学校校庆庆典,举办晚会等活动可将此平台作为舞台,广场作为观众席。或角色互换在广场上搭建舞台,将大型台阶与平台作为观众席。这正是广场与建筑功能与外型的成功结合,互相服务,互相呼应。气候舒适时,尤其在夏秋季节,广场绿地石桌旁的石凳上常坐满捧书学习的同学,木长椅上则坐满休息闲聊的人。这些人绝大多数在第七教学楼中学习或工作,在这片小的绿化空间中,放松身心,享受自然。依据问卷的调查统计,91%的同学对这片广场基本满意,47%的同学认为广场空间形式有些单一,应进一步丰富。

(2)南院第九教学楼前广场

广场位于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南院西部,在第九教学楼前,广场东侧为礼堂,北侧为南院校门入口大型花坛,广场功能较为单一,主要起举办集会,停放车辆作用。主要服务对象为第九教学楼和礼堂。

在实地观测中,我们发现日常南院第九教学楼前广场中的活动主要以人流流动为主,第九教学楼为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南院中最重要的教学楼,是南院的标志性建筑,此广场为第九教学楼入口的铺垫,用于对视线及出入教学楼的人流的缓冲。在礼堂有活动的时期同时服务于礼堂和九教,作为集散广场。此广场主要用于交通和停放车辆作用。根据问卷85%同学认为此楼前广场冰冷,不亲和。因为处在教学楼北侧,终日在楼的阴影中且秋冬季节天津多风,在楼前广场处风力加强,给进出于教学楼的人带来诸多不便。

2、绿化休息空间

(1)六教后绿化空间

六教绿化休闲区处于三座教学楼的围合之中,置身其中有一种私密隐蔽感,设置该广场的初衷是为师生提供一处休息绿化 - 1 -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空间。在建成使用中,我们发现这个空间的滞留人员并不多,据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座位。这些都说明该绿化广场并未完全实现设计者的真正意图。在我们的实地观测时段中,很少有人进入绿化广场中驻足,只有少数同学两两成组的在其中散步,每一组人之间保持着相当的距离,缺乏足够的座椅,使师生无法在其中驻足。在现场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从绿化空间的相对封闭性感到很满意,其营造的氛围让人们有真正接近自然的感觉,但大家提到了此空间座椅的缺乏,问卷统计中也有80.2%的同学持同样的观点。

(2)南院入口绿化空间

进入南院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的绿化广场,该广场被两条主要道路夹在中间,内部绿化做的很漂亮,但我们发现这个绿化广场的利用率并不高,学生、教师等人群在其中的自发性、休闲性活动并不多,只有广场靠近教学楼的那一小部分有人休息,大面积的空间只用于观赏,缺乏足够的座椅,不是使更多的师生在其中驻足,使空间更显得空旷而人气不足。在我们的时段观测中,发现进入南院内部,大家普遍都是从两侧的主要道路上经过,几乎不会有人从绿化广场内经过。绿化休息广场设计的初衷是为师生提供一处休息空间 ,让人们愿意感受并接受大自然带来的清新感,此广场却没能很好的实现它的主旨意义。在现场的访谈中,很多人对座椅的数量表示不满,问卷统计中也有86.4%的同学持同样的观点。同时,同学们还提出一个问题:此广场不应该封闭临校门的那一面,这样明显阻止了人们直接进入的心里和意愿。

(3)东院入口绿化广场

这块绿化空间在校园中所处地理位置优越,里面有蜿蜒曲折的小路,高低错落的地势和随时可以驻足的长椅,是一个很好的休闲绿化空间。是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的过渡空间,具有较好的交通可达性!经过场地修整、植草种树,铺砌拼花、路面的园中步道、安置室外桌椅等改造措施,这里逐渐成为校园中晨练、读书自习、休憩小坐以及学生课余交往的场所使用情况! 正是由于四面没有封闭,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出内部,使得该广场的使用率很高,还有很多人在其中驻足休息,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与舒适。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受访者都认可这里是该校校园中最有特色和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在这里,学生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一边享受好天气,一边交谈,是典型的小群体的社交活动场地。 有时这里也是班级或某些校园社团集会的场所! 清晨,这里属于晨练和晨读的人们;到了傍晚,又成为恋人们最喜欢的地方;冬季里可以享受阳光的温暖;夏季里又是傍晚散步的好去处。总之,这块绿地是校园中利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间。

高利用率的原因分析: 这里如此具有吸引力除了它所具备的位置优势外,还有如下原因:其一是周边环境良好:四面临道路,都有铺装良好的人行道。其次是内部空间层次多变,尺度宜人: 起伏多变的低矮岗丘之间种有多种景观植物,以灌木为多,疏密有致且形态各异,空间围合与开敞的感觉适中,环境的丰富多样性造就了人们行为的丰富多样化。其三是界面以软性为多:花草树木形态自然,少有人工雕琢的气息,这些都令整个空间气氛自由而轻松,亲切感强。

在走访调查中,大部分人对东院的入口广场表示满意,在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同学们还是可以接受东院入口绿化广场的设计,认为此广场设计可以基本上满足师生的心里需要,有时是在夏季,他能真正做到设置该广场的初衷。但也有人提到一个问题:夏季傍晚时分,局部小道上有很多讨厌的小飞虫,这可能是在植被选择上的不足之处。

(4)北院入口绿化空间

北院树木成片布置,绿化率很高,高耸的树木随处可见,很有古典原始的气息。其入口处有一休息区,布有成片绿化、种植树木、小型喷水池、休息长椅、蜿蜒的小路和广场空间,是一个很好的休憩空间。走进北院校门,经过此空间可以直接到达院部内部空间。此绿化空间处于很好的地理位置,在现有的使用中,很好的发挥了其使用价值,在定时观测阶段,我们发现该区域内人流的通过率很高,还有不少人在长椅上休息,在林间散步,尤其是在清晨和夕阳夕照时分,广场空间内的人处于全天的最高峰,也是利用率最高的时间段。在走份调查中,有同学对广场中心的小水池表示不太满意,没能做到设计它的初衷意义,问卷中也有73.1%的同学提到这个问题并表示应该还水池本来面貌。

在实地走访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我校绿化广场共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草坪禁止入内的问题首先被人们提出来,想从某个地点进入绿化空间,由于草坪的存在,还得绕道进入,有时就懒得去了。在现场的访谈中,很多人对绿地草坪禁止入内表示不满或遗憾。问卷统计中也有82.2%的同学持同样的看法;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草坪就是用来观赏,而不是供人在其中活动的。这些反过来也说明了我校绿化广场在设计上并没有全面考虑到师生的使用以及人们喜爱亲近草地的心理(如草坪采用了观赏性的而不是耐践踏的品种),从而妨碍了师生在其中的自发性活动。在此,我们不妨借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的模式51:绿茵街道。他写道:“在关闭直达交通的地方公路的全部路面上栽种绿草,使之成为绿草如茵的街道,在它上面偶尔铺砌一些石头,形成供需要通过这条绿茵街道的汽车车轮滚动的路面。在绿茵街道和人行道之间不要形成明显的区别??”。“不要形成明显的区别”即为连续的概念。试想,我们也在绿化广场 - 2 -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的草坪中稀疏地进行部分硬质铺装,和周边的花池、踏步、座椅等硬质元素达成连续的效果,让人们能自然而然漫步其中,或在其中休息,达成人的行为、感知与环境的协调整合,使用效果应会好得多。

通过几处绿地广场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能够从物质、心理等诸方面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就会促使自发性和社会性的活动发生, 当环境最大限度地充当行为的媒体时,它的社会效率最高。环境必须与人的日常生活接近,联系方便,尺度和设施使人感到亲切,才能吸引和诱发参与者在活动中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潜力,才能促进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大范围地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

3、休闲娱乐空间

(1)南院宿舍楼前广场

南院宿舍楼前有一广场空间,广场上有部分绿化,供人驻足休息的长椅,部分体育设施和少量的健身器材,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场地。紧邻宿舍楼和南院食堂,饭后可以到此的休息和娱乐,小小的锻炼一下。设计此广场的初衷是为在宿舍居住的同学们服务的,满足同学们在楼前活动的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时段观察中发现,健身器材基本上被强制改变了原有作用,成了同学们晾晒被子的工具;楼前乒乓球台子也是没有整治和保护,已经接近残败,也很少见人去打球。在走访调查中,也有不少一部分同学对这两处表示不满。对于乒乓球台子,问卷中有53.8%的人持同样观点;对于健身器材,33.2%的人持相同观点,13%的人表示对此处的健身器材没有概念,也没有关注过,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此处的健身器材已经被大部分人所忽略掉了。

(2)北院室外交流连廊

在北院食堂和女生宿舍楼之间,以连廊的形式布置有一个小的交流空间,上面布满了攀爬植物,仿古建筑廊道空间,柱与柱之间是休息平台,可以供同学们坐倚和交流。但据我们观察,此空间并没有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来此的休息交流的同学并不是很多。在走访调查中发现,84.5%的同学认为此空间周围的环境不好,置身其中并不能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可以让人享受的空间。这些也说明了我校的室外交流空间在设计上并没有全面考虑到师生的使用以及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没有考虑到人们喜欢置身舒适优美的环境中进行交流的心理。

4、身边的“世外桃源”

1500米长、66700平方米面积的“北洋园”,将在与明、清时代享誉津门的北运河桃柳堤相连处兴建。由红桥区园林局承建的北洋桥至桃花园之间的“北洋园”绿化工程全面展开, “北洋园”将成为本市市区最大的、依河傍水观赏桃花盛开的景观。建于隋朝的古老运河,为天津的发展积淀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底蕴。北运河畔的桃柳堤,在元代就已烟树葱笼,明、清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沽上胜景”。清乾隆皇帝南下时,被这里的桃红柳绿的景观所感染,停舟登临观赏桃花美景,并赐名桃柳堤。19xx年,国内第一所高等学府———北洋大学堂迁建西沽,与桃柳堤相邻,为学子们学习、郊游、游春赏花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其校歌中有“花堤霭霭,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之句,更使桃柳堤名声传播海外。多年的战乱和人为破坏,使其面目皆非。19xx年,红桥区政府在勤俭桥东侧的畔堤上,新建了桃花园,重新恢复了部分桃柳堤景观,每年春季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如今,北洋大学的旧楼和第一任校长的故居“团城”依旧,只是物是人非。北洋园附近原是西沽武库所在,原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现在陈列着古炮两尊,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遗物。想当初,西沽武库是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今天虽然硝烟散尽,但中国人在那些峥嵘岁月里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依然深刻在人们的心间。

身边的这处可谓是远近闻名的游玩胜地,可以说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礼物,但是校园中不少同学却很少有人光临此地,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北洋园与团城的存在,倒成了极少数晨读的同学或是零零散散的情侣光顾的幽僻之所。原因很简单,公园偏向对外开放,而公园对校园的入口通常都是紧闭的,这就给人造成了公园与校园没有什么联系的感觉,使这处与我校历史文脉相辅相承又能为我校校园户外空间拉风添彩的“世外桃源”与我们形同陌路无人问津。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该符合大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供交流、沉思乃至休憩的活动空间的设计要求。水,流向低处,安居低洼,不争高于天下,不争宠与自然。校园中若有水的存在,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将有另一番情趣,而我校紧邻北运河缺不好好利用实属遗憾,若能合理开发东边的有利资源,对我校校园户外空间的建设大有帮助。

二、问卷调查

20xx年12月,就校园交往空间现状问题对河北工业大学校本部在校生进行了初步的专项问卷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见图表。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35%的学生对身处的校园环境不太满意;29%的学生认为校园内适宜交流的地方较少;26%的学生对校园内交往空间的总体印象较差,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交往行为受交往空间的环境和品质影响。

- 3 -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校园空间现状调查问卷结果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调研报告

注:括号内数字为统计数字

三、高校交往空间的限制因素

随着大学生思想的不断转变,大部分人已经改变了以往那种“三点一线”式的学校生活,从单纯的学习生活转向了室外活动与学习同步发展的校园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出一定的时间在室外,包括室外体育运动、室外休憩、室外交流等方式,高校交往空间的作用就越来越凸现出来。为了更好的研究目前高校中交往空间的现状,在调查走访我校几个校区的结果分析中,发现了现今高校在交往空间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些历史悠久的校园建设,构造过于简单,结构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校园使用者较高层次的交往需求。而目前顺应高校改革浪潮拔地而起的新型高校,有一些又过度追求诗意和气氛,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只表达了规划设计者单方面的美好心愿,常常未考虑到使用人群的真实感受。我们看到了校园内宽阔气派的草坪而仅有几只鸽子在其中漫步,尺度宏大、气势磅礴的广场仅中央伫立一座高大的雕塑,座椅布置在终日阴暗不见天日的角落里等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不足。

1、 校园内缺乏足够的交往空间

由于对学生交往需求的认识不足,以前的校园建设缺乏足够的交往空间。而目前新兴建的一些校园,为了提升校园整体形象,设置大尺度的草坪、广场,占据了大面积的空间,但起到的实际作用却很小,对交往空间的处理显得比较潦草,场地窄小、景色单一,毫无生气。

2、 交往空间缺乏适应性

在有些大学校园的规划中,设计者虽然考虑到了交往空间的设置,但是忽略了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和合理性。例如在空间尺

- 4 -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度、空间比例以及软、硬质景观的过渡方面把握不好,设计出的交往空间难以符合人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

3、 交往空间缺乏层次感

交往空间忽视了集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相对性。虽然集体行为是主要的,但在集体活动的大空间里设计者没有考虑个人或少数人单独行为的可能性,没有兼顾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交往空间缺乏必要的层次性。例如一个大型广场空旷无垠,这是一个适合集体活动的交往场所;但由于没有花草、坐凳、树木等元素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划分,很难看到几个人在此驻留、交谈、欣赏的景象。建设校园毕竟不是造园,不是单纯的堆山叠石、栽花种草,构建独具特色的教书育人环境才是高校建设的最终目的。

四、对校园交往空间设计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交往空间的分析,我们觉得在设计交往空间时,我们应该对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 应充分关注校园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在做规划和设计前,设计者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查研究,例如校园的现状使用情况,师生对校园交往空间的需求状况等等,这些工作将有助于设计师在进行校园设计之初把握好设计方向,而不是沉浸于居经济和实用之上的空洞无味的形式美之中。一个成功的设计必定是触及使用者的心灵。

2、 应从人的行为和心理出发,注重交往空间的可视性和可参与性

如果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忽视了人的这种行为和心理,也许这个设计就失去了意义。要看到才会被利用。校园交往空间的设置应当考虑校园人流的方向,临近人们的视线,这是至关重要的。校园交往行为的发生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的,“就近”是一个原则。当学生们走出教学楼或宿舍,触目可及或是沿途的空间会令人向往。这些空间的形式设置,应当考虑人的活动尺度,使之既开放又围合,开放是便于吸引,围合是利于交流,这样就增强了空间的可参与性。

3、 应利用自然、历史、文化

大学校园承载着大学的人文历史,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自然,始终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词汇。当人们从钢筋水泥的封闭中走出来,最能使其放松的就是周围的自然环境。校园里的大树下,种植边界处,花园里,草坪边,是学生们喜爱的去处;历史,是一个学校宝贵的财富,一个好的校园设计就是将校园环境作为校园历史的传承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当流行的设计风格不断变化时,是整座校园内涵的古老的荣誉使其魅力永存;文化,是大学校园区别于一般园林的重要之处,是校园建设的主要特征。成功的校园设计不仅是为了使用者心情轻松愉快,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们良好品质的形成。历史性、文化性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特征,增强校园的历史和文化建设是增加校园交往空间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当交往空间被设计出来,它就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同乐、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交往空间便会失去意义。所有这些场所进行归纳起来,似乎都有以下几大物质特点:它们是最实用的,而且能满足多种功用目的。它们是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它们是方便宜人的,适合人的尺度和比例。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相关的。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这个空间的美。美不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包括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既复杂又简单,只有深入思考、调查和研究,慎重地进行景观规划,才能创造出满足师生的心理特征和特殊需要的,能够随时随地地吸引师生参与的高品质的交往空间,让师生们能够敞开心扉的轻松交流,从而最终使校园环境真正成为塑造新型人才的摇篮。

五、小结

视觉感知和活动参与是人们体验空间环境的主要途径,良好的景观、场所和设施是直接形成心理印象、约束行为、陶冶情操的客观条件。所以,完整的景观形象与空间的有效组织是获得良好的校园行为策划和身心体验的基本物质保证。

连续性作为关于建筑与人的重要特性,包含着建筑环境的层次性、人的行为与心理的多样性以及对空间环境感知的整合性。通过上述校园空间环境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对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应着重于功能使用和空间界面设计上的连续特质。

工作学习型! 多以个体或小群体的形式出现,方式有独自阅读、讨论交流等,它要求有适宜的天气、较好的自然环境以及室外桌椅等设施! 这类活动是校园环境区别于一般公共空间的一种主要类型,通过它能够体现出一所大学的场所精神!

- 5 -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参考资料:

1、《环境心理学》徐磊青、杨公侠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2、《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空间的语言》(英)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北京:中国建

工业出版社,2003

4、《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 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1

5、《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Jan Gehl)著,何人可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建筑心理学入门》(英)D·肯特著,谢立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8.7

7、《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84

- 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