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读书报告

可驰骋沙场,难君临天下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读书报告

马茹雪

(2013级历史二班“四的二次方”读书小组)

摘 要:在读过史记项羽本纪之后,对项羽这个人有了一些思考,为什么他一代霸主,却输给了刘邦?为什么他重情重义,却最终众叛亲离?项羽的英雄气概流芳百世,但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悲剧英雄,是将才,却不是明君。

关键词:帝王将相;是非功过;人物评说

正文:

《三国演义》开篇曾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朝末年也不外如是。秦二世昏庸,赵高奸佞,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时间中原大陆狼烟四起,烽火燎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项羽,便是这乱世中崛起的一位英雄,一位充满了悲剧色彩的英雄。翻开这一卷承载了血与泪的《史记》那些帝王将相,那些是非功过,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我们面前,诉说着那些早已沉积在历史长河的过往。狼烟烽火起,乱世豪杰出。挥剑问天下,霸业谁与书?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那一片天下终究没有选择这一代英雄项羽,这个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豪杰。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结局是早就注定的,项羽的性格,为人,处事原则,以及种种作为,都是在一点一滴的将他推向绝路。他的暴戾,他的残忍,他的视人命如草芥,他的认人不清,以及他的重重疑心,都是他称王的路上,致命的弱点。须知成大事者,先要广得民心,任用贤良,再要谦虚不自傲,审时度势,更要能屈能伸,能够忍耐。而这些,项羽的对手,刘邦恰恰都具备,而项羽却偏偏没有在最好的时间杀掉这个劲敌,从此祸患无穷,败于敌手。

一:杀伐果断可为将,残忍暴戾难为君

项羽为人果敢,勇猛异常,他刚强的形象特点在司马迁的笔下栩栩如生。战场上的他,曾多次吓退敌军将领,使各诸侯王畏惧异常,闻风丧胆。在无数次的战争中,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当敌军来袭,他从不畏惧,即使在最危急的关头,也能破釜沉舟,死而后生。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他照样能带领自己的将士斩杀敌军数百,战到最后。可以说,项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浴血沙场的一生,这样的人,如果得遇明君指点,必能成一员猛将,开疆扩土,战功累累,浴血一生。

然而项羽此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嗜杀,自从带兵打仗起,便杀人无数,手段极其残忍。斩宋义,“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坑杀秦军二十万,“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烧纪信,煮死周苛等等一

系列数无可数的暴行,都充分表现出他血液中的暴力因子。这样的作为,对于一位将军来说,或许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作为一位君主,如此的残忍嗜杀,只会引来民心怨愤,社稷动荡,江山易主。这样的人,想要坐拥天下,自然是不可能的。

二:重情重义可为将,城府尚浅难为君

很多人喜欢项羽,是因为他的那一份“单纯”,在那样一个乱世,世风日下,人心诡诈,许许多多的人都是靠着阴谋诡计而活,而他,却依然保持着那一份真性情,让人敬佩。在挥军北上去战秦军主力时,他未曾想过“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心里只想着与秦军决战,而在入主咸阳时,他想的也不是怎样去彻底占有它,治理它,而是回去家乡向人展示自己的成功。这就仿佛一个孩子有了糖,最先想要和小伙伴炫耀一样。在项羽的心中,始终有一块净土,不为这乱世的尘埃所掩埋。

可是这样的项羽,却终究无法在那样一个时代存活。以前的他有父亲项梁可以依靠,可以允许他读书的不认真,允许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在他身前遮风挡雨,带他走南闯北,替他拦住那些明枪暗箭。在项羽死后,还有一个足智多谋的范增为他出谋划策,可是他却中了敌人的反间计,逼死了范增,甚至连刘邦身边曾给他告密的曹无伤也出卖了。可以说是自从范增死后,项羽的一生便真正走向了那个即定的结局。反观他的对手沛公刘邦,身边有足智多谋的张良,有骁勇善战的韩信,有善于安民的萧何,有可以为主而死的纪信,这么多的良将贤才,项羽又有什么能与之争锋呢?

三:霸气天成可为将,自矜功伐难为君

在那个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时代,项羽是可以称为一代“战神”的,他作战勇猛,杀伐果断,为人豪迈,充满了英雄气概,无论是破釜沉舟还是霸王别姬,人们总能从他身上看到那万丈豪情,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他的“苍天亡我”,他最后的乌江自刎,都使人们永远的记住了这一代霸主,李清照说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分毫不差。

那么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甘心将自己锁在王位上呢?

他的确不适合做君主,他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肯听从他人的谏言,只要有人逆了他的心思就会被杀,宋义的死,范增的死,都是他一手造成的,甚至到最后失败,他也认为这是天的错,而不是他自己,他若是坐上了皇位,只能是一个暴君。

纵观项羽的一生,他的确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却终究无法成为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他的一生,从一出生,便早已注定,可驰骋沙场,难君临天下。 参考书目:1.《史记三家注》 中华书局

2.《项羽本纪》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 古诗文网

 

第二篇:史记

千古之绝唱—史记

—《史记》读书报告

摘要:司马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远远不止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历史家,文学家,他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历史传承的先锋者。而史记同样作为我国的名著之一,有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学地位。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历史传承

一. 司马迁的生平与思想及其对史记的影响

1.生平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时期的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在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思想

(一)经济思想

他的经济思想中最辉煌的部分,这就是他的“素封论”。司马迁的“素封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司马迁“素封论”的基础是他的这样一种认识:“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人富而仁义附焉”。他认为:“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这就是说,由于财富,编户之民可以成为素封的侯王;而侯王失势,也会出现“客无所之”的局面。 (二)对政治革新家的态度与评价

以商鞅便饭为例:商鞅变化的要点既然是“农”、“战”二字,那么“重粟”就必然成为他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与司马迁的“欲望论”和“富利论”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由思想的差异而导致了感情的对立,这就是司马迁在实录商鞅等一些政治革新家变法功绩的同时,又往往有些贬抑之辞的原因。 (三)学术思想

司马迁为《史记》制定了“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思想标准。司马迁的学术思想是在充分吸收前人以及同时代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涉及到中国学术的方方面面。

(1)天人思想

(2)司马迁与史官文化及历史研究 (3)司马迁与西汉政治 (4)司马迁与阴阳五行说

(5)司马迁与经学

(6)司马迁的帝王史与帝王批判 3.对史记的影响

史记之所以能一直流传千史,在我看来,一部分是司马迁的文学素养及历史洞察力早就了它,另一很大部分是司马迁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与情感,在面对残酷的刑罚,他依旧不放弃。史记在司马迁的笔下,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史记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它所承载的是卓绝千史的不屈服于强辱的悲鸣,是坚持自己责任的不卑不亢。 二.关于史记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信史”。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对于创作史记的灵感与动机,不仅仅是出于承载历史的目的,更为深层次的是对于一种精神的诠释和发扬。 三.史记各方面的艺术性 1.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史记》的文学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记》描写了众多的历史

人物,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其中一部分具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形象,不仅凝聚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其精髓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把握性格,精选材料

(2)选取人物一生中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大事 (3)《史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特征,也不排斥小事 2.叙事增势的艺术性

司马迁叙事增饰的离超表现在他菩于凭虑想象,拟事代言,落补遭化上。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和惊心动魄的楚汉纷争年代还不远,但时间的推移足以使许多真人真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演变成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司马迁为了创作《史记》,从二十岁起不止一次地到各地游历探访,获得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的第一手材料。他知道这些材料真假混杂,虚实相伴,对其一概相弃未免可惜,而和盘托出又不成体统。运笔时,他丫牢抓住事件的实处,然后凭实构虚,运实入虚,以虚补实,发挥合理的艺术想象,扩张或补足,最终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性。 3.抒情性

司马迁在已经开始创作《史记》的时候,因为战败投降的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而受宫刑,在遭受宫刑之后摆脱了对统治者乃至整个世俗的媚俗的姿

态,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对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的批判更为尖锐。在历代圣贤受挫后奋发有为的思想的激励下,司马迁满腔的悲愤喷薄而出,深深地融入了《史记》这部历史巨著中。 虽然司马迁创作《史记》有“发愤著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穷愁恩怨,而更多的是当他个人遭受厄运时,他对善恶天命观和人类社会理想关注和思索,他自觉地将个人的命运同整个专制社会的黑暗和人类的苦难联系了起来。 4.悲剧性

《史记》中,其中以对悲剧人物的描绘最为突出,这些悲剧人物的辉煌业绩,精彩人生以及后来的不幸遭遇,也真实地反映了司马迁以前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英勇奋斗、敢于抗争、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美德。而最关键的是看这些悲剧人物在惊涛骇浪面前是否勇敢地搏击风浪,在人生道路上是否曾披荆斩棘,不畏惧不害怕,誓死奋力拼搏抗争。倘若如此,即使结局悲惨,也别有一番壮烈情怀,也才称得上是悲剧。 四.史记传承与未来

1.《史记》思想与先秦诸子的联系 (1)司马迁与《史记》儒道互补的形成

司马迁思想中以儒家为主体的部分,迁以思想家的睿智、史学家的宏观、文学家的敏感,在批判儒道思想的基础上将二者融合互补,他的“一家之言”既源于儒道,又高于儒道。

(2)《史记》儒道互补的政治思想

司马迁与《史记》的政治思想体现为:发扬大一统精神,排斥小国寡民理想,维护进步统一,反对分裂倒退;推崇无为而治,摒弃繁文缛礼;融合儒道的尚德精神,抨击汉武帝的酷吏政治。 (3)《史记》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

司马迁与《史记》的哲学思想体现为:吸收道家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根基为朴素唯物主义;融合儒道两家的人生哲理精义,形成进步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2.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影响( 1)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2)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

(3)秉笔直书,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 (4)《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传记 五.读《项羽本纪》的感想

看了《项羽本纪》,心中有一丝感动也有一丝悲愤。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

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

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总之,史记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冲击,还有精神上的震撼和鼓舞。这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中华书局1958。

2、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3、韩兆琦.《史记通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M].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