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老话说得好:“远亲并不如近邻,”与村里人友好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事,为了进一步了解家乡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情况,20##年7月15日—20##年7月30日,我走访了我们乡的5个村子,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做了一个调查,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这次调查能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使老人的生活质量能得到充分保障。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生活状况

一、安里乡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安里乡辖20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24987,农业人口24727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523人,占总人口的14.1%,人口老龄化严重,其中男性1987人,占全乡老龄人口的56.4%,女性1536人,占全乡老年人口的43.6%

二、调查过程〔老人的生活问题〕

下面几位老人是我在本次调查时走访的几位。

1. 地点:张卓村八组    时间:7月20日中午

路心爱老人.女.77岁。老人育有两子一女,现在老人与老伴在一起住。长子与女儿在外地住,小儿子在本村住,小儿子会时常来看望老人,长子与女儿节假日也会来看望二老。老人原来是推个小货车在村小学门口卖点零食,学校放假时就在门口大路上一边与村里老人聊天,一边卖零食补贴家用,在20##年老人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就没有摆小摊,但由于老人劳动了一辈子,闲不住,有空就去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在这些天,正好是花椒成熟的季节,老人每天早上,下午拿一个小竹笼去帮小儿子摘花椒。有一天,在地里老人腿脚不灵便,但是却先把摘的那小笼花椒送到儿子家,然后才回家,要知道老人家离儿子家有二里路呢!这二里路对我们来说不算啥,可对于腿脚不好的老人来说却是一段不短的路。我问过老人,为什么不放自己家里,也就一斤多花椒而已。老人的回答让我一时间百感交集,老人是这样说的:“婆要这干什么,家里面有花椒,给你伯伯送去,天一晴,晒干了不 是能多卖些钱吗?他的孩子多,日子不好过。”

这就是老人,一切都为儿子着想;这就是母爱。深沉温心的母爱。

   2. 地点:张卓村七组    时间:7月21日  中午

   张锁堂老人.男.72岁。老人又一子一女,女儿嫁到外乡,老伴早早去世,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儿子在矿上上班,每天晚上才回来,儿媳每天上地干活,孙子孙女都上了大学。

   老人家里不富裕,为了节省开支,老人养了一头牛,旋地,耕地,种地,都是老人干的,不去找旋耕机,播种机等。

老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割草背回来,喂牛或晒干,存着冬天喂牛。

 我见老人时,老人正好背着一捆30斤左右的青草上坡,一只手拄着一支竹竿,竹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像祥林嫂手里那杆啊,老人在坡上拄着竹竿一步一步的挪着,每次只挪20厘米,让人看得揪心。

我听到他和路人的对话:

路人:你现在还背草啊,走的动吗?看你脚踝都弯成啥咧。

老人: 这没办法,牛要吃,再说还锻炼身体啊。

路人:那你不在平地上锻炼。

老人:平地上能锻炼下啥啊,这沟地才锻炼人。

听了这几句对话,我心里充满了干劲,老人很乐观,苦中作乐,老人脚本来就不好,踝骨使劲往外突出,但老人并没有因为脚不好就呆在家里等儿女服侍,他独自照顾自己,不给儿女添麻烦,还帮儿女干活。

3. 地点:刘卓村三组      时间:7月23日 中午

孙巧爱老人.女.68岁。老人有一子三女,老伴健在,与儿子住在一起。

我去老人家时是一点多钟,可老人一家正在吃早饭。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这些天,花椒红了,老人每天早上4:30起床,与儿媳一起去地里摘花椒,到了地里,天还没全亮,老人与儿媳先吃个冷馒头,喝点白开水,吃完后,天稍亮,就开始摘花椒,12点才回家,回家后,儿媳做饭,老人开始晒昨天的花椒。

我无法想象,这么热的天,老人每天在地理晒着,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最后,我只好想这大概就是从五六十年代过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4. 地点:东富庄村    时间:7月24日   中午

陈景平老人.男.72岁。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儿子经常不在家,外出打工,有一个孙子,现在上了高中,老伴20##年去世了,老人时常一个人在家,只有星期天,孙子回来,家里才有点人气。

老人气色很好,虽年龄大了,但身体很好,干起农活时一点不比年轻人差,家里家外的活几乎都是老人一个人干的。

老人经常一个人在家,使老人很孤独,只好不断的干活,晚上看会电视,听听秦腔排解寂寞,老人一方面希望儿子能经常回来,又希望他能在外面干好工作挣到钱。每当儿子打电话时,他都非常高兴,明明希望儿子回家,却总是说家里一切安好,自己有电视看,有邻居聊天,不用担心,安慰儿子好好工作,管好自己,不要惹事。

星期天是老人非常盼望也开心的日子,因为孙子会放假回家,老人心地非常好,邻里有事帮忙,喊一声准到。

   5. 地点:段庄村   时间:7月25日  中午

张罢罢老人.男.80岁,老人又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县政府部门工作,二儿子在县里开了个公司当老板,老人的家庭情况相对于邻里来说好了很多。老人与老伴生活在一起,老人每天在村里转一转,或者去村里的戏班唱唱戏,或者与其他老人打打牌,晚上回家,看看电视然后就睡觉。

老人讲,白天他有邻里人一起过的还可以,晚上回家就老伴一个,也没有什么可以聊的开心的,就能看电视很无聊,儿子都非常忙,除了过节,其余时间基本都不回来。

经过调查我发现,乡里老人生活都是以面食为主,90%老人都赶着农活,身体不好的老人有6%,剩下4%的老人是家庭条件很好的,这10%不做农活。

村里的娱乐活动很少,娱乐场所更不多,看电视是最广泛的娱乐活动。其他娱乐活动就是几个老人在一块聊天,打牌,唱戏,很单一。老人们99%的没有旅游过,很多人没有出过渭南市。

三、农村老人的优点

   1.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或孙子女赡养老年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绝大多数老人喜欢依托家庭养老,养老成本比较低,家庭成员居住一起便于照顾,无需由专人脱离生产而专职对老人进行看管。其次,老人都恋家爱家,更乐意在家庭养老,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这比在敬老院养老好多了。

   2. 农村老人消费低

在农村,没家人的院子里都种着各种蔬菜,这使得老人可以每天吃新鲜的蔬菜,而且是吃自己爱吃的蔬菜,绿色,无农药,无污染。

   3. 邻里之间熟悉,活动范围广阔

老人在村里住了几十年,邻里之间都非常熟悉,有活的时候到地里干一点活,收音机拿着一边听戏,一边干活,没活的话,可以到处去串门。生活非常悠闲。

   4. 农村老人健康状况较好

   由于老人基本上每天都干农活,所以,他们都保持着变相的“锻炼”,所以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都比较好。

四、存在问题

   1.家庭养老功能呈弱化趋势

    随着打工潮兴起,农村子女都进城务工,加之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使老人越来越多是独立在家或与老伴留家。

   解决方法:子女应更多关注老让你的晚年生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轮流在家照顾老人;社会方面,在农村建立敬老院,让更多的老人可以一起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上有保障。

   2.传统的供养方式发生变化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方式的变更改变了老年人以实物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付。过去子女固定给老人供养生活物资,譬如米、肉、油等,现在子女供养直接给钱,使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市场的依赖加大,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还有老年人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居住在我乡偏远村的留守老人有钱也无法消费,对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解决方法:子女平时多回家看看,给老人放些生活费的同时看老人需要什么帮老人买好,放好,平时多打电话问候老人。

    3.农村老人看病难

据调查,有28%的老年人担心看病付不起医药费,有5%左右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有病得不到治疗。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差,医疗费用开支过大,子女承受不起,慢性病长期得不到康复,重病不能及时治疗,导致因病返贫。一些低收入家庭更加贫困,“看病难”成为老年人的最大心病。许多老人小病不舍得花钱,于是小病变大病,大兵就不看,在家躺着过一天算一天。

    解决方法:

    ⑴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按照自愿量力、因地制宜、民办公助的原则,继续完善与发展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提倡以县、乡为单位实行大病统筹,帮助农村老年人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风险。国家应加大对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扩大卫校培养乡村卫技人员的规模,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素质,克服目前农村医生缺、好医生更缺的状况,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⑵村上定期组织老人体检,将隐患的可能降至最低。

五、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从整体上说,我们乡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还算良好,老年人生活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积极,然而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老年人生活质量较差,无人供养等。在此我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能一起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因为,老人是一个需要特殊关爱和帮助的群体,作为我们年轻人应当以孝敬老人为出发点来面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让他们更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农村老人,共同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

 

第二篇: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留在农村的老人队伍规模日益庞大,同时引发的一系列养老问题也

日益突出。本文从政府作为、社会关怀、家庭关爱三方面来构建理

想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生活状况 社会保障

分类号:g410

伴随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

工,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有2.4

亿农民工[1],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提高农民收入、带

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

社会问题,特别是“留守老人”的生活和健康保障问题,引起社会

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内涵

农村“留守人员”是指子女外出工作6个月以上,年龄在60岁以

上的老年人。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些“留守老人”

在物质生活上和精神情感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负责看家护

院、照料孙子女、喂养牲畜、耕种土地等重担。“留守老人”的生

活现状、身体健康状况、心理需求,以及“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

如何解决,已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调查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靖州县)位于湘西南边陲,怀化

市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地。横江桥乡位于靖州县南部,

距县城12公里,全乡有个8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2943户,10669

人,人均年收入5434元。截止20xx年3月底,横江桥乡有60岁

以上的老年人129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2.1%;“留守老人”256

人,占全乡老年人总数的19.6%。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占

17%。

三、横江桥乡“留守老人”基本现状

(一)经济收入低,抗风性能力弱

留守老人从生产劳动上获得收入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留守老人基

本丧失了高强度劳动能力,仅能从事种菜、养鸡等劳动强度低、收

入少的副业。经济来源基本上集中于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子女

汇款和国家政策补助这三项,其中后两项并不常见,特别是国家政

策补助这些并不是人人都有。外出务工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一般

都不多,再加上老人不会无故地给子女增加负担的传统思想,可见

留守老人的收入是微乎其微。

(二)生活照料不足,抚养孙辈负担重

“养儿防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但是在孝道日渐

淡漠的如今,养儿未必就能有安享晚年。老人给儿子建房娶亲,给

子女照看孙子、孙女是义务,但是老人却不能享受子女尽孝的权利。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当老人有几个儿子时,儿媳之间经常会因为赡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养老人而发生意见。当失去劳动力的老人需要子女照顾时,儿子之

间则常常相互推脱。在农村经常能看到子女想继承父母的财产,却

不愿意赡养父母的现象,即使能够照料,60%以上的子女只管吃、

住。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普遍处于家庭照料不足的困境,日常

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下地、挑水等,对一些农村留守老人来说

都是很困难的。留守老人一方面要照顾孙子辈的起居、学习,另一

方面还得从事生产劳作,这些加剧了老年人的艰难处境。在调查中

发现许多老人即使已经70多岁高龄,但还得下地干活,有些还得

强忍身上的病痛。

(三)社会保障不完善,精神生活单调

由于横江桥乡农村贫困对象较多、需要保障的范围广,且农村社

会保障制度发展严重滞后,商业保险推进相当缓慢,社会保障还只

能保持低水平、小范围的状态。目前农村老人参加最广的是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从20xx年开始全县推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横江桥乡新农合参保率达93%,而新农保的参合率也达到

92%,但是在调查中得知很多老人由于没有多余的钱或者是对以上

两种制度不够了解而不肯参保。总的来说新农合与新农保由于制度

设计的缺陷、收益率不高等弊端,并不能很好的保障农村留守老人

的生活。

关于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一)政府作为

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国家通过社会政策、福利制度

的制定和实施来保障留守老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防范其生活中的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责任[2]。政府作为政

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

的特色农业,引导和帮助农民寻找合适的特色产业。同时应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吸引商人来乡投资,以便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让他们

在家门口就业,有利于照顾留守老人和儿童。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探索建立方便简洁、群众认可的筹

资方式;加强乡、村两级医疗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经办机构

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机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来完善“新农

合”制度。此外政府也应扩大“新农合”、“新农保”的宣传力度,

让老人们充分了解它们的好处。

(二)社会关怀

1、建立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生活。有条件的地区可

以由村委会提供活动场所,相关部门适当安排经费,成立老年活动

中心,组织留守老年人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根据农村老

年人的特点开展剪纸、象棋等活动。此外老年人活动中心可以组织

留守老人们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老年人维

权、相互照料、帮种田地等。在发达地区可以成立老年大学,让老

人们能“活到老、学到老”。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2、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

路[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敬老院,建立集中赡养制度,对于留

守老人,特别是高龄的农村留守老人,可以全部集中到养老院供养,

日常费用由政府、社会、子女分担。社会应积极为养老创造有利条

件,发展社会为老人服务的事业。

(三)家庭关爱

1、提倡家庭养老传统。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对

于当前因外出务工而使得亲情疏离的农村家庭,更加需要倡导对留

守老人的关爱[4]。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受益度低,家

庭养老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发扬敬老爱老传统。孝敬长辈,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是一

个人品行好的表现。然而在孝道观念逐渐淡漠的今天,更应该重视

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政府要大力宣传形成营造敬老、爱老、助

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评选表彰敬老爱老先进个人,树立和表彰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4亿人[n].《中

国青年报》,20xx年05月24日(01版).[2] 罗建军.农村留守老人

养老问题中的政府责任探讨[j].行政管理,2012 (1):59-65.

[3] 万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刍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

究,2011(5):61.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

[4] 林巧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

技,2010(10):98-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