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幼儿园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幼儿园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现有幼教机构情况。目前,全市有各类幼儿园119所,入园幼儿17459人。其中公办园13所,在园幼儿5310人;民办园106所,在园幼儿12149人;民办园数量占总数的 89.1%,在园幼儿占总数的69.6%。各类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684人,园长和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100%。20xx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从三区来看,海勃湾区有各类幼儿园62所,有幼儿园教职工1002人,入园幼儿10300人,其中公办园6所,在园幼儿3100人。乌达区有各类幼儿园29所,有幼儿园教职工394人,入园幼儿4043人,其中公办园4所,在园幼儿1581人。海南区有各类幼儿园28所,有幼儿园教职工288人,入园幼儿3116人,其中公办园3所,在园幼儿629人。

(二)新建幼儿园进展情况。目前,海勃湾区在建幼儿园9个,其中20xx年新建且正在续建的幼儿园3个,20xx年新建、扩建幼儿园6个。3个续建幼儿园中,蒙古族幼儿园计划8月初竣工,第八幼儿园计划7月底竣工,银鹰幼儿园目前正在开挖地基。6个新建幼儿园中,一幼异地重建、二幼扩建、区幼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依林幼儿园正在进行开槽施工,百灵幼儿园正在进行内外装修,海北新城幼儿园已立项。乌达区20xx年将新建幼儿园2所,目前嘉景幼儿园和新大地幼儿园项目选址已定,规划方案已通过,计划近期开工建设。海南区目前在建幼儿园项目4个,区第一幼儿园正在基础施工,计划20xx年9月投入使用,区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德顺幼儿园正在施工,计划9月份投入使用。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坚持把学前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狠抓建设管理,基本上形成了以自治区级示范园为重点,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民办、联办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一)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乌海市“十二五”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乌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乌海市“十二五”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乌海市幼儿园综合管理评估标准》、《乌海市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学前教育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二)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1000万元新建幼儿园建设补助资金,列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预算,支持三区新建幼儿园。同时,市财政每年还安排500万元民办幼儿教育专项发展补贴资金,并要求海勃湾区不少于300万元,乌达区和海南区不少于150万元,对民办幼儿园根据评估定级结果按每生每月90—1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办园规范、质量高、声誉好的民办园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创新办园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兴办为主、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办园模式。通过小学附设幼儿园、名园创办分园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大力推行“公建民办”或“公办民建”建园方式,满足社会各界多层次、多样化入园需求。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将民办幼儿园表彰评比、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培训、职称评审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对待,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四)提高师资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先后组织骨干幼师分别到北京、深圳、西安等地参加业务学习和现场观摩。每年邀请幼教专家来我市讲学指导,对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和财务人员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积极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比、幼儿德育经验交流会、“手拉手”帮扶等教研活动,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促进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档次。

(五)实施普惠教育。充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权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入园,与本市户籍幼儿在收费、施教、管理方面一视同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特别是与我市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和人民生活提质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急需予以解决。

(一)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需提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对幼儿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基础先导性认识还不足,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还需全面落实,管理职责仍需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和机构要不断加强。

(二)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已经出台的幼儿园规划与布局没有得到全面实施。三区之间、城镇之间、幼儿园之间在设施设备与经费、办园理念、园长素质、师资水平、教育质量、规模效益、社会声誉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全市达到自治区级示范园和一、二级园的优质幼儿园仅占全部幼儿园的21.8%。幼儿园规划及布点与城市开发、建设、改造不能同步进行,许多新建住宅区没有配套建设幼儿园,给适龄幼儿家庭带来不便。

(三)幼儿教育历史欠账多、底子薄,公用经费不足。过去由于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少,新建公办幼儿园数量增长缓慢,大量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民办幼儿园一哄而上。近两年,虽然加大了幼儿园的建设力度,但幼儿园经费不足特别是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幼儿园教学设备达不到基本配置标准。

(四)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现有公办幼儿园13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10.9%,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数的30.4%。全市民办幼儿园106所,其中达到270人(9个班)以上的民办园只有11所,许多民办园缺乏基本的师资、卫生、安全条件。

(五)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优质师资缺乏。现有幼儿园教职工1684人,专任教师1094名,其中公办幼儿园现有在编专任教师3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拥有中等幼儿教育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专业合格率仅占65%,具有幼儿教育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仅占27.5%。幼儿园自聘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70%,工资少、待遇差、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幼教队伍不稳定。

四、建议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务必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一)明确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质,探索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学前教育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民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应依据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总体偏弱的实际,通过国有民办、委托管理、民办公助、股份制、集团化、连锁制等办园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体制、多形式的幼儿园办园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公办园为骨干、优质园为示范、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学基本格局,快速扩大幼儿园规模,提高办园效益。

(二)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缓解入园难。一是做好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继续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幼儿园60所左右,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使我市学前教育走在自治区前列。提高公办园的质量,办好一批教育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公办幼儿园,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推进镇中心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作,促进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符合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引导有合法资质、良好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举办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实行年检公示制度,对年检不合格的幼儿园限期整改,限期内仍达不到条件的,依法取缔。民办幼儿园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重视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一是建立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将幼儿教师(园长)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对幼儿园师资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训,在经费、时间和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二是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各级各类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新招聘专任教师必须从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和具备幼儿教师资格人员中录用,严把教师入口关。三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管理。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职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维护师资队伍的稳定。建立优化激励奖惩机制,开展优秀园长、优秀幼儿教师评选,提高学前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一是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幼儿园教育、管理、卫生、安全等各项标准,明确各项基本需求。尽快测算公办性质幼儿园办园成本,完善学前教育分担机制,加强无证办园的监管力度。二是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市、区教育部门调整、充实配备专职幼教管理干部,成立幼儿教育研究组,配备教研人员。保持幼教管理干部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和专业性,加强幼儿园监督、指导和服务。三是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建立以优质幼儿园为中心的幼儿教育管理网络,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公办幼儿园分级分类评估,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师资水平、保教质量、管理水平和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调研单位:市教育局、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

审 核:张 琦

撰 稿:苏红方 王广俊

 

第二篇:标准化学校建设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标准化学校建设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做好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实验实训管理水平,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校共有班级28个,学生1200余人,按《山东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及补充规定》要求,共配备物理实验室2个(使用面积 172平方米)、化学实验室2个(使用面积 172平方米)、生物实验室2个(使用面积 130平方米)。物理仪器室2 个(使用面积63平方米);化学仪器室 2个(使用面积 63平方米);生物仪器室2 个(使用面积85平方米);物理准备室1个(使用面积 23平方米),化学准备室1个(使用面积 23平方米),生物准备室1个(使用面积36平方米)。

2、实验室给水、排水系统,通风、防火、防盗、防尘、遮光设施和各种电源插座等设施设备齐全。学校仪器室设置有防尘、防潮、防盗、遮光、通风设施,有消防设施。化学危险药品单独存放,生物仪器室有标本和模型。

3、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均按《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能按“按照省一级标准配备”配齐配足,达到两人一组,学生分组实验时能做到人人动手,满足了学生做实验的要求。仪器橱柜能满足仪器的存放。室内有名人名言,不断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学校实验室仪器和物品存放科学合理,做到“分门别类、科

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仪器编号能与教育部统一编号相符,仪器设备能处于可使用状态,完好率达100%。

5、实验室建有各项制度,并能分类进室上墙。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备无误,橱窗有卡,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物相符率达100%。实验室和仪器室近三年内无重大事故。已建立健全仪器管理有关资料(仪器使用记录,仪器借还登记簿,仪器报损报废登记簿等)。

二、达标情况

实验室建设情况已按《山东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及补充规定》要求达标,实验室仪器配备情况已按《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要求达标。

三、尚缺项目完成时间

四、主要措施和典型做法

1、为努力做好本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主任及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学校把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工作纳入了学校目标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由分管校长具体抓,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和要求。

2、建立健全实验室制度,有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和学校制定的借用、采购、维修、保养、损失赔偿、移交等制度。

3、实验室做到了仪器器材分科、分类、定室、定柜、定位科学

存放。所有仪器都有编号,柜子有柜号,柜卡标明了仪器器材品名、型号规格、数量等项目内容。化学试剂配有专柜集中存放,化学试剂瓶贴有标签,并涂蜡保护。做好了仪器器材的防尘、防潮、防锈、防变形、防腐蚀、防震工作。维修仪器有登记,损坏不能维修的仪器设备有报损。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

4、学校帐册管理规范。每年进行清产核资,且清产核资结果有校长、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签字。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物相符(即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相符。)

5、学校注重实验用房、走道、楼梯、门窗的卫生,做到窗明几净,环境整洁。杜绝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学校工作比较认真细致,今后还会根据时代发展,继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