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一瞥九亿同胞的家园

——关于农村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学院:装备制造学院

班级:金属材料工程1001班 姓名:王振强

学号:100500107

一瞥九亿同胞的家园

——关于农村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为了解农村环境状况的基本情况,同时以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为契机,对我的家乡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的农村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20xx年一周时间的调查,我对所调查的农村环境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调查之前,我对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对问卷访谈的组织和实施涉及到对人、财、物以及日程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周密的安排。经过周密的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应该做到数量与质量的保证。对于本次调查,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争取与被调查者建立信任和理解。

经过分析,本次系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总体为该辖区所有农业户口人员。样本由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组成。为了实现随机抽样,我们按行政村划分为若干若个互不重叠部分,确定抽样单元。以上方法能够是该调查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科学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经过详细的实施和分析此份调查问卷,现将本次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展示,我们通过计算均值核对变量的离散程度分析,计算出较为精确的数据。

基本资料:

一、调查抽样的基本信息

1、性别:男性43% 女性57%

2、年龄:18岁以下3% 19――35岁44% 36――55岁47% 56岁以上6%

3、文化程度:小学47% 中学41% 高中10% 大学2%

4、职业:农民72% 个体商户16% 学生6% 其他6%

二、生活类信息数据

1、对周围生活满意度:一般满意100%

2、生活周围环境有哪些污染:生活垃圾27% 畜禽养殖粪便污染73%

3、是否有遇到环境污染事件:遇到过100%

4、生活来给处理是否分类:有时会100%

5、平日做饭燃料来源:蜂窝煤90% 干柴10%

6、认为企业是否给居民带来污染:有企业也有污染11% 没有企业89%

7、家中是否有饲养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有,随便堆放19% 有,直接堆放到田中79% 其他2%

三、生活类信息数据

1、是否使用薄膜,是否认为会产生污染:不经常使用,不会造成污染100%

2、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有机肥13% 氮氨74% 其他16%

3、经常通过什么方式清除农作物病害:喷洒农药100%

4、用完农药平处理方式:打碎深埋79% 用水洗净装其他物14% 随手扔掉7%

5、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直接烧掉7% 饲养牲畜81% 当作有机肥料9% 燃料3%

四、法律类信息数据

1、是否了解环境权:了解2% 基本了解84% 不了解14%

2、是否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了解37% 基本了解61% 不了解2%

3、是否知道当地环保局或有关部门的具体位置:知道11% 大概61% 不知道28%

4、是否参加过环保宣传:不经常69% 没有31%

5、平时是否会关注环保时间或相关法制建设:经常关注4% 偶尔91% 不关注5%

6、当你遇到环经污染是会怎样处理: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14% 找到生产污染的企业进行协商57% 顺其自然21% 自己处理8%

7、想了解哪些环保知识:环境污染案例9% 具体的环境法律法规17% 生活生产中的环保常识67% 其他7%

以上是对该张调查问卷的基本数据分析,通过该张调查问卷。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环境工作在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使我们深深的感到了危机感。

经过我组的分析和讨论,对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查分析:

一、农村环境现状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许多村庄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

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造纸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制革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植树造林、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各市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农用也逐渐成为新情况、新问题。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有些在田间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

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参考文献:

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读本》 孟庆瑜、申静、李娜 编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②《农村环境保护》 刘树庆 主编 金盾出版社出版;

③《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 佟庆远、杜鹏飞、李王锋、林瑾、李宏 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20xx年1月版

④《公法与政府管制丛书 农村环境管制与农民环境权保护》 李挚萍 陈春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版

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席北斗 等主编 新时代出版社20xx年4月版

 

第二篇: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20##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题调研

优秀调查报告申报表

注:此表作为调查报告的首页,与报告一同上报。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状况分析的调查报告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赴泰兴市虹桥镇关注留守儿童实践服务团

一、问卷数据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过去的一些教训告诫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济的发展只是暂时的,若干年以后将会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次“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与你同行”活动走进泰兴市虹桥镇,重点联络走访了480位当地父老乡亲,咨询了3位教师。以下为走访汇总情况。

江苏省泰兴虹桥工业园区,始建于二〇##年九月,二〇##年被正式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园区辖蒋华、七圩两镇,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已建成8平方公里,区内主导产业为船舶制造、生物医药、机械铸造、轻工电子等。园区近海濒江,地处泰兴市西南角,与无锡、常州、镇江隔江相望,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经过多年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项目投资服务优质高效。
    园区秉承“追求卓越、实现跨越”的虹桥精神,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了四个区中园,即医药产业园、船舶工业园、沿江物流加工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通过几大板块的联动开发,逐步将虹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重大项目的首选区、优势产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泰兴经济的增长极。区内现有工业企业346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家,协议利用外资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江苏省泰兴虹桥工业园区现有人口8万人,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72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75亿元;完成自营出口1.52亿美元;工商税收1.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亿元。

此次我们在七圩社区的街头随机找过往的居民进行调查,深入了解这些居民的家庭及生活状况,并且通过问卷和采访的形式采集了483份有效调研问卷、从大体上了解了该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问卷信息分析

1、经济来源情况和对环境的认知状况

根据本次在虹桥镇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有40%是在村办特色产业获得经济来源另有在普通务农、在县城打工和在其他地方打工所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33%、7%、20%。经济状况(如图四)。

(图四)

由该图我们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是在本地的特色产业或者在家务农,因此,对当地的环境状况和所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体会对本次调查有很大的发言权,对能够获得较为准确和直观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张表格就会对当地的环境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大部分人对环境状况是比较满意的对环境的评价是轻度污染,环境问题不是太严重。我们所在的七圩社区是泰兴的一个工业园,对于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是轻度污染,证明虹桥镇对于环境保护是比较重视的并且受到的比较大的成果。环境问题如果认真治理还是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成果的。

B、认为中度污染以上的人达34%,这还是一个比较的的数字,因此环境治理问题还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大的力度给老百姓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2、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度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绝大多数的人是关心环境的。关心环境的同时也会关心环境保护问题。

环保工作的主题就是环保政策的主题,它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环保工作和环保政策应该秉持的主导思想。既充分体现科学发展主题要求、又具有鲜明的环境保护含义。当前环保政策的主题应该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即环保工作要突破在经济发展之外从事环境管理的状况,深刻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之中,高举生态文明的大旗,争当建设生态文明的引领者、主力军和主阵地。主要理由是: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科学发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具体反映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反映科学发展精神的直接命题。“十二五”规划指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所以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环保政策主题是必然的。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环境保护地位在党的执政理念体系中不断上升的体现。过去,党的能力体现主要来自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主要是看执政党能否改善人民生活。后来,党的执政理念体系中又先后增加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主要看党是否改善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提高了人民的政治权利。现在,党进一步把生态文明也纳入到执政理念体系中来,主要是看执政党是否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这个进程深刻地反映出党日益走向成熟。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反映了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和重点方向。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本质是改善人类对于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要素的态度和行为,这正是环境保护的直接目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就要找出一切对于自然不友好的行为而改正之,这正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

3、对于燃烧秸秆的态度

多数人认为燃烧秸秆会污染环境,并且燃烧秸秆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下面我们看下燃烧秸秆的危害:

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这些农作物的秸秆普遍被遗弃堆积在田间地头,相对潮湿,引燃时不能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的烟雾,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液滴以及其它污染物,这些烟雾随风扩散,对环境、人及其它动物产生严重的危害。

1、健康威胁。

野外焚烧秸秆,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据测定,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CO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悬浮颗粒,这些物质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后将会造成伤害。特别是在小春收获期间,遇到冷空气下降,空气对流慢时,加之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在短时期内大量烟雾很难散尽,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使人们的呼吸道、眼科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明显提高,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影响最大,严重时会造成人畜窒息。燃烧秸秆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毒化学物质,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还包括一定量的多环芳烃、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也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2、财产隐患。

野外集中焚烧秸秆时,加速空气的对流,增加风速,容易改变风向,还会产生飘浮于空中的“火团”,人为难于控制,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引发房屋、农作物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财产损失。

3.交通隐患。

野外焚烧秸秆,形成滚滚浓烟,增加了空气中的粉尘。烟雾对阳光具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能力,减少了太阳光的辐射强度,使大气变得浑浊,大大降低了空气能见度,严重时影响到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构成潜在威胁。

4、社会隐患。

野外集中焚烧秸秆,人人深受其害。在农村,因焚烧秸秆引发的火灾,造成邻里矛盾;在城市,市民生活规律被打乱,不能进行休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给社会和谐带来了压力。

5、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的每个组分都有自身的理化性质,相互间处于相对稳定或变化状态。小范围内,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养分、水热资源处于一种平衡,秸秆焚烧破坏了这种平衡。

(1)烧死微生物。

焚烧秸秆时产生的温度高达 700℃,大量有益微生物被烧死、破坏了“土肥相融”,使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紧密结合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胶体解体,把“活土”变成了“死土”。

(2)烧毁有机物。

使秸秆中的炭、氮、木质纤维、树脂等有机物质燃烧殆尽,只剩下一点灰分和无机元素,失去由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带来的种种益处。

(3)燃油残留物污染土壤。

机收后的秸秆,一般不能直接点火燃烧,很多农户均向秸秆添洒燃油后才进行焚烧,燃油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遗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6、浪费生物资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资源。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宝贵的生物资源,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专家表示,如果将1亩麦类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增施55公斤有机质,15公斤碳铵、3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硫酸钾。如果将秸秆焚烧处理,其中碳损失80%以上,氮损失70%,磷、钾损失30%,且剩余的约25%的磷均转化为缓效态或固定态,难以发挥肥料效用。

4、选择农药的标准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农民选择农药的标准主要是要效果好,但是农药一般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下表展示了被调查者对于农药对环境污染的认知。认为污染严重的所占比例达30%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如果在农药在效果好的前提下对污染的控制更好,这样农民既能买到药效好的农药又对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5、对果蔬农药残留的态度

从表中不难看出,接近半数的人是担心的但是没有办法,这点颇让人无奈的,下面就介绍农药残留和一些防止农药残留的方法: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上市。农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茄果类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荚类蔬菜如豆角等,鳞茎类蔬菜如葱、蒜、洋葱等,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

为了防止农药残留的危害,通常应注意以下各点:

1. 尽量到有卫生监督的正规市场买果蔬,产品包装上有“质量安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种标志之一的,相对而言,更加安全可靠。

2. 按季节购买果蔬,反季节的常大量施化肥、农药催熟及违反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上市。

3. 农药残留量跟果蔬品种有关,一般叶茎类、瓜果、豆类农药残留较多,根茎类较少。

4. 尽可能了解果蔬产地,避免购买污染严重地区及公路两旁种植的果蔬。

5. 果蔬要先冲洗后浸泡,即把果蔬表面彻底清洗后再入清水浸泡10分钟,但别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表面农药进入水后返回果蔬内部。

6. 切口易受残留农药污染,所以蔬菜不要先切后泡;浸泡后的果蔬用水冲洗几次再切。

 6、环保宣传与环保教育

45%的认为环保宣传很有必要,也有42%的认为可有可无。下面一个表74%的人受过环保教育。这说明虹桥镇在环保教育方面做得很好,只有受了很好的环保教育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

7、农村污染问题谁来解决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是比较看好农民和政府共同努力但由政府主导这种模式。

如今随着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都纷纷扒了旧房造新房。于是就地取材,河中的石头砂子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了,到处采砂采石,弄的河里到处是深潭,滩涂也被切割的七零八碎,河流严重改道。美丽的河流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能在旧相片和记忆中去回味曾经带给我无比快乐的乐园了。
   其实岂止的河流污染很严重,就是在村子里也是到处能看见废旧袋子等等生活垃圾到处乱扔乱丢。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面对农村如此的环境污染现状,我想问问,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有谁来管呢?这个问题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引起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呢?我可以肯定的认为我所说的情况只是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从中央到基层地方政府应该快速行动起来了,加强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经不能再等了,不能光要经济发展,而忽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得不偿失啊。同时加大农村的治污软硬件投入也是势在必行的了,我认为还我们一片美丽的天空,一方净土是比发展农村经济更为迫切的和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调查后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1、问题:

近年来,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断流现象加剧,不少的湖泊在萎缩,天然绿洲在消失,现有的水库蓄水量减少,渔场破坏严重,一些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区。这些自然灾害使得我们农村的环境遭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有时这种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但,我觉得人为的破坏更加的严重。

盲目的开发,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使得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愈加的贫瘠。乱捕乱杀,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使得虫灾鼠灾更加严重。于是,不得不大量的使用农药,又使得农药污染变得很严重。这些在农业生产上的盲目追求一时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生计的方式使得农民的收入在短时间内确实有所提高.但,很显然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再加上近几年来,农村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建筑业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原本是好事,可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不够重视,使得建筑垃圾随处堆放。一到雨天,地上流得到处都是那些垃圾。而且因为那些建筑垃圾多数是有毒的,又时常导致家禽的中毒,甚至死亡。

为了建造房屋,大量的砍伐树木,又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了。每次暴雨来临,从山上流下的水里充满了泥沙。雨后的地也变得泥泞不堪。使得农村建设在表面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实际上却具有更大的隐患。

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等等。环境意识的淡薄使农民养成了不注重环保的生产及生活习惯。

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资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都在于城市的污染问题,而农村污染问题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基本没有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虹桥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工业园,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难免会以招商第一,对落户的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看的不是太仔细。落户了一批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

2、建议:

对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农民的许多不够环保的生产习惯多缘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应加大政府对农村事业的投入,多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应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层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了,农村的环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目标也才能尽早的实现。

(3)加强领导,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洁,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政府应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项活动负责到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

(4)加强对落户企业的环保审查,多争取一些低耗高效的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污染企业,还人民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尽量避免因为环境问题而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这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如果上述各项措施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农村的树才能更多、更绿,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蓝,农村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才能有明显的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会更快、更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