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及HIV附卡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填卡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 初次报告 2、订正报告

传染病报告卡及HIV附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

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 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

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 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不是户藉所在地址。如献血员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该采供血机构地址。 职 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乙肝、血吸虫

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

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检出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报 告 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 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附件2 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及填卡说明

注意保密

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

卡片编号:

传染病报告卡及HIV附卡

* 只有确诊为艾滋病病人时填写此项。

《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填卡说明

卡片编号:由网络报告系统自动生成,与传染病报告卡一致。报告医生不填写此项内容。网

络直报后,由报告单位网络直报录入员将网络自动生成的编号抄写至此空白处。

患者姓名:根据患者身份证或户口簿登记的姓名填写,如患者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还

应填写其家长或监护人的姓名,与传染病报告卡一致。性病病例可填写代号。

民 族:根据身份证或户口簿填写所属民族的名称。

婚姻状况:指被调查时的婚姻状况。“未婚”是指迄今没有进行过婚姻登记;“已婚有配偶”

是指办理了国家法律婚姻登记手续,并且不处于离异、分居或丧偶状态;未办理

国家法律婚姻登记手续,但同居共同生活,视为“已婚有配偶”类别。“不详”是

指被调查者未能提供目前的婚姻状况或者不能确定其婚姻状况。在表中相应内容

前打√。

文化程度:在相应的文化程度前打√。文化程度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性病病

人最高学历或相当学历。①文盲:指不识字或识字很少。②小学:指小学程度的

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也包括没有上过小学,但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

条。③初中:指初中程度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及相当于初中程度的人。④高中及中专:指高中及中专程度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及相当于高中

程度的人。⑤大专及以上:指大专程度或以上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及

相当于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

户籍地址:指户口所在地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按身份证或户口上的住址

填写。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接 触 史:可多选,根据临床询问病史或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在其曾有过的所有接触经历前

打√。接触史应按照如下规定选择:应尽可能问清接触史,避免选择“不详”,如

在“其他”前打√,则不可再在“不详”前打√。

注射毒品史:包括静脉或肌肉等注射毒品,特别是有过共用注射器经历的,不包

括单纯口吸、鼻吸等不刺破皮肤、黏膜的吸毒方式。

非婚异性性接触史:指与非婚异性性伴(不包括固定的同居异性)的性接触经历。 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指配偶/固定性已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男男性行为史:指有男性间无保护的肛交或口交经历。

献血浆史:指献过血/血浆等。

输血/血制品史:指输受过全血/成份血/血浆/血制品等。

母亲阳性:指母亲已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职业暴露史: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等有关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

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

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

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手术史:包括口腔、内窥镜等所有侵入性操作和各类手术。

性病史:包括既往曾患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或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病史,不包括阴道滴虫病、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等。

其他:上述未列举,但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接触史。如在此选项前打√,应在后面空白处进行说明。

最可能的感染途径:该项不是询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或性病病人的,而是由填

表人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高危行为和危险因素判断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最可能的感染途径,并在相应的列举途径前打√。如果有不

在列举范围内的明确的感染途径,在“其他”前打√,并将相应感染途径填写在

“其他”后的下划线上。

检测样本来源:按照所采集的血清样本的来源,在相应的内容前打√。

术前检测:指各种手术前开展的检查。

受血(制品)前检测:除手术前开展的检查以外的,对计划接受血或血液制品治

疗者的检查。

性病门诊:来自性病门诊的样品。

其他就诊者检测:除性病门诊以外的其他门诊、住院病人等的样品。

婚前检查(含涉外婚姻):以结婚为目的开展的检查。

孕产期检查:孕产期的检查。

检测咨询:到检测咨询点的检测。

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配偶或性伴,含非配偶的其他同

性或异性性伴。

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女性子女的检查。

职业暴露检测:见“接触史”中职业暴露的定义。

娱乐场所人员体检: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中,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健康检查的娱乐场所人员部分的体检。

有偿供血(浆)人员检测:包括既往卖血(浆)及当前正规血站的有偿供血(浆)人员。

无偿献血人员检测:来自无偿献血,能够识别真实身份的检查部分。

出入境人员体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开展的体检。

新兵体检:新兵入伍前体检。

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羁押场所强制/劳教戒毒人员的检查。

妇教所/女劳收教人员检测:妇教所/女劳所有收教人员的检测。

其他羁押人员体检:除强制/劳教戒毒和妇教所/女劳收教人员以外的羁押人员的检查。

专题调查:特指各种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各种日常的检测和筛查。

其他:不能归入以上来源的样本,请在后面的下划线上注明。

实验室检测结论:确认阳性者可不填写替代策略检测结果。

确认(替代策略)阳性检测日期:如确认试验阳性可只填写确认检测阳性日期,否则填写替代策略检测日期。

确认(替代策略)检测单位:如开展了确认试验可只填写确认检测单位,否则填写替代策略检测单位,与检测日期一致。

艾滋病确诊日期:指在报告时已经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的情况下填写。

报告单位:填写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或性病病人的医疗卫生等机构全称。 联系电话:填写报告单位负责疫情的相应科室或疫情负责人的联系电话。

报告医生:填写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或性病病人的首诊医生。

填卡日期:填写本报表的实际日期。

附件3 个案随访表及填表说明

个案随访表

卡片编号: 随访状态:□随访(第____次) □失访(此次随访结束) □查无此人(以

传染病报告卡及HIV附卡

传染病报告卡及HIV附卡

《个案随访表》填表说明

卡片编号:由网络报告系统自动生成,与传染病报告卡一致。随访责任人不填写此项内容。

通过系统自动打印“个案随访表”或由报告单位网络直报录入员将网络自动生成的编号抄写至此空白处。

随访状态:若选择“随访”,应填写随访次数,同时完成表格内容。“失访”是指在随访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被随访到,随访责任人无法再了解他们的状况。若本人未随访到,但通过知情人或电话随访等方式可获得其有关信息,完成随访内容,则不属于“失访”。对于暂时未找到但非“查无此人”的随访对象,每到既定的随访日期仍应进行随访。“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电话均为虚假信息,而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若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访。

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现住地址五项内容在“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上打印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随访表”时自动生成,但执行随访人员在随访时,应进一步核实。如发现原记录变更、错误或空缺,应在原记录处进行更正或补充。 患者姓名: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登记的姓名填写,如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还应填写其家长的姓名。

性 别:在相应的内容前打√。本项内容在“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上打印该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随访表”时自动生成,但随访责任人在随访时,应

进一步核实。如发现原记录变更、错误或空缺,应在原记录处进行更正或补充。

身份证号: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身份证填写。

联系电话:每次随访都必须询问其变动情况。应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本人

同意提供的个人、家庭、亲戚朋友或单位电话号码。

现住地址:每次随访都必须询问其变动情况。应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目前

实际居住的详细地址,能够随访到,可以是家庭住址,也可以是临时住址,如医

院、租住的民房或宾馆。若为临时住址,还应填写其他更长期居住的现住地址,

或询问其迁移动向并记录于备注中。

是否已死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已死亡,应填写实际死

亡的公历日期。

死亡时病程阶段:病例死亡时,被诊断的艾滋病病程结果。

主要死因:按法定死因确定机构或部门(如医院、公安部门等)确定的死亡原因填写,如无

上述依据,按随访时了解状态填写。只有在诊断为艾滋病并已作“艾滋病”的网

络直报后,主要死因才能报告为“艾滋病”。

过去6个月有无以下临床表现:可以多选,结合观察结果和询问情况,在相应的选项前打

√。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包括: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念珠菌病、隐球菌病、肺孢子虫肺炎,播散性真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带状疱

疹病毒感染、弓形虫脑病、卡波西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等。

病程阶段: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相关的国家诊断标准,在随访时按实际已诊

断情况选择。艾滋病确诊日期:随访时首次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的情况下填写。

当前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配偶/固定性伴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配偶或同居

者。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内容前打√。

有无HIV阳性子女: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内容前打√。 现在是否为同伴教育员:同伴教育员指该类人群中经过选择、强化培训,并在所属人群中协

助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

过去3个月,是否每次发生性行为都用安全套: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过去3

个月发生过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包括婚内、婚外)。如果过去3个月未发

生过性行为,选择最后一项。

过去3个月,是否共用过注射器注射毒品: 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过去3个月

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情况。如果过去3个月无注射吸毒行为,选择最后一项。

过去3个月,是否参加针具交换: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中的注射吸毒人员过

去3个月参加针具交换活动的状况。如果过去3个月无注射吸毒行为,选择最后

一项。

若为育龄妇女完成如下问题:过去3个月育龄妇女的孕产情况,在相应的内容前打√。避孕

措施是指:节育手术、宫内节育器具、避孕套和口服或注射(皮埋)避孕药。体

外排精或生理安全期避孕法不属此列。

过去6个月您或您的家庭是否获得过来自亲戚、朋友以外的其他组织(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关怀、支持和服务:关怀支持与服务主要指:

宣教咨询:发放宣教材料,免费提供安全套,提供咨询和家庭护理培训等。

药物提供:对需要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药物。

关怀救助:(1)符合条件的纳入民政部门低保对象;(2)对未纳入民政部门低保

对象的感染者、病人及家属每人每月能得到一定补助;(3)子女免费接受九年义

务教育;(4)提供开展生产自救、参加互助小组、就业等帮助。

过去6个月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筛查:根据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筛查的实际情况选择。若接受

过结核病筛查,应在后面的括弧内选择实际的检测结果。

目前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根据本次随访时是否接受抗HIV药物治疗的实际情况选择。 目前是否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根据本次随访时是否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实际

情况选择。

自上次随访以来,做过CD4+检测 次:根据上次随访以来接受过CD4+检测的实际情况填

写(含本次随访采血检测)。若填写的次数非“0”,则须在后面填写最近一次CD4+

检测结果及相应检测时间(若此次随访采血检测CD4+,其结果填为最近一次检测结

果,并填写相应的检测日期) 。

随访执行单位:负责随访调查和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治疗病人个案随访表》的单位。 随访责任人:负责随访调查和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治疗病人个案随访表》的人的姓名。

随访日期:完成随访调查并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治疗病人个案随访表》的日期。

 

第二篇:传染病管理自查报告

传染病自查报告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我们对我院传染病管理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管理机构

领导对全院的传染病管理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副站长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小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章制度

在组织机构成立以后,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记制度”、“门诊病历日志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疫情保密制度”、“分诊台工作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发热门诊就诊病人登记制度”、“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科工作制度”等,作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人员职责

从院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作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对疫情报告、疫情登记、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均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科还对传染病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检查、访视、督察、死亡病例调查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作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作有条不紊。

对传染病管理科及其相关人员、发热门诊、医生制订了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四、人员培训

我们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学习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爱滋病”、“流脑”、“乙脑”等传染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了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五、疫情管理

1

根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非典”、“禽流感”等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于6小时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2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于12小时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于24小时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门诊各科、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现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保健科,各登记本均已逐项详细填写,便于查询。

各门诊日志,每月统计一次,于26号前将统计数目送保健科,保健科由专人负责统计,并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每年5月、9月接受岳麓区防疫站或市防疫站对我院的疫情管理及报告质量分别检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的批评指导。保健科负责疫情的医师,随时进行了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各科室医师做好疫情报告。每月对肠道门诊及有关科室进行检查,核对疫情一次,将查对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每月2号以前,将肠道门诊上月的月报表和疫情检查月报表一起送岳麓区防疫站。业务院长、保健科主任对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了不定期检查。

医院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给予表扬、奖励:

1、疫情管理做到四有:①有领导分管;②有专人负责;③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报告、检查、奖惩等);④有传染病及疫情访视等的登记制度。

2、疫情报告做到三不:不漏报;不迟报;不错报。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合格率达100%。

4、疫情月、年报表上报及时,数据准确、全面、报告率达100%。

5、处理疫情及时,疫访登记记录详细、完整、个案调查填写真实、归档及时,访视率达100%。

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制度,根据其性质、情节和对学校危害的程度给予惩罚:

1、违法行为情节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2、改进不力,继续违犯者,除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外,给予罚款,罚款数额根据违法性质,危害程度扣除当月奖金的20~50%。

3、行政处分: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给予当事人直至开除公职的处分。

4、追究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造成甲类传染病、爱滋病、肺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及乙、丙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者,追究法律责任。

七、重大传染病管理

2

医院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

爱滋病、肺炭疽、“非典”、“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制订了处置予案,成立了医疗急救小组并随时处于戒备状态,必要时可立即启动予案,如20xx年的水污染事件,我们发现疫情后果断地启动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予案,采取了有力措施,使疫情及时得到了控制。

八、消毒管理

医院成立了以门诊主任和护士长牵头的消毒管理,与各科室部门密切配合,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消毒监测和科室部门的台面以及医务人员的进行,保证了消毒效果。

九、传染病管理措施

医院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到管理与发展计划。 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等项目。

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采取了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每年在新生如学时对全体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了甲肝、乙肝疫苗注射,并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组织了对整个社区群体流感、麻疹、结核、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等疾病的预防接种。

对于疑似传染病的病例,在本院进行隔离留观,确诊以后通过正规途径,转入对口医院。根据传染病予警情况,暑假对疫区来的学生进行了“二号病”、“疟疾”等疾病预防药的发放。

十、科普宣传

我院由防保站主办传染病宣传板报,每年6~8期,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十一、不足之处

1、人员学习不够;

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

3、有关传染病管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庙后卫生院

20xx年12月10日

3

20xx年澄迈县人民医院

传染病管理定期检查总结报告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院由医务科、质控办、护理部组成检查组于20xx年3月16日对感染科的设立情况及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成绩与问题

1、感染性疾病职能科室设置:医院现有的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已相对独立,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对外标识、医疗设备、设施、分区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医院门诊已设有相对独立的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具备基本的医疗设备,但存在着标识不规范、不专一;内部结构布局不合理,分区不清楚,不符合医院感染与控制要求;防护设备和设施不够齐全等。如无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没有各自独立的候诊区、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专项制度的完善:医院已建立有与院感、传管、传染病防治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尚没有按照要求建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各项规章制度。

3、相关人员职责的建立:医院保健科已建立有与传管相关的职责,但尚没有分别建立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护士、卫生员的专项职责。

4

4、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医院开展过对艾滋病、结核病、传染病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全员培训,但尚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对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条例》、部门规章、感染性疾病工作制度、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处置、防护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5、传染病处置演练:相关医务人员虽具备的一定的传染病应急处置知识,但尚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实战演练。

二、建议:

1、加强对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建设的领导,组织专班,专题研究,尽快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2、组织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条例》、部门规章、感染性疾病工作制度、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处置、防护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领会其文件精神实质。

3、严格按照要求从软件到硬件逐条改进和完善。

澄迈县人民医院

20xx年3月20日

5

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自查报告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和高发季节,易引起局部爆发流行。为确保学校学生正常学习秩序,防止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在学校、医院领导的督导下,对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自查。

1、立校医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及 医疗小组,并明确其职责。

2、医院传染病及突发事件报告程序及疫情报告制度。 6

制定传染病爆发的应急措施,传染病预防及接种措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政策。

3、准备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用药、备品。

4、制定防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和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工作预案。

5、充分利用报刊、广播、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病知识,使广大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方法,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长春理工大学医院

20xx年5月10日

西南财经大学医院传染病自查报告按照工作计划安排,预防保健科于6月27日对医院各部门进行了传染病工作自查,检查重点为门诊日志等级情况、传染病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卡情况、传染病病人管理情况、发热门诊物资准备情况、腹泻门诊物资准备情况、发热门诊登记情况、腹泻门诊登记情况,检查发现我院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总体较好,各科室登记较为规范。

建议及意见:

7

1、进一步加强门诊登记工作,不得缺项、漏项。

2、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各项防控工作。

●西南财经大学医院疾病监测情况报告

一、发病概况

根据我校两校区疾病监测点报告数据统计,09年6月我校两校区共报告门诊就诊人数5016人,发热病人数160人,腹泻病人数114人,报告传染病5例,1例疑似肺结核,1例细菌性痢疾,1例流行性腮腺炎,2例水痘,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二、疾病监测分析

1、6月门诊人数与5月基本持平,两校区发热病人数、腹泻病人数无明显增加。

2、 6月共诊断水痘2例,疑似肺结核1例,细菌性痢疾1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3、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与防控,我校未出现有不名原因发热现象。

三、工作建议及要求

(一)天气渐热,各临床科室应加强腹泻门诊,做好各项登记,发现有两例或两例以上同食同病现象,应立刻报告预防保健科。

8

(二)各临床科室应继续做好发热门诊监控工作,做好医学观察学生每日的健康监测工作。

(三)临近假期,各部门应进一步做好肠道与发热门诊的监测工作。

安全工作

1、6月16日,后勤服务总公司对一食堂过期的消防器材进行更换,确保消防设备设施配置有效。

2、6月17日、18日,后勤服务总公司对分别对光华、柳林两校区校园内的食堂、商场、超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要求商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3、6月28日、29日,后勤服务总公司对校内外出租铺面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并要求商家做好夏季消防安全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平安。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