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数 学 总 复 习 计 划

初 三 数 学 总 复 习 计 划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初三备课组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系统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数学品质,是让我们每一位初三数学老师孜孜不倦地奋斗的目标。但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多、复习时间紧、解题要求高,如何有效地进行总复习,下面我代表我校初三备课组谈谈我们的复习计划。

一、明晰中考动向,把握复习方向。

近年来,中考试题都体现出“考查知识基础化、选择题材生活化、要求能力层次化、思维模式开放化”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复习工作:

1. 以中考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稳定性为导向;

2. 以教材为依据,以近年来中考试题为基本素材,抓住根本应万变;

3. 以解题训练为中心,以基础、中档题为重点,巩固双基;

4. 以锻炼思维为目标,以综合题为蓝本,提升数学能力。

二、合理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总复习进程。

为保证总复习的效率,应在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上作出全局安排,一般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时间:三月至四月中旬)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初中数学学习的所有内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悉基本方

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 打破课本原来章节的内容,按知识块逐一梳理。

(1)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象;

(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3)统计与概率;

(4)课题学习.

    通过以上的知识系统梳理,要扫除知识盲点,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纠正知识缺陷,澄清模糊

概念。例如: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许多学生会错解为

只考虑分式方程出现增根时造成无解的情况,而忽略了这分式方程本身也会无解的情况,因此正确答案是

2. 复习重在从厚到薄,构建知识网络。

    华罗庚教授说过:读书要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复习重在从厚到薄,中考复习要把三年螺旋上升的

知识分成块,整理成知识网络。例如,可以把数与代数的内容编织成知识网络为:

    将基础知识经过这样的系统梳理和归纳,不仅能使知识更加系统,还能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

解,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

3. 典型题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和梳理基本解题方法。

    例如,在复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我们安排了以下五道题目:

(1)抛物线过(-2,9)(0,-5)、(3,4)三点,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抛物线的顶点为(-3,4),且过点(-1,2),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二次函数中,函数与自变量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则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选择一组你喜欢的的值,使二次函数的图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开口向下,②当时,的增大而增大;当时,的增大而减小.这样的二次函数的

解析式可以是                           

(5)在一场足球赛中,一球员从球门正前方10米处将球踢起射向球门,当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是6米时,球到达最高点,此时球高3米,已知球门高2.44米,问能否射中球门?

     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回顾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方法 —— 一般式、顶点式和交点式,感受这三种方法的各自特点,体会其待定系数法的数学内涵,其中第(1)(2)题是常规题,直接套用公式即可;第(3)题是灵活运用,观察数据的特点,选用计算更为简便的顶点式求解;第(4)题结论开放题,只要且对称轴为直线即可;第(5)题是实际应用题,先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计算、比较数据看球能否射中球门。

4. 规范解题:语言的规范、书写的规范、格式的规范。

5. 重视反馈,把握复习难点。及时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练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集体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同时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

6. 基础是能力的根基,不少学生在基础题上失分,在基本运算上出错,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基础,为此我们经常进行小测,一次小测针对一个基础知识点,根据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工作。通过小测的形式清理基本知识点,确保绝大多数的同学基础过硬。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时间: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

这一阶段主要是横向复习,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的知识内容,侧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续和提高。专题选择的原则是第一阶段复习中的弱点、教材中的重点及中考的热点。专题训练的方法是讲练结合,先讲后练或先练后讲,还可以交叉进行。

1. 确定复习专题。根据复习大纲及复习资料,确定如下的复习专题:动手操作型问题、图形运动型问题、实际应用型问题、设计方案型问题、开放探究型问题、猜想验证型问题、图表信息型问题、阅读理解型问题、存在说理型问题。

2. 精心炮制每个专题的练习,防止题海战术。专题确定之后,选题是最费时费神的一项工作,专题复习的容量大、方法多,因此对例题必须精选,使所选例题具有代表性、联系性和综合性;选配学生习题时要有针对性,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可以多参考课外书籍及网上资料,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注重归纳知识,总结规律和提炼方法。每一专题复习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对本专题所涉及的重要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规律,概括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统计思想等等,具体的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巩固”与“提高”一起抓。①专题复习和其他阶段的复习一样,最终都是通过练习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每一专题复习中,通过练习反映学生的知识缺漏及错误,应及时矫正,以便巩固复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②应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必须抓住以下两个关键:一是注意分析能力的训练;二是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训练。解答综合题,关键在于分析。经过分析,一道综合题往往可分解为若干个基础问题;分解好了,解题思路也就水到渠成了。

5. 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思考问题时,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使其保持稳定又不断拔尖。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时间:五月中旬至六月初)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解决知识问题,还要解决速度问题和心理问题。

1. 模拟训练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安排、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均要贴近中考题。

2. 加快解题速度,同时保证准确解题。统计表明,中考要在120分钟内完成24道题目,题量较多,阅读量也不少,加上思考、计算、书写、检查,时间很紧迫的,这就向解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呢?①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中、低档题做得又快又准;②平时进行速度训练,课堂上安排“限时训练”,课后练习计时完成,让学生形成一种“平时当考试,考试当平时”的习惯;③考试时合理安排时间,书写做到既规范清楚又简明扼要。

3. 批阅要及时,评分要因题而异。对于中、低档题,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对于难题,以鼓励为主,尽量详细地写出其解题步骤,尽可能地去争得分点。

4. 评讲要精、准、透。精——点中要害,有的放矢进行讲评,不要泛泛而评,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就不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就在个别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即可;准——准确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要讲学生所需,切忌面面俱到,帮助学生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透——特别是压轴题,从细微处入手,与学生一起分析解题思路,要把思路与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透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解?如何设计解题格式?本题应注意哪些问题?突破口在哪里?有何经验与教训?有否其它解法?是否可以变换角度分析?

第四阶段:回味练习(时间:考前一周)

    这是迎接中考的最后阶段,基本上就不做太难的题目,但每天要有适当的练习量让学生把最佳的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1. 基本内容的再次覆盖与重点强调。“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2. 临考阶段对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过电影”,对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回顾反思,形成众多的“知识链”、“方法串”和“思维模块”,知识、方法、思维、能力相互交融;

3. 调整心态和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信心良好的心理过硬的本领  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

以上是我们对数学中考总复习的想法和做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谢谢大家!祝大家工作顺利!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撰稿人:钟敏健

                                                                    2110年3月24日

 

第二篇:三 年 级 数 学 教 学 计 划

三 年 级 数 学

                       

一、 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并能够利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了长度、质量单位,能比较正确地利用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另外已经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按照左西右东的顺序观察方位图和地图。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并制作成方块统计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有一定的认识。

2、数学思考方面:

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已经能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所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思考层次和水平。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发展,同样,少数学生的思考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能根据一个场景和若干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能逐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算法)解答同一问题。少数学生由于数学思考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4、情感和态度方面。

学生们已经能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由于自身或家庭的原因,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学生投入不足,情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活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的三视图,能比较两个形状相近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有那些相同、哪些不同。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几何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能在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数出图形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西安市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经历探索简单的搭配规律、寻求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发展符号感。

·在简单的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厂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学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

·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简析

四、         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的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实物,加强直观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3、加强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学习和课改实践,不断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6、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发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7、注意培优、补差。

五、         培优补差

三、  教学进度安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