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实习报告

一、目的意义

1.掌握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和依据;

2.掌握评价因素分级和权重确定方法和依据;

3.掌握评价因素信息基于ERDAS和GIS平台的获取技术(.shp文件组);

4.掌握评价因素空间差异图层基于GIS平台的提取技术(.grd文件组);

5.掌握基于指数和法的评价单元分值在GIS平台上的实现技术;

6.掌握评价单元分值的分组,各组在分类系统中的等级归并;

7.掌握评价报告编写的内容和要求。

该评价方法和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其它方面。土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能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评价土地质量,阐明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营的土地潜力,为国土开发、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二、实验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此次野外实习路线:

芝田村(省庄镇)——后燕庄——东碾疃——扈家庄——石窝——黄前水库

1.芝田(省庄镇)

扇缘中下部,位于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浅位粘层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与深位粘层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交界地带。因为有潮棕壤的存在,所以该地区水分充足。质地为轻壤,母质为洪冲积物,且部分地区的限制因素为粘层。利用现状位居民点和水浇地,农作物长势良好。

2.后燕庄于周王庄之间的地带(省庄镇)

    扇缘中下部,地势高于芝田,土壤类型属于深位粘层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该地区水分充足,质地为轻壤,母质为洪冲积物,限制因素为粘层,但为深位粘层,土地质量较好。利用现状为居民点和水浇地,农作物生长较良好,质量较芝田差。附:田中有一眼灌溉用井,直径约为1.5米,水位约8米,属较高水位,枯水年份水位约为10米或大于十米。

3.东碾疃(山口镇)

    扇缘中部,地势较高,土壤类型属于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水源较丰富。质地为轻壤,母质为洪冲积物,且土壤无限制因素。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4.扈家庄(黄前镇)

    扇缘中上部,地势高,土壤类型属于轻壤质酸性岩坡洪积棕壤。质地为轻壤,水分较前些区域少,母质为酸性岩坡洪积物,限制因素为土层厚度,土壤层厚度约为50cm,因为坡积物,石砾较多,土壤性状不良,农业生产受到土壤限制因素的严重不良影响。

5.石窝(黄前镇)

    扇缘上部,地势高,土壤类型为轻壤质酸性岩坡洪积棕壤。质地为轻壤,母质为酸性岩坡洪积物,靠近黄前水库,水源充足。但利用现状为裸岩石砾地,无法用于农业生产。

6.黄前水库 

微地貌:坡麓梯田,山坡下部位,高程221米,母岩:有岩石出露,花岗片麻岩。岩石为变质岩,其最大特征是定性矿物呈带状聚集且集中。土壤:棕壤性土,砾石含量较高。母质:残坡积物。长石(肉色)、云母(半透明、白色)——花岗岩带状排列——变质岩。利用现状:林地,有岩石出露,属宜林三等地。

三、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

土地资源分类系统

根据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按照上述土地评价原则和土地类型分区(土地类型及土壤情况),将山东省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划分为八等17级156单元,可作为土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农业区划,国土整治的依据。今将这一分类系统分述如后:

I.宜农一等地

这类土地基本无物理性限制因素,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在根系活动层内无不良层次,有良好的保肥供肥性能和施肥反应,地势平缓(<3°),气候条件良好,一年二熟,适种作物广泛,农作物在适当管理下,可获得良好收成,对农、林、牧业都适宜,为各地区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I.基本无限制(一等一级地)

Ⅱ.宜农二等地

这类土地在土地利用方面稍有限制,对作物有选择性,水肥性质较好,一年二熟,有下列一项或几项限制:

土壤质地偏砂偏粘,结构性差。有盐化威胁。坡度<6°, 有侵蚀威胁或轻度侵蚀。在短期内土地过湿或干旱,需一定灌排措施。主要适于灌溉农业,要控制灌排定额,防止土壤盐化。平正土地,加强耕作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Ⅱ1坡度在6°以下,有轻度侵蚀: (二等一级地)

Ⅱ2土壤条件(质地、结构、土层)限制: (二等二级地)

Ⅱ3排水条件限制: (二等三级地)

Ⅲ.宜农三等地

土地利用方面有中度限制,对作物选择性较强,生产上要求一定措施,一年二熟,有下列一项或几项限制。

土层较薄( <80厘米),质地或结构不良,保水保肥性差。地势低洼或坡度较大(6°—l5°),有中度盐化或中度侵蚀。气候条件较差,灌排设施不完善,有旱涝威胁,需要开展水利土壤改良工作和改盐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在细致土壤管理下可种水稻或其他经济作物。

Ⅲ1坡度(6° -I5°)与侵蚀的限制: (三等一级地) 

Ⅲ2土壤限制: (三等二级地)

Ⅲ3水分条件限制: (三等三级地)

Ⅳ.宜农林牧四等地

对农业生产有强的限制,对作物选择性强,要求细致的管理措施,二年三作或一年一作,只适于耐旱、耐涝、耐盐作物,为农业生产差的土地,但为林业的好地,并适于畜牧业。有下列一项或几项限制:

土层浅薄(50厘米左右),质地结构很差,中盐化或障碍层次。 地势低洼有季节性积水,坡度大(>15°)侵蚀重,气候条件差,干旱或涝灾频繁。

Ⅳ1坡度(>15°)与侵蚀限制: (四等一级地)

Ⅳ2土壤限制(四等二级地)

Ⅳ3水分限制: (四等三级地)

Ⅴ.宜林牧五等地

这类土地不适于农业利用,主要适于林业及放牧业,有下列一或几项限制:

土层浅薄(30厘米左右),砾石较多。排水不良的渍水地,强盐化土地,有河湖泛滥威胁的土地。坡度>15°,中度以上侵蚀,要求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一般禁止农业利用。

V1坡度与侵蚀限制: (五等二级地)

V2土壤限制: (五等二级地)

Ⅵ宜林牧六等地

在土地利用方面有强烈限制,适于林业利用(差的林业用地), 土少砾石多。坡度>25°,有强度侵蚀或有强的障碍因素。气候条件差。放牧须注意水土保持。

Ⅵ1坡度及侵蚀限制: (六等一级地)

Ⅵ2土壤限制: (六等二级地)

Ⅶ.宜牧及其他七等地

只生长野生灌木杂草,造林困难,土薄石多(土层小于20厘米),裸岩多,坡度>25°,侵蚀严重,或地势低洼长期积水。可有控制的放牧或做刈草地,亦可供其他生产用地(如种芦苇等)

Ⅶ1坡度及侵蚀限制: (七等一级地)

Ⅶ2土壤限制: (七等二级地)

Ⅶ3不宜农林牧八等地

这类土地现时不适于农林牧业利用,可做其他生产应用。

四、实验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数据准备和处理

(一)野外资料:

1.芝田(省庄镇)

扇缘中下部,位于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浅位粘层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与深位粘层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交界地带。因为有潮棕壤的存在,所以该地区水分充足。质地为轻壤,母质为洪冲积物,且部分地区的限制因素为粘层。利用现状位居民点和水浇地,农作物长势良好。

2.后燕庄于周王庄之间的地带(省庄镇)

    扇缘中下部,地势高于芝田,土壤类型属于深位粘层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该地区水分充足,质地为轻壤,母质为洪冲积物,限制因素为粘层,但为深位粘层,土地质量较好。利用现状为居民点和水浇地,农作物生长较良好,质量较芝田差。附:田中有一眼灌溉用井,直径约为1.5米,水位约8米,属较高水位,枯水年份水位约为10米或大于十米。

3.东碾疃(山口镇)

    扇缘中部,地势较高,土壤类型属于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水源较丰富。质地为轻壤,母质为洪冲积物,且土壤无限制因素。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4.扈家庄(黄前镇)

    扇缘中上部,地势高,土壤类型属于轻壤质酸性岩坡洪积棕壤。质地为轻壤,水分较前些区域少,母质为酸性岩坡洪积物,限制因素为土层厚度,土壤层厚度约为50cm,因为坡积物,石砾较多,土壤性状不良,农业生产受到土壤限制因素的严重不良影响。

5.李家庄(黄前镇)

    扇缘上部,地势高,土壤类型为轻壤质酸性岩坡洪积棕壤。质地为轻壤,母质为酸性岩坡洪积物,靠近黄前水库,水源充足。但利用现状为裸岩石砾地,无法用于农业生产。

6.黄前水库 

微地貌:坡麓梯田,山坡下部位,高程221米,母岩:有岩石出露,花岗片麻岩。岩石为变质岩,其最大特征是定性矿物呈带状聚集且集中。土壤:棕壤性土,砾石含量较高。母质:残坡积物。长石(肉色)、云母(半透明、白色)——花岗岩带状排列——变质岩。利用现状:林地,有岩石出露,属宜林三等地。

(二)基础及专题图件资料

      地形图:

      土壤图:

利用现状图:

五、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指数和法

即加权综合评分法。进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保证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依据各指标及其各指标的贡献率,利用综合指数加权法:

其中ai为指标i对利用方式的权重,Xi为指标i的分等定级值,P为各因素的指数相加即得总指数。以便与一定的标准相匹配,确定各种土地类型其适宜的利用方式。

如某因子的权重为20,等级分值为3,则指数为60。指数和即为各因素的指数的相加,得出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各评价因素的指数和。

六、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

1.矢量化

在ArcMap中加载上要求的图件信息,分别为土壤图、地形图、利用现状图。打开ArcCatalog新建三个线状文件,分别命名为土壤评价单元、地形评价单元、利用现状评价单元。将空白文件加载进左边。

    Start Editing,Target选择为土壤评价单元用绘图工具对土壤图沿土壤类型边界划线。其他两个相同的方法,划线时注意线要出头时期构成闭合的面。新建线文件命名为部分地形图,将土壤图与地形图不重合部分画出,注意线要出头,保证线段的闭合性。

叠加后图:

2.评价单元划分(地形-土壤-土地利用)

将程序关闭,打开开始—>程序—>ArcGis—>Desktop Administrator—设置为ArcInfor。打开ArcToolbox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再选择其中的Features其中有一个Feature to Polygon 进行双击即可

3.评价因子的选取和权重选择

土壤评价单元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Table 出现一个对话框右下方有Options按钮点击,选择Add Field添加坡度字段类型为文本,坡度分数为双精度,土壤质地文本,之地分数双精度,剖面构型文本,构型分数双精度,利用类型文本,类型分数双精度,等级分数双精度,适宜类型文本格式。对照老师所给图例分别给每个地块赋值,赋值前要Startediting.将坡度、土壤质地、利用类型对照参考图填写完毕。点击属框有下方Options—>Select by Attributes 出现对话框双击坡度Get Unique Values <3°,Apply出现对话框选择坡度分数=100,OK。其他方法同上获取个等级分数

泰山山前倾斜平原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泰山山前倾斜平原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及等级分值表

泰山山前倾斜平原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最适宜:综合值>80;基本适宜:60≤综合值<80;不适宜:综合值<60。

在等级分数处右键选择Field Calculator 等级分数=坡度*0.45+土壤质地*0.25+土体构型*0.2+利用类型*0.1 点击OK即可.

4属性信息输入

确定评价因素的等级分值,GIS平台下输入评价因素的等级分值。

    将地面坡度、坡度系数、土壤质地、质地分数、剖面构型、构型分数、利用类型、类型分数、等级分数、适宜性等属性输入属性表。

5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属性信息、调查数据进行打分:

6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指数和法计算综合分值最适宜:

等级分数=坡度分数*0.45+质地分数*0.25+构型分数*0.20+类型分数*0.10判断适宜性

综合值>80;基本适宜:60≤综合值<80;不适宜:综合值<60。

7赋色及图幅整饰

添加图例、比例尺、标题、指北针等基本信息。

七、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分析:(1)、在该区域内,最适宜级的土地面积最多,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部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是轻壤,砂壤质土较少,而且地面坡度低,水土保持好。

(2)、在制图过程中由于误差的存在,输出的矢量化土壤图与地形图的部分地区,未通过部分地形图矢量化衔接完成。

(3)、对于实习的五个区域,由于各自的自然地理状况差异,导致了一部分的区域差异,当然这也与该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地形、地面坡度有关。

解决土地适宜性的方法:

(1)、就土壤、土地方面:

改良土壤质地,掺粘于砂,翻淤压砂;合理耕作、合理施肥、测土施肥、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力;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因地制宜合理种植,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种植相应的改良植物;对于有砾石的土壤,可以深耕、深翻。

(2)、就地形、地貌方面:

种植作物,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表层土壤;对于坡度较大的土地可以开垦梯田,对于坑洼地或是塌陷区可以发展生态养殖或是旅游等;对于坡度更大的可以发展园林业,种植生态经济林或是种植果树。

(3)、就适宜性改良方面,应当遵循由低一级的适宜性级逐步的向高一级的适宜性级发展,而不应跨级改良。

 

第二篇: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价实习报告

得分:

《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实习报告

                     专    业:测绘工程09

姓    名:张永杰      

              学    号:20090456031

指导老师:胡兵辉     


《昆明城市规划局展览馆》参观报告... - 3 -

1、昆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

2、昆明的发展规划... - 3 -

3、昆明的未来发展趋势... - 5 -

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报告... - 7 -

前言... - 7 -

1、研究区域概况... - 7 -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 -

2.1数据来源... - 8 -

2.2研究方法... - 9 -

3结果与分析... - 11 -

3.1图表分析... - 11 -

3.2结论... - 12 -

4、意见与建议... - 12 -


实习内容

实习时间为:6月27日到6月30日,共为期4天。

本次实习主要分为室外调查和室内研究两个部分:

野外调查,参观昆明城市规划展览馆;

室内研究,榆阳区1997-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与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相对数量少,垦殖系数低,林地面积极少,农业用地质量下降,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等,所以,进行良好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我国的土地利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的意义:1、学习完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理论知识后还要通过实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2、通过实习还能让我们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个人素质。激发对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兴趣。3、 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习能让我们了解到土地利用与规划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昆明城市规划局展览馆》参观报告

20##年6月27日。我测绘工程09级的全体同学到“昆明城市规划局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我们主要参观了昆明市的整体规划与布局。对昆明成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有了大概的了解。

昆明城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昆明城始建于大理国时期,原为“拓东城”。之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最终建成为云南省唯一一座大城市。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1、昆明发展存在的问题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昆明城发展迅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的冲击,昆明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然而,因其先前盲目的发展对昆明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昆明城未来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目前昆明市的发展存在十大现状:

1、  是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

2、  是规划体制分割,城郊建设混乱;

3、  是开发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

4、  是历史建筑、城市风貌受严重破坏;

5、  是城市生态受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6、  是规划监督软弱,违法建筑泛滥;

7、  是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基础设施不足;

8、  是区域化规划或协调机制不健全;

9、  是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千城一面;

10、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未引起重视。

2、昆明的发展规划

为了昆明更好更快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昆明市政府对昆明市的发展做了长期的发展规划,并力行实施。其中“一湖四环”与“一湖四片”是其规划的总体归纳。

所谓的“一湖四环”就是:

第一环,即环湖公路。全长114公里,估算总投资86亿元。

第二环,即环湖截污。在环湖公路外侧实施截污工程,全长101公里,估算总投资72.1亿元。截污工程与环湖公路建设同步实施。

第三环,即环湖生态。在环湖公路内建设42平方公里的湖滨生态带,在环湖公路外建设42平方公里的风景林区。估算总投资69.4亿元。

以上三环,以环湖公路为主干,公路外侧是截污系统,公路内侧是生态系统,这就为滇池环湖截污,确保污水不进入滇池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建设环湖新城提供了科学的前提。

第四环,即环湖新城。以滇池为中心,构建“一湖四片”现代新昆明城市区。规划总人口450万人,用地460平方公里。   西城,即昆阳——海口新城,形成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规划人口60万人,用地60平方公里。

而“一湖四片”则是:

北城,即现在的主城,以五华、盘龙、官渡、西山4个区为依托,形成金融商贸旅游服务中心、现代新昆明城市的核心区。规划人口220万人,用地220平方公里。

东城,即呈贡新城,形成新兴工业、科研文教园区,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现代城市物流业中心。规划人口95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

南城,即晋城——新街新城,形成新型旅游度假城。规划人口75万人,用地80平方公里。

西城,即昆阳——海口新城,形成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规划人口60万人,用地60平方公里。

昆明市的主要规划可分为一下几部分:

1城市规划

      

       

2.2绿地系统规划

3、主城区骨干道路网系统发展规划

昆明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是:

a、建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大容量现代化综合交通系统,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35%以上;

b、构建快速交通系统,形成主城区30分钟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

c、建成经济、安全和高品质的现代化交通系统;

d、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城市绿化、城市景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发展目标协调,建设绿色交通系统;

f、以现代交通系统支撑城市的跨跃式发展,推动“大饼”城市向网络型城市演化

4、国际机场航空城总体概念规划

新昆明国际机场为干线机场,其定位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中转枢纽机场”。新昆明国际机场的建成将为昆明乃至全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将大大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在旅游、商业、文化上的交流。

到20##年,昆明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经济、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省会城市的先进行列;城市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生态环境良好,市容整洁优美,历史传统风貌和"春城"特色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发扬,为在21世纪中叶,把昆明建设成为我国具有特色的现化城市奠定基础。

3、昆明的未来发展趋势

20##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昆明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甚至会出现跨越式发展。昆明处于大陆与东南亚、南亚的交接点上,是大陆与东南亚、南亚重要的连接纽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空间。昆明将会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商贸城市。因此,“昆明的将如何发展”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我认为昆明的发展应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1、昆明应以旅游服和务业作为发展方向。昆明不仅气候温和被誉为“春城”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适合发展旅游和服务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已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昆明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无需太多的投入;

2、昆明应注重环境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优美良好的生存环境一直是现代人的追求。昆明虽然气候温和、景色优美,但是在先前的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因此,为了昆明的发展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与污染的治理工作。有了好的环境将会促进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3、昆明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现代城市的发展出了向上,向四周发展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向地下发展。将部分交通设施建在地下将大大节约陆上空间。节约出来的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与绿化空间。

4、昆明应加强自我宣传与人民素质的培养。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昆明不仅要走向全中国,还要走向全世界。因此,昆明要把自己推销出去。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提高人民的道德、文化修养。要做到“山美、水美、人更美!”。

昆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昆明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昆明的发展是符合潮流的。昆明的发展不是“杀鸡取卵”式的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是造福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昆明的发展将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报告

:针对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际,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城榆阳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图表法分析榆阳区近几年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得出榆阳区最近几年对沙地的治理颇有成效。不仅使当地的生态得到很好的恢复与保护,更使当地人民在耕地利用减少的情况下连年增收,快速创富。与此同时,针对现实情况给出榆阳以后的发展方向与土地利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榆阳区;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可持续发展。

前言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所需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是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相对数量少,垦殖系数低,林地面积极少,农业用地质量下降,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等,所以,人们都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并积极的对荒地,沙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良性改造,以期待使之变为可利用土地。而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研究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区域榆阳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即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从宏观上整体评价土地的利用情况,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期为榆阳区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农牧业生产稳健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与政策向导。

1、研究区域概况

榆阳区位于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及市内的横山、米脂、佳县、神木相毗邻,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榆阳区建国以来一直是榆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24个乡镇、487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45个社区,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1万人。

榆阳区地处陕西省境内的毛乌素沙漠向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度地带。境内地形地貌大致以长城为界,西北部为沙漠草滩地貌,属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地带,地势开阔平坦,沙丘草滩交错分布,约占总面积的61.5%:东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约占总面积的34.9%;榆溪河穿境内中部贯南北,形成较宽的中南部河川区地貌。全境地势东北搞,中部南部低,最高海拔1413m(位于麻黄梁山),最低海拔870m(位于镇川镇)。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雨少不均,气候干燥;区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由南向北递减,年均降水量为398.45mm,最大为692.6mm,最小为159.1mm;年均蒸发量为1891.58mm;年均气温8.32℃,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32.7℃;春季最大风速为4.1m/s。生产性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林地、牧草地、耕地、园地等。是陕西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同时也是全国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小杂粮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作物。

榆阳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榆阳区是榆神煤田和榆横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原煤储量300亿吨,占预计储量的82%,且为优质环保煤。区境西部是我国大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陕甘宁大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气东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厂。开采发展矿产资源也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榆阳区以榆林城区为中心,连接周边各市县、辐射区内各乡镇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陕蒙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包西铁路大动脉和在建的榆神高速、榆佳高速、榆绥高速穿越区境。榆阳机场已开通往返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大中城市航班,出行条件十分便利。

“十一五”以来,榆阳区全面进入发展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速,县域经济实力跻身榆林市前三位和陕西省十强行列。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是由指导老师提供兼网上查找获得。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榆阳区1996-20##年各类用地数量统计表

              单位:公顷                

2.2研究方法

利用图表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后如下图1~图8所示:

图一 榆阳区耕地面积变化图

图二  榆阳区园地面积变化图

图三 榆阳区林地面积变化图

图四 榆阳区牧草地面积变化图

图五 榆阳区居民点工矿面积变化图

  图六 榆阳区交通用地面积变化图

图七 榆阳区水域用地面积变化图

图八 榆阳区未利用地面积变化图

3结果与分析

3.1图表分析

从图1 可以看出从耕地1996年到20##年减少了23985.1公顷。从1996~2002在急剧减少,从20##年以后呈缓慢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96年以来,一方面榆阳区进行退耕还林政策,因此部分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者牧草地;另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用地在不断增加,也占有的大部分耕地。其次是交通网线的不断扩张,难免也占用很大一部分耕地。

从图2可以看出园地整体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随着退耕还林或者退耕还草和风沙区治理的实施,使林地增加的不少。另外,随着桑园、茶园和果园等的兴起使得林地从96年到02年的这12年间总体增加了11145公顷。

从图3可以看出林地从96年到98年减少,98年到01年急剧增加,01年以后变化不大,大致呈水平。我们可以看出退耕还林的实施,从98年都凸显出了明显的效果。随着国家对林地保护力度的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使得林地面积增加的很多。

从图4可以看出牧草地在这12年间变化很大,有增有减。96年到98年的3年间增加,是退耕还草地的增加,畜牧业还没怎么发展的阶段。98年到07年减少,主要是因为风沙的侵蚀和畜牧业的兴起,而没有合理养殖而导致牧草地的急剧减少。

从图5可以看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基本上呈增加趋势。主要的因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的开发。榆阳区地下有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国家能源战略的的主要地区。因此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工矿用地也不断增加。随着近几年能源的紧缺,工矿用地将还会继续增加。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此期间榆阳区交通通讯条件不断完善,交通用地面积增加。区境内有全市最大的航空站两个(榆林机场和镇川机场)。交通用地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

从图7可以看出从1998年开始,榆阳区水域面积减少,直到20##年,水域面积开始有所回升。减少了可能是因为气候干旱或者不合理开开发导致水域面积减少。随着林地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降水将增加,水域面积也随着加多。

从图8可以看出未利用土地在96年到98年间增加,98年以后不断减少。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幅度,象征着城市的发展水平。未利用土地越少表面城市对土地利用越充分,发展也会越好。和经济发展相联系。

3.2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榆阳区全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加大荒地造林步伐,全区570万亩荒沙全部达到了固定和半固定,100多万亩荒山达到绿化,造林保存面积达到451.7万亩,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8%提高到42.7%,林木植被恢复到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据兰洲沙漠研究所20##年卫星遥感测试:全国其它沙区都呈扩展趋势,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只有榆林沙区特别是榆阳区向良性逆转,这在全国沙区是唯一的,治理成果举世瞩目。

4、意见与建议

承接以上研究及结论,基于榆阳区可持续发展反面的考虑给出以下建议:

(1)全面加强工程管理,大力推进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

(2)继续强化基础建设,着力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

(3)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成效。

(4)大力宣传防沙治沙,建设西部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  亢福仁,朱铭强,胡兵辉,尚爱军,卜耀军.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2010.1.

【2】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  何书金,王秀红等.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地理研究.2006.25(1):79-86.

【4】    张利平.榆阳区沙地林木覆盖实现良性逆固定流沙 绿化荒山.榆林日报.2007.10.19.

【5】    柴永峰,朱树华.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现代园艺.2009.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