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20xx年)

以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 稳步推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20xx年6月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

按照大会议程,受校党委和行政委托,我谨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教代会第四次会议以来学校工作回顾

1. 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凝聚人心,开创了学校“十一五”良好开局。

20xx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学校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坚持以提升内涵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开展学科、科学研究和教育思想创新大讨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布局和校园功能;重点推进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南湖新区建设等重点工作;逐步实现学科建设方式由学校投入为主向学院自我良性发展为主转变,增长方式由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学校发展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大力实施学

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国际化、校园建设六大工程,努力实现学校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学校深入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团结,凝聚人心,创建和谐创新校园,继续保持学校的健康、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态势,开创了学校“十一五”良好开局。

2. 高举“211工程”建设旗帜,制订“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高水平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武汉理工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突出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国防武器装备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凝炼学科方向,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九个重点学科建设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汇聚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增强了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学校实现了整体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十一五”建设和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十一五”学科建设重点方向,即: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技术科技创新平台、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技术与装备科技创新平台、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低品位矿产资源与环境工程、特殊服役环境下的关键材料和制备新技术、重大工程和装备健康诊断与灾害预警应急系统、生物材料与细胞及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研究、特种装备及其数字制造

技术。同时,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学科建设,投入400万元对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新增的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博士点进行重点建设,组织和完成了原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材料的准备、审核和上报。

3.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本科迎评促建创优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类各层次学生的培养质量。

在完成5轮自评估的基础上,4月25日至28日,学校组织了9名校外专家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预评估,通过预评估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为今年10月份的正式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有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0个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项目137项;3名教师评为省级名师;化学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经济实验中心成为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外语学院成为教育部30所全国大学生外语教学改革示范单位之一;土木工程与建筑学专业通过了专业评估。此外,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奖获奖率在去年基础上翻了一翻,

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得154项省级以上奖励,位居湖北地区高校前列。此外,学校继续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有5位博士获得首批资助,制订了

“十一五”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重新修订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推动实施按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4. 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全面规划学校科技工作,推进平台建设,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以自主创新为重点,明确了“十一五”学校科技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指导思想,修订完善了未来五年学校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切入点和具体措施,全面启动“十一五”科技工作,实现了科研项目、经费、成果、基地新突破。20xx年新立各类纵向科技项目319项,其中“973计划”项目《高效热电转换材料及其器件的基础研究》获准立项,实现了学校“973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到校科技经费3.34亿元,比20xx年增长11%;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共60项,获奖37项;申请专利262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数为212项,授权专利169项,比20xx年度的115项增长47%;“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979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和《学报》(英文版)获中国高校首届科技期刊精品奖。学校还新建了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2个省经贸委批准建立的科研基地,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6个产学研科研基地,联合申报了3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此外,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了军工保密资格、军工质量体系和军工科研生产许可“三证”的现场审查认证工作,组织申请了2项国防发明专利,获国防科技奖励3项,实现了学校国防科技奖励的突破。20xx年共承担国防科技项目276项,国防科技

项目到款2589.73万元,新立国防科技项目101项,合同经费6625万元;落实“十一五”20xx年度军品配套项目12项,总经费为1855万元,国防科技工作成绩显著。

5. 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人才队伍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修改和新出台了《武汉理工大学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12个文件,加大了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创新团队建设的力度,形成了较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去年学校重点引进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博士(后)及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其中,博士95人,教授级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9人,聘请了38名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28名国外知名学者为客座和名誉教授(含院士5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楚天学者”特聘教授3名;同时,“功能薄膜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光电性能”创新团队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多层次复合结构形成原理与制备新技术”创新团队获湖北省批准建设;“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科学创新引智基地”项目获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立项资助,这是我校首次获得“111计划”的立项资助;外国语学院团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项目”团队研修项目。

学校与日本东京海洋科技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签订了14个合作办学协议;与蒙纳士大学、澳大利亚力拓公司、

中国铝业、中南大学、武汉钢铁公司共同组建国际合作联盟;与波尔多商学院、蒙纳士大学等举办4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大学的欧盟Asia-Link项目进展顺利,获批其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8次,聘请长期外籍专家11名,各类引智经费和国际会议资助费总计达到489万元。目前,学校共计15个院系25个专业接受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外国留学生238人次,全年接收学生数比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0%,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广泛。

6. 从学校长远出发,克难奋进,加快新老校园的规划和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和加强新老校区的协调发展。

学校新校园建设得到了上级关心和支持。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领导同志多次表示,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园建设规划是一个很好的方案,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要求,是学校的百年大计,必将产生很好的办学效益。要求学校领导和职工要统一思想,团结一心,立足长远,正确认识困难,要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和战胜暂时的困难。国家将尽力支持武汉理工大学的新校园建设。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学校的努力下,新校区的拆迁、#b@2、建设不断推进。新校区教学主楼北楼、西附楼和化学楼封顶,有望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完成了学生食堂(6563m2)、10个篮球场、学生公寓道路面层刷黑、西附楼和篮球场填土等工程;主教学楼东附楼工程(12000 m2)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校园北大门、教学南路的环形东路以及鉴湖道路工程等按期开工;机场二路以北的建设方案已经形成,相关项目正逐步启动。此外,学校完成《武

汉理工大学老校园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基本建设计划》以及理工三桥交通规划方案的报批工作;西院田径场、鉴湖田径场已开工建设;理工广场和珞狮南路地下通道工程开工建设,有望在国庆节前完工;老校区的规划和各项建设工程正在顺利推进。

7. 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继续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提高学生工作水平,推进师德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年有13个学院党委、党总支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集中调整任命84名处级干部;并在全校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师德建设月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围绕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和落实,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两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并以“理工大讲堂”和“博导论坛”为主要载体,组织素质讲座和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活跃校园育人氛围,学校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全国先进班集体等先进个人和集体,同时再次荣获第八届CUBA男篮亚军,在美国圣马丁学院邀请的国际龙舟赛上获得第2名,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良

好的影响。学校注重资助贫困学生,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力度,有5840名学生获国家助学贷款3052万元,2960名学生申请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贷款合同金额6280万,1457名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顺利毕业;积极吸纳社会奖助学金,有15个企业、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在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金额达54万余元,资助学生400余人。

8、加速推进两大集团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校园,继续保持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学校完成对首批7家改制企业进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审计和资产评估,并接受了教育部产业规范化建设第一次专项检查。截止20xx年12月31日,有4家完成工商注册或变更手续,原属我校产业口管理的校属全资企业和20xx年划转到产业集团的院系企业共计9家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造,以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了学校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产业集团改革和重组顺利推进。20xx年学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6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28%;实现利税总额612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32%。

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后勤管理模式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完善后勤服务职能,制定《武汉理工大学后勤服务质量标准》、《武汉理工大学后勤服务项目考核与奖惩办法》、《武汉理工大学后勤服务项目检查评分标准》,规范了后勤托管服务项目经费核算办法。全年共完成老校园维修改造工程56项,抢修及零星维修项目80余项,经费达3000万余元;回收水电费1160万元;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武汉理工大学水电计量管理试行办法》,并完成公有住房面积的重新测

量、修改、绘图工作以及公有住房出售的校内工作;共发放各种类型的住房货币化补贴款1895.123万元,计2948人次;向星瀚公司团购了3栋206套住宅房,面积达2.4万平方米。

此外,学校深入推进二级目标责任制;成立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提高依法治校、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纪委,监察和审计工作,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创建和谐创新校园。

二、齐心协力,迎评创优,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武汉理工大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总的说来,学校的工作有目标、有思路、有成绩,为“十一五”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良好的开局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武汉理工人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努力拼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7年来特别是过去一年各方面的进展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集中精力谋发展,踏踏实实搞建设,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武汉理工大学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转向自主创新的轨道,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大学的发展和评价标准正逐步转向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内涵为核心,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不仅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自主创新的成果库,也应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库,为此,大学的管理、质量、特色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内在

要求。

一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坚持内涵发展特别是通过推进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新校园建设三项重点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学校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资金的压力和内涵发展的水平正在严重地制约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今年4月份本科教学工作预评估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更是迫切地感到学校目前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队伍素质、办学条件等与学校的一流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先进高校相比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坚持不懈地改革、充实和提高。今年10月份我校将迎来教育部专家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正式评估,这是对我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查,在我校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借此机会我提请代表们高度关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师生员工呼吁:时不我待,我们必须齐心协力,争分夺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确保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而努力拼搏。为此,我们要坚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

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营造迎评创优的氛围。迎评创优对武汉理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这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校教学工作首次站在国家的平台上接受检验,是学校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一个最重要的战役,也是国家对学校合并组建以来乃至原三校几十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首次综合检查和评估,对于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加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实施教育质量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

用。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促使学校的办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来迎接这个挑战。从今天起离教育部正式评估只有4个多月时间(含暑假),迎评工作实际上已经进入以天计、以时计的阶段,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正式评估,既有信心上、措施上的挑战,也有时间上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清醒面对,认清形势,进一步营造迎评创优的氛围,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进一步找出差距,抓紧落实各项整改措施。通过预评估,专家已经比较中肯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包括办学理念如何融入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优势如何带动本科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如何组织的更加完善等等。我认为,有些问题确实需要学校上下配合、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有些问题则只需要端正态度、认真细致就可以加以克服。在此,我再一次重申,教学评估是涉及到武汉理工大学每一个人的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身心投入迎评工作,必须坚决杜绝观望等待、弄虚作假、走过场、搞形式等不良风气。为此,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振奋精神,周密部署,精心准备,同心协力,确保优秀”的迎评工作的总方针,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总体要求,对照这次预评估所找出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落实时间、责任和整改措施。部门是核心,院系是关键,因此,各个部门、各个院系要根据学校迎评工作指挥部的要求,进一步在组织上、人员上、

时间上、措施上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强化特点,坚持以特色带动全局,以创新争取主动。

三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确保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确保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是我们既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既体现了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办学标准,也是学校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实现第二次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同时也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指标。武汉理工大学近60年的办学历史特别是合并组建7年来所凝聚的办学资源、办学声誉和办学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必须脚踏实地,必须坚定不移地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决不能辜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期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通过迎评创优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把武汉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今后一段时期学校主要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迎评促建创优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新校园建设,加强管理,依法治校,建设和谐创新校园,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步骤,稳步推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1、振奋精神,全员参与,切实抓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要围绕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振奋精神;进一步精

心策划,突出特色,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抓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达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标准。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深化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继续狠抓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培养和教学研究工作,推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此外,要继续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继续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发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巩固和加强教育合作平台建设。

2、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积极实施“人才强校”。要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强海内外知名学者的引进工作;加强院士创新基地、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的建设;突出特色和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数量与结构,积极组织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申报,不断扩大博士后的招收规模,加大公派出国资助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不断扩大公派留学资助范围。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学校的整体结构,扎实推进设岗聘用工作,探索适合本校校情和有利于教职工全面发展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

3、突出特色,加强协调,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要继续高举“211工程”建设的旗帜,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方

案,力争在原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取得数量和质量的新突破。要不断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内涵,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策划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成果的组织申报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加强国防科技研究,进一步增强学校承担重大国防科研任务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学校科技产业发展,大力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学校技术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坚定信心,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校园建设。继续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共建合作,以多种方式筹集新校园建设资金;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确保质量,加速推进新校园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按质按量完成基本建设任务;进一步规划和利用好老校园,大力改善体育活动设施,进一步改善老校区的校园环境;以新校园的建设和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优化、利用好校内资源。

5、依法治校,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要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和健全相关规章和制度,制订和完善《武汉理工大学章程》;积极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好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拓宽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完善校内二级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快推进后勤和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大力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积极、稳妥的财务政策,推行国资、后勤、基建等方面的财务预算管理,确保学校财经稳健运行;进一步完善水电管理改革的配套政策,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同时,要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加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的环境建设,完成校内三个运动场的兴建和改造工作,积极实施和完善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加大房改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售房工作,加快推进教师宿舍区物业管理,积极促进和协作完成理工广场建设,认真办好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实事。

6、加强党建,巩固成果,创建和谐创新校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巩固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健全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抓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和督导检查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实现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建设和谐班级与宿舍。完善奖学金、助学金管理,做好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考核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加强学校管理紧密结合,整体推进,形成学校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经过7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学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学校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发展,为学校进一步推动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我相信,面向未来,武汉理工

人一定会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为实现学校第二次跨越发展、为实现“两个一流”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为武汉理工大学书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推荐